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人物专题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雅人隐士素材不分版本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陶渊明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高考语文经典写作素材淡泊篇陶渊明归隐20190610364

1
2
陶渊明归隐
陶渊明年轻时志向高尚,非常博学,善写文章,为人爽直。
曾经写《五柳先生传》描述
自己,“宅边种了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向来不慕荣华富贵。
喜爱书,又嗜好喝酒。
可是家里贫穷,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爱喝,有时就置酒招待他。
他有酒必喝,一醉方休,醉了便回家,也不讲究客套。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墙不挡风,衣不遮体,照样平静安逸。
常常写些文章,自己欣赏,表示自己的志向,忘却一切得失。
”
开始因为家里穷困,就去江州当一种叫祭酒的官。
但没有几天,就因为讨厌官场中的那种庸俗作风,辞职回家了。
州里叫他去当主薄,他也不去,宁愿在家里种地。
后来身体有了病,生活上也没有来源,他又出任镇军、参军等职。
他对亲戚朋友说:“我去做官,是为了有饭吃。
”
陶渊明当了彭泽县令后,就命令手下人在县里的公田全部种粘稻,以便用来酿酒。
他说:“这下我就可以常常因酒而醉。
”可是他妻子一定要种粳稻,后来就只好种一百五十亩粘稻,五十亩粳稻。
陶渊明在任上,从来简慢上级。
一次郡上督邮到县里来,按规矩他应该束带迎接。
陶渊明叹了一口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伺候这种乡里小人。
”于是,写了一篇《归去来辞》后,在公元406年辞职不干了。
【大视角】
能为生计而奔波,不为心志而委屈。
心志畅达,虽则生计艰难,却也无妨。
心志暗昧,虽则生计无忧,却也难安。
与陶渊明有关的高考作文素材参考5篇

与陶渊明有关的高考作文素材参考5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篇1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
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篇2你本是拥有荣华富贵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场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现实社会的污浊,于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涌上脑海——做一位行者,不论尘世的喧嚣,做自己。
着一身布衣,穿一双芒鞋,飘然而去,与山间幸福相伴,赠给世人一个坚定的背影。
诗人陶渊明高中语文作文5篇

诗人陶渊明高中语文作文5篇诗人陶渊明高中语文作文1陶渊明令我最爱之处可能最初是因为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品质吧,那种洁身自好的精神,在这当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这般。
人们被金钱、权利、地位冲昏了头脑,蒙蔽了双眼,沉醉在欲望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很少人能你陶渊明一样“性本爱丘山”,而且随民所欲,任心去信。
有着对于人生的超然态度,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心态也让我为之敬佩。
陶渊明爱自然,顺乎自然,也爱自已,他不愿违心地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强求为难自已的本心,也不会去折磨自已的心灵。
我想,这样最好。
他就像一颗种子,洗心则净,活在繁花绿叶当中,逍遥自在。
世俗的乌烟瘴气丝毫不影响他是明志,名利其实不足为道,在他眼中,可能早已卑微到尘埃里去了,因为只有心灵的纯净才是最真实美好的,才是人们值得去追求的。
白白一遭落入人世间,难道就是仅仅只为了名与利吗?有时想想真的不必要。
真、善、美这些事物才会在凡世留下芬芳,铺洒温暖。
想做的一些事趁着光阴还早,快点行动;想说的话对着自已最爱的人,早些出口。
不要让外界的纷扰,诱惑扰乱你的心,你的内心深处最想成为怎样的人,那就怎么去做。
哪怕会使你倾家荡产,在我看来,不足为过,起码你做过了,不再留有遗憾。
不要顾及太多,不要再给自已找任何无关紧要的借口。
做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吧!大胆地追求自已想要的,不需要原则、规定、框架,一颗真挚的心,足矣。
一个人可以汲汲而生,但不能汲汲而终。
哪怕你不能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总要活出自已的精彩,享受这一过程,那,人生其实也就圆满了。
我们做的我这多,为了什么,不就是让自已开心,获得一份真实的感受吗?这样的淡泊坦然,以欣赏的态度,一一平淡看过,走过。
既然来了,那就做好个自己想做的人,做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太多人已经被名利折磨成精神上的傀儡,肉体还在,却仿佛没了灵魂,任金钱左右,浑然成了拜金一族。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找到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的真性情令我动容。
即使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
最新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

最新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有关陶渊明高考作文素材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为我们写出了许多恬淡清新的田园诗歌。
陶渊明辞官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陶渊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家,有时候不应该将人生的得与失看得过分重要,我们应该淡然看待生活中的荣辱。
关于陶渊明的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适用于一些人生态度的作为话题。
下面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陶渊明,供大家参考。
一、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有《陶渊明集》。
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
死后追赠大司马。
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
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
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
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二、相关事迹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
初次做官: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可能与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早年抱负有关。
现在我们心目中的陶渊明往往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这大体上不错,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
第二,与亲老家贫有关。
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
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
描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素材

描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素材描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素材掸拭去历史长卷的尘灰,在一个称为魏晋的荒唐年代,于纷繁俗世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卓然独立、高标逸志的文人墨客——陶渊明。
乐心,或倚南窗以眄庭柯,或流休憩以矫首。
好一个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逸诗人之宗。
书人的命途大多多舛。
他们头悬梁,锥刺骨,在书海中挣扎.忘不了挑灯夜战的身心疲惫,忘不了十年的寒窗苦读的劳心费力,更忘不了鱼跃龙门,考取功名的朝思暮想。
但诸君请看,万千的莘莘学子之中又有多少个是天之骄子,地之宠儿,又有多少个能够春风得意,一日游尽长安街呢?从张继的《枫桥夜泊》,可以真切窥探到文人落第,日夜思量的理想如泡沫幻灭的痛苦。
这是文人的悲哀。
但是,更大的悲哀还在后头,身处多变的官场犹如浮沉的萍,飘飞的.絮,或许你朝陪九重天,但是夕贬路八千。
而谁又能预测呢?了,带着满腔的悲愤与无可奈何。
世与我而相违,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经历风霜类日的无情对待,他又回到了过去。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他的心灵。
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又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他娱情诗酒、崇尚自然,尽享天伦,体验农趣。
相对于在污浊的官场里挣扎,他的归隐是莫大的解脱,他找回了久失的纯真与怡然。
吏,是他使陶渊明最终决绝了仕途,归隐田园。
要不,中国的文化史上将少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于人生最不得意最困顿的低谷中发出了人生最豪迈最壮烈的吟咏,惊天地,泣鬼神,响彻了千年。
人是不能永生的,但思想却可以不死,亦惟有思想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陶公,万古前那一抹秋菊。
逝者如斯,东篱已没,唯苍古长风依旧,木叶且开且落,独对傲菊,静默间,花蕊之中,千年苍茫时光悄悄回转……去来兮——。
思大济于天下。
做祭酒,任主薄,当僚佐,为参军,出任彭泽令,五进五出官场,只为那不肯熄灭的为民之情,为国之心。
片落,黄菊如火支支烈。
南山脚下,你轻翻褐土,在大地之中寻找自己的惊世诗文。
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

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1.高考优秀作文:关于陶渊明偏僻的乡村小路上,一个人正低着头,缓缓独行。
这是一位中年男子,黒白交杂而凌乱的发丝胡乱地堆在头上,书生妆扮的长衫大褂早已分不出原本是什么颜色,黝黑的面庞遍布着岁月的痕迹,不难看出,他的生活定是十分穷困窘迫,心中的悲怆更似是打翻了一碟墨般浓厚,越抹越沉重了。
“第三十五次了”,他喃喃道,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
乡试他已参加了三十几次了,几天前那是第三十五次,这么久过去也杳无音信,定是又名落孙山了啊三十四年,整整三十四年的功名奋斗啊。
自记事起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别人十年寒窗,我又何止十年!而如今他想想自己,已五十有余,原来一同考试的考生们,如今早已一个个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了,而自己,却仍一事无成,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与参加科举,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想起家中的忍饥挨饿的老母与娘子,他懊恼地抓了抓自己的乱发。
老母养育自己几十载,自己自是早已发誓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而娘子,是镇上杀猪为生的郑屠户的女儿,当时迎娶时千保证万保证,一定考中举人,让她享福,可如今,结发二十余载,没有让她过上一天无忧无虑、衣食无忧的日子,而郑屠户,这些年来对他的态度也每况愈下,前两天还吆喝着让女儿跟自己回家,愣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他自然是没有还嘴,但心里五味杂陈。
这么想着,不觉走到一条小溪边,看着溪中自己沧桑的面容,又想起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愈发觉得生无可恋、死无可惧,于是闭上眼睛,往前一倒“且慢”。
他被一声浑厚的呼喝唤回现实中,睁开眼,一根鱼竿正挡在自己身前,他诧异地回头,仅隔自己不远处的鱼竿的主人正微笑看望着他,那是一个精神饱满的老者,眼神保持着在这个年纪很少有的清亮。
老者收回伸长的鱼竿,问他:“怎么了?何事竟会让你寻短见?”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他忽然就对老者有种不同寻常的好感,便一五一十地说了:“我叫范进,自五岁起便会背诵。
”。
说到最后不由得捶胸顿足,“老天为何不帮我?老天,你对我不公啊!”而后掩面而泣。
淡泊心态的作文素材

淡泊心态的作文素材素材一:陶渊明的归隐生活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归隐田园。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他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保持着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在田园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素材二: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元素,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荣誉和财富面前,她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态。
她将诺贝尔奖章送给女儿当玩具,视金钱如粪土,继续投身于科学研究。
她曾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使她能够专注于科学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素材三:苏轼的豁达人生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心态。
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生活的挫折,苏轼泰然处之,以一颗淡泊的心笑对人生的风雨。
素材四:钱钟书的低调处世钱钟书是中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的《围城》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钱钟书先生一生低调,拒绝各种采访和应酬,专心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他曾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先生以其淡泊名利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作文人物专题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雅人隐士
素材不分版本
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雅人隐士
三、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陶渊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答复。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假设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