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图像题汇编选择题练习经典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专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图②是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C.图③是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图④是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来源】2019年广东省粤西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

【详解】A、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产生,故A正确;B、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故B不正确;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在没有加锌粉前溶液质量不能是零,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向硫酸中不断加水pH值不能到7。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中C.往一定量的NaOH 和 Na2CO3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生成气体;故选项正确。

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但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变,故a表示使用催化剂,b 表示未使用了催化剂,错误,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由于氧化钙固体会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待温度下降,溶解度又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又升高至原数值,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中Zn与H2的质量关系为65:2,Fe + 2HCl=FeCl2+H2↑中Fe与H2的质量关系为56:2,表示相同质量的金属,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这样溶液中跑掉的质量更大,溶液质量增加更大,故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两者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质量不相等,故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故选C考点:图像题的解答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完整word版)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完整word版)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右图表示反应N 2(g)+3H2(g)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t0~t1B. t2~t3C. t3~t4D. t5~t65.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15 min 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 .10~15 min 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 .20 min 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 .20 min 时可能是增加了B 的量6.在一定条件下,将X 和Y 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 ,Y 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x /n y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 ,Y 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2X +Y 3ZB . 3X +2Y 2ZC . X +3Y ZD . 3X +Y Z7.可逆反应aX (g )+bY (g )cZ (g )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 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如右图。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详解】
A 、烧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在未加入盐酸时,
pH 应大于 7,随着盐酸的
加热, pH 开始减小,当最终消耗完毕氢氧化钠后,溶液
pH 小于 7,选项 A 错误;
B、 pH=1 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无限稀释后,最终趋近于水的
pH,无限接近于 7,不能大于
7,选项 B 错误;
C、氧化钙加入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且放出热量,此
【解析】 【分析】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 +Na2SO4。 由于氢氧化铜还可以被硫酸消耗,所以可以分析出,该反应中,应该是滴加的氢氧化钠先 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被消耗尽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C.
往一定量的 NaOH 和 Na2CO3 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D.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 质量分数减小,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0,故选项错误。
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变弱,
故选 A。
8. 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
稀 H2SO4 滴入 BaCl2 溶液中
B.
往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等质量的 Mg 、 Zn、 Fe 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变化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来源】2019年6月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沙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向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C、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答案】C【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题20篇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 .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D .电解水【来源】重庆市万州区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碱性变弱,但是不会变成酸性,pH 不会小于7,图像与变化不符,错误;B 、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会被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不会增大,图像与变化不符,错误;C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会发生反应;24242H SO 2NaOH=Na SO 2H O ++ 和4224CuSO 2NaOH=Cu(OH)Na SO +↓+ 刚开始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开始和硫酸铜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反应结束之后,沉淀质量不变出现一条水平线,选项符合题意,正确;D、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不是2:1,图像错误;故选:C2.在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变弱,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C、中和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先逐渐增加,随着反应的逐渐停止同时溶液不断向环境中散热溶,液的温度又降到常温,图象错误;D、随着稀H2SO4的加入,溶液中的水持续增加,图象错误。

故选:A。

【点睛】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生石灰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模拟(H卷)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值减小到7,最后小于7,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B、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氧化钙前相等,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立即产生沉淀,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D 、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时金属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22Mg +2HCl MgCl +H 242↑═,22Fe+2HCl FeCl +H 56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镁生成的氢气大于铁,图像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各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各对应变化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一定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相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稀硫酸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 、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 、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 考点:图象题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随着铁的加入直至过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将变成0,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氧化铁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将保持不变,故B错误;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故C错误;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故D正确。

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全集含解析

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全集含解析

化学图像题汇编练习全集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相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烧碱(NaOH)溶液中滴入稀盐酸B.将pH=1的溶液加水稀释C.向饱和澄清石灰水[Ca(OH)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CaO)D.分别向质量相等的Fe和Zn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三同步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烧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在未加入盐酸时,pH应大于7,随着盐酸的加热,pH开始减小,当最终消耗完毕氢氧化钠后,溶液pH小于7,选项A错误;B、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无限稀释后,最终趋近于水的pH,无限接近于7,不能大于7,选项B错误;C、氧化钙加入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且放出热量,此时溶剂减少,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也析出,溶解溶质质量减少,当温度恢复至反应前温度是,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又溶解部分氢氧化钙,但是有一部分水与氧化钙反应,所以此时溶剂减少,溶解的溶质比开始时变小,但是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此后保持不变,选项C正确;D、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是锌大于铁,即刚开始时,在相同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多,但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铁大于锌,因此图中标准的锌和铁的曲线应该互换一下位置,选项D错误。

故选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稀盐酸或者水【答案】C【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开始加入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A不正确;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横坐标是一氧化碳的质量,纵坐标是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增加,固体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但不为0,故选项B不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在这个反应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C正确;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横坐标是x溶液的质量,纵坐标是pH,随着x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溶液的pH小于7,所以物质x是酸,不可能是水,故选项D不正确。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图像题汇编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HCl 和 NaCl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滴入稀盐酸D.溶液混合,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有热量放出,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0s时,pH<7,说明溶液中溶质为:NaCl、HCl,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说明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不符合题意;D、溶液混合后,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符合题意。

故选D。

2.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C.c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Fe(NO3)2+ Zn=Zn(NO3)2+ Fe。

【详解】A、因为a~b都表示发生了第一个反应,故此时a点所得固体为银,没有铁,选项A错误;B、b点表示第一个反应恰好反应,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没有硝酸银,只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选项B错误;C、c点表示第2个反应也恰好反应完全,故此时所得固体为银、铁,没有锌,选项C错误;D、c~d表示锌过量,故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选项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根据题干叙述,可知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生成了水,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生成了二氧化碳,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可能的组成为:①CH4;②H2、CO;③H2、CH4;④CH4、CO;⑤H2、CO、CH4,共5种情况,选项正确。
故选B。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化学】 化学图像题汇编选择题练习经典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稀硫酸中加水
B. 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来源】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D、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有硫酸存在时,硫酸铜不能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等硫酸被消耗尽此能生成沉淀。D正确。
故选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1条B.2条C.3条D.4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①正确;
图1中对比实验ab可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对比实验ac可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②正确;
根据反应的图像可知,A、B两种金属与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能是酸不足,两种金属均剩余,也可能是其中一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另一种金属剩余,③正确;
4.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氯化钙混合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盐酸先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此时先出现气泡,在盐酸被消耗完毕后,二氧化碳不在生成,气体质量不再增加,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再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时才有沉淀出现,质量增加,当氯化钙被消耗完毕后,不再产生沉淀,沉淀质量不在增加。
D、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两种物质都含有硫酸根离子,都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硫酸钡的沉淀,沉淀起点应该从0点起,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 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恒温蒸发水
B、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在溶解硝酸钾了。所以加入的硝酸钾无法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
C、将锌和稀硫酸混合后,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锌和稀硫酸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消耗尽后,加入的锌粒不会反应,也不会形成溶液,则此时溶液的质量不变。C错误;
B、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与图象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C、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氯离子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质量也相等。而曲线图中横坐标中生成相同质量的氯化镁,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B、图像描述描述气体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气体质量不改变,选项B正确;
C、盐酸与氯化钙溶于水,形成溶液,在不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质量也存在,不能为零,选项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着碳酸钠加入,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与氯化钙全部反应完毕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C。
B. 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硝酸钾质量的关系
C. 将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从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铜单质,固体的质量一定不为0。A错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某些比较活泼的金属,选项错误;
②质量守恒定律只用于解释化学变化的质量问题。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
③镁比锌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快一些,所以镁的斜线更陡;由于稀硫酸不足,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由酸决定,由方程式 ,可知等量的酸,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最终是同一平线,选项正确;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A正确;
【详解】
A、图像表示的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由分析可知,碳酸钠一开始加入先与盐酸反应,在盐酸消耗完毕后,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继续加热碳酸钠溶液,沉淀增加,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随碳酸钠加入量的关系时,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沉淀出现,质量增加,直至氯化钙消耗完毕,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正确;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活泼性Mg>Zn>Fe,所以镁产生氢气最多,反应速率最快,锌反应速率居中,产生氢气最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有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氧化锰速度慢,但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与曲线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选B。
B. 往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沉淀不会减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直至碳酸钠反应完,与曲线符合,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②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得到20g酒精溶液,该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常温下,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④某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气体点燃后,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合最多有5种情况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水
D. 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金属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优先反应原则,碳酸钠和稀盐酸先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无沉淀产生,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影响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的反应,因此反应刚开始时就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4.6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 g水,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 ×100%=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100%=0.6g,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即MC+MH=3g<4.6g,因此,该有机物中还含有氧元素,④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B. 向一定量的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向稀盐酸中加水,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会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错误;
D、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生成硝酸锌的质量小于反应消耗硝酸银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 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D、氢氧化钠先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一开始无沉淀产生,把盐酸消耗掉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1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C. 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