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行星齿轮变速箱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箱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箱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变速器,它主要由太阳轮、行星轮和环形轮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太阳轮是行星齿轮变速箱的输入轴,通过发动机的动力传输至变速箱。
太阳轮上有一组齿轮,称为行星架,它与行星轮和环形轮相连。
2. 行星轮是连接在行星架上的一组齿轮。
它们围绕太阳轮旋转,并与外部的环形轮相连。
同时,每个行星轮上还有一个孔,称为行星轮孔。
3. 环形轮是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中的齿轮。
它与行星轮的齿轮进行啮合,并通过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出去。
4. 在行星齿轮变速箱中,通过控制行星轮和环形轮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转换。
当某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和环形轮同时连接时,太阳轮的动力将传递给该行星轮,然后经过行星轮的轮毂齿轮传递至环形轮。
这样,输出轴将得到一个特定的速度比。
5. 当需要变换速度时,可以通过控制离合器或制动器来改变行星轮和环形轮的连接方式。
例如,将行星轮与太阳轮连接,而与环形轮分离,就可以实现高速档。
而将行星轮与环形轮连接,而与太阳轮分离,就可以实现低速档。
通过以上操作,行星齿轮变速箱可以实现连续平稳的变速过程,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动力需求。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传动原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传动原理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用于驱动汽车的传动装置,它通过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转矩的传送方式,以满足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要求。
行星齿轮系统是自动变速器中的重要传动机构,它采用了一组行星齿轮来实现传动和变速功能。
行星齿轮系统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内齿轮和若干个行星轮组成。
太阳轮通过转动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驱动,内齿轮与输出轴相连,行星轮则固定在一个行星架上,并通过一个传动链连接太阳轮和内齿轮。
在行星齿轮系统中,太阳轮是输入轮,内齿轮是输出轮,行星轮则起到传动和变速的作用。
当太阳轮转动时,行星轮沿着太阳轮的内外圆分别绕太阳轮的齿轮和内齿轮转动。
由于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和内齿轮产生啮合,所以行星轮的运动既受到太阳轮的轮齿个数也受到内齿轮的轮齿个数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不同挡位的变速。
在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系统还引入了离合器和制动器来控制行星轮和外壳的运动。
离合器用于将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的其中一部分连接起来,制动器用于将其中一部分固定住。
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可以实现行星齿轮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变速比。
通过行星齿轮系统的传动原理,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多个挡位的变速功能。
当需要提高车速时,可以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组合工作,使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之间产生相应的传动比,从而提供较高的输出转速。
当需要提高扭矩时,可以通过改变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状态,使行星轮与外壳之间产生固定的传动比,从而提供较大的输出转矩。
总之,行星齿轮系统是自动变速器中的重要传动机构,它通过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的组合运动,实现了传动和变速的功能。
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可以改变行星齿轮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变速比,满足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要求。
行星齿轮变速器

3、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挡执行元件
4、行星齿轮机构特点
这种行星齿轮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可 使换档迅速、平稳、准确而不会产生齿轮 碰撞或不完全啮合的现象。
行星齿轮变速器
二、行星齿轮机构
1、结构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由 一个太阳轮(中心轮)、 一个行星架、一个齿圈 和几个行星齿轮组成。
1-太阳轮;2-齿圈;3-行星架;4-行星齿轮
在现代汽车行星齿轮变速器中,广泛地 采用了辛普森式(Simpson)双排行星齿轮 机构和拉威娜(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 齿轮机构。
行星齿轮变速器
新课小结 1、行星轮机构的组成
2、行星轮机构的工作情况
行星齿轮变速器
作业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情况表
状态 档位 固定部件 输入部件 输出部件 旋转方向
n2—齿圈转速; n3—行星架转速; α—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
行星齿轮变速器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工作时将太阳轮、齿圈 和行星架这三者中的任一元件作为主动 件,使它与输入轴联结,将另一元件作 为被动件与输出轴联结,再将第三个元 件加以约束制动。这样整个行星齿轮机 构即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行星齿轮变速器
1)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
太阳轮带动行 星齿轮沿静止的齿 圈旋转,从而带动 行星架以较慢的速 度与太阳轮同向旋 转,传动比为:
i13=1 +α
为前进降速挡, 减速相对较大。
行星齿轮变速器
2)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太阳轮被动
传动比为 :
i31=1/(1 +α)
为前进超速挡, 增速相对较大。
行星齿轮变速器
3 )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
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 介绍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高效、智能化的变速器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
它通过电控系统控制行星齿轮的组合方式,实现车辆的换挡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2. 基本构造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制动器、液力变矩器等。
其中,行星齿轮组是变速器的核心部件,起到变速的作用。
3. 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环齿轮组成。
太阳齿轮与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环齿轮与动力输出轴相连,而行星齿轮则与变速器的各个挡位相连。
3.1 挡位选择在行星齿轮组中,太阳齿轮为输入,环齿轮为输出。
通过选择不同的行星齿轮来改变太阳齿轮与环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从而达到不同挡位的选择。
3.2 换挡过程当驾驶员需要换挡时,电控系统会根据车速、转速等信息进行判断,并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通过改变行星齿轮的组合方式来实现换挡操作。
具体来说,换挡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离合器切换:在需要换挡时,电控系统首先会切断当前挡位的离合器,断开传动。
同时,预先准备下一个挡位的离合器,以便实现顺畅的换挡。
2.制动器操作:电控系统会根据需要制动的情况来控制制动器的操作。
制动器主要用于暂时锁定行星齿轮,防止不必要的滑动。
3.行星齿轮组组合变化:在离合器切换和制动器操作完成后,电控系统会根据需要的挡位来改变行星齿轮的组合方式。
通过控制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工作,行星齿轮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挡位选择。
4.离合器连接:当行星齿轮组组合变化完成后,电控系统会连接相应挡位的离合器,以重新建立传动关系。
5.离合器释放:当离合器连接完成后,电控系统会逐渐释放离合器,并通过制动器来实现换挡的顺畅完成。
4. 优点和应用行星齿轮式电控自动变速器相比传统变速器具有以下优点:•换挡平顺:利用电控系统控制换挡过程,可以实现平顺的换挡,提高驾驶舒适性。
•换挡快速:电控系统能够快速判断换挡时机,并控制各个部件的操作,从而实现快速换挡。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D位2档的传动原理
辛普森式三档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同理,可推出2档的传动比为与前进1档时一样,单 向离合器F1只能锁住前后太阳轮组件不作逆时针方向转 动。当松开发动机油门时,汽车即作滑行行驶,如正处 于下坡,则无法利用发动机的低转速进行减速制动。
④手动2档(2位2档) 为了利用发动机制动,可将变速器操纵手柄从
“D”位移至“2”位。自动变速器在手动2位的2档时处 于能产生发动机制动作用的状态(如图)。
2位2档的传动原理
辛普森式三档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发动机的制动作用是由2档强制制动器B2来实现的。 当操纵手柄位于“2”位,而行星齿轮变速器处于2档时 ,前进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同时工作。动力从发动机传 往驱动轮时,行星齿轮机构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及传动比 与前进1档时相同。而当节气门松开,发动机处于怠速 而汽车进行滑行时,汽车驱动轮通过变速器输出轴驱动 行星齿轮机构,因前后太阳轮组件始终被B2固定,行星 齿轮变速器输入轴被反向驱动,以原来的转速旋转,变 矩器涡轮转速高于泵轮的转速,成为汽车驱动轮通过变 矩器逆向驱动发动机曲轴的工况,因此可利用发动机制 动。
辛普森式三档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⑤前进3档(D位3档) 前进档离合器C1和倒档及高档离合器C2同时结合,前
排齿圈与太阳轮组件转速相同,前行星排被连接成一个整 体同速旋转,从行星架输出动力至输出轴。后行星架虽然 与输出轴同速,但只是作空转。此时,行星齿轮变速器的 传动比i=1,即为直接档(如图)。
D位3档的传动原理
档位与执行元件关系(见下表)。
四档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简图
1-输入轴 2-超速行星排 3-中间轴 4-前行星排 5-后行星排 6-输出轴
C0 -直接离合器 C1- 前进离合器 C2 –倒档及高档离合器 B0 – 超速制动 B1 – 2档单向离合器 B2 – 2档强制制动器 B3 – 抵档及倒档制动器 F0- 直接单向离合器 F1 – 2档单向离合器 F2- 抵档单向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ppt课件

1
第三节 齿轮变速器
作用:具备普通手动变速器所有的作用。 (1)改变传动比; (2)实现到车行驶; (3)中断动力传递。
结构组成:变速齿轮机构和换档执行机构。
典型的齿轮变速机构的形式:平行轴式(或称定轴式、 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包括有辛普森式、拉维 娜式、串联式等)。
片式制动器
• 9-弹簧 • 10-活塞 • 11-内外O形密
封圈 • 12-壳体 • 13-滚针轴承 • 14-推力轴承 • 15-密封环52
制动器 53
带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制动器间隙由调 整螺钉调整。
54
带式制动器
伺服机构的形式有: 直杆式、杠杆式、钳形式等。
55
3、单向离合器
作用:利用单向锁止的原理实现对单排元 件的固定或者是单排中两个元件的锁止或 者前后两个单排元件的连接。
8
一、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分析
传动方案:有8种。
9
一、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分析
档位设置: 行星齿轮架作从动件---------1档或2档 两元件连接后带另一元件-----3档 行星齿轮架作主动件---------O/D档 行星齿轮架固定-------------倒档。
10
二、行星排的组合
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所采用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复合 式行星齿轮机构和串联式行星机构。
23
三、行星排的表达方式
捷豹JX波箱
24
三、行星排的表达方式
4HP20
25
三、行星排的表达方式
09G变速器结构
26
三、行星排的表达方式
09G变速器结构
27
三、行星排的表达方式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用于实现自动换挡的机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来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和比值,从而根据行驶工况自动变换不同的传动比。
具体来说,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机构主要由太阳轮、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等元件组成。
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会根据发动机负荷、车速和制动器使用情况等因素,自动切换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动力传递、油耗和换挡平顺性等方面的需求。
在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等元件可以围绕各自的轴线旋转。
当某个元件受到驱动力时,它会与周围的元件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传动比。
具体而言,当输入轴转动时,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等元件也会随之转动,但它们的转速和方向会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控制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等元件之间的传动比和转速,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不同的换挡动作。
总之,行星齿轮机构通过控制动力传递的方向和比值,实现了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功能。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结构,对于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改善行驶平顺性和降低噪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结构原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结构原理自动变速器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改变不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实现车辆的速度调节和行驶方向的改变。
其中,行星齿轮结构是自动变速器的一种常见设计,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行星齿轮结构由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组成。
太阳齿轮是固定齿轮,内齿圈则是输入轴,行星齿轮则是在太阳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齿轮,能够以不同方式连接到输出轴上。
行星齿轮结构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传动比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
行星齿轮结构的变速原理是基于行星齿轮的连接方式。
行星齿轮通常由行星齿轮轴和一对齿轮组成。
行星齿轮的齿轮数量通常比太阳齿轮和内齿圈的齿轮数量多。
在变速器中,太阳齿轮通过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而内齿圈则通过输出轴与车轮相连。
太阳齿轮的转速决定了输入轴的转速,而内齿圈的转速决定了输出轴的转速。
当太阳齿轮转动时,行星齿轮会绕着太阳齿轮旋转。
行 planetgear ,则沿太阳轴旋转。
当行星轮移动时,内部枢轴和外部转台也挂钩。
行星轮的旋转和行星轴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
在行星齿轮结构中,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轮传递动力,而行星齿轮与内齿圈通过另一对啮合的齿轮传递动力。
根据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连接方式,行星齿轮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方式。
当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连接时,输出轴的转速等于内齿圈与太阳齿轮的转速之差,此时输出轴的转速较低。
当太阳齿轮与内齿圈连接时,输出轴的转速等于内齿圈与太阳齿轮的转速之和,此时输出轴的转速较高。
通过改变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连接方式,变速器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实现车辆的加速、匀速和减速等行驶状态。
总之,行星齿轮结构是自动变速器中一种常见的传动设计,通过改变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传动比,实现输出轴的转速调节。
行星齿轮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在现代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行星齿轮变速器处于1挡、2挡、3挡或倒挡时,超速行星排中的超速 制动器B0放松,直接离合器CO接合,使超速行星排处于传动比为1的直接传 动状态,而后半部分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各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和原辛普森 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在1挡、2挡、3挡及倒挡的工作完全相同(表5-3)。
(2)双行星排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改进后的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各换挡执行元件在不同挡 位的工作情况见表5-6。
三、拉威挪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 作原理
在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行星架之间增 加一个离合器,就可以使之成为具有超速挡的4挡行星齿轮变 速器。图5-13为拉威挪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拉威挪 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相比,它仅仅在输入轴和行星架之间增 加了一个高挡离合器C4。
各换挡执行元件在不同挡位的工作情况见表5-5。
二、改进后的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 结构与工作原理
改进后的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在输入轴和后 太阳轮之间增加了一个离合器和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使2挡 和3挡也有两种状态,即通过操纵手柄的位置可以选择无发动 机制动或有发动机制动。图5-12为改进后的拉威挪式3挡行星 齿轮变速器结构。
第五章 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行星齿轮组成与传动原理 ● 行星机构控制部件 ● 辛普森式动力传递 ● 拉威挪式动力传递
第一节 行星齿轮组成与传动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是由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一个行星架和支承 在行星架上的几个行星齿轮组成的,称为一个行星排。
1.按齿轮的啮合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
这5个换挡执行元件在各挡位的工作情况见表5-1。
二、改进后的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 工作原理
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由2挡换至3挡时,一方面2挡制动器 B1要释放,另一方面倒挡及高挡离合器C1要接合。这两个换挡执行元 件的工作交替应及时准确,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换挡质量和变速器的 使用寿命。例如:若2挡制动器B1释放后倒挡及高挡离合器C1来不及接 合,会使行星齿轮变速器出现打滑现象,使发动机出现空转,并出现 换挡冲击;若2挡制动器B1未完全释放,倒挡及高挡离合器C1便过早接 合,则行星齿轮机构各独立元件之间会产生运动干涉,迫使换挡执行 元件打滑,加剧摩擦片或制动带的磨损。
(3)检查太阳轮、行 星架、齿圈等零件的轴颈 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 如有异常,应更换新件。
(4)检查单向超越离 合器,如滚柱破裂、滚柱 保持架断裂或内外圈滚道 磨损起槽,应更换新件。 如果在锁止方向上有打滑 或在自由转动方向上有卡 滞,也应更换。
第二节 行星机构控制部件
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行星齿轮的传动方式与挡位的关系,行 星齿轮机构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有8种传动方式,具体分析如下文。
①锁定内齿圈 锁定内齿圈后,可以有两种传动方式:一是 以太阳齿轮为主动、行星齿轮架为从动。(图5-2a)二是以行星齿 轮架为主动、太阳齿轮为从动。(图5-2b)
②锁定太阳齿轮 锁定太阳齿轮后,也可以有两种传动方式: 一是以内齿圈为主动、行星齿轮架为从动(图5-3a):二是以行星齿 轮架为主动、内齿圈为从动(图5-3b)。
2.按齿轮的排数不同,可分为单排和多排两种。
3.按太阳轮和齿圈之间的行星齿轮组数的不同,可分为单行星 齿轮式和双行星齿轮式两种。
行星排、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检验
(1)检查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 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2)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其标准间隙为0.2~ 0.6mm,最大不得超过1.0mmn,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 轮组件,如图5-1。
● 改进后的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 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在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中设置5个换挡执行元件(2个离合器、2 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超越离合器),即可使之成为一个具有3个前进挡 和1个倒挡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这5个换挡执行元件的布置如图5-7所示。 离合器C1用于连接输入轴和前后太阳轮组件,离合器C2用于连接输入 轴和前齿圈,制动器B1用于固定前后太阳轮组件,制动器B2和单向超 越离合器F1都是用于固定后行星架。制动器B1和B2可以采用带式制动 器,也可以采用片式制动器。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改善2-3挡的换挡平顺性,可在前后太阳 轮组件和2挡制动器B1之间串联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F2,称为2挡单向 超越离合器(如图5-8所示)。
目前大多数轿车自动变速器已采用这种结构。改进后的辛普森 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各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见表5-2。
三、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③锁定行星齿轮架 锁定行星齿轮架后,同样可以有两种传动 方式:一是以太阳齿轮为主动、内齿圈为从动(图5-4a);二是以内 齿圈为主动、太阳齿轮为从动(如图5-4b)。
④将任意两元件连接在一起 ⑤不锁定任何元件
如图5-5。 如图5-6。
第三节 辛普森式动力传递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 工作原理
● 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 原理
● 改进后的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 构与工作原理
● 拉威挪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 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5-11为拉威挪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图中,前太阳轮、 长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组成一个单行星轮式行星排,也称为前行星 排;后太阳轮、短行星轮、长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组成一个双行星 轮式行星排,也称为后行星排。在5个换挡执行元件中,离合器C1用于 连接输人轴和后太阳轮,它在所有前进挡中都处于接合状态,故称为 前进离合器。离合器C2用于连接输入轴和前太阳轮,它在例挡和3挡 (直接挡)时接合,故称为倒挡及直接挡离合器。制动器B1用于固定 前太阳轮,它在2挡时工作,故称为2挡制动器。制动器B2用于固定行 星架,它在倒挡或自动变速器操纵手柄位于前进低挡时工作,故称为 低挡及倒挡制动器。单向超越离合器F1在逆时针方向对行星架有锁止 作用,它只在1挡时工作,故称为1挡单向超越离合器。
这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在不同挡位下各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见表5-7。
在这种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中只要设置4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 及2个单向超越离合器,就能使之成为具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4挡 行星齿轮变速器,并且在1挡、2挡、3挡都有两种工作状态,即有发动 机制动或无发动机制动。这8个换挡执行元件的布置方式如 图5-10所 示。
第四节 拉威挪式动力传递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1)3行星排辛普森式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这种4挡行星齿轮变速器是在不改变原辛普森式3挡行星齿轮变速 器的主要结构和大部分零部件的情况下,另外再增加一个单排行星齿 轮机构和相应的换挡执行元件来产生超速挡的。这个单排行星齿轮机 构称为超速行星排,它安装在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前端(图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