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合集下载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人口年龄结构评估模型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人口年龄结构评估模型

不 同群 组 的样本 相 异 的一组 方 法r l 1 。 由于 它在 处理 小样
本、 贫信息 的聚类 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一直是 人们 理论 探 讨 与应 用研 究 的热 点 。
人 口问题是我 国社会 和经济发展 的关键 要素之 人 口统计学的理论和实际状况都显示 , 人 口不受控 制则人 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状 , 总人 口以中青年为主。
灰 色 聚类隶 属 于灰 色 系统 理论 ,是 多 元统 计 分析

个社会 问题 , 也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 , 如果处理不
中研究 “ 物以类 聚” 的一种方法 , 它是将分类对象置于 个多维空 间中, 依据样本间关联 的度量标准将 其 自 动分成几个群组, 且使同一群组 内的样本相似, 而属于
实行独生子女人 口政策 , 人 口年龄结构则呈蘑菇状 , 老
年 人 口比重 上 升 。 1 9 7 8年 以后 , 我 国人 口老 龄化 现象
初 现端倪 , 老龄化 问题 突 出。 人 口年龄 结构 的问题 既是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9
基金项 目: 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 目( 项 目编号 : N J Z Y 1 1 1 0 6 ) ; 内蒙古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项 目编号 : 2 0 1 0 M S 1 0 0 7 ) 。 作者简介 : 陈宝平 ( 1 9 7 0 一) , 女, 内蒙古临河市人 ,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数。 根据人们的思维习惯 , 对灰类中心点 的把握和判断 通常 比灰 区 间的把握 和判 断更 准确 , 因此 , 据 此得 到 的
结论也 更科 学 、 更 可靠 。
设 有 n个对象 , I T 1 个评估指标 , s 个不 同的灰类 ,

人口学基本概念

人口学基本概念

人口学基本概念(一)人口信息网1、少年儿童抚养比也称少年儿童抚养系数。

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以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

计算公式为:其中:CDR为少年儿童抚养比;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2、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其中:ODR为老年人口抚养比: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

3、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些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

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

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4、总抚养比也称总负担系数。

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用干从人口角度反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

计算公式为:其中:GDR为总抚养比;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l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

人口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及修正

人口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及修正

【专题名称】人口学【专题号】C5【复印期号】2011年02期【原文出处】《中国人口科学》(京)2010年6期第2~12页【英文标题】The Dependency Ratio: The Inconsist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Concept【作者简介】姚引妹,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内容提要】作者认为传统的人口总抚养比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与法律规定不符。

一是夸大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抹杀了不同年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缩小了实际劳动年龄人口的真实负担,据此提出的中国人口红利期及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的正确性令人质疑。

文章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以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偏差。

一是对劳动年龄人口口径的修正,认为考虑初次就业与退休年龄的劳动年龄人口(19~58岁)最接近中国现实;二是引入有效生产者、消费者和人口支持比概念,对人口抚养比的假设进行修正,使人口支持比更加符合现实。

【关键词】人口抚养比/支持比/偏离/修正EE13UU8500355人口抚养比作为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因而成为学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社会影响的重要切入点。

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如关于城镇职工退休年龄是否应当提高?关于中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的人口红利何时消失?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所有这些讨论,或把人口抚养比作为主要指标,或把抚养比作为主要依据,但有时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

其主要原因是人口抚养比的概念界定和统计口径不同,实际抚养比与理论抚养比存在很大的偏离。

因此,从理论上厘清人口抚养比的概念、统计口径,在实践中选用符合现实的人口抚养比口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学术价值。

一、传统人口抚养比及存在的问题人口抚养比又称人口负担比(系数)、人口从属比,根据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因此,用劳动年龄人口负担比更符合原意。

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

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

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 罗淳,2001)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

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

贵州省情介绍

贵州省情介绍

遵义会议(1935年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 15日 17日)
遵义会议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的决议》 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 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 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 )取消"三人团" 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 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 十一五" 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省生 2010年,全省生 产总值比2000年增 产总值比2000年增 加两倍,人均超过 800美元,人民生活 800美元,人民生活 总体上实现由温饱 总体上实现由温饱 到小康的历史性跨 到小康的历史性跨 越,取得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阶 段性进展; 段性进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采取做好规划,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采取做好规划, 分类指导,抓好试点,扎实推进的办法, 加大政府投入,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 能力,完善市场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建 设公共设施,大力普及沼气,改善人居环 境,形成众多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 民族文化村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 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完成" 完成"两 基"攻坚 任务并得 到巩固提 高,各项 社会事业 发展迈出 新步伐; 新步伐;
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国平均水 平,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改善, 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 面 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 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省域人口抚养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省域人口抚养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W2 表 示二 阶 ro 1 ok相邻 且 包 括 一 阶相 邻 .比较 总 抚养 比 、 少儿抚养 比和老年 抚养 比在 不 同的空 间权 重矩 阵下 的 M r ’ 及 P值 ( oa S n I 见表 1 , 阶权重矩 )一 阵效果较好 , 面的计算将基于一阶空间权重矩阵. 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xl a r Saa E p r o pt l o ty i
D t A a s ,S A) 是 一 系 列 空 间数 据 分 析 方 a nl i E D , a ys
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有些学者亦将空间因素引 J
收 稿 日期 : 0 0—1 21 2—1 7; 修 回 日期 : 0 1—0 21 2—2 5
某一属 性 的相 关 程度 .局域 Moa S 最 为 常用 , rn’ I 其定 义如 下 :
Xi - ,
图 1 人 口抚 养 比地 理 四 分 位 地 图
Fi.1 Th e g a ia uatl p o g e g o rph c lq rie ma fDR
现象 或属性 与邻 近 区域 单元 上 同一 现象 或 属 性 的
相关 程度 , 量 空 间 自相 关 程 度 分 全 局 和局 域 两 衡
种指标. 全局指标通常使用全局 M rn S 指数或 o ’I a 者 G ay e r’c指数 进行 衡量 , 中 Moa ’ 【] 为 其 rn s 1 最 Io
① 四分位地 图使用 O eG oa软件制作 , pn ed 地图来 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fi.sigv C ng nd.o.H s ②通常使用 的准则包括基于距离的准则和基 于邻接关 系的准则.基于距 离的准则设定 一个阈值 , 区几何 中心距离低 于该距 离则认 地 为相邻 .本文基于邻接关系的 ro ok准则定义相邻 , 两个省份有公共边界认为相邻 , 有对顶角不认为相邻.

人口预测模型

人口预测模型

一、问题重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该政策实施30多年来,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如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这些对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今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政策。

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人士对开放“单独二孩”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这是新时期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请解决以下问题:(1)针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人口预测,根据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模型,对单独二孩会不会导致人口大增进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市讨论计划生育新政策(可综合考虑城镇化、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统筹等政策因素,但只须选择某一方面作重点讨论)对未来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对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问题1、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的。

对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放开二胎政策这个问题,以及为什么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是有以下情况决定的。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生育水平稳中趋降,我国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5-1.6,如果不实行单独二胎新政策,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

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

三是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四是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很大变化,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

通过建立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预测老龄化的人口数、劳动人口数以及总人口数。

根据预测的数据画出老龄化程度的趋势图和人口红利的趋势图,最终通过分析老龄化程度、生育率高低、出生性别比例和人口红利变化来验证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单独二孩不会导致人口大增的预测。

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影响

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影响

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影响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因为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经历了人口变革和人口老龄化,故对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或者储蓄关系的研究较早。

Nathaniel(1969)最早使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抚养比和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的结论。

Thornton(2001)采用1956—199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美国人口抚养比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对美国的个人储蓄有显著的负影响。

Loayza等(2000)使用面板数据实行实证分析,发现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都将使得储蓄率降低。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开始对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的关系实行研究。

王德文等(2004)将中国的数据使用于Leff模型后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即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升高均会造成储蓄率的降低。

袁志刚等(2000)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对储蓄率是有影响的。

唐东波(2007)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得出不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均会对中国的居民储蓄起到显著的扩张性作用,并且人口老龄化会促动居民储蓄增加。

从以上研究可知,关于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但综合国内外绝绝大多数的研究能够发现,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确实是有一定影响的。

二、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在很多以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或储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一般均是以生命周期理论(LCH)和家庭储蓄需求模型(HSDM)作为该项研究的理论出发点,这些理论为研究人口抚养比变化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由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根据其预期寿命和一生的收入水平合理安排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便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