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论文撰写要求

合集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校学位委员会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水平,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南京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修订学术型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如下:一、总体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我校2011级及以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2011级以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按照相应时期学校及各学位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1.自然科学类学科须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直博生、硕博连读生要求至少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或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须发表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或SCI、EI、SSCI 论文1篇,或三类及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2篇(其中二类及以上刊物1篇),或三类及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3篇。

国家重点学科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至少要求发表3篇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二类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或一类核心期刊或SCI、EI、S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二)硕士研究生1.自然科学类学科须发表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研究生署名前三位的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具体要求1.提交的论文均须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须是作者之一,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以及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必须为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综述(SCI期刊特约文献综述除外)、中文期刊增刊和会议论文集(包括EI收录的会议论文集)不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之三)关于计量单位的编排规范1 •文中只能使用法定单位。

不能使用非法定单位,如市制单位、公制单位、英制单位,以及其他旧杂制单位。

尤其请注意,土地面积不能用“亩”。

大面积用hm2(读作“公顷”),很大面2 2 积用km (读作“平方千米”),小面积(如宅基地、小试验地等)用m (读作“平方米”)。

2 •文中只能采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简称国际符号),而不采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国际符号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单位或其词头,如卩m(读作“微米”)、kg (读作“千克”)、N (读作“牛顿”)、kPa (读作“千帕”)、W(读作“瓦特”)、J (读作“焦耳”)等。

3•要注意区分单位符合和词头符号的大小写。

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体,如m(米)、t (吨)、g (克)等;来源于人名的单位,其符号的首字母大写,如A(安培)、Pa (帕斯卡)、J (焦耳)等,例外的是L (升)虽不是来源于人名,也大写。

词头符号中表示的因次为106及以上,用大写体,如M (106,兆)等;表示的因次为103及以下,用小写体,如k (103,千)、h (102,百)、 d (10-1,分)、c (10-2,厘)、m( 10-3,毫),卩(10-6,微)、n ( 10-9,纳)等。

4.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

(1 )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分数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就应加圆括号。

如传热系数的单位W/ (m2• K),不能写成W/m2/K,也不能写成W/m • K。

(2)组合单位中不能夹有单位的中文符号,例如,把流量单位写成m5/秒,把用药量单位写成mg/ (kg •天),都是错误的,应分别写成m/s和mg/(kg • d); 但是,组合单位中允许有计数单位(如元、只、人、把、个、株、粒、颗等)和一般常用时间单位(如月、周(星期)等),如价格单位元/t ,劳动生产率单位kg/ (月•人)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佚名
【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7)2
【摘要】《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
业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刊登有关动植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应用
化学,农业工程,智慧农业等学科及各学科交叉方面的研究性论文、综述。

1.来稿要
求与注意事项。

1.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并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总页数】1页(P414-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4.《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之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之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细则(之二)科技论文摘要的编辑加工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

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对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

摘要的主要功能有: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

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摘要的分类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1)报道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

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投稿声明

投稿声明

投稿声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等的论文
向贵刊投稿,请予审理。

有关事宜声明如下:
1. 版权转让声明:我(们)同意所投稿件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发表后,版权转让给《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所有。

版权包括纸质出版权、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汇编权、播放权、翻译权等。

该文发表后,作者享有非专有使用权。

2. 本文未作一稿两投,其内容未在其他任何出版物和媒体上以其他任何语言发表过,内容为原创性研究工作,不含任何伪造、侵权和抄袭的内容,未涉及泄密问题。

通信作者已阅读全文,并承担今后有关本文发表方面的责任。

所有作者都已阅读本文。

3. 通信作者和第一作者已在本声明上签名,其他作者由通信作者负责告知本投稿声明内容。

投稿后不再变更作者署名及单位排序。

4. 我(们)同意编辑部对本文进行评审和编辑加工。

本文的学术、文字等均由通信作者负责。

5. 若本文被接受发表,根据出版的需要,我(们)同意支付编辑部文献出版费。

6. 在本文发表后,我(们)一次性获得的稿酬中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

声明人:
第一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通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附:
1.第一作者简介:姓名职称
电话:(办)(手机)
2.通信作者简介:姓名职称
电话:(办)(手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指南《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刊登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促进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

为使来稿得到迅速与妥善的处理,本刊敬请作者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论文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充分严密,有较高学术价值。

2.投稿请登录本刊采编系统进行投稿操作。

注意:多位作者的,排名须确定,且征得其他作者的同意。

同时,包括单位信息,基金项目、联系方式等信息应尽可能详细。

3.稿件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或注释。

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903006)”。

4.作者署名要求用真实姓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一般不超过3人。

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或学位、单位、通信方式等内容。

5.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是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的概括,应能简明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避免以“本文指出”、“本人认为”等形式表述。

关键词是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为宜。

6.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列于文末。

文中引文处的序号(上标)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须对应,用方括号“[ ]”标示。

所引文献中的页码写在文后参考文献出版年份之后,用冒号隔开;同一参考文献多次出现,可将页码标于文中序号之后,文后不注。

根据GB/T 7714—2005规定,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为:普通图书—M,论文集—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汇编—G,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等等。

析出文献以刊用载体为准,如为普通图书,即用M,如为期刊,即用J,以此类推。

南农大学报内容要求和排版格式

南农大学报内容要求和排版格式

论文撰写要求1.题名准确、精炼、清晰,充分反映论文的基本内涵与特色。

中英文题名内容应一致,英文题名通常以名词短语为主要形式,整个题名只有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专有名词除外);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写词、外来语、代号和商品名。

2.作者姓名及单位中英文作者姓名顺序应一致,通讯作者请用“*”标识,作者英文名为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全大写,双名之间有连字符只首字母大写,如,WANG Da-wei。

作者单位请准确写出全称,不能简写。

3.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句首不要简单重复文章题名中的信息;简短、精炼,要有信息量,读者从摘要即能了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可直译或意译;多采用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

4.关键词尽量选用主题词,如果自由选词,选词的关键在于要精选能代表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可列出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既要意思一致又要顺序一致。

5.中图分类号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查找,自查。

6.引言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即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及研究目的。

开门见山,直切主题,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创新之处。

对已有的研究不要罗列文献,如,“×××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等?”应自己组织语言阐述研究现状,标引出文献即可。

7.篇首页地脚注释包括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8.正文包括:材料、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

(1)材料:应交代材料名称(必要的给出英文或拉丁文)、来源,取材方法、处理方法。

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

(取材要有一定的数量和代表性,以便获得充足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方法:测定的方法及过程,以及出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等。

若引用前人的方法只需标注文献,如进行了改进应写出改进之处。

自己建立的方法需作详细说明。

试验设计和分组要合理,最大限度减小误差,必须有对照和重复,要写出统计分析方法。

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全名,市(或直辖市)邮政编码)摘要:写作要求参照投稿须知第4条关键词:参照投稿须知第5条中图分类号:查中图分类号手册文献标志码:英文题目(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LI Dong-hua, ZHAO Xue(格式)(College of Textil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格式)Abstract:Key words:(用分号隔开)引言(引言部分不加序号和标题)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 三级标题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市一级),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为. E-mail:在正文中,图号为全文统一按顺序编号,如图1所示.图1 中文图名Fig.1英文图名表格采用三线表,如表1所示.表 1 中文表名Table1英文表名4 结论(一级标题)参考文献详细请见投稿须知第10条1.来稿必须包括(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及邮编;(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词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中图分类号;(6)文献标志码;(7)英文题名;(8)英文作者姓名(拼音);(9)工作单位(英文);(10)Abstract; (11)Key words;(12)正文;(13)参考文献.2.在文稿首页页脚处写明(1)论文由何科研项目资助及项目编号;(2)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市一级),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为. E-mail: 〕.3.论文题目的文字要简练通顺,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目相吻合,作者署名一般以5人为限。

4.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其内容独立于正文而存在,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其长度一般在2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相一致.5.关键词选词要准确、规范,能代表文中的主要内容,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关键词一般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6.中图分类号要准确,能体现学科和专业内容.7.论文篇幅(含图表)限7000字以内,科研简报限3000字.正文(含图表)中的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文稿中英文字符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打印清楚,并用铅笔作出标注.全文的句号一律用点号“.”.8.正文中标题: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1,1.2,…;三级标题1.1.1,1.1.2,…;引言不排序.9.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表应有中、英文名,图、表中文字用6号字体,同一内容用表就不可再用图,图表不可并用.插图须注意规范:如为坐标图,需用符号注明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 纵横坐标轴上的标值刻度线列于坐标轴的内侧.;如为照片,须黑白分明、层次清晰.10.参考文献应只列出作者查阅过的、最主要的且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献.在正文中引用时用[1],[2],…顺序标注;在文末“参考文献”中,相应用[1],[2],…顺序标注,序号顶格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 [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书名[M]. 版次(初版不注).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讫页码.(2)期刊: [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码.(3)会议论文集:[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题名[C]//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讫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份:页码.(5)科技报告:[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讫页码.(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8)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类型: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标识:磁带用MT,磁盘用DK,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网址.建议在网址和相应的文献间建立起超链接.注: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献的英文作者名,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字母,名仅缩写为大写首字母.作者、期刊名的缩写一律不加缩写点,缩写的单词要国际通用的缩写方法,不可随意缩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撰写要求1.题名准确、精炼、清晰,充分反映论文的基本内涵与特色。

中英文题名内容应一致,英文题名通常以名词短语为主要形式,整个题名只有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专有名词除外);禁止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写词、外来语、代号和商品名。

2.作者姓名及单位中英文作者姓名顺序应一致,通信作者请用“*”标识,作者英文名为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全大写,双名只首字母大写,如,WANG Dawei。

作者单位请准确写出全称,不能简写。

3.摘要中文摘要:摘要是对正文主要内容高度浓缩的简短论文,与论文具有同等的信息量,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

句首不要简单重复文章题名中的信息。

目的、方法、结论要简炼,结果的内容要具体。

方法部分须有试验材料和主要设计;结果部分应突出原创性工作,着重反映出文章的创新、独到之处,只叙述新信息和发现及主要数据。

缩写或代号首次出现必须加以说明。

摘要不宜太短,500字左右。

英文摘要:所有论文都必须有500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与中文摘要对应,结果部分可以详细些。

研究目的用一、两句话概括,写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的内容尽可能详细,即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过程(包括试验材料、试验设计、测定方法等),研究结果部分重点描述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尽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的论证和数据;结论应明确。

中英文摘要的数据必须与正文的数据一致。

摘要模板:摘要:[目的] ×××××××××××××。

[方法] ×××××××××××××。

[结果] ×××××××××××××。

[结论] ×××××××××××××。

Abstract:[Objectives]×××××××××××××.[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4.关键词尽量选用主题词,如果自由选词,选词的关键在于要精选能代表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可列出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既要意思一致又要顺序一致。

5.中图分类号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查找,自查。

6.引言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即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及研究目的。

开门见山,直切主题,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创新之处。

对已有的研究不要罗列文献,如,“×××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等?”应自己组织语言阐述研究现状,标引出文献即可。

7.篇首页地脚注释包括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8.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

(1)材料:应交代材料名称(必要的给出英文或拉丁文)、来源。

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生产厂家名称。

(2)方法:包含试验设计,取样方法,处理方法,测定指标及方法。

若引用前人的方法只需标注文献,如进行了改进应写出改进之处。

自己建立的方法需作详细说明。

试验设计和分组要合理,最大限度减小误差,必须有对照和重复。

(3)结果与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文字应精炼。

图表的题目及图表中的内容、图表注均需中英文对照。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只看图表,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表的内容),数据要进行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

表用三线表,表中“空白”表示未测定或无此项,“-”表示测定但未测出结果,“0”实测值为0。

显微照片应标出放大倍数或标出标尺。

(4)结论与讨论结论是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各节的简单重复。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可省略此项。

(下结论应慎重,论据必须全面、充足)讨论:1)有针对性,围绕本文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展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在讨论中可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的改进意见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3)忌离题、空泛、简单地与前人结果比较而无一自己的观点。

(5)致谢(6)参考文献文后标注的中文参考文献必须补充英文对照,在对应的英文后面加上“(in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若没有English abstract,只加上“(in Chinese)”,文献如果有DOI号请补充。

应直接引用文献,不能间接引用。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写出,超过3人的只写前3位,后加“,等”或“,et al ”;英、美、德、俄等国人名书写时,应姓前名后,名缩写不加缩写点;中国人名不用缩写。

著录格式示例如下:1.期刊:[序号]责任者. 篇名[J]. 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1]杨月,刘兵,刘小军,等. 小麦生育期模拟模型的比较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37(1):6–14. DOI:10. 7685/ j. issn. 1000-2030. 2014. 01. 002.Yang Y, Liu B, Liu X J, et al. Comparison of phasic development models in wheat[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37(1):6–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 Heuvelink E,Marcelis L F M. Influence of assimilate supply on leaf formation in sweetpepper and tomato[J].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6,71(3)405–414.2.专著:[序号]责任者. 书名[M].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 杨安钢,毛积芳,药立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8–59.Yang A G, Mao J F, Yao L B.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1: 28–59 (in Chinese).[2] 萨姆布鲁克 J,弗里奇 E F,曼尼阿蒂斯 T.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金冬雁,黎孟枫,译.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50–954.3.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篇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1] 曹向峰.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及其风险评估[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88–120.Cao X F. The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suitable distribu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he alien invasive plant Flaveria bidentis(L.) in China[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88–12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以下几种文献类型也要补充英文,只是此处不举例。

4.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文献责任者. 篇名[C]//编者.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1] 严毓华.害虫防治新方向:应用替代性防治措施走向害虫持续控制[C]//张芝利,朴永范,吴钜文.中国有害生物治理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39–42.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6.标准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委员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7.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Hopkinson A.UNIMARC and metadata:Dublin Core[EB/OL]. [1999–12–08]. http://www.ifla. org/IV/ifla64/138-161e.htm.[2]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 [2002–04–15].http://www.creader. 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