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常用脑卒中康复评定方法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 何宗宝

(一)基础性评定
1、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其
测量结果对于治疗师在了解患者当前状态、 判断运动量、协助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以及判 断康复冶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2、体格检查
详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
资料,反射的检查可以作为评估脑卒中病损 部位、病变严重程度和判断病情变化的指标 之一,也可籍以估价预后。姿势反射是中枢 性瘫痪时的特征性变化。在瘫痪的早期出现, 随着病情好转,姿势反射逐渐减弱,但很少 完全消失。对于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患者用 Glasgow 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定,在GCS基础上增加 了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抽搐、自主呼 吸四项评定内容的Glasgow-Pittsberg 昏迷量 表在临床中也比较常用。
(二)综合性评定
1、脑卒中简明ICF核心要素
根据ICF的精神,脑卒中简明ICF核心要素是在这一新
的功能与残疾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世界卫生组 织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合作项目。涵盖了患者的 躯体功能、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四大方面, 从身体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对脑卒中的功能进 行评估。与现存的脑卒中功能评定方法不同的是,它 不仅内容全面、简单,更考虑了环境因素对患者功能 的影响,有推广使用的前景。 中国版脑卒中简明ICF核心要素量表是以在国际上已 确定的脑卒中综合ICF核心要素为基础,通过临床调 查和专家意见的整合而制定的适合中国脑卒中患者的 简明ICF核心要素量表。目前正在试用推广之中。
于评测脑卒中的偏瘫。
(1)运动模式评测法
以运动模式为主的评测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未量化的等 级评测方法:如Bobath法、Brunstrom法及上田敏法等; 另一类是量化的评测方法。 量化的运动模式的评测方法是最适合于脑卒中偏瘫的残 损评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即Fugl-Meyer评定 法(FMA)及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但 FMA更应当优先使用,因为它使用广泛,提供的信息量 多,比MAS的敏感度高,尤其在脑卒中的早期及对重症 患者而言。 此外,常用评定量表有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 Rivermead运动指数 (Rivermead Motor Index,RMI)、 躯干控制测试(Trunk Control Test, TCT)等。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内容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内容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评估: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感觉、运动、平衡、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评估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
2. 活动能力评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自理能力、行走能力、上下楼梯能力等,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
3. 语言和沟通评估:对患者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说话、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评估患者的语言障碍情况和语言康复需求。
4. 认知和记忆评估: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注意力、思维、判断力、计算能力和记忆力等方面,评估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和认知康复需求。
5. 心理和情绪评估: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包括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方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障碍情况和心理康复需求。
6. 社会参与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生活质量,包括工作、社交、家庭和休闲活动等方面,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程度和社会康复需求。
综合以上评定内容,康复专业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心理支持等多种康复措
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评定示例

脑卒中康复评定示例脑卒中康复评定是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认知和精神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其康复需求和制定康复计划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示例,注意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例子,实际的评定可能更为详细和专业:1. 临床评估:•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运动、感觉、协调和平衡。
•生理参数:监测生理参数,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疼痛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疼痛感觉,以及疼痛的类型和程度。
2. 生活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患者在自理生活方面的能力,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
•工具性活动(IADL):评估患者在更复杂的生活活动方面的能力,如购物、烹饪、使用电话等。
3. 运动和康复评估:•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运动协调性。
•康复潜力:判断患者的康复潜力和可达到的康复目标。
4. 认知和心理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
•心理健康: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抑郁、焦虑等。
5. 社会支持和环境评估:•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患者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社会支持系统。
•住宅和环境:评估患者的住宅环境是否有助于康复,是否需要特殊设施或改动。
6. 目标制定和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康复目标。
•制定康复计划,包括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和辅助工具的使用。
7. 定期复评:•设定复评时间点,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
•根据复评结果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目标的实现。
以上只是一个简化的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示例,实际的评定过程可能会更为复杂,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个性化、全面的康复服务。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精选课件
33
吞咽困难在一半的卒中患者中都会发生,不过严重
程度不同,也有部分病人吞咽困难在两周左右可以 自行恢复。即使如此,发生吞咽困难的卒中人群的 死亡率、致残率、平均住院日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都较无吞咽困难的患者要差,因此吞咽困难的正确 管理已经写入各国的脑卒中治疗指南当中。之所以 吞咽困难可造成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主要是由于 吞咽困难本身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脱水,营 养不良等,这些并发症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患者的 一般状况,甚至导致死亡,显著影响卒中康复。
精选课件
19
损伤水平以下低位中枢反射亢进 脊髓反射——肌紧张反射、腱反射亢进 延髓反射——姿势反射(紧张性反射)亢进
已被抑制的一些原始反射释放 病理反射(+) 霍夫曼反射(Hoffmann`s) 巴彬斯基氏征(Babinski) 奥贲汉姆氏征 戈尔登氏征等
损伤水平以上的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 大脑皮层及小脑平衡反射、调整反射减弱或消失
精选课件
24
国外
• 明尼苏达失语鉴别诊断试验 •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 • 西方失语症检查(WAB) • 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SLTA) • Token Test
精选课件
25
㈡ 构音障碍的评定
构音器官评定 构音检查
精选课件
26
构音器官评定
目的:通过构音器官的形态及粗大运动检 查来确定构音器官是否存在器质异常和运 动异常。常常需要结合医学、实验室检查 、言语-语言评价才能作出诊断。此外,病 史、既往史、听觉和整个运动机能的检查 有助于诊断。
精选课件
14
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
阶段 1期 2期 3期 4期
5期
6期
脑卒中康复评定整理

脑卒中康复评定整理脑卒中康复评定⼀、评定基础知识1、康复评定的概念康复评定是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资料,通过询问、检查、测量等多种⽅法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功能障碍,并对功能障碍的原因、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做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同时形成障碍诊断,制定康复治疗⽬标的过程。
2、评定的对象: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或能⼒障碍者。
3、康复评定的⽬的①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种类和程度②寻找和确定障碍发⽣的原因③确定康复治疗项⽬④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⑤判断康复效果⑥判断预后⑦预防障碍的发⽣和发展⑧评估投资/效益⽐⑨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供依据4、康复评定的类型定性:观察和调查访谈;是定量评定的前期⼯作半定量:将定性分析评定中所描述的内容等级进⾏量化,即将等级赋予分值的⽅法--量表检查Brunnstrom、上⽥敏12级、Fugl-Meyer、MMT、Barthel指数、FIM、VAS等定量:分析量的资料,常通过测量获得并以数量化的⽅式说明其分析结果--⽤数值来表⽰障碍程度关节活动度(°)等速运动肌⼒检查(N.m) 步态分析中的步速(m/s) ⼆、脑卒中康复评估流程三、评估标准及操作规范(⼀)功能障碍评价:①认知功能:认知障碍是脑损伤导致⼤脑为解决问题⽽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出现的。
包括: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推理能⼒降低、判断⼒差及交流障碍等。
常⽤量表:MMSE、MOCA、NCSE②交流功能---ST部分③运动功能:1、ROM:四肢关节、脊柱关节2、肌⼒: 徒⼿肌⼒评定、等速肌⼒测定、其他器械肌⼒评定(握⼒、捏⼒、背肌⼒)、肌⾁耐⼒(等长肌⾁耐⼒、等速肌⾁耐⼒、背肌耐⼒、腹肌耐⼒)(1)徒⼿肌⼒检查所⽤评定标准(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肌⼒检查时需要应⽤专⽤评定标准握⼒:上肢在体侧⾃然下垂,握⼒计表⾯向外,将把⼿调节⾄适当宽度,测量2~3 次,取最⼤值。
握⼒指数=握⼒(kg)/体重(kg)× 100%正常握⼒指数≥50%。
脑卒中康复评定流程

脑卒中康复评定流程1.脑卒中康复评定是一项系统性的过程。
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is a systematic process.2.评定流程包括多个阶段。
The assessment process consists of multiple stages.3.首先进行身体和认知功能评估。
Firstly, a physic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ssessment is conducted.4.这包括评估病人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This includes assessing the patient's motor and coordination abilities.5.病人的感觉功能也会被检查。
The patient's sensory function is also checked.6.除了身体功能,认知功能也是重要的评定对象。
In addition to physic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assessment target.7.包括病人的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
This includes the patient's memory, 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8.言语能力和沟通也是评定的一部分。
Language 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are also part of the assessment.9.社会功能也需要被考虑。
Social function also needs to be considered.10.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将被评估。
The patient'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ill be assessed.11.这包括自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治疗学知识: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学知识: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今天帮助大家总结康复治疗学的相关内容,供考生复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康复治疗学知识-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1.评定内容
(1)患者全身状态的评定
全身状态、年龄、合并症、既往史、主要脏器的功能状态。
(2)患者功能状态的评定
意识、智能、言语障碍、肢体伤残程度。
(3)心理状态的评定
抑郁症、无欲状态、焦虑状态、患者个性。
(4)患者本身素质及家庭条件的评定
患者爱好、职业、所受教育、经济条件、家庭环境、患者同家属的关系。
(5)对其丧失功能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考前指导
2.确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可分为近期目标及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康复治疗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远期目标:康复治疗三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如独立生活、部分独立部分介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等等。
康复目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作修正,对每个病人每月举行一次评定会议,评定是否达到目标,如果达到则制定新的目标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要分析其原因,变更目标,修正训练内容。
根据每位病人的功能障碍、能力障碍、社会不利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要由一个康复小组集体进行制定。
3.脑卒中的功能障碍评定
(1)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
偏瘫、两侧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情感障碍等
(2)脑卒中后障碍的三个层次
①残损(impairement),有生理、解剖结构和运动功能缺失或异常。
②残疾(disability),有个体能力受到限制、缺失或不能正常完成某项任务。
③残障(handicap),个体巳不能充分参加社交活动,即人的基本权利活动受到影响。
脑卒中的现代康复评定方法

脑卒中的现代康复评定方法
脑卒中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为了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对其进行康复评定至关重要。
现代康复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功能评定:认知功能是脑卒中康复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常用的认知功能评定方法包括 Wchsler 智力量表、Rey-Osterrieth 认知测验等。
这些评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为康复提供依据。
2. 语言功能评定:语言功能是脑卒中康复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常用的语言功能评定方法包括失语症测评、布卢姆语言测验等。
这些评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语言能力,为康复提供依据。
3. 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是脑卒中康复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常用的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麦克马斯特康复评定等。
这些评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为康复提供依据。
4. 感觉功能评定:感觉功能是脑卒中康复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常用的感觉功能评定方法包括皮肤触觉、痛觉、温度觉等的评定。
这些评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为康复提供依据。
除了上述评定方法外,现代康复评定方法还包括运动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这些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需要根据具体功能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评定方法。
评定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现代康复评定方法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促进了脑卒中康复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是对脑卒中患者所存留的或丧失的功能进行识别和测定,以鉴别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判断其严重程度,估计功能恢复的潜在能力,以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同时监测患者的功能变化,以判断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患者的疾病结局做出合理的评价。
因此,脑卒中康复评定的组成部分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别问题所在,二是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按照WHO通过的国际功能分类(ICF)的定义,由于损伤‐活动受限‐参与的局限性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之间虽然有因果关系却并无程度上平行存在的关系,因此,必须从三个不同水平按不同需要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阶段性的评定对患者的康复有指导意义,可以随时判定康复医疗的效果,修订康复计划。
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患者的康复后果,同时有利于控制康复医疗的质量。
在脑卒中的康复评定(特别在进行临床研究)时,按照WHO脑卒中康复的专家委员会的建议,有几点需要注意:
1 、时间的起点
应把发作的当天作为起点。
其他时间可以作为辅助,但绝不能代替发病当天作为评定的起点,例如:绝不能把进入医疗单位或康复机构的时间作为唯一的记录时间。
2 、脑卒中的次数除特殊要求外,为了研究而评定应仅限于第
一次发作者。
对于复发病例,应另行记录,并说明既往发病的情况。
对一般临床工作,则不论发作次数,均应在恰当记录后予以评定。
3 、病侧的说明
对完全性脑卒中病侧的说明应以脑的损伤侧为准,而不是以外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侧(如左侧或右侧偏瘫)来描述。
4 、影像学资料
用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类研究时,应使用同一种影像学技术,即CT或MRI。
而只为临床诊断时,则任何影像学资料均可。
5 、记录
除记录人口学资料外,还应当记录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废用、误用的情况。
6 、观察的时间间隔
为了便于比较性研究,建议的最小间隔为发病当天和第28天。
长期观察应记录3、6、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仅为临床需要则不受以上限制。
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表
确定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
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压疮、肺部感染或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改善受损的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心理等功能,改善或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远期目标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脑卒中患者重返社会。
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可以应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以调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肌肉收缩和使肌肉张力趋于正常。
当肌张力低下时
治疗时的电极放置在关节活动的主动肌群上,诱发肌肉收缩,产生关节活动。
1 治疗目的是改善偏瘫肩的半脱位,诱发肩部肌群的活动,电极可以放在偏瘫侧的冈上肌、三角肌的前部和中部;
2 治疗目的是诱发上肢的伸肌活动,电极放在肱三头肌、前臂的伸肌;
3 治疗目的是改善下肢的屈膝、踝背伸,电极放在下肢的屈膝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胫前肌上。
当肌张力增高(痉挛)时
治疗时的电极放在关节活动的拮抗肌上,产生反方向活动。
1 上肢屈肘肌群张力增高时可以将电极放在伸肘肌群(肱三头肌)上;
2 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时,电极可以放在屈膝肌群(腘绳肌)和踝背屈(胫前肌)上。
上述电极的摆放方式可以对抗上肢的屈肌痉挛和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近十余年来,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整合了多关节、多组肌群的协同运动,比较好地体现了功能导向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应用。
运动治疗
以主、被动活动关节和肌肉,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为核心。
强调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治疗体位从卧位、坐位到站立位。
典型代表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目前国外将这一类技术称之为脑卒中治疗的传统神经发育治疗。
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治疗技术
20世纪90年代,“脑的十年”研究为脑卒中康复提供了更新理
念,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出现,如运动再学习、强制性使用、想象疗法、镜像治疗、机器人等。
更有一些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脑卒中的临床康复治疗,如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技术。
这些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新技术将是未来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穿衣活动穿脱衣服、鞋袜等,穿衣时先穿患肢,脱衣时先脱健肢的顺序练习,同时反复练习拉上裤子和脱下裤子动作,以便独立如厕。
进食活动利用握筷或匙进食,手持杯子饮水,削苹果皮后食入。
居住活动利用房间设备,如床、车、浴缸、厕所、轮椅等,整理房间,物品的摆放,物品的移动。
行动变化改变体位、移动身体、翻身、坐起、躺下、卧位左右翻身、坐位转移、站立、坐下、步行或利用轮椅。
个人卫生应用自助具刷牙、洗脸、洗手、洗毛巾、修剪指甲、剃须等整容动作,练习自己。
洗浴,用厕等基本技能,可以带支具或利用特殊工具进行,逐渐练习到生活自理。
职业技能训练进行适当的基本劳动或逐渐掌握工作的技巧训练,如打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装配机械设备、烹调、文件归档、
报纸分类、绘画、书法等,使患者达到重新就业的需要。
作业治疗应侧重进行应用性训练。
结构性作业训练按照要求完成一件成品,如进行编织毛衣、泥塑、制陶、雕刻等作业训练。
娱乐性治疗组织患者参加棋牌、音乐、舞蹈、游戏,观看书画或球赛,以及力所能及的文艺、体育活动。
言语与吞咽治疗对于存在言语障碍和(或)吞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康复辅具助行器、轮椅可帮助患者出行,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矫形器可以矫正痉挛和畸形,如矫正腕关节、指关节的屈曲畸形,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等。
康复机器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设备。
由于此类设备是基于运动控制理论,将高科技应用到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中。
药物治疗
1 治疗脑梗死常用药物在发病的早期或急性期药物治疗的作用比较明显: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啶。
●钙通道阻滞剂:尼卡地平、尼莫地平、氟桂利嗪。
●脑代谢活化剂:ATP、细胞色素C、辅酶A、胞磷胆碱、
吡乙酰胺等。
2 治疗脑出血常用药物甘露醇、山梨醇、复方甘油注射液、尿素、高渗葡萄糖、血清白蛋白等。
中医治疗
按照中医理论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针灸和中医的手法按摩都可以应用于脑卒中康复,但应根据肢体恢复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
弛缓阶段以提高肌张力为主要目标。
如可以通过一些兴奋或强刺激的针灸或按摩手法,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肌肉,提高肌张力。
痉挛阶段以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为主要目标。
如采用平和的针刺手法或轻柔缓慢的按摩手法,使痉挛状态逐渐得到松弛,有利于功能训练。
此外,也可以在做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之前,给予舒适的按摩,增加功能训练的协调性。
心理治疗对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医生、治疗师和护士为患者实施治疗或交流时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对已经形成心理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请精神科或心理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