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总复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主要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两个部分。
这一单元是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运算定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对运算定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2.教学难点: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示范运算定律的运用。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运算定律的运用。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 讲义

总复习总复习——四则运算本学期内容总结:{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四则运算即加、减、乘、除,计算的话相信大家都会,但它们表示的意义以及什么时候使用哪种运算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例1、加、减、乘、除的概念(1)(),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2)(),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已知的加数叫做(),未知的加数叫做()。
(3)()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得的数叫做()。
(4)()叫做除法。
例2、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的关系:(2)减法各部分的关系:①()①()②()②()③()(3)乘法各部分的关系:(4)除法各部分的关系:①()①()②()②()③()(5)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例3、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往()运算,先算()法,再算加减法()。
例4、括号有()括号、()括号、()括号,分别写作()、()、()。
例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①: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式子。
从()往()运算,先算()括号的,再算()括号的,最后算()括号的。
步骤②:没有括号,也要从()往()运算。
先算()法,后算()法。
例6、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再算(),最后算()法,结果是()。
例7、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例8、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例9、与0相关的性质(1)一个数加上0,得()。
例如:5+0=5,9+0=9 。
(2)一个数减去0,得()。
例如:5-0=5,9-0=9 。
(3)当被减数等于减数,它们的差等于()。
例如:5-5=(),9-9=()。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乘法
/
减法性质 除法性质
a-b-c=a-(b+c)
a÷b÷c=a ÷(b×c)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 4 =960
这个算是正确吗?如果错了, 错在哪里?如何订正?(5分)
说说运算顺序(2分/个) 24+18-30
6、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7、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 ( )。(填“一样”或“不一样”) 8、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9、0除以( )数,仍得0。 10、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写成 ( )。(此题抢答)
合作探究:
一、小组内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运算 顺序 。(10分)
① ②
52-12+13×5
② ③ ①
(590-45×6)÷8
①
540÷27+80×16
①
②
①
②
③
第一关
填空,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3分/ 个)
32 + 18 = 18 + 32
加法交换律
8×(125+25 )= 8 ×125 + 8 ×25
乘法分配律 - 46 ) 28×146 - 28×46=28×(146 ○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time
运算定律
125×48 = 125×(8 + 40) = 125×8 + 125 × 40 = 1000 + 5000 = 6000 125×48 = 125×( 6 × 8 ) = 125×8 × 6 = 1000 × 6 = 60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三)减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 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 用字母表示:a÷b÷c=a÷(b×c) •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 用字母表示:a÷b÷c=a÷c÷b
读或写出下面各小数
20.04
5.42
0.25 0.672
零点六七二
二十点零四 五点四二 零点二五
说出上面各数中 2 表示的意义 20.04的2表示两个十 5.42的2表示两个百分之一 0.25的2表示两个十分之一 0.672表示2个千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 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常用四舍五入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 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 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 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 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 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小学数学四年级苏教版总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四年级苏教版总复习资料小学四年级数学的复习资料已经整理好了。
有需要的同学尽管拿去。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总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四年级总复习资料一一、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1)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2)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但余数随之变化。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可能是1位或2位数(2) 如何判断商是几位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是除数的较大,则商是1位数;如果是被除数的大,则商是2位数】例272÷38的商就是1位数,因为27<38272÷24的商就是2位数,因为27>24(3) 四舍五入调商【四舍:将个位是1,2,3,4的数的个位看作0,如果个位是0的数直接试商即可;五入:将个位是5,6,7,8,9的数的个位看作0,再将十位加1】注:四舍调商可能会造成初商偏大,要调小;五入调商可能会造成初商偏小,要调大。
(4) 同头无除商八、九(5) 除数折半商四、五复习要点:1、竖式运算要掌握2、明白除法计算里面的关系式三、直线、射线和线段【相同点:都是直的】1. 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延伸,无限长,不可测量;2. 射线:1个端点,一端延伸,无限长,不可测量;3. 线段:2个端点,不可延伸,有限长,可测量。
平行与相交1. 相交:两条直线有交点或者延长后有交点;2. 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具有传递性:同一平面内,两条同时和另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角角的单位是度,也可在数字的右上方写上“ °”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直角: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注:所有钝角都大于90度………………………………( √ )所有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 )1周角=2平角=4直角 1平角=2直角总结: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认识和正确使用量角器“两合一看”【两合: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五.00二吨+0.0三五 =一0平方米-五.0四平方
吨=五.0三七吨
米=四.九六平方米
九、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 法]:
•[一]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要个看位[ ]进行 四十舍分五位入. •[二]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要十分看位[ ] 进行四百舍分五位入. •[三]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百要分看位[ ] 进行四千舍分五位入.
=0+二.四
=一一-一0
=二.四
=一
一二.三五+五.七八+六.六五+一四.二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二]
=一九+二0 =三九
一二.三五+五.七八+六.六五+一四.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 =[一二.三五+六.六五]+[五.七八+一四.二]
一二五×八÷一二五×八
六三+三七-六三+三七 一八二-五四-四六+一八 三五00÷一四 五二八—[一五0+一二八] 三六五-二九八 一二五×八八
一二000÷八÷一二五
三五00÷一四 =三五00÷[七×二] =三五00÷七÷二
=五00÷二 =二五0
三六五-二九八 =三六五-[三00-二] =三六五-三00+二
[二] 五四0除以三与六的和的二倍,商是多少?
P一一一第三题
在列综合算式时,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小括号的使用啊!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60 + 880
四年级数学复习

第一讲 整数计算综合知识精讲一、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a+b=b+a 例如:123+234=234+123乘法交换律:a ×b=b ×a 例如:123×234=234×123二、结合律加法结合律:(a+b )+c=a+(b+c) 例如:(123+234)+345=123+(234+345)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例如:(123×234)×345=123×(234×345)三、分配率例如:(234-123)×5=234×5-123×55 ×(234-123)=5×234-5×123例如:(100-40)÷10=100÷10-40÷10不能100÷(10-40)=100÷10-100÷40(错误的)四、去(添)括号:1、加减法去(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要变号。
例如:234+(345-123)=234+345-123345-(234-123)=345-234+1232、乘、除法去(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要变号。
例如:8×(5÷8)=8×5÷8; 93÷(31÷3)=93÷31×3五、带符号搬家:同级运算时,可以带符号搬家,改变运算顺序。
注意:加、减法同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同为第二级运算。
例如:241-164+59=241+59-164165×29÷5=165÷5×29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资料汇编姓名: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