四年级数学角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

2. 难点: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复习角的定义和分类(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复习角的度量方法(1)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角度的换算:1度=60分,1分=60秒。

4. 实例讲解通过实际例子,讲解角度的换算和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练习环节(1)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知识:角的度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换算和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复习课》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

2. 难点: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方法等基本概念。

2. 复习角的定义和分类(1)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知识点1. 角的定义及分类2. 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3. 度数和弧度的换算4. 角的顶点、边和角度符号5. 直角、钝角和锐角6. 角度的比较和排列7. 互补角和补角8. 相邻角和对顶角9. 垂直角和同位角10. 角的相等性质和角平分线角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两个射线(或线段)通过一个共同的起点形成的部分。

根据角大小的不同,可将角分为不同的类型:直角、钝角、锐角等。

度数和弧度是角度量的两种单位,其中度数是指将一个圆周分为360份,而弧度是指将一个圆周分为2π份。

换算两种单位的公式为:1°=π/180,1弧度=180/π。

角的度数可以用角度符号来表示,通常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角的顶点。

在角度量中,还需要注意互补角、补角、相邻角、对顶角、垂直角以及同位角等概念。

同时,还需要了解角的相等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概念,这些都是数学中基础的角度量知识点。

1. 角的定义及分类角的定义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同确定的一对有向角。

根据角度的大小不同,它们可以被分类为直角,锐角和钝角等。

直角是90度的角,它可以用一个封闭的正方形来形象地表示。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例如图中的∠BAC,它可以用一个封闭的等腰三角形来表示。

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例如图中的∠BCD,它可以用一个封闭的等腰梯形来表示。

2. 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角的度量单位有度和弧度两种,其中度是最常见的单位。

它的定义是将一个圆周分成360份,每份为1度。

弧度是指,圆的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例如,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度数为θ,它所对应的弧长为s,则s=rθ。

同时,它也有一个常用的单位π(pi),圆的周长是2πr。

弧度的公式是:θ=弧长/半径,且通常用弧度符号来表示。

3. 度数和弧度的换算度数和弧度可以互相换算。

其换算公式为:1度=π/180弧度,1弧度=180/π度。

例如,若要将60度角转换为弧度,则应将其乘以π/180,即60π/180=π/3弧度。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角的度量的内容。

具体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度量方法、度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以及角度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提高学生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并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角的类型。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类型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份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角的定义和分类,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

3. 度量练习: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黑板上给出的各种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引导学生发现测量角的方法,巩固度量工具的使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角的应用题,如“一个三角形有2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是什么角?”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5.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各角,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30°、60°、90°,求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2)一个四边形的四个角分别是90°、90°、45°、45°,求这个四边形的类型。

四年级数学上册求角的度数常考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求角的度数常考题
根据题干分数是35度.
6.算一算.
已知∠1=65°,求出:∠2、∠3、∠4的度数.
∠1与∠3是对顶角;所以∠3也是65°
因为∠1与∠2组成了一个平角;∠2与∠4又是对顶角
所以∠2=∠4=180°﹣65°=115°
答:∠2=115°;∠3=65°;∠4=115°.
必背知识点:
★平角度数为180°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
★周角度数为360°
1.已知∠1=35°,∠2是多少度?
∠2=180°﹣∠1
∠2=180°﹣35°
∠2=145°
2.如图中;已知∠1=30°,∠2是几度?∠3是几度?
∠1与∠2组成了一个平角;所以∠2=180°﹣30°=150°
∠1与∠3组成一个直角;所以∠3=90°﹣30°=60°
3.如图:∠1=48°;∠2是几度?
∠2=90°﹣48°=42°
4.如图;∠1是多少度?∠2是几度?∠3是几度?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1=180﹣90﹣45=45(度)
∠3=180﹣45=135(度)
∠2=180﹣135=45(度)
5.如图所示;∠BOC=110°;∠AOB=∠DOC;∠AOB是几度?
因为∠5与∠3是一组对顶角;所以∠3=∠5=60(度)
9.如图所示;已知∠1=30°.求:∠2、∠3和∠4的度数.
∠2=90°﹣30°=60°
∠3=180°﹣60°=120°
∠4=180°﹣120°=60°
7.已知∠2=40°,求∠1是几度?∠3是几度?∠4是几度?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1=90°﹣40°=50°
∠3=180°﹣40°=140°

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 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度量各种角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角的度量单位2.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难点:1. 角的度量方法教学准备:1. 量角器2. 角的度量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度量单位,那么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3. 学生回答: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二、角的度量方法(10分钟)1.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使用量角器。

2.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练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

三、角的度量练习(15分钟)1. 发放角的度量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角的度量应用(10分钟)1. 出示例题:请用量角器测量这个角的度数。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的度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3. 提问:在角的度量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4.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角的度量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角的度量方法”。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认识知识点大家有没有开始学习了呢?如果还没有,不能再偷懒,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开始了哦!下面为大家分享角的认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的认识知识点】
1、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练习题--判断对错】
(1)直角都比钝角小,比锐角大
(2)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一个角有三个顶点、两条边。

(4)在所有的角中,直角是最大的。

(5)一个直角也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把一个角放在放大镜下面,这个角变大了。

(7)老师的大三角板上的直角比我的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8)长方形有4个直角。

(9)三角板上最多可以有3个直角。

(10)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钝角。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
②画一个120度的角。
三、典型习题
3.角的分类 小试牛刀
1. 精挑细选
①下列各角是锐角的是( B) A. 160度 B. 32度 C. 90度
D. 181度
三、典型习题
②下列角中度数最大的是( D) A. 平角 B. 锐角 C. 钝角
③ 直角的一半是(C ) A. 90度 B. 30度 C. 45度
95°(、150°、132°
()
2.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典型习题
直线与射线都无限长
3.射线比直线短。

4.画一条2米长的直线。

5.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直线无限长,不能测量。 可以画一条2米长的线段。
) ) )
继续
三、典型习题
角的度量
30°
量角的步骤: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
所以∠2=90。-∠1
所以角1和角2的和是90度。
=90。-28。 =62。 ∠3=∠1=28。
因为角1和角4能组成
∠4=180。-∠1
继 续 一个平角,和是180度。 =180。-28。=152。
三、典型习题
角的分类与画角
1 钝角
2 直角
3 平角
4 锐角
如果画一个50度的角,怎么画呢?
5 周角
三、典型习题
继续
三、典型习题
4.画角
小试牛刀 下面两副三角尺能组成多少度的角?
2 1
3
4
∠1=75。
∠2=135。 ∠3=135。
要熟记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呦!!
∠4=1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单位,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使学生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分类及关系。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及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及分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a.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并让学生了解1度等于多少分。

b.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强调量角器的放置、读数等注意事项。

c. 讲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量角器的使用练习,测量不同类型的角,并判断角的类别。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角的度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测量家中或学校中的物品,记录不同角的度数,并判断角的类别。

2. 请学生完成角的度量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角的分类及关系的理解,以便于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测量实际物品,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角线、角的概念, 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培养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 念。
重点难点
• 量角 • 画角
回顾整理
在《角》这个单元里,学习 了哪些新知识? 1、线段、直线和射线
2、角的符号、记法、读法 度量角 角的分类 角的画法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图形
线段
直线 射线
正确的是( )。
① ∠1大于∠2 ②∠1小于∠2
2 1 ④不能比较
③∠1等于∠2
2 1 3
左图中, ∠1+ ∠2 +∠3= ( ) °; 如果∠1 =50 ° ,∠2 =60 ° 那么∠3=( )°
∠1+ ∠2 +∠3= (
)°
∠1 =( ) ° ,∠2 =(
)°
3厘米
∠3=( ) °
∟ ∟

四个角的度数和是( °。
选 择
1、把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不 可能是( )。 ①锐角;②直角;③平角;④周角 2、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是( )。 ①15°角; ② 30°角; ③ 70°角;④ 135°角
3、分针走1小时,在钟面上旋转所形成的 角是( )。 ①锐角;②直角;③平角;④周角 4、如右图,关于∠1和∠2,下面说法
• 画一个角,标上角的符号和角的各 部分名称,量出度数并记出来。 写出五类角的名称,根据角的大小 按顺序进行排列。
分别说出五类角的度数,根据角的读数 填空: 1平角=( )直角
1周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判 断
1、直线比射线长。 ( ) 2、比直角小的都是锐角,比直角大 的是钝角。 ( )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 4、钝角大于90°。 ( 5、大于90°的角是直角。( ) )



思考:
任意四边形的四个内 角的和是多少度?

图中∠1
=60°,
∠2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关键词

yrk513sqz
也许你说得对,我们不会缓慢老去,因为内心始终有漏洞。有时候我会想这一刻快点到来,我想知道年轻与年老看待世事的区别。是不是在看 待同一个人时也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有时候又希望它永远不要到来,直到我死去,因为我觉得自己会死在最灿烂的年纪,只有这样才能青春 不朽,才能不用走下坡路,看见自己越来越无能为力。 晚上六点才到达金川县观音桥镇,原本计划是五点到达。除了巴车遭遇的小意外,一路上还遇到数次堵车。并不宽阔的国道因为车辆太多而堵 塞,车辆缓慢擦身而过,平日里见到的嚣张的大货车也变得缓慢有礼。幸好耽搁的时间都不长,不然还不知道几时能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