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卷(A)附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ALA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等外水准测量又称( )。
A .三角测量B .导线测量C .图根水准测量 答案:C2.用子测定细部坐标的图根导线,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5cm,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200米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
A .25 B .13 C .30 D .9 答案:C3.平板仪分为( )两种。
A .大小平板仪B .图板C .照准仪 答案:A4.下列关于精度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 .通常指精确度,它是误差的同义词 B .精度的高低是由仪器的好坏直接确定的 C .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D .精度是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之一在测量结果中的体现5.下面各式,( D )是正确的。
A .H A +b=HB +a B .H A - a =H B - bC .h AB =H A -H BD .H A + a =H B + b6.测量坐标系X 轴、Y 轴的位置与数学坐标系的X 轴、Y 轴的位置( B )。
A .完全一样 B .相反 C .有时一样 D .不确定7.专门用作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其标志的顶部应加工成( B )。
A .光滑的平面B .凸起的半球面C .凹陷的洼形D .刻有十字的平面8.根据建筑物底层的±0.000高程沿外墙或楼梯间将高程测设到上层,以控制建筑物的高度,这项工作称为( B )。
A .轴线投测B .高程传递C .高程测量D .水平控制9.在A 、B 两点对向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两点间平距为100.00m 。
在A 点观测B 点:'430, 1.50, 1.80i m mαυ=+==。
;在B 点观测A 点:'=-418, 1.40, 2.40i m m αυ==。
则B-A 的高差为( B )。
A.8.52m B.-8.52m C.7.52m D.-7.52m10.使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如果(C),需进行倾斜改正。
A.钢尺名义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 B.测量温度不等于钢尺检定温度C.测量距离的两端点有高差 D.项目经理有要求11.下图为某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C)的叙述与图意不相符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基本元素?A. 距离B. 高度C. 方向D. 面积答案:D2. 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A. 地理坐标系统B. 球面坐标系统C. 直角坐标系统D. 极坐标系统答案:C3. 以下哪个设备不用于建筑工程测量?A. 全站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望远镜答案:D4. 建筑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B. 确定两点间的高差C. 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角D. 测量两点间的垂直角答案:B5.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导线测量的主要作用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确定建筑物的高程C. 确定建筑物的朝向D. 确定建筑物的面积答案:A6.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答案:D7. 建筑工程测量中,角度测量的常用仪器是:A. 水准仪B. 全站仪C. 测距仪D. 经纬仪答案:D8.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A. 平差B. 插值C. 拟合D. 估算答案:D9.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基本原则?A. 准确性B. 经济性C. 可靠性D. 随意性答案:D10. 建筑工程测量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测量的常用方法?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近似测量D. 模拟测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A. 仪器精度B. 测量方法C. 测量环境D. 测量人员技能答案:A, B, C, D12. 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模拟测量D. 近似测量答案:A, B13.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高程测量?A. 水准仪B. 全站仪C. 测距仪D. 经纬仪答案:A, B14.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A. 测量误差B. 测量设备C. 测量环境D. 测量人员答案:A, B, C, D15. 建筑工程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A. 平差B. 插值C. 拟合D. 估算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测量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WJAmm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平板仪确定碎部点位置采用( )法。
A.解析 B.图解 C.坐标答案:B2.在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中,导线的转角不小于( )。
A.30° B.50° C.45° D.60°答案:A3.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D)是错误的。
A.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B.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C.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D.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4.在下面这个水准仪的十字丝分划板示意图中,(C)是视距丝。
A.甲 B.丁5.(B)在水准仪上用于粗略地调平仪器。
A.十字丝板 B.水准盒 C.水准管 D.视准轴6.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L t=30m+0.004+1.2×10-5×30(t-20℃),如果在32℃的环境温度下测量了一段水平距离,测量值为60m,则其温度改正数应为(B)。
A.0.004m B.0.007m C.0.008m D.0.009m7.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L t=30m+0.004+1.2×10-5×30(t-20℃),如果在32℃的环境温度下测量了一段水平距离,测量值为60m,则其真实距离应为(B)。
A.60.000m B.60.015m C.60.008m D.60.009m8.钢尺比长检定一般应由(B)完成。
A.测量公司 B.国家法定机构指定单位或专人C.测量技师 D.测量协会9.由于斜距总是大于水平距离,倾斜改正数()。
A.始终为正 B.始终为负 C.始终为零 D.趋近于零10.在使用仪器观测过程中,不得调整照准部水准管。
如气泡偏离中央超过1格时,(D)。
A.须及时调整 B.可继续观测 C.须换仪器观测 D.须再次整平,重新观测11.在地形图量取了A、B两点的坐标如下表,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AC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水准点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米,且底部要埋设在水冻线以下( )米,才能防止水准点不受冻胀。
A.1 B.10 C.2 D.0.5答案:D2.根据“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施工以前,必须首先建立测量控制网作为放样的基准,通常称这关控制网为( )。
A.平面控制网 B.高程控制网 C.施工控制网答案:C3.纵断面测量的第一阶段是基平测量,其目的是( )。
A.测定所有中桩的地面高程B.沿路线设置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C.交点、转点等高程的测量答案:B4.在杯口基础施工测量中,一般距杯口表面( )厘米,用以检查杯底标高是否正确,一般此标高取-0.6米。
A.10~20cm B.20~30cm C.20~40cm D.0~10cm答案:A5.某一牛腿柱,柱高为30米,即它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mm。
A.30 B.20 C.5 D.10答案:D6.下列(A)不是测量高程的方法。
A.温度测量 B.水准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 D.气压高程测量7.下列关于精度的解释,正确的是(C)。
A.通常指精确度,它是误差的同义词B.精度的高低是由仪器的好坏直接确定的C.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D.精度是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之一在测量结果中的体现8.精度高于(B)的水准仪,称为精密水准仪,一般用于高程控制测量或特殊工程测量。
A .DS 6B .DS 3C .DS 2D .DS 1 33.在下面这个水准仪的十字丝分划板示意图中,( B )是中丝。
A .甲 B .乙 C .丙 D .丁9.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大于名义长度时,( A )。
A .尺长改正数为正B .尺长改正数为负C .尺长改正数为零D .不计算尺长改正数10.衡量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可以使用( D )。
A .往返测量的差值B .往测精度C .返测精度D .相对误差11.测量一段距离,往测145.450m ,145.461m ,如果允许误差是1:10000,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 B )。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FIdd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地物和地貌合称为( )。
A.地图 B.平面图 C.地形图 D.地形答案:D2.往返丈量的精度计算公式为( )。
A.1/K=(D返-D往/D) B.(1/│K│)=(D返-D往/D)C.1/K=(│D往-D返│/D) D.-1/K=(D往-D返/D)答案:C3.平板仪确定碎部点位置采用( )法。
A.解析 B.图解 C.坐标答案:B4.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为每公里测量误差为( )mm 。
A.±10 B.±5 C.±20 D.±15答案:A5.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D)是错误的。
A.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B.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C.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D.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6.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称为(A)。
A.水平角 B.角度 C.竖直角 D.天顶距7.经纬仪的使用包括(A)等四项操作步骤。
A.整平—对中—瞄准—读数 B.整平—对中—读数—瞄准C.对中—整平—读数—瞄准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8.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L t=30m+0.004+1.2×10-5×30(t-20℃),如果在32℃的环境温度下测量了一段水平距离,测量值为60m,则其真实距离应为(B)。
A.60.000m B.60.015m C.60.008m D.60.009m9.衡量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可以使用(D)。
A.往返测量的差值 B.往测精度 C.返测精度 D.相对误差10.下列中的(D)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消除。
A.度盘偏心差 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 D.竖轴误差11.在(B)应按正确的步骤对水准仪进行检验和校正。
A.保管中 B.测量作业以前 C.测量作业以后 D.测量作业当中12.使用水准仪一般按步骤(C)进行。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AMmm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某段距离大量的结果是D=167.216m±0.016m,则相对中误差为( )。
A.1/10451 B.-1/10451 C.1/10450答案:A2.平板仪分为( )两种。
A.大小平板仪 B.图板 C.照准仪答案:A3.下列(A)不是测量高程的方法。
A.温度测量 B.水准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 D.气压高程测量4.已知水准点A、B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m、823m,则高差h AB=(B)。
A.-247m B.247m C.-53m D.53m5.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小于名义长度时,(B)。
A.尺长改正数为正 B.尺长改正数为负 C.尺长改正数为零 D.不计算尺长改正数6.衡量距离测量结果的精度,可以使用(D)。
A.往返测量的差值 B.往测精度 C.返测精度 D.相对误差7.测量一段距离,往测145.450m,145.461m,如果允许误差是1:10000,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B)。
A.145.455m B.145.456m C.145.461m D.误差超限8.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D)是计算高差主值(初算高差)的公式。
1k·l·sin2αA.l·sin2α B.k·l·sin2α C.D·sinαD.29.下列关于测量角度的叙述中,(D)是错误的。
A.水平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B.竖直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高程C.常用的测角仪器是经纬仪D.经纬仪只能测量水平角10.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C)是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
A.l·cosα B.k·l·cosα C.k·l·cos2αD.l=下丝读数-上丝读数11.(D)是根据两个控制点的连线,用两角度交会出一点。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距离交汇法 D.角度交汇法12.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任务是(C)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的位置变化量。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完整)Z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测图中在测图中,,控制点的实地密度随测图比例尺外而定的一般讲每幅图不得少于控制点的实地密度随测图比例尺外而定的一般讲每幅图不得少于( )( )个控制点。
A .8B .10C .14D .20 答案:答案:A A2.已知已知AB AB AB两点间的高差为两点间的高差为两点间的高差为+5m,+5m,+5m,水平距离为水平距离为水平距离为50.0m,50.0m,50.0m,则则A 点至点至B B 点的坡度为点的坡度为( )( )。
A .10% B .1% C .10 答案:答案:A A3.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下列各测量术语的解释,( D )是错误的。
)是错误的。
A .测站,指安置仪器的位置或地点B .对中,指将水准仪的中心与地面点位放在同一铅垂线上C .盘左,指仪器的竖直度盘位于观测者的左侧,又称正镜D .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发生的粗差4.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地面点离开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称( A )。
)。
A .高程.高程B B .绝对高程.绝对高程C C .相对高程.相对高程D D.高差5.将地面点位置测定出来,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是( C )。
)。
A .大地测量.大地测量B B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C C .测定.测定D D.测设6.( A )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度取值范围为)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度取值范围为0°~°~909090°。
°。
A .竖直角.竖直角B B .水平角.水平角C C .角度.角度D D.天顶距7.经纬仪的使用包括(经纬仪的使用包括( A )等四项操作步骤。
)等四项操作步骤。
A .整平—对中—瞄准—读数.整平—对中—瞄准—读数B B.整平—对中—读数—瞄准 C .对中—整平—读数—瞄准.对中—整平—读数—瞄准 D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8.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开地面( A )。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含答案及图文)ajd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B两点,丈量距离为L=29.3880 米,AB两桩的高差为0.42米, 即它的倾斜改正数为( ) 。
A.-0.0030 米B .+0.0030 米C.+0.006 米D .-0.006 米答案:A2.地物和地貌合称为( ) 。
A.地图B .平面图C .地形图D .地形答案:D3.由几个共同一个顶点的三角形组成的多边形三角网, 是( ) 。
A.线形三角锁B .大地四边形C.单三角锁 D .中点多边形答案:D4.对两段水平距离丈量的结果为:D1=100m± 0.020,D2=200m ± 0.020m, 则两段丈量距离的精度比较高的是( ) 。
A.K1 B .K2 C .无法比较答案:B5.从1:500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长度,其中误差md=±0.2mm,则AB两点间的实地中误差mD=( )m 。
A.+0.1 B .-0.1 C .±0.1 D .± 0.2 答案:C6.在拔地时钉出的施工区界桩叫( ) 。
A.红线桩B .控制桩C .平桩答案:A7.水准基点的埋设应在建筑压力范围以外, 距建筑的物一般不应小于( ) 米, 距高层建筑物不少于( ) 米。
A.50 B .60 C .25 D .30 答案:D8.水准测量( A )地面待求点的高程。
A.不能直接测量出B .不能间接测量出C .可以直接测量出D .有时可以测量出9.测量水平角时,应使( C )精确瞄准目标并尽量瞄准目标底部。
A.十字丝B .十字丝中丝C .十字丝竖丝D .十字丝横丝10. ( C )指的是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A .标高B .绝对标高C .高差D .相对标高11.在安置经纬仪时,仪器光学对中器十字丝中心或垂球中心没有对准测站标志中心,将 会产生误差,下面( A )不是这种误差的正确称呼。
A .观测误差 B.测站偏心差C.对中误差 D .偏心距12. 测量一段距离,往测 145.450m , 145.461m ,如果允许误差是 1: 10000 ,则本次距离测量的结果是(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测量》试卷(A)
一、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 × )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先局部后整体,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 × )2. 水准测量时,A 点读数是1.842,B 点读数是1.706,则A 点比B 点高。
( √ )3.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仪器的i 角误差。
( × )4.水平角观测时,照准误差属系统误差。
( × )5.用同一根钢尺分别丈量100m 和150m 的两段距离,其往返不符值均为
6cm ,则它们的相对误差是相同的。
( √ )6.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 ×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明其地面坡度小。
( √ )8.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同的。
( × )9. 比例尺愈大,表示地形变化状况愈详细,精度也愈高。
( √ )10.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建筑物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
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二、填空题(每格1.5分 共30分) 1.填写测回法观测手簿:
2.用竖盘为天顶式顺时注记的经纬仪观测某竖直角时,竖盘读数是94°20′,则其竖直角为 -4°20′。
3.经纬仪导线的布设形式可分为 附合导线 、 闭合导线 和 支导线 。
4.水准仪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视准轴 。
5.直线AB 的方位角αAB =82°40′,则其反方位角αB A = 262°40 ′。
6.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有求点的坐标, 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 求直线的方位角、求点的高程 和求两点间的坡度。
7.常用的建筑基线的形式有 一字形 、 L 形 和十字形。
8.建筑物的变形包括建筑物的沉降 倾 斜 、 裂 缝 和位移。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叫测定?什么叫测设?
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
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建设和
科研使用。
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
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度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度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
答:勘测选点
建立标志
量距
测角
4.测设已知水平角的精确方法(测设步骤和计算方法)?
答:设AB为已知方向,先用一般测设方法按欲测设的角值测设出AC方向并定出C点,然后用测回法测定角A的大小(根据需要可测多个测回),测得其角值为β',则角度差值为Δβ=β-β'。
(Δβ以秒为单位),概量距离AC,并按以下公式算出垂距CC O:
CC O=AC*tgΔβ=AC*Δβ/p"
从C点沿AC垂直方向量取CC O,角A即为欲测设的β角。
当Δβ>0时,C点沿AC垂直方向往外调整垂距CC O至CO点,当Δβ<0时,C点沿AC垂直方向往里调整垂距CC O至CO点。
四、计算题(40分)
1. 已知A点的高程H
A
=6.542M,求B点的高程。
各测段的读数如图所示。
(10分)
2.840 1.952
2.250 2.150
2.132 1.803 1.105 1.378
TP
2
TP
3
B
TP
1
A
解H B=H A+(Σa-Σb)
H
B
=6.542+(2.132-1.803)+(2.250-2.150)+
(1.105-1.378)+(2.840-2.352)
=7.186m
答:B点的高程是7.186m
2. 如图所示,由已知点A 和B 及待定点C 和D 组成一条支导线,已知αAB =118°20′,B 点的坐标X=3000.00m,Y=3000.00m,水平距离BC=100m,CD=110m.请推算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待定点C 、D 的坐标?
(15分)
N
C A B
126°40′ D
228°40′
解:αB C =αAB +180°-β右
=118°20′+180°-228°40′=69°40′
αC D =αB C +180°-β右=69°40′+180°-126°40′=123°00′
△X BC =DBC*COS a BC =100m * COS69°40′=34.75m △Y BC =DBC*Sin a BC =100m * Sin69°40′=93.77m △X CD =DCD*COS a CD =110m * COS123°00′=-59.95m △Y CD =DCD*Sin a CD =110m * Sin123°00′=92.29m X C =X B +△X BC =3000.00+34.75=3034.75m
X D =X C -△X CD =3034.75-59.95=2974.80m
Y C =Y B +△Y BC =3000.00+93.77=3093.77m Y D =Y C +△Y CD =3093.77+92.29=3186.02m
答:C 点的坐标X C =3034.75m ,Y C =3093.77m 。
D 点的坐标X D =2974.80m ,Y D =3186.02m 。
3. 如图所示,已知控制点B 和A 的坐标及待定点P 的设计坐标,请用极坐标法计算测设待定点P 的测设数据。
(15分)
(请任意选一个已知点作为测站点,计算测设数据并在图上注明)
P x=235.00m y=521.00m
B x=209.64m
y=480.32m A x=154.46m y=577.00m
解:
解法一、若在B 点设测站,则计算如下:
αB A =180°-arctg(ΔY B A /ΔX B A )
=180°-arctg(96.68/-55.18)=180°- 60°16′48″ =119°43′12″
αB p =arctg(ΔY B p /ΔX B p )=arctg(40.68/25.36)=58°03′37″ L β=αB A -αB p =118°45′48″-57°08′05″=61°37′43″ D BP = = =47.94m 解法二、若在A 点设测站,则计算如下
αAB =360°-arctg(ΔY AB /ΔX AB )
=360°-arctg(-96.68/55.18)= 360°-60°16′48″ =299°43′12″
αA p =360°-arctg(ΔY Ap /ΔX Ap )
=360°- arctg(-56.00/80.54)= 360°-34°47′56″ =325°12′04″
L α=αAP -αAB =325°12′04″-299°43′12″=25°28′52″ D AP = = =98.09m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和结果由学生任选一种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