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后有感

合集下载

观看《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样例5]

观看《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样例5]

观看《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样例5]第一篇:观看《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观看《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华应龙老师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30多年,近日有幸品读了华老师的专著《华应龙与化错教学》,着实受益良多。

无论是“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师生情谊,还是“以爱育爱”的新型师生关系,都拨动着我的心弦,现将华老师的教育观之我见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化腐朽为神奇华老师说:没有错的课堂绝不是一节真课堂,少了差错就少了真实。

其实“错”更是课堂中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华老师把化错归纳为:错是错,温暖地“容”;错不是错,智慧地“融”;错还是错,自豪地“荣”等三个阶段。

这是化错课堂的三个阶段,也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

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日常常态课,我们都不能怕在课堂上出错,我自然达不到华老师的化错水平,但是我一直认同并践行着,在课堂上只有充分把学生的思想解放出来,真正的融入课堂,不怕出错,甚至有时候故意有意识的“导误”。

因为出错有时候反而是好事,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知道授课的关键点遗漏在哪里;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深挖出知识点的突破口;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剖析出出错的原因,找出是个性还是共性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提高。

二、师者若水“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名言。

华老师的体味是“师者若水”。

师者若水,宽容博爱。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师者至柔为上,温温恭人。

华老师说:水,最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是“往低处流”,深有同感。

只有我们放低姿态,“往低处流”,才会真正的和学生融入一体,倾听到学生的真实心声(我曾经以作为学生群里唯一的一位教师而骄傲过,学生拉我进群并能让我留下来是对我的一种信任和同行),融洽师生关系;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和学生保持在同一个高度,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获得学生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精神需求还是学科知识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查漏补缺。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读后感教师阅读分享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读后感教师阅读分享

用智慧耕耘课堂,让错误华丽转身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读书分享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每天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两件事:引导学生做对的事和纠正学生做错的事。

正所谓“正确的总是相似的正确,错误的却各有各的错误。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学生犯错的那些事。

我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华应龙与化错教育》。

什么是化错教学?华应龙认为,“化错”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后续教学资源。

“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将教学活动引向心灵深处。

如何化错?它包括:容错(容纳错误)——融错(消融错误)——荣错(以错为荣)三个阶段,也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

在他的化错教学思维引导下,学生不怕失败,敢于创新,教师能“听到学生思维的声音”;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学习数学,不愿下课,甚至堵住门集体抗议老师按时下课。

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追问名师成功的原由,我有着强烈的感受,华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他的喜读善思成就了他的博学和大家风范,是他的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他缜密、严谨而又不失浪漫才情的教学风格,是他的“以学定教”“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成就了听了华老师课的学生不愿下课的事实。

我惊叹于华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妙、教学思想的深刻的同时,更感动于其对数学教育、对学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华老师思想的感召下,今后在教学中我要更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的思考像骏马一样任意奔驰;还要不断尝试
学着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巴,多让学生去说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孩子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第1篇:华应龙听课体会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2021年9月20日我有幸在开发区实验中学参加了"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

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文化引领和精彩报告,有特级教师华应龙和他的徒弟们的实践分享和出色课例,有一线教师的互动讨论和独到见解。

这使所有老师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天半弹指而过。

可是我们的收获和成长,却是持续不断的!专家教授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无不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我们这些老师心中的大门,敲醒了心中的困惑,敲响了心中的希望之钟。

沐浴着专家智慧的春风,忽感到时光的短暂,也警觉到自身的欠缺。

下面我就谈谈听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和讲座之后的一些收获。

一、融错,让课堂更精彩听华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享受华老师精湛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可以欣赏到学生思维真实的声音。

他注重发现孩子“不同”的声音,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奖励“出错”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

华应龙老师在整个教学中,从导入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充满了华老师的关爱与呵护。

一句“好了,孩子们!”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亲切的笑容、风趣地语言让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感觉,更是让孩子们即使答错了也丝毫没有压力,一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不仅如此,华老师还能够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也会及时加以肯定。

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是在老师的赞赏声中自主得到的。

这样,学生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华应龙的“融错教育”理念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教育即解放是巴西保罗〃费莱雷的观点;教育是培养好的习惯是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观点;教育即融错是华应龙的观点。

化错课堂求真育人——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化错课堂求真育人——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化错课堂求真育人——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化腐朽为传奇”,变“事故”为“故事”,“相克相生,相反想成”,这些与数学教学有什么关系呢?在《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一书中就能寻找到答案。

“化错课堂,求真育人”我在认真学习中,感悟着华应龙老师数学富有灵动与睿智。

一、什么是化错“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化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最重要的是,把“差错”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华老师对“化错”的理解真是太有深意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如果教师能够艺术的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了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化入到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正把数学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啊!二、为什么要化错化错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生自古谁无“错”,差错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错”更具必然性。

没有化错何来创新?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

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

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的课堂,才有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成长发生在容错中。

学生才有进步,多么精辟的解释,让我对“化错”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三、怎样化错可是在课堂上,我们怎么样才能去化错呢?华老师一语道破:第一阶段,容错,错是错;这里容错,是指宽容、包容、容纳差错。

首先,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

其实,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差错。

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并不是他们先知先觉,一贯正确,而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错误的眼睛,有一个肯于思索的头脑。

最后,创造机会,暴露差错。

允许差错存在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的自然展开,是给予学生自主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辩解、分析、判断、推理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融错,错不是错。

观《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观《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观《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非常有幸参加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四届名师优课——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在两天的学习中,聆听了华应龙名师团队的八节课,每节课都精彩纷呈。

感受颇深的有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彰显风采。

华老师团队的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认真询问每位学生的姓名,在问学生姓名时,他们稍稍地低下身子问:“您贵姓?”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看待,并尽最大的努力记住学生的姓名。

在学生向老师问好时,他也深深地鞠躬呈90度,向学生们问好:“同学们好!”把学生们看成平等独立的个体。

二、化错教学,玩中学习华老师说:“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有些错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越小。

最好的学习是求不知,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华老师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算算在阅兵中一个英模方队通过检阅曲的时间是多少。

已知条件是旗手脚尖到领队脚尖6米,领队脚尖到第一排脚尖6米,后面14排都是前一排脚跟到后一排脚尖0.9米,脚长0.3米。

学生独立列算式,部分学生先列的算式为:6×2+14×0.9+14×0.3,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列式为:6×2+13×0.9+14×0.3,华老师紧接着引导学生并启发学生思考,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同意哪一种算法,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最终学生通过自我诘问、自我反思,都同意第二种算法。

华老师又追问道“为什么乘以13而不是14呢”?有学生回答道:“这其实就是植树问题”。

(我被学生的回答深深折服,可能听课的老师都不一定能如此之快的想出这个问题的本质,但学生却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思维在华老师的激发下高速运转着。

)华老师:“哦,原来是这样!真好!”华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是6米,而不是7米呢?学生回答:因为六六大顺!结果我们听课的老师都为这位学生逗笑啦!“那至于为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个板块: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华老师这样衔接到。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2024年,我读了一本名为《华应龙与化错教学》的书籍,本书是由华应龙教授撰写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化错教学的知识和思考。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结合个人经验和观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其他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华应龙教授在《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一书中强调了化错教学的重要性。

他指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正确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在错误中的学习机会。

然而,化错教学却将错误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进行反思和修改犯错思维,帮助学生从错误中获取深度的学习经验。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我的个人经验中,我也意识到了化错教学的重要性。

过去我在学习中总是试图避免错误,因为我害怕被批评或失败。

然而,通过阅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我开始理解错误并不可怕,它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尝试接受错误,从中汲取教训,并且学会了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发现我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此外,华应龙教授还在书中提到了如何有效地实施化错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他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和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和尝试新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这些策略和方法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得到了应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意识到我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的导师和朋友。

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疑问,并创造性地尝试解决问题。

当他们犯错误时,我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是一本以华应龙老师为主角的教育教学实践书籍,这本书以讲述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化错现象为主线,通过讲述华应龙老师的真实教学案例,分析他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和经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首先,华应龙老师的教育理念让我印象深刻。

他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他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理念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其次,书中讲述的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化错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现和解决错误的教学方式。

华应龙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总结错误原因、分析错误影响等步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整和自我监控能力。

在实践中,他还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如教学软件、互动课堂等,创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化错教学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华应龙老师在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

通过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提高,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华应龙老师在课堂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他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持课堂秩序。

变错课堂求真教养——读《华应龙与变错教学》有感

变错课堂求真教养——读《华应龙与变错教学》有感

变错课堂求真教养——读《华应龙与变错教学》有感1. 引言《华应龙与变错教学》是一本探讨变错教学方法的书籍,作者华应龙在其中提出了一种求真教养的理念。

本文将对此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分享个人的读后感。

2. 书籍内容概述《华应龙与变错教学》主要讲述了华应龙在教学中运用变错教学方法的经验和理念。

变错教学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走向错误认知,让学生反思并找到正确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读后感在阅读《华应龙与变错教学》后,我对变错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华应龙的理念启发了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首先,变错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变错教学强调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走向错误认知,让学生从错误中研究和反思。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变错教学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起到指导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作用。

只有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合理运用变错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4. 总结《华应龙与变错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变错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关注并运用变错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后有感
《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后有感
华应龙老师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30多年,近日有幸品读了华老师的专著《华应龙与化错教学》,着实受益良多。

无论是“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师生情谊,还是“以爱育爱”的新型师生关系,都拨动着我的心弦,现将华老师的教育观之我见部分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化腐朽为神奇
华老师说:没有错的课堂绝不是一节真课堂,少了差错就少了真实。

其实“错”更是课堂中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华老师把化错归纳为:错是错,温暖地“容”;错不是错,智慧地“融”;错还是错,自豪地“荣”等三个阶段。

这是化错课堂的三个阶段,也是对待差错的三种境界。

无论是上公开课还是日常常态课,我们都不能怕在课堂上出错,我自然达不到华老师的化错水平,但是我一直认同并践行着,在课堂上只有充分把学生的思想解放出来,真正的融入课堂,不怕出错,甚至有时候故意有意识的“导误”。

因为出错有时候反而是好事,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知道授课的关键点遗漏在哪里;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深挖出知识点的突破口;只有学生出错了,才能剖析出出错的原因,找出是个性还是共性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提高。

二、师者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的名言。

华老师的体味是“师者若水”。

师者若水,宽容博爱。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师者至柔为上,温温恭人。

华老师说:水,最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是“往低处流”,深有同感。

只有我们放低姿态,“往低处流”,才会真正的和学生融入一体,倾听到学生的真实心声(我曾经以作为学生群里唯一的一位教师而骄傲过,学生拉我进群并能让我留下来是对我的一种信任和同行),融洽师生关系;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和学生保持在同一个高度,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
获得学生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精神需求还是学科知识都可以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查漏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