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原发性肝癌内科学第8版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原发性肝癌(PHC)

消化系统疾病:原发性肝癌(PHC)

转 移 途 径
肝内转移: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 门静脉、肝静脉、胆管癌栓 肝外转移:占50% 血行转移:肺、肾上腺、骨、肾、脑 淋巴转移:肝门、主动脉旁、胰、脾、 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腹膜、隔、卵巢、胸腔
临 床 表 现
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亚临床肝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经AFP普查 发现。 自然病程: 过去认为3-6月 现在认为至少24个月 AFP↑ → 亚临床 → 临床症状 → 晚期 → 死亡 10月 8月 4月 2月
◆假阴性:PHC分化程度、分泌时相、类型等
◆假阳性: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甲胎蛋白异质体(Fuc AFP):用扁豆凝集素 LCA亲和双向放射免疫电泳法,人体血清AFP可 分成LCA结合型和LCA非结合型两种AFP异质 体,两者占总量的比值因病而异,PHC结合型 比值高于25%,良性肝病低于25%
HBV和HCV与PHC的关系
HBV
HCV
PHC病人,肝炎病毒标志阳性>90%(对照15%)、 30%有慢性肝炎 肝癌高发区HBsAg 阳性发生肝癌较阴性者高650倍 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 占51.1% HBV 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 达与癌变可能有关。 我国:HCC 中5-8%HCV阳性(0-2%) 日本:HCV与HCC的关系更为密切 HCC中很多病人为HCV+HBV感染
肝癌的症状
肝区疼痛 肝大: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 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黄疸 肝硬化征象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进行性消瘦、发 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 质。伴癌综合症: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
增多症、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
转移灶症状
临 床 分 期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内科护理学课件-原发性肝癌

内科护理学课件-原发性肝癌

2021/2/6
3434
【护理措施】
7、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观察其言行举止, 分析评估病人的焦虑程度,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教会一些消除焦虑的方法。仔细进行手术前指导,介绍成 功病例,消除紧张心理,医护人员与家属一起帮助病人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接受和配合治疗及护理。
2021/2/6
14
临床表现
2、并发症 ① 肝性脑病 是肝癌晚期的并发症,约1/3的病人因此
死亡。 ② 上消化道出血 常因合并肝硬化引起食道、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时发生呕血和黑便。晚期可因胃 肠道粘膜糜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而有广泛出血。
2021/2/6
15
③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当癌结节破裂局限于肝包膜 下,可形成压痛性包块,破裂进入腹腔可引起急 性腹痛及腹膜刺激征。
2021/2/6
24
【护理评估】
3、心理-社会状况
肝癌病人多伴有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病史,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病人丧失信心,经济负担较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敏 感、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变化。
2021/2/6
2525
【护理诊断/问题】
(1)预感性悲哀 与病人知道疾病的预后有关 (2)疼痛 与癌肿进行性增大、肝包膜张力增加或
2021/2/6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4、其它因素 遗传、污染饮水源、酒精、有机氯类农药、亚硝胺、
寄生虫感染、微量元素、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等, 可能与肝癌有关。
2021/2/6
5
病理
1、分型:肝癌病理按大体形态可分为:
(1)块状型 ,最多见,直径在5厘米以上 。有假包膜,易液 化、坏死及出血,故常出现肝破裂,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2)结节型,为大小不等的癌结节,直径≤5厘米。其特点为 癌块体积小,边界清楚。 (3)弥漫型,最少见,有米粒至黄豆大的癌结节散布全肝, 肝大不显著,甚至反可缩小。 (4)小癌型,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原发性肝癌试题预测(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原发性肝癌试题预测(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原发性肝癌试题预测(三)1、名词解释原发性肝癌正确答案:原发性肝癌足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死亡率。

2、单选关于亚临床肝癌(小肝癌),下列哪项叙述(江南博哥)是不正确的() A.肝功能正常B.临床上无肝癌症状及体征C.肿瘤直径<3cmD.AFP可呈阳性E.腹水正确答案:E3、单选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无关的是()A.HBV感染B.HCV感染C.华支睾吸虫感染D.黄曲霉毒素E.亚硝胺类化合物正确答案:C4、配伍题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肝癌常见的临床表现()A.消瘦、乏力、腹胀B.贫血出血倾向C.腹部蜘蛛痣D.腹水伴脾大E.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正确答案:D,E5、单选对原发性肝癌最有协助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是()A.碱性磷酸酶B.甲胎蛋白C.γ—谷氨酰转肽酶D.放射性核素肝扫描E.异常凝血酶原正确答案:B6、问答题男性患者,42岁,15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未予重视。

近5年来刷牙时出现齿龈出血。

2个月前无明诱因出现呕血,总量大约1500ml,经常规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

但之后反复腹水,且量逐渐增多,并伴进行性消瘦,右上腹隐痛及黄疸。

查体:精神差,消瘦,皮肤巩膜轻至中度黄疸,肝肋下3cm,质硬,触痛,脾肋下2cm,质硬无触痛,腹水征阳性。

肝功显示:A/G25/36g/L,ALT45U/L,AST62U/L,GGT212U/L,ALP238U/L,TB64μmol/L,DB47μmol/L,血WBC3.8×10/L,N0.78,10.22,PLT52×10/L。

该患者的可能诊断是什么?要明确诊断还需哪些检查?正确答案:主要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原发性肝癌(3)脾功能亢进(4)自发性腹膜炎还需检查:(1)AFP及其他肝癌示志物(2)腹部8超或CT(3)腹水常规、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检查7、配伍题AFP和ALT同步上升()AFP上升而ALT下降()A.肝脓肿B.肝血管瘤C.肝囊肿D.肝癌E.活动性肝炎正确答案:E,D8、单选我国肝癌最常见的病因是()A.乙型肝炎B.丙型肝炎C.黄曲霉毒素D.亚硝胺类化合物E.血吸虫病正确答案:A9、单选?男性,52岁,低热,肝区胀痛2个月并消瘦,近3周发现尿黄、巩膜黄染。

原发性肝癌教案(勿删)

原发性肝癌教案(勿删)

延安大学医学院教案授课院系: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教研室:内科教研室课程:内科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时间安排课程导入通过临床案例启发式、提问法引出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问题,并讲述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提出问题。

2分钟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情况:我国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及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男女比例为5:1。

结论:高发生率,高死亡率。

PPT+举例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概念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定义: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PPT8分钟原发性肝癌病因原发性肝癌的病因:1.病毒性肝炎2.食物及饮水3.毒物与寄生虫4.遗传因素PPT+图片+举例法15分钟病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一)大体病理形态分型:1.块状型2.结节型3.弥漫型;(结节型)(二)组织病理:1.肝细胞肝癌2.胆管细胞癌3.混合型肝癌。

(胆管细胞癌)PPT+图片+图表+推理法10分钟临床表现(一)症状:1.肝区疼痛2.肝大3.黄疸4.肝硬化征象5. 全身性表现6.伴癌综合征(二)并发症:1.肝性脑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4.继发感染PPT+图片+举例+推理法15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模型□标本□教学板与板书□电视□图片☑图表☑自制□其它☑教学手段PPT☑视频□动画□雨课堂☑问卷星□sp □临床病例□其它☑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甲胎蛋白:阳性率70%,AFP〉400ng/ml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2.AFu、GGT2、APT、AAT、ALP-Ⅰ等有助于AFP阴性肝癌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CT检查 MRI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PPT+图片+举例1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关键:影像、AFP、活检2.根据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寻找病因进行诊断。

PPT+推理法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继发性肝癌、肝硬化结节、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肝包虫病与其他肝脏肿瘤或病变疾病相鉴别。

八年制内科学 原发性肝癌

八年制内科学 原发性肝癌

八年制内科学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中的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不足5%。

本病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远期疗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早期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

【流行病学】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55%,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肝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间具有明显差异。

东亚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和南欧,而北欧及美洲的发病率最低。

国内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其中江苏启东、福建同安、广东顺德、广西扶绥是高发区。

男:女比例为2.7:1。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多认为与以下易患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不同,故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不同。

我国肝癌患者中HBV的检出率髙达90%,而在欧美及日本等HCV感染的高发国家及地区,肝癌患者的HCV检出率高。

HBV的致癌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是由于HBVDNA与宿主DNA的整合、HBV游离复制型缺陷病毒的存在以及HBV的某些基因产物使宿主基因组丧失稳定性,激活或抑制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内的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细胞癌变。

HCV的致癌机制不同于HBV,其可能是通过表达基因产物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而诱发肝细胞恶变。

基因1型HCV感染者较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肝癌;HBV/HCV重叠感染或合并HI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性明显增加;血清肝炎病毒检测值长期处于高水平者更易发展为肝癌。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

内科学第八版简介《内科学第八版》是一本权威的内科学教材,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本文将介绍《内科学第八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概述《内科学第八版》覆盖了全面的内科学知识,包括以下主题:1.内科学基础:介绍内科学的基本概念、疾病分类、病理生理学和诊断原则等内容。

2.常见内科疾病: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专科内科学:涵盖了心血管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呼吸内科学、血液内科学、内分泌学、感染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等专科内容。

4.内科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介绍各种内科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

5.内科学研究方法:探讨内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术等内容。

特点《内科学第八版》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性:本书以系统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内科学知识,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各个内科领域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2.实用性:本书注重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大量临床案例和实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临床实际问题。

3.更新性:本书是内科学领域的最新教材,涵盖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4.可读性:本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使学习过程更加容易和高效。

应用价值《内科学第八版》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学生: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本书是一本全面、权威的内科学教材,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内科医生:对于内科医生来说,本书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及时了解内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结《内科学第八版》是一本权威的内科学教材,全面介绍了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常见疾病、专科内科学、辅助检查和治疗技术以及研究方法。

本书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更新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和内科医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PPT课件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PPT课件
来自于胆管细胞。 3.混合型:二者同时存在。

(三)转移途径

1.肝内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最早也最常。
2.肝外转移
血行转移:肝外血行转移以肺转移常见。
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
种植转移:种植于腹膜、膈、盆腔。
临床表现

早期缺乏典型症状, 有症状而就诊者多属中晚期。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 癌结节破裂: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

二、局部治疗

1.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适用于肿 瘤<3cm者,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2.射频消融术(RF):也可达到治疗性切除目的。
3.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为中晚期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靶向性好、创伤小、可重复、患者容易接受。



TAE

三、肝移植。

四、抗病毒治疗:HBV感染者在手术、局部治疗 或肝移植后均需坚持口服抗病毒治疗。
③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与转移。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2.AFP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
① AFP>400ug/L持续4周;
② AFP在200ug/L以上持续8周;
③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
3.其它阳性:生殖腺胚胎瘤、妊娠、肝炎、肝硬 化、少数转移性肿瘤。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0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primary carsinoma of the liver
原发性肝癌
遵医附院消化科
目标要求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 及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黄曲霉毒素
• 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受黄曲霉素污染严重区域肝 癌发生率高
• 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的强致 癌剂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肝硬化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
注: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淤血性肝硬化与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精品PPT
治疗
二、局部治疗:
1、射频消融术(RF)肝癌微创治疗最具代表性的消融方 式,适用于≤3cm肿瘤
2、微波消融 3、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 3、肝动脉栓塞(TAE) 目前非手术治疗晚期肝癌的常用
方法
精品PPT
治疗
三、肝移植 四、药物治疗 五、病人教育
索拉菲尼
精品PPT
预后
预后好
❖ 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瘤、肝炎、肝硬化、肝转移瘤等 ❖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2月,ALT正常(警惕亚临床肝癌)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 1、超声显像: • 无创、低廉、灵敏 • 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可检出肝内直径>1cm的占位 • 检出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 了解病灶血供状态 • 引导肝穿刺活检
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结节或巨块 边缘钝而不整齐,有压痛
精品PPT
临床表现
三、黄疸:晚期出现 癌块压迫或阻塞胆道等→阻塞性黄疸(多) 肝细胞大量损害→肝细胞性黄疸
四、肝硬化征象: 肝癌伴肝硬化:肝功能减退 门静脉高压症的各种表现
精品PPT
临床表现
五、全身性表现: 进行性消瘦、发烧、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
精品PPT
诊断及鉴别诊断
精品PPT
肝癌诊断标准
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US、增强CT、MRI或选 择性动脉造影)表现,病灶>2cm
2、一项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2cm,AFP>400ng/ml 3、肝脏活检阳性 满足上列三项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肝癌
精品PPT
诊断
高危人群: • 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炎 • 肝硬化 • >35岁的HBV或HCV感染者
精品PPT
【概 述】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 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毒性肝炎 2. 黄曲霉素 3. 肝纤维化 4. 其他肝癌的高危因素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性肝炎
HBV感染是我国肝癌病人的主要病因 HBV的DNA序列和宿主细胞的基因序列同时遭到 破坏或发生重新整合→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 细胞癌变
检测AFP+超声(1次/6-12月),有助于早期诊断
精品PPT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AFP阴性,关键病理检查、肝外原 发癌的证据 2、肝硬化结节:增强CT、MRI检查,无强化 3、活动性病毒性肝炎:
AFP和ALT动态曲线平行或同步↑ 、或ALT持续 ↑至正常的数倍 →活动性肝病
AFP和ALT曲线分离,AFP ↑而ALT正常或由高到 低→原发性肝癌
小肝癌
单结节<3cm或
预后好
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
精品PPT
病理
一、分型
(二) 按组织学分型 • HCC (占90%) 最多见 • ICC • HCC-ICC 最少见
精品PPT
病理
二、转移途径
(一)肝内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 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形成癌栓→脱落→肝内广泛转移
(二)肝外转移 (1)血行转移:肺转移最多见,其次脑、肾上腺、肾等 (2)淋巴转移:以肝门淋巴结最为多见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
2、CT:
1cm左右肝癌检出率>80% 呈“快进快出”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 2、CT: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
3、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 直径1-2cm的小肝癌,正确率>90%
4、PET-CT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三、肝穿刺活检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学检查是确 诊肝癌最可靠的方法。
良和恶病质等
六、伴癌综合症 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等。
❖ 机理:癌本身的代谢异常→影响机体内分泌或代谢异常
精品PPT
并发症
精品PPT
并发症
1.肝性脑病:终末期最严重的并发症,预后不良 2.上消化道出血 :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约10%肝癌患者癌结节破裂
出血 4.继发感染:如肺炎、SBP、肠道感染等
预后差
瘤体<5cm,早期手术 癌肿包膜完整,无癌栓 分化程度高 机体免疫状态良好者
合并肝硬化或有肝外转移 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
ALT显著升高者
精品PPT
谢谢!
THANK YOU!
精品PPT
精品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其他肝癌的高危因素
1、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等为可疑致癌剂 2、华支睾吸虫感染→胆管上皮增生→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3、长期饮用污染水 4、香烟中多环芳烃、尼古丁和亚硝胺
精品PPT
病理
精品PPT
病理
一、分型
(一)按形态分型 1、块状型:最多见(70%),癌块直径>5cm >10cm称巨块型 2、结节型: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5cm 常伴肝硬化
精品PPT
鉴别诊断
4、肝脓肿:明显炎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性穿刺或药 物试验性治疗
5、肝包虫病:牧区生活或接触病犬 6、其他肝脏肿瘤或病变:肝血管瘤、肝腺瘤等,
AFP、US、增强CT/MRI
精品PPT
治疗
精品PPT
治疗
肝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肝癌的治疗性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手术治疗 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是手术切除的首选适应症
(3)种植转移:少见
精品PPT
临床表现
精品PPT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 症状明显者,大多进入中晚期 肝区疼痛、乏力、食欲缺乏 及消瘦是最有特征的临床症状
精品PPT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最常见 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如癌结节破裂→剧痛,产生急腹症
机理:肿瘤生长→肝包膜受牵拉 二、肝肿大: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
单个癌结节<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之和<3cm称为小肝癌
3、弥漫型:少见,米粒至黄豆大小,弥漫分布 常因肝衰竭而死亡
精品PPT
病理
巨块型
精品PPT
病病理
发病率 癌肿 临床意义
块状型 最多 5-10cm,单/多个 肝破裂
结节型 较多 <5cm,多发 肝硬化
弥漫性 少 小,弥漫分布 肝衰竭
精品PPT
辅助检查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1、甲胎蛋白(AFP) • 肝细胞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 • 阳性率为70%-90%
• 普查中阳性发现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 • 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
预测复发
精品PPT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重点) 1、AFP>400ng/ml,持续4周 2、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3、AFP>200ng/ml,持续8周
原发性肝癌
精品PPT
目标要求
1、掌握临床表现、早期发现肝癌的措施 及诊断标准
2、熟悉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病因及病理
精品PPT
概述
精品PPT
【概 述】
❖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指
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病理类型: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90%)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HCC-ICC混合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