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光学原理及色差评价方法
色差仪工作原理

色差仪工作原理色差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色彩测量和质量控制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颜色差异来评估色彩的一致性和质量。
色差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原理和色彩空间的概念。
1. 光学原理:色差仪利用光学系统来获取物体表面的颜色信息。
它通常由光源、样品和检测器组成。
光源发出光线,经过样品后,被检测器接收。
光源可以是白光或特定波长的光,如D65光源,用于模拟自然光照条件。
2.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表示颜色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色彩空间包括RGB、Lab、LCH等。
RGB色彩空间由红、绿、蓝三个分量组成,Lab色彩空间则由亮度(L)、a轴(红绿轴)和b轴(黄蓝轴)组成。
色差仪通常可以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进行转换。
3. 测量原理:色差仪通过测量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来评估色彩的一致性。
首先,色差仪会对标准样品进行测量,获取其颜色信息作为参考。
然后,它会对待测样品进行测量,并将其颜色信息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
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色差值,可以评估样品的色彩差异程度。
4. 色差计算:色差仪通常使用数学算法来计算色差值。
常见的色差计算方法包括ΔE*ab、ΔE*uv、ΔE*94等。
这些方法基于色彩空间中的坐标差异来计算色差值。
ΔE*ab是一种常用的色差计算方法,它根据Lab色彩空间中的坐标差异来评估样品的色差。
5. 数据分析与显示:色差仪通常会将测量结果以数值和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
数值显示包括色差值、颜色坐标等参数,用于直观地评估样品的色彩差异。
图形显示通常以色差图、色差分布图等形式展示样品的色差情况,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测量结果。
6. 应用领域:色差仪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纺织、塑料、油漆、印刷、陶瓷等。
它可以用于检测产品的色彩一致性、色差控制、配色匹配等方面。
例如,在纺织行业,色差仪可以用于检测面料的色差,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总结:色差仪通过光学原理和色彩空间的概念,利用测量和比较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来评估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质量。
色差仪工作原理

色差仪工作原理色差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颜色差异的仪器。
它通过比较被测物体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来评估物体的颜色质量。
色差仪主要应用于印刷、纺织、塑料、油漆等行业,以确保产品颜色的一致性和质量。
色差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学和电子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色差仪的工作原理。
1. 光源和光路系统:色差仪通常使用光源来照亮被测物体。
常见的光源包括白炽灯、荧光灯和LED 灯等。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路系统,如透镜、滤光片、反射镜等,被引导到被测物体上。
2. 探测器:被测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光路系统后,进入探测器。
探测器是色差仪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测量光的强度和颜色。
常见的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等。
3. 色采空间和色差计算:色差仪将测量的光信号转换为色采空间中的坐标。
常见的色采空间包括CIEL*a*b*色采空间和CIE XYZ色采空间等。
通过计算被测物体的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色差值。
色差值用于表示被测物体的颜色差异程度。
4. 校准和标准颜色:在使用色差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色差仪会测量一系列标准颜色,并将测量结果与已知的标准颜色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校准参数。
校准后,色差仪可以准确地测量被测物体的颜色。
5. 数据分析和显示:色差仪通常配备有显示屏和数据分析软件。
通过显示屏,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被测物体的颜色和色差值。
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如生成报告、统计数据等。
总结:色差仪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测量被测物体的颜色,并与标准颜色进行比较,从而评估物体的颜色质量。
它在各种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匡助用户确保产品颜色的一致性和质量。
通过了解色差仪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应用和功能。
色差仪工作原理

色差仪工作原理标题:色差仪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色差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色彩测量和质量控制领域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颜色差异来评估色彩的一致性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色差仪的工作原理,包括光源、光学系统、色彩空间、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
正文内容:1. 光源1.1 光源的选择:色差仪通常采用多种光源,如D65光源、A光源等。
这些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以模拟不同的照明条件。
1.2 光源的稳定性:光源的稳定性对于色差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色差仪通常采用稳定的光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光学系统2.1 反射光学系统:色差仪通过反射光学系统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颜色。
该系统包括光源、样品、检测器和滤光片等组件。
2.2 光路设计:光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色差仪的测量精度。
色差仪通常采用双光路设计,以消除外界干扰和提高测量的稳定性。
3. 色彩空间3.1 CIE色度图:色差仪通常使用CIE色度图来描述颜色。
CIE色度图将颜色空间分为三个维度:亮度(L)、色度(a)和色度(b)。
3.2 ΔE值:色差仪通过计算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ΔE值来衡量色彩的差异。
ΔE值越小,表示样品与标准样品的色彩越接近。
4. 测量方法4.1 反射测量:色差仪通过测量样品表面反射的光线来获取颜色信息。
这种测量方法适用于固体样品。
4.2 透射测量:色差仪可以通过透射测量来测量液体和透明样品的颜色。
透射测量需要使用透射装置来保证光线的稳定传输。
5. 数据处理5.1 校准:色差仪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通常包括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5.2 数据分析:色差仪可以将测量结果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样品的色彩差异,评估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5.3 数据存储:色差仪通常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将测量结果保存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设备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总结:色差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仪器,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颜色差异来评估色彩的一致性和质量。
色差计使用原理

色差计使用原理色差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它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来判断其色彩质量。
色差计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光源和感光元件:色差计通常使用的光源是D65光源,它是一种模拟自然光的光源。
感光元件通常采用三原色感光元件,即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可以分别被感光元件所接收。
2. 反射光的测量:色差计通过照射物体表面,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颜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反射另一部分光线。
色差计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颜色,来判断物体的色差。
3. 颜色空间:色差计通常使用的颜色空间是CIE L*a*b*颜色空间。
L*表示亮度,a*表示从红色到绿色的颜色分量,b*表示从黄色到蓝色的颜色分量。
色差计通过测量样品的L*a*b*数值,来判断样品的颜色差异。
4. 色差计算:色差计通过计算样品的L*a*b*数值与标准样品的L*a*b*数值之间的差异,来得到样品的色差值。
色差值越小,表示样品的颜色越接近于标准样品;色差值越大,表示样品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的差异越大。
5. 色差判定:根据色差值的大小,色差计可以将样品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色差值在0.5以内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很小的,颜色接近于标准样品;色差值在0.5到1之间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较小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有一定差异;色差值在1以上的样品可以认为是色差较大的,颜色与标准样品之间差异较大。
色差计的使用原理简单明了,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来判断其色彩质量。
色差计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纺织品、化妆品、塑料制品等。
通过使用色差计,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的颜色差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成本。
总结起来,色差计使用原理主要包括光源和感光元件、反射光的测量、颜色空间、色差计算和色差判定。
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差异,色差计可以判断样品的色彩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色差计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色差仪器的测试原理是

色差仪器的测试原理是色差仪器通过测量物体的颜色信息来分析色差的大小,从而评估色彩质量或者判断色彩差异。
其测试原理主要包括色光源、色彩感知、光谱反射和色差计算。
首先,色差仪器需要使用一个标准的色光源来照亮测试样品。
这个色光源通常采用标准光源像D65(日光)或者A(白炽灯)等。
不同的色光源会导致不同的光谱分布,从而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是色彩感知。
色差仪器使用一组色彩感知器件来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感知。
这些感知器件通常由三个或者四个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组成,这些光电二极管具有不同的滤光片,对应于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还有一个可选的为测量亮度的光电二极管。
随后是光谱反射。
测试样品在受到色光源照射后,会将一部分光线吸收,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色差仪器,色差仪器会根据不同的波长范围分别测量反射光线的强度,得到物体的光谱反射率。
光谱反射率代表了物体表面的颜色分布情况,包括颜色的饱和度、亮度等信息。
最后是色差计算。
色差仪器会根据测量得到的样品光谱反射率与标准样品的光谱反射率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色差值。
色差值通常包括亮度差、色度差和总色差等参数,用于描述测试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
在实际测试中,色差仪器通常还会考虑光源的色温、颜色空间与色标等因素,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分析和处理测试数据,以得到更详细的色差信息和图像。
总的来说,色差仪器的测试原理主要包括色光源照明、色彩感知、光谱反射和色差计算等几个关键步骤。
它通过模拟人眼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对物体的颜色信息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实现对色差的评估和描述。
这使得色差仪器成为很多行业中,如纺织、塑料、油漆、印刷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测试工具。
色差的原理

色差的原理色差是指在相同光源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在人眼中所呈现的颜色差异。
色差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颜色不同,导致反射光的波长和强度不同所致。
色差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也是色彩设计和色彩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的问题。
了解色差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形成和表现,从而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和管理。
首先,要了解色差的原理,就必须了解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它们是可以通过光的混合来产生其他颜色的基本颜色。
在光的三原色中,红光的波长较长,绿光的波长次之,蓝光的波长最短。
当这三种颜色的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就可以产生其他各种颜色的光。
这就是色彩的原理。
其次,色差的产生还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有关。
不同颜色的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物体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的波长和强度也是不同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的颜色时,实际上是因为它所反射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经过视网膜的处理后,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效果。
因此,物体的颜色实际上是由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特性所决定的。
最后,色差的产生还与人眼的感知能力有关。
人眼对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有不同的感知能力,这就导致了在相同光源下,不同颜色的物体在人眼中所呈现的颜色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同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的原因。
综上所述,色差的产生是由于光的三原色的混合、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以及人眼的感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色差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形成和表现,从而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和管理。
在色彩设计和色彩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光源选择、物体表面处理和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减少色差的产生,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对于色彩的表现和呈现也需要充分考虑人眼的感知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设计意图和管理要求。
总之,色差的原理是一个涉及光学、物理学和生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了色差的产生原理,才能更好地运用色彩进行设计和管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颜色光学原理及色差评价方法

颜色光学原理及色差评价方法颜色光学是研究光在物体表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光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而色差评价方法则是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颜色光学原理是基于光的三原色理论。
根据RGB颜色模型,所谓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它们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在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物体表面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吸收一些波长的光线而显现出来的,而其他波长的光线则被物体反射出来,形成人眼所能感知的颜色。
在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不同光线的波长和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色差评价方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光线下物体的颜色,来评估物体的色差。
常用的色差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显色差评价方法:通过比较物体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光线时的光谱分布曲线,来评价物体的颜色差异。
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物体的颜色变化,但不适用于非连续波长的光线。
2.瓦格纳方差评价法:通过计算物体不同颜色的瞳孔反射率之差的平均值,来评价物体颜色的变化程度。
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任何颜色光源和不同驾驶者的眼睛。
3.三刺激值评价法:通过测量物体在三种不同颜色光源下的反射率,来计算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
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刺激值的差异来评价色差。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颜色的差异,但需要复杂的测量和计算过程。
4.色差公式评价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数学公式,来计算和比较物体颜色的差异。
常用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IELUV和CIELCH等。
这种方法能够将颜色的差异转化为数值,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总之,颜色光学原理是研究光在物体表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光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而色差评价方法是对颜色光学原理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地评估物体的颜色差异,并为色彩设计和色彩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色差仪工作原理

色差仪工作原理色差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颜色差异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谱来确定颜色的差异程度。
色差仪的工作原理基于颜色感知的科学原理和光学测量技术。
1. 光源和光路系统色差仪的光源通常采用白光源,如白炽灯或者LED灯。
光源会发出一定光谱范围内的光线。
光线经过光路系统的透镜和滤光片后,形成均匀的照射光斑。
2. 参照和样品测量色差仪通常需要进行参照测量和样品测量。
参照测量是通过测量已知颜色的参照标准来校准色差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测量是将待测物体放置在色差仪的测量区域内,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谱来确定颜色的差异。
3. 反射光谱测量样品测量时,色差仪会发出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物体表面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反射和透射。
色差仪通过接收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并将其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成份。
4. 光电传感器和滤光器色差仪中的光电传感器会将分解后的光谱成份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滤光器,色差仪可以选择特定波长范围的光谱成份进行测量,以消除其他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数据处理和色差计算色差仪会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对光谱成份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物体的颜色参数,如色差值、色坐标等。
6. 结果显示和分析色差仪会将测量结果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通常会显示样品的颜色参数和与参照标准的差异程度。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对物体的颜色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7. 应用领域色差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纺织、塑料、油漆、印刷等。
在纺织行业中,色差仪可以用于检测织物的颜色一致性,以确保产品质量。
在塑料行业中,色差仪可以用于检测塑料制品的颜色稳定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总结:色差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反射光谱来确定颜色差异程度的仪器。
它通过光源和光路系统提供均匀的照射光斑,通过反射光谱测量和光电传感器将光谱成份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色差计算。
最终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用于分析和比较物体的颜色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7 页
2、光癿色散 光源
第 18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紫 蓝 青
绿 可见光谱
黄 橙 红
三棱镜
牛頓─三棱镜色彩实验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3、物体的颜色 物体显示颜色的原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R/%
R/%
第 19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反射率曲线
蓝色样曲线
第 20 页
波 长/nm
500
600
700
λ/nm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丌同颜色癿反射曲线
若反射率高于 100,则代表 其中有荧光成 份或者有光致 发光染料
第 25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4. 颜色三属性
无论是客观癿测试(仪器测量),还是主观癿观察(目光观察),共同 癿研究结果是:自然界癿所有颜色可以用: 明度(lightness) 色相(hue) 饱和度(saturation)
颜色的第一维度—— 明度
第 30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明度指颜色癿亮度。它癿大小范 围是从0(纯白)到10(纯黑) 。明度变化通常用偏亮和偏暗迚 行描述,彩色光癿亮度越高,人 眼就越感觉 明亮。在物理上表 现为物体表面癿光反射率越高, 明度就越高。 如下:
第 31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颜色的第二维度——色相
颜色光学原理及色差评价方法
Contents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Ⅲ--CIEXYZ表色系统 Ⅳ—色差及色差计算
Ⅴ—颜色色差的表述及评价
第2页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太深
标准样
第3页
太浅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标准样
较暗
第4页
较亮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标准样
偏绿
第5页
电子信号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反射率数据
布样
分光光度计
第 12 页
反射率数据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波谱曲线
R/%
反射率数据
第 13 页
λ/nm
波谱曲线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根据色差值判断
R/%
λ/nm R/%
CMC色差公式
λ/nm
ΔE = 0 完美匹配 Δ E = 0.3 刚可察觉 Δ E ≤ 0.8 可接受 Δ E ≥1.2 拒绝
第 14 页
以色差值
判断颜色的视觉差异
Contents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Ⅲ-- CIEXYZ表色系统
Ⅳ–色差及色差计算 Ⅴ—颜色色差的表述及评价
第 15 页
1、可见光区域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光与电磁波的 关系
第 16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可见光波长范围 物理学意义:380~780nm 人的颜色视觉意义:400~700nm
偏红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A、色相对比:色相随背景变化。如图,同一种橙黄在深红中比 在明黄中显得明亮
第6页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B、明度对比:明度随背景变化。如图,同样的灰色放在黑纸和白纸上, 黑底上的灰显得亮了,白底上的显得暗了些
第7页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C、纯度对比:无彩的灰色与鲜艳的颜色并列放时,灰色显得更灰, 鲜艳的颜色显得更鲜艳
第 32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第 33 页
% REF反LEC射TAN率C/E%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绿色样曲线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第 34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第8页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在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如何避免视觉上的错 误呢? 我们需要一种可靠评定颜色的方式,例如:
第9页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颜色癿数字信息 NEXT颜色标准
31 组反射率值
第 10 页
织物样品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反射率
样品颜色的表征
光源
第 11 页
单色光镜
样品
光电二极管阵列
三个属性来描述。
第 26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颜色的三维空间描述
明度
色相
H*
第 27 页
明L*暗 鮮艷C*度
颜色空间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L*
h
C*
CIELab系统
第 28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颜色的三维空间描述
明度 明亮或暗淡
色度 浓或淡
色相 红或黄
第 29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反 射 率 曲 线
黄色样曲线
第 21 页
波 长/nm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反射率曲线
红色样曲线
第 22 页
波 长/nm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反射率曲线
绿色样曲线
第 23 页
波 长/nm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第 24 页
R/%
100
90
80
70
6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0
40
30
20
10
0
400
彩度
彩度是指颜色偏离同明度 的中性灰色的程度。
Strong 彩度低的颜色称为灰,彩度 高的颜色称为艳。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明度、色相、饱和度三者之间 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例如明度决定颜色的浓淡;而饱和度 和颜色的鲜艳度有关。但是鲜艳度不能代 表饱和度,因为饱和度是色度学概念,是 客观的;而鲜艳度则是主观的,受精神和 心理因素影响较大。
第 37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 REF反L射E率C/T%ANCE
100.00
90.00 80.00 70.00
绿色样反射率曲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波 长/nm
第 38 页
Weak
第 39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第 40 页
Contents Ⅰ--颜色光学发现的意义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Ⅲ--CIEXYZ表色系统
Ⅳ–色差及色差计算 Ⅴ–颜色色差的表述及评价
第 41 页
CIE
Ⅲ--CIEXYZ表色系统
CIE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 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研究颜 色的科学表达以及彼此之间的色差 比 色方法,也从事照明体的研究工作。
色相是颜色的一种属性, 依据它我们可区分出红、 绿,黄、蓝等颜色。用偏 红、偏黄、偏绿或偏蓝等 术语进行沟通,如下:
第 35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颜色癿第三维度—— 饱和度
第 36 页
Ⅱ--颜色光学基础知识
饱和度是指彩色癿纯度(纯洁度)。 可见光中癿单色光是最饱和癿彩色,饱和度为1。 单色光中掺入白光成分越夗,饱和度就越低。 物体色癿饱和度决定于该物体表面反射光谱癿选 择程度。对光谱某一较窄波段癿反射率越高,而对其 他波长无反射戒反射率很低,表明有很高癿光谱选择 性,这一颜色癿饱和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