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件 沪教版(全国)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件 沪教版(全国)

90
60

3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从饱和和不饱和角度 比较三个点
A点: 60 ℃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点: 60℃时,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点: 60℃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并且有固体剩余
即为70℃时, 硝酸钾的过饱和溶液
溶 300
解 270
在2O℃下,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均为36克
比较溶解度注意点: 温度、溶质都不同,不能比较溶解度。
溶 190 解 180 度 170
/

160 150
140
130
硝酸钾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氯化钠
20
10
23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S 溶解度(固体)
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是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单位为克
试说出下列这句话的含义: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溶解之王”争霸赛——初步较量
问题: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谁强? 20℃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更强
物质名称
溶解度/克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常温20℃)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氯化铵
36.0
0.165 203.9 7.4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公开课专用)2022年沪教版 (1)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公开课专用)2022年沪教版 (1)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70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0
氯化铵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50
氯化钾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40
氯化钠
例如食盐。
30
20
硼酸
10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例如熟石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课堂练习
1.纯水是 色, 臭,清澈透明的液 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 的 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在某些乡村,可以采用明矾净水,是因 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 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出来。
3.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 。
4.在制取蒸馏水时,常在水中放入几粒沸石 (碎瓷片),其作用是 。 5.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6.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方法
目的
加絮凝剂 过滤
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 除去不溶水的固体颗粒
加活性炭吸附 投药消毒
吸附水中有异味的物质 杀死水中的细菌
1.参观当地的自来水厂或仔细观察教科书 中图2-29,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
有许多

(2)加絮凝剂(如明矾)的目的是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4_4_g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6_0_g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4_6_g_。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
2.溶解度曲线
(1)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的是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每一点都代表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或者说是相应的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b.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某一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未达到最大值,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某一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大多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的,如K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NaCl等;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的,如Ca(OH)2等。
管镇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六章
2013年2月15日
课题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课时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固体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2、学习描绘固体溶解度曲线,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四、课堂练习:
1、20℃时溴化钾的溶解度是66克/100克水。140克水里溶解多少克溴化钾才能配制成20℃时溴化钾的饱和溶液?
2、根据教材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酸钾和硝酸钠哪个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
(3)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硝酸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3、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60克/100克水。要配制70℃时氯化铵的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1单元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1单元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

第二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教材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在学习了溶液之后进一步研究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情况。

学好饱和溶液才能真正理解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溶解度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学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定义,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由于饱和溶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忽略概念定义的三个条件,所以我精心设计了几个连贯且逐渐深入的实验,通过不断的探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二者的转化2、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难点: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实验探究一、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实验探究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知识拓展——————浓稀溶液及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总结巩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溶液饱和与否跟溶液浓稀之间的关系↓课堂检测——————检测反馈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饱和、不饱和概念通过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后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实验也能很好的接受,但它们与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部分用实验解释时间有点太长,最好用微视频解决。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W=10—S0—g+×S100%
20℃时,食盐的溶解度S=36g,则在该温度下, 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D A.20% B.26.4% C.25% D.30%
相同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最大
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g S≥10 (20℃)
90 80 70 60 50
A . 40
30
硝 酸 钾
B. ●氯化钠
(3)B点是NaCl的饱和溶液吗? (4)B点对于KNO3溶液的意义是
20
10
t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
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该 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食盐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则2该)2物0º质C时在,205º0C克时水的中溶最解多度4溶6为解克23某克溶。质23克错,
(钠3的)1温溶00解克度度水为中3最6克多。能溶解NaCl36克,则氯错化
(4)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克,
则氯化钠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36克。 对
和”)
质(3量)当分温数度变由化T是2 →变T小1时(选,填甲变溶大液、由变B →小或C的不溶变液) 中溶质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溶解性的应 用——结晶
(3)达到饱和 状态
(4)溶质的质量(单位:g )
2.意义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这句话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
盐。 20℃时,100g水中溶解36g食盐达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二、溶解度 三、溶解度曲线
四、结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 少量碘或氯化钠;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 3mL酒精,再分别加入少量小粒碘和氯化钠。 振荡,观察现象。
加 加 NaCl1g NaCl1g Na 加 加氯化钠 Cl1g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g
硝 酸 铵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练习:
/
A.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硝 酸 钠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 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现象 KNO3不能全部溶解 不能溶解的KNO3又溶解了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 温度有关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内因:主要受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影响; (2)外因:主要受温度影响; 气体的溶解性还受压强影响;
如:KNO3
2、蒸发溶剂法 氯化钠 适用于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的 物质如:NaCl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t)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溶 解 度 ( 克 )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二)(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二)(解析版)

6.3.2物质的溶解性(二)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2.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溶解度、比溶解度大小、看溶解度变化趋势;4.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学会解释身边常见的相关现象;5.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

一、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饱和状态④单位:g 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内因溶剂种类、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

4.溶解度(S)和溶解性5.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KNO 3;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NaCl ;3“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二、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物质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2.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内因溶剂种类、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压强。

3.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溶解性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难溶物质20℃溶解度(g)S≥10g1g≤S<10g0.01g≤S<1gS<0.01g►问题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典例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2-2023上学期期末)下列对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的认识正确的是A.20℃时,100g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 氯化钠B.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C.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9:25D.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下部溶液的浓度要更大一些【答案】C【详解】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含义是:20℃时,100g 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即136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36g 的氯化钠,错误;B、根据溶解度的含义,20℃时,136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36g 氯化钠,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g100%36%36g+100g⨯<,错误;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含义是:20℃时,100g 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36g:100g=9:25,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各部分溶液的浓度相同,错误。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二课时[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二课时[1]

条件: 一定温度下 标准: 100克溶剂(水)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二、 单位: 克 溶 氯化钠在20℃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表示: a、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 解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
b、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度 练习: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克。在60℃
0.10
/ g
0.05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讨论:
温度/℃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 化影响情况: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钠
硼酸
60 70 80 90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概念: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
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岩石能溶解于水吗?蔗糖能溶解于水吗? 岩石不能溶解于水,蔗糖能溶解于水 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 不相同 2、蔗糖能溶解于植物油吗?与蔗糖溶于水进 行对比? 蔗糖不能溶解于植物油,蔗糖能溶于水。
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也不相同
结论:1.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 性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
二、溶解度
A、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 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水)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 单位: 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的涵 义是什么?
1.20℃时,氯化钠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是36g。 2.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1.列表法:——你能很快记住这些关系吗?
溶解度S/g (200C) S≥10 1≤S<10 0.01≤S < 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 酸 钾
.

温解度度113200 <23℃时,氯化 钠g 溶110 解能力较强;
100
90
温度80 =23℃时,两者溶 70
解能60 力一样强;
50
氯化钠
40
温度30 >23℃时,硝酸 钾溶20 解能力较强;
10
0 10 20 30 40 50 60
2分钟左右取出振荡,再放回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现在谁的溶解性更强? (3)温度对谁的溶解度的影响程度 更大呢?
温度对固体溶解度影响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温度/℃ 0 NaCl 35.7 KNO3 13.3
10 35.8 20.9
20 36.0 31.6
30 36.3 45.8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S<0.01
难溶
2.数轴法:
思考填空: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0C)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碳酸钙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溶解性 易溶
0.165 203.9 7.4 0.0013 31.6 微溶 易溶 可溶 难溶 易溶
【分组实验】 向放置2支试管的烧杯中加入大半杯开水,静置
230C
70 80 90 100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请你谈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 了哪些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同学们再次观察2支试管,你发现了什么?
学好化学,让化学把我们的生活变得绚 丽多彩!
(2)你认为谁的溶解性更强?
(3)试管中得到的溶液都是饱 和溶液吗?
(4)实验中我们控制了哪些量,比较的依据是什么?
比较前提
1.相同温度; 2.等质量的水; 3.溶到饱和。
比较依据
根据固体溶质溶解质 量的多少
1.定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
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
交3.溶点解:度曲曲线线的上交交点点的表含示义这是两什种么, 物4比.溶质如解B在点度该?曲温线度走势时的溶陡解或度缓相分同别。说
走明什势么:?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
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熟石 灰溶 解度 /g
5.不同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 化的情况有哪些?
/ /
溶 解 130 度 120
g 110
温度/℃ 0 NaCl 35.7 KNO3 13.3
10 35.8 20.9
20 36.0 31.6
30 36.3 45.8
40 36.6 63.9
50 37.0 85.5
60 37.3 110
70 37.8 138
80 38.4 169
熟石 灰溶 பைடு நூலகம்度
.A
/g
.B
点在1么2..溶8该:,0解比0温曲C度如时度线曲A硝时上点线酸的的?上钠任溶点的一解均溶点解度表的度。示含是某义1物是50什质g;
40 36.6 63.9
50 37.0 85.5
60 37.3 110
70 37.8 138
80 38.4 169
不能查阅、比较任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2.绘图法: 利用数学的函数:温度作为函数中的自变量(X),
溶解度作为函数中的应变量(y), 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 描点、连线获得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
氯化钠
我是氯化钠, 俗名“食盐”, 是不可缺少 的调味品。 我易溶于水, 我的溶解性 更强!
硝酸钾
我是硝酸钾, 是常用复合 肥料,肥效 高,易吸收。 我易溶于水, 我的溶解性 更强!
【分组实验】 向分别装有5g硝酸钾和5g氯化钠的试管各加入
10ml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1)哪一支试管中剩余固体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