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李煜的作文
李煜,我想对你说作文

李煜,我想对你说作文李煜,我想对你说作文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李煜,我想对你说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煜,我想对你说作文1作为一代君主,你是失败的;作为一位词人,你确是成功而又辉煌的。
昨日纸醉金迷早已不在,此时“流水落花”已成定局。
多少次梦醒梦回,多少次泪湿衣衫,多少次愁上心头。
面对这样的事实,我想对你说。
愁之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的悲伤情韵无不透露着你的愁苦,我多想对你说:“人生难免愁苦,坦然面对亦有甜。
”可是,面对你失落的心境,变幻的遭遇,我也只能无奈的感慨:“是啊,愁,是苦的;但你的心之愁,亦是苦上加苦。
”我多想能跟你一起说诗词的伤美,品悲愁的苦涩,可你却已经听不到了。
情之切品着你的词,不免心生敬畏,囚窗之灾虽堙没了一代后主,却崛起了一位词人,几近三年,在囚窗中你思绪万千,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词章。
我多想对你说:“尽管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但他一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
”此情之切,表达了我对你的祝福和敬佩。
这情,虽比不上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之深,但其情之切“充乎我心”。
而你,却再也听不到了。
泪之伤你死了,你静静的死了,不是死在毒鸠上,也不是死在酷刑中,而是死在你作为一个多愁文人的绝望之中。
绝望,把你推向昔日的梦境中,又把你带回今朝的现实中,你徘徊,你仿偟,终于,你忍受不了了,死在了绝望之中。
得知你的死讯之后,我多想对你说:“好好活着,即使不是南唐后主,你依然是你,一代词人李煜。
”不要觉得你的死不会有任何人不在意,不是的,对于你的死,我流泪了,那泪水似尖刀划过心头,是惋惜的泪,是叹的泪——不想让你随风消逝,带着你的无尽伤痛消逝。
可我知道,即便你听见了,你也只是苦笑再不会作答。
是啊,正如你体会不到我的泪之伤一样,我亦体会不到你的所想。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_高二作文.doc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_高二作文关于写李煜作文我眼中李煜李煜,确实不是一般历史风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关注、同情、叹息与尊重。
我也看过不少评论李煜文章。
有人说,他到底是软弱,以至于仅仅只能靠吟吟诗、作作词来抒发内心忧伤,而他吸引人,也正是那绵绵愁。
有人说,吟诗是一种战斗,哭泣更是一种抗争,他丧失了故国,丧失了自由,却并没有丧失自我,丧失尊严,他真正吸引我们,是一颗自尊心。
还有人说,他阅历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实乃以血为书,引人独爱。
这种种评论都很有说服力,我都不反对,不过我最赞同上述观点第三种,也就是以清末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
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人,想必都听过一种有关他死因说法:“太平兴国三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义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默记》)从中不难看出,他着实是个真性情之人。
他或许不知道这一阕《虞美人》会引来后来祸端,可那毕竟是政治非常时期。
换了一般人,不都应该缩手缩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臣服”、“安于现状”一面展现给当朝统治者看吗?可是他做不到。
那满腔愁与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
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连把那直白话语转化为看似平和安静实则暗藏情绪字眼都做不到。
这么一个真性情人,如何不叫人喜爱叫人敬重?然而这么一个不懂得隐藏情感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长久?李煜离世百余年后,历史中出现一个与他相似人物:宋徽宗:我曾思考过:同是亡国之君,同以词寄情,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来,随着对诗词学习加深,我渐渐明白了。
徽宗词,虽也是伤悲,可是长期艺术熏陶与世俗浸染,使他所作之词都要经过了华丽词藻修饰。
而后主词,还没有来得及小心装点,便已随着无尽愁恨汹涌而出。
曾见过有人把徽宗词比作一个伤心女子,再悲痛欲绝,也要描眉染唇打扮妥帖后才开始梨花带雨式地嘤嘤啼泣:我以为此喻甚是恰当。
有关李煜的作文范文

有关李煜的作文范文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下面为大家收集了有关李煜的作文,欢送阅读与借鉴!一把剑刺入胸膛,很疼,却无法拔出,它如藤蔓般缠绕在心中,直到泪水流尽。
而你偏偏是这把剑的主人,而这穿越时空的剑,便是你笔下的词。
如果说世界上最败国的是戈尔巴乔夫,那你就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懦弱的爱,懦弱的恨,懦弱的整治江山,懦弱的保护百姓。
都说红颜祸水,其实真正的祸水是那些爱上红颜的人,只是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情欲的男子,无法承受起那历史的罪名,便将一切都推给那柔弱的女子,仿佛这样他们就可以没有错误而言。
而大周后便是你的红颜知己,只有她可以读懂你的词,读懂你的心,然而命运就是这样,你心底的那份潮湿的'感情,伴随着大周后的离开而埋藏心底,之后又随着你北上汴梁而沉醉于纸上。
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你的尊严从此起荡然无存,城破,出降,北上汴梁。
没有人知道你从此过得怎样,只有一首首词记载着你这深灰色的岁月。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读着词中你梦幻的江山,我总会试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是否会励精图治,成为一个好皇帝呢?不会,就算是给你一百次时机你依旧会是这个样子亡国之君。
我常在想,天下词人一大把,为什么只有你的词让我驻步泪落,直至后来我才明白,如果说他人的诗词,是用笔,是用汗,是用血泪写成的,那你的词中不但有血有泪,更有你后半生所有的尊严。
对于一个风流才子而言,尊严与自由是何等的重要,可偏偏他们只存在于你的梦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其实谁都读的懂,这里的客,是真正的客。
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你想过死,但你没想到是自己亲自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写下这让后人铭记的词之后,就被赐死了。
牵机药,假设不是它毒死了你,世人又怎会知道还有此种毒药。
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李煜的作文

李煜的作文关于李煜的作文(精选1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李煜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煜的作文篇1他就是李煜,他是南唐后主,是富贵闲人。
你整天在书香的世界中遨游,从不顾虑国家大事与政治,你不愿当皇帝,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皇帝。
在你之前,有那么多兄弟,他们个个都好强,想当皇帝。
这说来也是个奇怪的故事。
你们这一家都是靠迷信上位,到你这儿也不例外。
之前四个哥哥都死于非命,只剩下了一个哥哥李弘冀,这是个有才之人,却又心胸狭窄,毒死了叔叔,又看到你的重瞳,处处显现帝王之相,他定心中无比焦急,生怕又因迷信让你当上皇帝。
但是好像是天意要你当皇帝,不久后,李弘冀因气愤,抑郁而死。
你完美继承了你父亲的文学基因。
前期你有“一壶酒,一竿身”,真是“快活如侬有几人”,有“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当时,你或许是全天下最快活的人了,无忧无虑。
而在你当上皇帝之后,顾虑日渐增多,国家日渐衰落。
你被俘他国,便有了日日夜夜无尽的思念,“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的作文篇2其实自己很早就想写些什么,关于我最爱的词人——李煜。
清楚地记得《浪淘沙》是我接触后主的第一首词。
喜欢“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无奈,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凉。
对与他的了解,仅是一首词,一个看似光鲜的人生。
直到接触了《最是寻常梦》,一本关于后主千世之前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我才幡然醒悟,其实很多事情,因为矛盾而互相存在……我知道,有很多人对于从嘉抱有不屑的态度,就是因为他是亡国之君,似乎理所应当遗臭万年。
但是,他的悲凉又有谁懂得?从六皇子到天子的路本是遥不可及的,可却因为五位兄长得过早离世致使他阴差阳错地当上帝王;红颜薄命,正值青年的他却失去了懂他、爱他的娥皇;他也曾整治金融,发行新铸钱币,却败得那么惨烈。
【初三作文】我眼中的李煜

【初三作文】我眼中的李煜春雨潺潺,华美的宫殿,悠扬的宫乐声……京师的繁华依旧,只是,李煜,不知你的心事是否依旧潮湿?站在冰冷的雨中,睁开眼睛,闭上眼睛。
都是你消瘦忧郁的样子。
你会感觉到渗透进骨髓的寒冷,感觉到薄锦被无法抵御的寒冷。
但是这种寒冷真的是冷雨的凉爽吗?我在诗中读到你孤独的思想,想象你用伤痕累累的心在纸上传播被征服的痛苦,你孤独的身影每晚走进我的梦中。
李煜,你的一生处境灰暗而又绚烂至极。
我想,你是不幸的,生于帝王家却生性静寞,面对风雨飘摇的后唐,颠沛流离的百姓,你沉默了,你选择接受世人的辱骂,背上昏庸无能的骂名,是的,你亡了国败了家,负尽天下人,然而,你又是幸运的,你拥有独一无二的才华,吟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感慨,流露出“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的深深无奈,只是不知你流的泪是愧疚的泪?还是悔恨的泪。
过去变得空虚,就像一场梦!李宇,你的生命是永恒的,但也是短暂的。
你感叹“过去只是悲伤,但很难安排风景”。
吴感叹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对生命的仇恨,而仅仅消除灵魂的极限是什么呢?”最后,“我家乡的梦想又回来了,我感到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
从南唐皇帝到宋朝,生命的浮动,让你留下了“泪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锁秋”的句子,你短暂的生命得以永恒,但你的心灵却充满了无法承受的创伤,失去了民族的沉重耻辱,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远离了我们,你梦想的灵魂可以永远靠近你的国家。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李煜,如果你不是出生帝王家,而是出身书香门第,那你就可以在日落黄昏时,挥毫拨墨,在书香一隅中静静品茗,会不会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可你的风景生来就是注定好的,正如你的生命,一半昏暗,一半晴朗。
当你离开的时候,你离开的是一种遗憾,一种温柔的叹息,一首悲伤的诗,一位悲伤的诗人。
斜阳已成余辉,人去楼空,徒留一片寂寥。
关于李煜的作文5篇

关于李煜的作文5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漫思李煜千年前的七夕,是你的生日。
此时的你已归宋多年。
在清冷的寒宫中,你多日彻夜不眠,望着身边空着的床位,独自流泪。
小周后已被赵光义召入皇宫,想想她的满目凄然,想想自己的一无所有,你已无所再求。
只能祈祷小周后能安然地踏着落叶,回到自己身边。
夜晚,望着眼前自己的生日宴会,笙歌阵阵,但简短而凄凉。
望着歌妓轻盈的舞姿,竟有那一刹那的恍神,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娘忍痛裹小脚为你翩然起舞,多么难求的红颜知己,现在全然不复往存!你独自酌酒,想要麻醉自己的痛苦,你清泪成行,想抹去过去的美好记忆。
可是你做不到,心中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何以销魂?曾几何时,在李?的寿宴上,你怜爱地为眼前翩然起舞的周娥皇,奏着《霓裳羽衣曲》;曾几何时,你满腔怜惜地与“手提金缕鞋”前来的小周后独自幽会?曾几何时,你孤身望着南唐百姓哄抢军粮的场景而泪流满面?潮来潮往淘尽几度锦瑟华年?而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连你的大哥赵匡胤,也在一夜斧声烛光中,随风而逝。
当初无言独上西楼,遥望故土,心中尽是如此地绞痛!低头凝望那片片梧桐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来冬去,花落燕飞,只是你叹息无力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花”的落去,却再也无法唤“燕”重归。
你亦独自哀伤,倾听着歌伎唱着你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滴泪掉落在宣纸上,伴随着你的痛苦,蔓延开来……我看到你决绝的神情,缓缓举起面前的牵机毒药,毫不犹豫仰头饮尽!饮尽那一世的屈辱,饮尽那一生的痛楚!琴瑟弹断三千里山河,独为你痴狂;你本是一代词帝,却错生帝王家!李煜,千年前的七夕,你魂断人间。
这一天,伴着你的忧伤,伴着你的《虞美人》,我翻开你的词册,忆起这段只属于你的悲凉回忆。
描写李煜的惊艳作文

描写李煜的惊艳作文说起李煜,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又怜又叹的人物。
他本是南唐的国君,生在帝王家,却没有那份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他就像是被命运捉弄的孩子,误打误撞地登上了那至高无上却又摇摇欲坠的皇位。
李煜的才情,那真是没话说。
他的词作,仿佛是从他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清泉,澄澈而动人。
还记得他的那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你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他一个人,孤独地登上西楼,望着那如钩的冷月,院子里的梧桐叶萧萧落下,寂寞和凄凉就像那深秋的寒意,一点点渗透到心里。
他写愁,不像别人那样直白地喊着“我愁啊,我苦啊”,而是用一种特别细腻、特别含蓄的方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离愁就像是一团乱麻,怎么剪也剪不断,怎么理也理不清。
你能感觉到他那种无奈,那种深深的纠结,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心里头堵得慌。
李煜的生活,那也是充满了戏剧性。
在南唐还没灭亡的时候,他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
整天就是吟诗作对,和妃子们嬉戏玩乐。
他哪懂得什么政治斗争,什么军事谋略啊。
他就像一只被养在金丝笼里的小鸟,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景,却没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已经风云变幻。
后来,南唐被宋朝灭了,李煜成了阶下囚。
这一下,可真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荣华富贵都成了过眼云烟。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词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你能想象到他在囚牢里的日子吗?狭小的房间,阴暗潮湿,没有了往日的锦衣玉食,没有了簇拥的人群。
他就一个人,对着那扇小小的窗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他在问这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其实他是在问自己这种痛苦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想起过去的美好,再看看现在的凄凉,他的心都碎了。
李煜这个人啊,真的是太感性了。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特别敏锐的感受。
一片落叶,一阵秋风,都能勾起他无限的愁绪。
他不像那些硬邦邦的帝王,只知道权力和欲望,他的心里充满了温柔和悲悯。
以李煜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以李煜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唐末代皇帝,他是一位杰出的才子与文化艺术的传承者。
他在位期间,南唐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因为李煜对文化的支持和推广,使得南唐成为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以下是三篇以李煜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作文一:李煜——才子皇帝李煜是南唐的末代皇帝,他是一位兼具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的人。
他登基后,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使南唐成为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他本身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词被後人奉为经典,至今流传不衰。
在他的统治下,南唐文人相聚一堂,互相交流与切磋,推动了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李煜的才学魅力和政治智慧,使得他在后世被誉为南唐文化的象征。
他的存在,不仅为南唐带来了兴盛的文化氛围,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文二:李煜——南唐的文化楷模李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同时也是南唐文化的楷模。
在他的统治下,南唐文化达到了巅峰。
他积极推动文化建设,聚集了许多文人墨客,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
在他的呵护下,南唐诗坛蓬勃发展,诸多文人因此崭露头角。
李煜自己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词被誉为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他的才情和文化造诣,使得南唐文化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也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存在,为南唐的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三:李煜——南唐的文化支持者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南唐文化的重要支持者。
他登位后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他自己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词被後人奉为经典,至今流传不衰。
李煜对文人墨客关怀备至,他支持他们进行文化创作,并赋予他们各种荣誉和尊重。
在李煜的统治下,南唐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们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推动了南唐文化的兴盛。
他的文化支持和推动,不仅在当时对南唐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也为后世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我眼中的李煜李煜,确实不是一般的历史风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的关注、同情、叹息与尊重。
我也看过不少评论李煜的文章。
有人说,他到底是软弱的,以至于仅仅只能靠吟吟诗、作作词来抒发内心的忧伤,而他吸引人的,也正是那绵绵的愁。
有人说,吟诗是一种战斗,哭泣更是一种抗争,他丧失了故国,丧失了自由,却并没有丧失自我,丧失尊严,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一颗自尊的心。
还有人说,他阅历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实乃以血为书,引人独爱。
这种种评论都很有说服力,我都不反对,不过我最赞同上述观点的第三种,也就是以清末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
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的人,想必都听过一种有关他死因的说法:“太平兴国三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义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
”(《默记》)从中不难看出,他着实是个真性情之人。
他或许不知道这一阕《虞美人》会引来后来的祸端,可那毕竟是政治的非常时期。
换了一般人,不都应该缩手缩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臣服”、“安于现状”的一面展现给当朝统治者看吗?可是他做不到。
那满腔的愁与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
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连把那直白的话语转化为看似平和安静实则暗藏情绪的字眼都做不到。
这么一个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叫人喜爱叫人敬重?然而这么一个不懂得隐藏情感的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长久?李煜离世百余年后,历史中出现一个与他相似的人物:宋徽宗:我曾思考过:同是亡国之君,同以词寄情,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来,随着对诗词学习的加深,我渐渐明白了。
徽宗词,虽也是伤悲,可是长期艺术的熏陶与世俗的浸染,使他所作之词都要经过了华丽词藻的修饰。
而后主的词,还没有来得及小心装点,便已随着无尽的愁恨汹涌而出。
曾见过有人把徽宗词比作一个伤心的女子,再悲痛欲绝,也要描眉染唇打扮妥帖后才开始梨花带雨式地嘤嘤啼泣:我以为此喻甚是恰当。
徽宗词美则美矣,然这一粉饰却少了几分真切,多了些做作之嫌。
而李煜则不然,周介存一句“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我以为精辟之至,确实,读李煜,感受他的“真”,就能发现那是一种不加粉饰、不细细考量、直抒胸臆甚至不计较后果的“真”。
他作词是靠词来抒发自己的苦闷,而不剜刻意地向人展示他的才华抑或他的遭遇、他的愁绪。
他放任他的情感在那些字句中爆发,不予精细思量,不加以所谓理性的约束。
他作词不是给人提供观赏材料,不是让人欣赏把玩词句的精到美好,亦不是为博得几句叹惋之声。
那种真挚深切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深深的漩涡,切身地感受他的无助、彷徨与忧愁。
呵呵,品赏自然容易,试问古今诗家词家,能到达他这般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李煜果然不是个一般的风流人物,如何能不叫我尊敬他呢?王睿秦的作文是有案头功夫的。
她能在阅读李煜词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古今诗家的评论,找到王国维先生的“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真是用心良苦。
而且,作者还把李煜和宋徽宗相提并论,找出两者的高下之别,又是她读书细致,深入思考的表现。
因此,正是在这样认真的阅读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上,以敏感的心思和良好的悟性觉察到了李后主之词的价值在其真”上。
作品语言文白夹杂,爽快流利,朴实纯真,读来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