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课件-小班科学:桃花开啦
幼儿园小班教案《桃花开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桃花开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感受春天的气息。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帮助幼儿认识、掌握生命的基本规律,学会观察事物。
4.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桃花开了学习歌曲《桃花开了》,欣赏桃花的美丽,感受春天的气息。
2. 观察桃花带领幼儿到校园中的花坛观察桃花,让幼儿看到桃花的轮廓、颜色、花瓣、叶子等具体形象,引导幼儿认识桃花。
3. 制作桃花手环通过手工制作桃花手环,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桃花的形态和特点。
4.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动手用画笔表现桃花的美丽,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歌曲学习让幼儿听唱歌曲《桃花开了》,带领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师可以在幼儿听歌的同时,在黑板上点出桃花的颜色和形状。
2. 观察桃花带领幼儿到学校的花坛观察桃花,指导幼儿观察桃花的轮廓、颜色、花瓣、叶子等具体形象,让幼儿加深对桃花的认识。
3. 制作桃花手环教师准备桃花的素材,如颜色纸、贝壳、彩色绳子等,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用这些素材制作桃花手环。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4.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用画笔表现桃花的美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教师通过歌曲、观察、手工制作和绘画等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桃花,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同时,在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对孩子们的指导也更加个别化和细致化。
但是,本次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对于幼儿的个别指导还不够充分,有些幼儿在手工制作上出现了不少困难。
另外,本次教学过程中缺乏游戏环节,可能有些孩子的参与度不够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和鼓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桃花开了》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桃花开了》教案名称: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桃花开了》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桃花的特点和颜色。
2. 通过绘画、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桃花的想象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桃花的图片、实物或者视频资料。
2. 纸张、彩色铅笔/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3. 花瓶或者花盆。
4. 音乐播放器,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5. 提前准备一些桃花的故事或者诗歌。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 用真实的桃花或者图片引起学生对桃花的兴趣,让学生仔细观察桃花的形状和颜色,并提问:“大家觉得桃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发展(20分钟):1.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纸张和彩色铅笔,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来画一朵桃花。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选择用手指、海绵等其他工具进行涂抹。
2. 老师可根据学生绘画的情况,给予简单的引导和指导,如提醒如何画花瓣、叶子等。
3. 学生完成绘画后,老师可以邀请他们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作品的特点和想象。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剪纸和剪刀,让他们剪出自己想象中的桃花形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给桃花增添其他元素,如小鸟、太阳等。
鼓励学生用多种颜色的纸张进行搭配,创造多样的效果。
2. 学生完成剪纸后,老师可以鼓励他们把剪纸贴在背景纸上,制作成一幅桃花的剪纸画。
3. 让学生将自己的剪纸画展示给大家,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0分钟):1. 通过大家的绘画和剪纸作品,回顾桃花的特点和形象,并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桃花的颜色、形状和特点。
2. 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并鼓励他们多观察自然,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展示与评价:1. 学生的绘画和剪纸作品可以贴在墙面或者班级展示区,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同学观赏。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桃花开了》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桃花开了》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小班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了解桃花的生长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具体目标包括: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桃花,表达对桃花美丽的感受和喜爱之情。
2.学生能够了解桃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3.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亲自植栽桃花种子,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心。
4.学生能够合作探究桃花的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含桃花的图片、生长过程图示等。
2.桃花种子和种植工具。
3.小组实验装置:包括小花盆、土壤和水。
4.学生个人实验装置:每人准备一个小花盆、土壤和水。
5.讲台上准备好桃花的相关知识卡片。
6.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桃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桃花并描述桃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对桃花美丽的感受和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 观察桃花(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桃树林,观察桃花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并让学生找到最美丽的桃花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让学生亲身感受桃花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3. 讲解桃花的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桃花的生长过程图示,并讲解桃花的生长环境、需求和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通过对比不同生长阶段的桃花图片,让学生感受桃花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心。
4. 小组实验:种植桃花种子(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个小花盆、土壤和水。
教师向学生演示种植桃花种子的步骤,并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践。
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合作探究桃花的特点(15分钟)教师要求小组合作,让学生观察并探究桃花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桃花,通过绘画、描写等方式表现桃花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桃花开了》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桃花开了》
教案: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美术课教案《桃花开了》
教案目标:
1. 通过观察、感受和绘画桃花,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 《桃花开了》的故事书
2. 桃花的图片、干净的水彩颜料、彩色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 美术绘画板和画架
4. 教学活动安排表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向幼儿展示桃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特点,并与幼儿分享桃花的美丽和与春
天的关系。
2. 了解桃花
通过讲述《桃花开了》的故事,带领幼儿了解桃花的生长环境、特点和与春天的关联。
3. 创作自己的桃花画
将画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美术绘画板和一支画笔。
让幼儿使用水彩颜料勾勒出桃花的轮廓,并且涂抹出花朵的颜色和纹理。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4. 制作桃花的贺卡
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让幼儿将彩色纸折叠成贺卡的形状,并在贺卡上用剪刀剪出桃花的形状。
然后,让幼儿使用胶水将桃花粘贴在贺卡上,并在贺卡内部写上对春天和桃花的祝福语。
5. 小结
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桃花画和贺卡展示给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和所表达的感受。
教学延伸:
1. 观察桃花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参与植物种植和养护活动。
2. 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或景观花坛,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美丽事物的感知能力。
3. 继续开展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这个教案可以适当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桃花开了》 (2)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桃花开了》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春天的美好。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桃花开放的图像。
2. 手工制作桃花模板。
3. 不干胶纸、彩色纸、剪刀、颜料、刷子等。
4. 播放《桃花开了》的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1. 张贴或展示桃花开放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询问他们对桃花的认识和感想。
2. 播放《桃花开了》的音乐,让幼儿感受欢快的节奏。
探究:1. 介绍《桃花开了》的歌词,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唱歌。
2. 引导幼儿谈论桃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3. 给每个幼儿分发桃花模板,并指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出桃花的花瓣。
4.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瓣装饰桃花。
展示:1. 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制作的桃花,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灵感和想法。
2. 学习欣赏和赞美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
延伸:1. 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个大型的春天主题的拼贴画,让幼儿贴上自己制作的桃花和其他春天的元素。
2.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空白纸和颜料,鼓励他们用手指或画刷模仿桃花的形状和颜色,在纸上自由绘画。
总结: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在制作桃花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幼儿总结桃花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
家庭延伸:1. 鼓励家长带幼儿观察周围的桃花或其他花卉,让幼儿绘制或拍照记录。
2.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更多的花朵手工艺品,继续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桃花开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教案《桃花开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察看、比较不同状态下的桃花,通过对形状、颜色、气味等的察看,学习桃花的基本学问;2.能够描述桃花的生长过程,认得到“萌芽—成长—开花—结果”这一基本生命周期;3.培育幼儿的察看、探究、分析和判定本领,以及对自然的酷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过程1.导入:呈现桃花的图片和文具制品老师拿出一些桃花的图片和文具制品,呈现给孩子们看,引起他们的爱好和古怪心,让他们猜猜今日将要学什么。
2.讲解桃花开了的现象老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等工具,呈现桃花不同状态下的图像,让孩子们察看桃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然后向他们呈现桃花绽放的美丽瞬间的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它们的形态和颜色,通过察看、比较等方式,让孩子渐渐了解桃花开花的奥妙。
同时,讲解桃花的科学学问,如桃花的品种、学名、喜好环境等,让孩子们了解桃花的基本学问。
3.动手试验探究桃花生长的过程老师提前准备好若干模型,模拟出桃花的生长过程,让孩子们通过察看、试验等活动方式,认得到桃花的生长过程,分为萌芽、成长、开花和结果。
同时,让他们依据本身的阅历和察看,描绘出一个桃花的简单生命周期图,帮忙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桃花的生长过程。
4.游戏环节——找寻桃花藏品老师布置孩子们构成小组,让他们在充分桃花的学校中找寻桃花藏品,比如桃花叶、桃花纸、桃花枝、桃花瓣等。
老师引导孩子们使用相关的工具和方法,如用放大镜认真察看桃花的结构、气味等,或者用移动电话或手电筒捕获桃花的不同颜色。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桃花美丽的感觉,还磨练了他们的察看力和与众不同的本领。
5.活动总结——用桃花制作小礼品老师让孩子们使用找寻到的桃花藏品,制作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小礼品,如粘贴桃花瓣做贺卡、做桃花灯笼等等。
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将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制造力和动手本领,并且将桃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相关联系起来。
三、反思1.活动布置: 本次活动以“桃花开了”为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察看、感受、探究,对桃花科学学问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树立起对自然的酷爱和探究精神。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桃花开了》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桃花开了》【教案】课程名称:小班美术《桃花开了》优质课教案课程内容:描绘描绘春日花开的美景,引导孩子体验桃花盛开的欢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了解春天花开的美景。
2. 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基本认识,让幼儿了解色彩的种类、搭配和运用。
3. 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环节:1. 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要与孩子们简单的交流一下话题,比如:“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看见过美丽的花儿?”让孩子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以及对开花的期待。
2. 探究桃花(10分钟)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究桃花,观察桃花的花瓣、花蕊、花叶等部位的形态和颜色,以及花朵的整体感觉。
并引导孩子们说出他们眼中的桃花是什么感觉,比如美丽、漂亮、柔软等。
3. 制作花冠(20分钟)给孩子们发放材料(彩纸、剪刀、颜料、画笔等),让孩子们制作花冠。
教师先向孩子们演示如何制作,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但要避免过多干预孩子的创造过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4. 互动交流(10分钟)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花冠,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制作经验。
引导孩子们发现彼此的不同之处,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5. 总结(5分钟)结合孩子们制作的作品,引导孩子们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同时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关于春天和桃花的知识,让他们对自然、环保等问题有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提前调集好材料,积极有效的缩短孩子们的等待时间。
2. 课堂环节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保证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能力,并且充分互动,增强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孩子们参与,同时帮助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过程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让孩子们在尽可能自由的条件下自行创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桃花开了

03
游戏玩法与规则
玩法一:桃花开在哪里?
总结词
观察桃花的位置
详细描述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将准备好的桃花模型或图片展示给幼儿,并引导他们观察桃花生长 的位置。教师可以提问:“桃花是长在树上的哪个部位呢?”引导幼儿回答:“桃花是 长在树枝上的。”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树枝上是否有其他花朵或叶子,
玩法三:桃花开得好快!
要点一
总结词
观察和记录桃花的开放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师准备一些桃花的种子和花盆,让幼儿观察和记录桃花 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每天给桃花浇水 ,并观察桃花的生长情况。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绘画 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桃花的生长过程,并让他们比较不同 桃花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了 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桃花与蜜蜂的故事
总结词
通过讲述桃花与蜜蜂的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自然生态 的认识。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桃花和蜜蜂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述桃花如何 吸引蜜蜂采蜜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家长也可以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讲述相关 的故事,加深幼儿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教师自我反思
游戏设计
反思游戏的设计是否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发 展水平,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
指导策略
反思在游戏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幼儿适当的指 导,是否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
材料准备
反思提供的实验材料是否充足,是否安全, 是否易于幼儿操作。
时间控制
反思游戏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 儿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