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 期末复习考点

合集下载

河海大学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复习重点概括2012.12

河海大学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复习重点概括2012.12

复习第一章:我国水资源和水利电力建设概况1. 按照所承担的任务,水利工程的分类。

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面临问题的途径。

3. 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工程措施。

第二章:水库、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1.水工建筑物的特点。

2. 不同级别水工建筑物的不同要求主要体现在2.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3.水库的特征水位与库容的意义和关系第三章:挡水建筑物1.重力坝和拱坝的工作原理2.重力坝的两项设计要求3.重力坝地基处理的措施4.拱坝的地基处理措施5.土石坝防渗排水的基本原则6.土石坝的基本坝型7.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和要求8.支墩坝的分类9.面板堆石坝的组成部分10.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荷载11.不同坝型的超载能力12.重力坝与拱坝分缝的异同点13.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缺点14.渗流、管涌、流土的概念。

第四章:泄水建筑物1.泄水建筑物的分类和适用条件2.泄水建筑物主要消能型式3.水闸闸基渗流的危害和防渗措施4.水闸的消能方式和设施第五章:水利枢纽的施工导流1.施工导流标准确定的重要性2.施工导流建筑物的分类3.不同导流建筑物的适用条件第六章:防洪1、防洪措施的种类和特点2、防汛中堤防的常见险情和相应措施3、汛期的种类4、防汛的特征水位第七章:农田水利1、灌溉取水的方式。

2、灌排系统的组成。

第八章:内河航运1.过坝建筑物的种类2.船闸的分类3.船闸的组成部分。

4.船只过单级船闸的过程5.鱼道的几种形式6.鱼道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第九章:水力发电1. 水能资源的两大要素2、决定水电开发的因素3、水电站的主要建筑物组成4、堤坝式水电站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5、调压室的主要作用6、不同型式水轮机的优缺点7、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电站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8、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整合版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复习整合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程地质复习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物理环境、天然建筑材料。

?活动性断裂:现今正在活动,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1) ?活动性断裂:一般是指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构造。

(2)软弱夹层:岩层中厚度相对薄弱、力学强度较低的软弱层或带。

成因类型:①原生型:又分为沉积型、喷发沉积型、浅变质软弱矿物富集型。

②构造型:多为层间挤压错动形成的层见错动形成的层间剪切带,是最主要的软弱夹层类型。

③次生型:次生夹层分为风化型、充填型。

软弱夹层特征:①厚度薄②多层相互平行③结构松散④岩性、厚度、性状及延伸范围,常有很大的变化⑤力学强度低围岩压力(山岩压力):围岩的强度适应不了围岩应力而产生塑形变形或破坏时,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的力地热增温级:地热增温级又称地温深度,是地热梯度的倒数。

指在常温层以下,地下水温每升高1℃所增加的深度,以米/℃表示。

地热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

指地球表面上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数值。

地热增温率平均每深33米,温度约升高1℃。

这一增温率至地下深处(地幔)时,则不按此规律进行。

外水压力:外水压力是指地下硐室外地下水作用在硐室衬砌上的静水压力,单位为帕。

弹性抗力系数:岩石抗力系数又称弹性抗力系数,是指使围岩产生单位长度的径向位移(向围岩内方向)所需单位面积上的径向压力。

以k表示。

即k=p/u,式中,p为作用在单位面积衬砌上的压力。

初始地应力:工程施工前就存在于岩体中的地应力基本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今后100年内,在一般地场条件下可能遇到最大地震烈度。

内动力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它一般起源和发生于地球内部,但常常可以影响到地球的表层,如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1、地球内圈层构造p10①莫霍界面:30---80KM②古登堡界面:2800KM③地核:铁、硅、镍④地幔:铁、硅、镍、二氧化硅2、地质年代单位与地层年代单位p13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地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带3、地质年代表p134、三大成因岩类的结构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常见岩石名称p24 p28 p315、产状三要素p38走向: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交线倾向:垂直于走向线并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倾角: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最大锐角6、岩层接触关系的六种类型 p15 补充断层接触①整合:同一地区上、下两套沉积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是连续的,且产状一致。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考试小抄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考试小抄

工程地质条件六个内容: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3.地质构造4.水文地质条件5.物理地质条件6.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学在水利建设中的任务:1.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最优良的建筑地址2.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3.选定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枢纽布置、建筑物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运营作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和断口、硬度、其他性质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1.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划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2.按岩石中颗粒的绝对大小划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3.按岩石中颗粒相对大小来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及似斑状结构岩浆岩常见构造名称:1.块状构造 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状构造岩浆岩的简易分类:1.根据化学成分: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2.根据形成条件: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沉积岩的常见结构名称:1.碎屑结构 2.泥质结构3.化学结构4.生物结构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1.硅质 2.铁质3.钙质4.泥质5.其他(石膏)基地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沉积岩的构造名称: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2.层面构造:波痕、泥裂3.结核4.生物成因构造主要的沉积岩有:1.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3.化学岩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变质岩的构造种类:1.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2.块状构造3.变余构造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混合岩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

水利工程施工期末考试知识点

水利工程施工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施工导流1、导流隧洞进出口应与上下游水流相衔接,与河道主流的交角以30°左右为宜2、导流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大于50m3、导流隧洞中的弯道转弯半径应该大于5倍隧洞直径为宜4、导流明渠的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之间一般要保持50-100m的距离5、在通航的河道上,分段围堰法导流时,束窄河床后的水流速度,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超过2m/s6、截流设计流量可采用截流时期内10%-20%频率的月或旬平均流量7、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的洪水标准,对土石坝当拦洪库容小于0.1亿m3时为50-20年一遇洪水8、水库蓄水一般按保证率为75%-85%的月平均流量过程线来制定9、导流用临时泄水建筑物封堵的设计流量,选用封堵时段5-10年重现期的月或旬平均流量10、截流日期一般选择枯水期的前期11、基坑初期排水水位下降速度一般以每昼夜0.5-1.0为宜12、分段围堰法河床束窄程度约在40%-70%之间13、对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采用全段围堰法14、一般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常用隧洞导流15、导流的分期数和围堰的分段数不一定相同16、分段围堰法后期常用泄水建筑物的类型有底孔、缺口等17、导流建筑物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分为3-5级18、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级别选择,并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使所选标准经济合理,对失事后果严总的工程,要考虑对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19、当坝体筑高到不需围堰保护时,其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应根据坝型及坝前拦洪库容选取20、划分导流时段时要全面分析河道的水文特点,被围的永久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其工程量大小、导流方案、工程最快的施工速度等21、划分导流时段时尽可能采用低水头围堰,进行枯水期导流,是降低导流费用,加快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22、在划分导流时段时,要确保枯水期,争取中水期,还要尽力在汛期中争工期,既要安全可靠,又要力争工期23、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洪水流量大,历时短,而枯水期则流量小,经常可采用淹没基坑的导流方法,以降低导流费用24、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即为导流时段内根据洪水设计标准确定的最大流量,据以进行导流建筑物的设计25、围堰是一种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用来围护河床中基坑,抱枕水工建筑物施工在干地进行26、当泄水建筑物完成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实现围堰合龙,迫使水流经泄水建筑物下泄,截流第二章爆破1、爆破作用指数的大小可判断爆破作用性质及岩石抛掷的远近程度,一般用n来区分不用爆破漏斗,划分不同爆破类型,当n>1时,为加强抛掷爆破漏斗2、当采用药壶法爆破时,每次爆扩药壶后,须间隔20-30min3、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为平整的来挖轮廓,这种爆破技术称为预裂爆破4、施工现场临时仓库内爆破材料严格控制贮存数量,炸药不得超过3t,雷管不得超过10000个和相应数量的导火索。

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水利工程地质复习资料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工程地质学----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它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有关的地质问题。

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课程中研究、讨论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都是围绕工程地质条件来进行。

自然地质环境与建设工程的矛盾性。

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建筑区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方法、措施,保证建筑物的选址正确、设计合理、施工顺利、经济节约及工程完工后运行安全。

不同的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工程类型各不相同,在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各方面并不是等同的,而且要有主有次,其中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器主导作用。

但在一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地质---------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所谓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了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作用2个方面:(1)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共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有制约影响因素,反之工程建筑又改变了建筑区的地质条件,二者是相互制约的。

建筑物完工之后,地质条件的改变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必须要考虑、研究、进行预测。

(2)工程地质作用---------地质条件的变化建筑物建成之后,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建筑物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水库诱发地震、不均匀沉降对楼房的危害等。

无论是工程地质条件还是工程地质作用研究解决的问题都是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

(1)工程岩土学(2)工程动力地质学(3)工程地质勘察(4)区域工程地质学(5)环境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学科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地学学科的分支。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复习题(水工)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复习题(水工)

工程地质复习题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那六方面内容?(绪论,P1页)2、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任务有哪些?(绪论,P4页)3、什么是矿物和造岩矿物?(第一章,P7页)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第一章,P9页)5、岩浆岩常见结构的名称?(第一章,P17页)6、岩浆岩常见构造的名称?(第一章,P18页)7、岩浆岩的简易分类?(第一章,P19页:表1-3)8、沉积岩的常见结构的名称?(第一章,P23页-24页)9、沉积岩的胶结物种类及其胶结类型?(第一章,P23页-24页)10、沉积岩的构造种类名称?(第一章,P24-25页)11、主要的沉积岩有哪些(名称)?(第一章,P27-28页)12、变质岩的构造种类(名称)?(第一章,P30-31页)13、主要的变质岩有哪些(名称)?(第一章,P31-32页)14、什么是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风化分带?(第一章,P37-40页)15、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方面?(第二章,P44页)16、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地质时代的划分的区别?(第二章,P47页)17、什么是标准化石?(第二章,P47页)18、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章,P47-48页)19、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第二章,P50页:读图题上要用)20、什么是背斜?什么是向斜?(第二章,P50页)21、褶皱的形态分类名称?(第二章,P51-52页)22、什么是构造节理?(第二章,P54页)23、节理按成因不同的分类?(第二章,P54页)24、节理统计图的种类?(第二章,P59页)25、断层的要素名称?(第二章,P60页)26、断层的形态分类以及野外如何识别断层?(第二章,P60-61页)27、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种类?(第二章,P66-68页,读图题)28、综合地层柱状图的表示方法?(第二章,P69-70页)29、什么是活断层?(第二章,P73页)30、什么是震级与烈度?(第二章,P82-83页)31、什么是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第二章,P85页)32、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P92页)33、什么是河流下蚀作用、侧向侵蚀作用?(第三章,P98页)34、河谷地貌的类型名称?(第三章,P99-100页)35、什么是河漫滩?(第三章,P102页)36、什么是河流阶地和阶地的种类?(第三章,P103页)37、松散沉积物的类型有哪些(定义)?(第三章,104-107页)38、什么是地下水的硬度?什么是地下水的矿化度?(第三章,110页)39、地下水的分类?(第三章,P111页:表3-4)40、地下水中对混凝土产生腐蚀的类型?(第三章,P117-118页)41、常见的岩溶形态有哪些(名称)?(第三章,P118-119页)42、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其发育规律?(第三章,P120页,P123-125页)43、水库蓄水后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第三章,P127)44、库区永久渗漏与哪些条件有关(名称)?(第三章,P130-132页)45、什么是坝区渗漏?地貌、地质条件对坝区渗漏的影响?(第三章,P132-135页)46、什么是结构面及其种类?(第四章,P143-144页)47、什么是软弱夹层?泥化夹层的形成及其特征?(第四章,P148-149页)48、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第四章,P149页:表4-4)49、高地应力地区布置地下工程考虑的因素,研究地应力的工程意义?(因素:第七章,P226页;意义:第四章,P157-159页)50、什么是岩石质量指标RQD?(第四章,P160页)51、坝基岩体失稳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第五章,P165页)52、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第五章,P168页)53、如何分析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第五章,P169-172页)54、降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作用因素有哪些?(第五章,180页)55、什么是管涌?(第五章,P181页)56、坝基处理三种方法?(第五章,P186页:第一段)57、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哪四种?(第六章,P196页第一段)58、什么是滑坡?(第六章,P202页)59、滑坡的种类?(第六章,P204-205页)60、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层岩性条件分析?(第六章,P206-207页)61、地质构造条件如何影响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第七章,P223-224页)62、围岩的应力重分布范围?(第七章,P227页)63、洞室围岩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哪五种?(第七章,P228-229页)64、什么是山岩压力?(第七章,P230页)65、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方法?(第七章,P237-238页)66、什么是新奥法?(第七章,P239页)67、如何对地质图进行分析?(参见P70-71页如何分析的?)68、如何分析潜水等水位图?(P112页图3-13)69、如何分析承压水等水压图应用?(P115页,图3-19)。

水利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水利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理解领会1、解理和断口2、石英,长石,方解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的鉴定特征3、三大类岩石的结构构造4、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泥岩,页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的鉴定特征5、如何对岩体风化进行风带?各带特征及主要区别6、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7、如何识别褶皱现象8、岩层产状9、褶曲的形态分类10、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时代单位11、活断层的定义和分类12、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13、何谓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防烈度14、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的特征15、河流的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16、潜水,承压水的特征17、泉水有哪些类型18、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阅读19、坝基防渗措施20、泥化夹层的特征及形成条件21、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抗剪强度22、RQD值23、岩体的工程分类24、岩体天然应力的组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25、坝基岩体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6、坝基、坝肩岩体滑动边界条件的分析27、不利于坝基岩体抗滑稳定的地质作用28、提高坝基岩体稳定性的措施29、滑坡有几种分类方法?各种类型滑坡的特点30、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31、岩溶的常见形态有哪些32、岩溶发育和分布有何规律33、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34、山岩压力、弹性抗力的概念熟记1、何谓河流阶地?它是如何形成的?按成因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2、水库库区发生渗漏应具备哪些地质条件?3、坝基渗透水流对岩体稳定有哪些不良影响?4、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透水律(q)的定义及在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应用6、坝基岩体滑动破坏时,有哪些阻滑因素可以考虑?7、哪些地质条件不利于隧洞围岩的稳定?8、普氏压力拱理论计算围岩压力的原理。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知识点总结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知识点总结

1.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主要任务有:①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③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止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问题:①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③解决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下水、建筑材料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角为30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而导致雨后向基岩面方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3.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4.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宙、代、纪、世、期(早、中、晚);宇、界、系、统、阶(下、中、上)绝对年代:放射性元素如铀铅法相对年代:古生物法(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阶段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岩性对比法(相似形成环境岩性相似);标志层法;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不整合面下老上新);地层对比法,上新下老5.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石英、方解石、正长石等)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岩体是指在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6.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固态矿物单个晶体形成集合体的状态),颜色,条痕(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而留下的颜色),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断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硬度等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各种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裂隙、节理、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

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内出现,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是确定底层年代最好的标识。

节理:有一定成因,形态分布规律的裂隙。

构造节理: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在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

可分为剪节理、张节理,劈理。

断层:岩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活断层:现今仍在活动,或近期有过活动,不久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地震震级M:一次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i: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基本烈度:某一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和一定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所挟带的砂砾对河床的撞击,对可溶性岩石的河床的溶解,使河床受侵蚀而加深。

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岸的冲刷破坏。

河漫滩:指河床两侧,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谷底阶地:河床发育过程中,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侵蚀面下降等因素,使河流下切,河床不断加深。

原先河床河漫滩抬升,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的顺河谷带状分布平台。

硬度:水中含有钙镁离子而具有的性质。

(德国度H°)矿化度:水中含有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

(g/L)结构面:也叫不连续面,切割岩体的各种地质界面统称为结构面软弱夹层:在坚硬的层状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含碳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滑坡: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的破坏现象。

管涌:在岩层中由于渗透水流冲刷作用,将其中细小颗粒冲走带出的现象。

山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

弹性抗力:对于有压隧洞,存在较高的内水压力,使衬砌向外扩张,挤压围岩,围岩抵抗衬砌的挤压力叫作弹性抗力。

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应力。

固结灌浆:通过在基岩中钻孔,将适宜的具有胶结性质的浆液压入到基岩的裂隙空隙中,使破碎岩体胶结成整体以增加基地岩的稳定性。

新奥法:新奥地利隧道工程方法简称,在隧洞设计施工中,结合现场围岩变形资料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进行开挖支护的技术。

坡积物:雨水或冰雪融水直接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和细流沿山坡进行洗刷作用,并将岩石风华的产物搬运到斜坡的平缓部位或脚下堆积起来的沉积物。

结构面特征方位、间距、延续性、结构面形态、结构面侧壁强度、张开度、填充物、渗流、节理组数、块体大小。

野外判断断层1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沿地表顺倾向方向观察,会看到相同断层的重复与缺失。

2岩层中断:断层横切岩层走向时,岩层走向沿延伸方向会突然中断。

3岩层破碎带与构造岩:较大规模的断层常形成破碎带,宽度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左右。

断层破碎带中特有的岩石为构造岩,包括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和断层泥。

4断层擦痕:断层面上由于岩石相互滑动摩擦,产生擦痕。

5牵引褶皱:断层两盘相对错动,两侧岩层受到拖拉而形成弯曲。

6伴生节理:在断层剪切滑动作用下,两侧岩层相伴产生规律排列的节理和劈理。

7地貌突然变化及断层三角形:8泉呈线状分布。

断层破碎带是地下水良好的通道。

岩溶发育基本条件规律①岩石可溶性:是溶岩发育的物质基础。

②岩层透水性:是溶岩发育的另一个基本条件。

③水的溶蚀性:水中二氧化碳越多,对碳酸盐的溶解能力越强;水温升高,溶解能力也越强。

④水的流动性:水循环交替条件较好,溶岩发育速度快;溶岩在地表及浅部较发育,随深度增加越来越若。

①垂直分带性②不均匀性③成层性垂直性⒈垂直溶岩发育带⒉水平和垂直溶岩交替发育带⒊水平溶岩发育带⒋深部溶岩发育带不均匀性⒈岩溶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⒉岩溶分布受岩层及其组合控制库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①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在沟谷切割密度与深度大的山区,容易具备有利于渗漏的地形条件。

②岩性地质构造条件影响:大的渗漏条件,主要是在分水岭河湾地带,岩溶通道,大的断层破碎带,褶曲转折部位,不整合层面,和节理发育透水强的岩层。

③水文地质条件:只要地下水分水岭的高程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均不会渗漏;分水岭地带有承压水时,承压水透水层在邻谷出露的高程低于库水位,则库水可能相邻谷渗漏。

坝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①岩层中结构面及透水性对坝区影响:坝基坝肩中结构面常形成渗漏通道;各种原生结构面,透水性不一致;结构面透水性还取决于被填充情况。

②河谷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平直形河谷,上下游渗入与排泄条件均差。

喇叭形河谷,上游窄谷上游宽谷,渗入条件差,排泄条件好。

弯曲型河谷,凸岸库水渗入排泄条件比凹岸好。

)(纵谷斜谷横谷)纵谷:纵剖面上易于水库渗漏;横剖面上一岸边入渗好,排泄差,另一岸则相反。

斜谷:对于纵剖面,岩层倾斜向下游,缓倾和中等倾斜利于入渗,陡倾不利于入渗。

当岩层倾向上游,均不利于渗漏。

横剖面同纵谷。

横谷:纵剖面,渗流较前两种难;横剖面,顺层排泄条件两岸基本一致。

泥化夹层形成条件①物质基础:黏土岩类夹层是泥化夹层物质基础,黏粒含量越高、蒙脱石组黏土矿越多越有利泥化。

②构造作用:可以破坏原来黏土夹层的完整性,为地下水渗入提供通道;原岩矿物颗粒连接受到破坏,为泥化提供重要有利条件。

③地下水作用:黏土夹层破坏后,水在黏粒周围形成结合水膜,使颗粒进一步分散,减弱连接力,使岩石处于塑态甚至流态,产生泥化。

坝基岩深层滑动复杂,除了连续滑动面,还需要软弱面在周围切割,同时下游必须有可以滑出的空间。

切割面将岩体切割开来,形成不连续块体结构面,由较陡的软弱结构面组成。

侧向切割面法向应力很小,横向切割面受拉。

临空面是滑移体与变形空间相邻的面,变形空间是指滑移岩体可相之滑动而不受阻碍或阻碍空间很小的自由空间。

滑动面常由平缓的软弱结构面构成,滑动面上抗滑能力显著低于其他界面的部位。

当坝址附近河床中有深潭、冲刷坑等,可形成陡立的临空面。

陡倾的F1断层构成横向切割面。

F2 F3构成侧向切割面,泥华夹层倾向下游,构成滑动面。

边坡形成应力分布特征1、斜坡岩体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的偏转,总的特征为愈接近边坡,原铅直方向的σ1越接近平行于斜坡临空面;原水平方向的σ3则越与坡面近正交。

2、在坡脚与河谷底部形成应力集中带。

越下切,坡面附近的最大主应力(近谷坡倾斜方向)越增高。

坡越陡,应力集中越严重。

3、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偏转,呈凹向临空面的弧线。

一般在坡脚附近易形成最大剪应力区,容易发生剪切变形破坏。

4、在坡顶和坡面的靠近表面部位,可形成拉应力带。

范围随坡角α和平行于河谷的水平应力σ2的增加而增大。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地层和岩性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大,软硬相间,并有软化、泥化或易风化的夹层时,最易造成边坡失稳。

地层岩性的不同,所形成的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能够保持稳定的坡度也不同。

(1)深成侵入岩,厚层坚硬沉积岩、片麻岩、石英岩等边坡:稳定性好。

(2)喷出岩边坡:原生节理,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时,易形成直立边坡并易发生崩塌。

(3)含有粘土质页岩、泥岩等夹层的沉积岩边坡:易发生顺层滑动,或因下部蠕滑而使上部岩体崩塌。

(4)千枚岩、板岩、片岩:岩性软弱,易风化,产状陡立地段,临近斜坡表部易发生蠕动变形。

(5)黄土:具有垂直节理、疏松透水,侵水后易崩塌或塌滑。

(6)在崩塌堆积、坡积及残积层地区,下伏基岩面常是倾向河谷的斜坡面,地下水受阻,易形成滑动面,使上部堆积物形成滑坡。

地质构造因素包括:褶皱、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及地应力。

1.褶皱、断裂发育地区,常是岩层倾角大,断层节理纵横切割,构成岩体中的切割面和滑动面,形成有利于崩塌滑动条件。

2.在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上升的地区,往往形成深切沟谷地形,坡内地应力较高,卸荷裂隙也较发育,发生各种变形和破坏现象。

同时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也是地震活动强烈地区,地震是边坡失稳的触发因素。

有一组结构面,顺向坡:坡脚大于结构面坡脚,不稳定。

反之不稳定逆向坡:较稳定,只有同时有切层的结构面发育时才容易滑动。

斜交坡:软弱结构面与边坡走向成斜交,交角越小对边坡稳定越明显。

有两组结构面,相互交错切割,可形成各种形状滑移体。

高地应力对工程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1)基坑底部的隆起、剥离破坏在大坝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卸荷引起应力释放,当初始的水平应力较高时,会造成基坑底部岩层呈水平状开裂。

2)基坑边坡的剪切滑移基坑上下游的岩层沿软弱夹层产生了向基坑方向的滑动3)地下洞室产生大的收敛变形在高地应力地区开挖地下洞室时,当洞室轴线与最大的水平应力垂直时。

边墙会产生特别大的收敛变形,特别是软岩地区更为显著,甚至可以使软岩向洞内挤出产生“吐舌头”现象。

4)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产生岩爆:在高地应力地区坚硬完整的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时由于应力的突然释放,产生洞壁岩石爆裂剥落或岩片弹射出来的现象。

5)洞室选线。

高地应力地区的最大主压应力接近水平,洞室轴线接近平行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布置对洞室围岩稳定最为有利,因为,这时在洞室断面上对围岩稳定起控制作用的是相对较小主压应力。

6)洞室断面形状的选定。

洞室断面形状决定于断面的水平地应力和垂直地应力之比,即侧压力系数λ。

当λ=1时,取圆形断面;若λ<1,则取长轴直立的椭圆形断面;若λ>1,则取长轴水平的横卧椭圆形断面。

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a地形条件b岩性条件d地下水e地应力c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是控制岩体完整性及渗透性的重要因素1)褶皱的影响:褶皱剧烈地区,断裂很发育,褶皱核部岩层完整性最差2)断裂的影响:断层破碎带及断层交汇区,稳定性极差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大断层3)岩层产状的影响(1)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围岩稳定性好(2)洞室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在水平岩层中布置洞室时,应尽量使洞室位于均质厚层的坚硬岩层中。

若洞室必须切穿软硬不同的岩层组合时,应将坚硬岩层作为顶饭.避免将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置于顶部,后者易于造成顶板悬垂或坍塌在倾斜岩层中,一般说来是不利的此外,岩层的倾角对围岩的稳定性也有影响、选址时应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