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及洗消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内外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核素内外污染的医学处理
16
(二)去污洗消设施准备
1、去污室的主要设施 1)冷热水供应系统 2)放射性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统 3)非放射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的收集器具 4)头面部污染 去污设施
17
5)全身污染去污设施 6)伤员不能站立时的去污设施 7)生物样品的采集器具 8)污染伤口处理的设施和设备 9)观察室的设施和设备
放射性核素内外污染的 医学处理
2020/8/20
主要内容 1、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医学处理 2、伤口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医学处理 3、内污染的医学处理
2
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 医学处理
3
一、概述
(一)体表放射性核素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的位置 1、发生机率 2、受害人数 3、紧急程度 4、处置技术
柠檬酸盐等。 C、氧化剂:饱合高锰酸钾,次氯酸钠。 D、复合洗消剂:多种洗消剂中合组成。
22
EDTA肥皂: 将6gEDTA-Na2溶于10ml3%NaOH溶液中加 40%-60%肥皂溶液至100ml制成EDTA肥皂
复方肥皂: 将5%EDTA- Na2,3% Na2CO3, 5%偏磷酸钠, 30%合成洗涤剂和58%的香皂混合制成复方 肥皂。
26
(五)去污废水,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准备
1)去污废水: 基本要求:去污室要建立放射性废水的 收集系统 基本装置:废水储存箱 废水液面指示灯 排放控制装置
27
排放标准: 去污废水的排放要符合国家标准。
总α放射性的1Bg/L,总β放射性10Bg/L 几点说明: ——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废水的放射性比活度
4
(二)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形成
1、核武器爆炸 2、核反应堆营运和事故 3、核工业后处理营运和事故 4、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和事故 5、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6、核恐怖事件 7、脏弹 8、贫铀弹

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评估与治理方法研究

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评估与治理方法研究

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评估与治理方法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放射性核素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放射性核素具有高毒性和放射性,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评估和治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评估方法2.1 污染评价指标放射性核素污染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和放射性核素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等。

常用指标包括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扩散程度、污染源与人群之间的距离等。

2.2 污染评估方法方法主要采用模型计算、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等。

其中模型计算包括数值模拟和统计模型,现场监测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土壤监测和水质监测等。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资料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第三章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治理方法3.1 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技术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不同物理性质进行处理,如利用辐射来杀死有害菌;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处理,如利用离子交换剂吸附放射性核素;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学原理进行处理,如利用植物吸收放射性核素。

3.2 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

化学修复主要是强化土壤的化学活性,使得污染物能够被有效地转移和吸附;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污染地区的土壤;物理修复主要是利用深松和原位烧毁技术,通过物理手段控制和治理污染物。

第四章放射性核素污染治理案例4.1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的治理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治理手段,包括清理、监测、灭菌、土地修复等。

治理期间,政府对事故影响区域进行了广泛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监测,并进行原地修复和土地搬迁等措施,逐步控制了事故的影响。

4.2 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修复案例在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已经成功实施了一个放射性核素污染场地修复项目。

在项目中,采用了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的结合方法,通过运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直接水力吸放技术,修复了污染土壤的放射性核素,使土壤得到彻底的治理。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处理办法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处理办法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处理办法
1、如果放射性核素误服入患者体内,应按照如下措施处理:
(1)催吐:物理方法刺激咽喉部,或用催吐剂如盐酸阿朴吗啡5-10mg,皮下注射
(2)洗胃:温水、生理盐水或苏打水,禁用促进放射性核素溶解和吸收的酸性物质洗胃
(3)服沉淀剂:如89Sr可用硫酸钡、磷酸三钙和磷酸氢二钠
(4)泻剂:口服硫酸镁10g,在受到内污染后4小时内服用
2、如果放射性核素误吸入患者体内,应按照以下措施处理:
减少呼吸道吸收:可用棉签拭去鼻腔内沾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喷血管收缩剂(如0.1%肾上腺素或1%麻黄素溶液)。

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

减少甲状腺的吸收:用稳定性碘阻止放射性核素在甲状腺的吸收,常用碘化钾100mg口服,必要时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如他巴唑。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20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一.放射性核素外污染
o 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皮肤或粘膜), 或为健康的体表,或为创伤的表面。
o 所沾附的放射性核素对沾附局部构成外照射 源,同时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人体构成内照 射。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o 重复2~3次,并监测放射性活度至不再降低 为止,但每次处置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o 初步去污后,对残留的放射性核素宜采用不 同的专用去污剂。
o 必要时可用弹力粘膏敷贴2-3小时,揭去粘 膏再用水清洗,对去除残留性污染有较好效 果。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 口腔: 用牙膏刷牙,用3% 柠檬酸反复清洗口腔,或 用水含漱,不要吞咽;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1、经呼吸道吸入 o 呼吸道吸入是造成体内放射性污染的主要
途径。 o 主要预防措施:增加室内通风、使用通风
橱或手套厢、进行湿式作业等。 o 一般情况下可佩带一般口罩或特殊防护口
罩,必要时要带面具和穿气衣。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使用呼吸防护装置
通风橱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2、经消化道食入 o 食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是造
成体内放射性污染的另一个途径。 o 预防:加强对水和食品的监测,禁止在工作
区或污染区进食、饮水或吸烟。注意防止手 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
3、经体表进入体内
o 皮肤被污染后,除会对皮肤造成照射外, 放射性物质还会通过正常皮肤或伤口进入 体内,造成内污染。
o 应避免皮肤与放射性物质接触,为此可穿 戴一些个人防护器具,如工作服、工作帽、 手套和防护鞋等。

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处理技术方案

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处理技术方案

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处理技术方案(试行)1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查流程2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流程3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附件:1 人员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记录表(现场评估)2 人员体表放射性污染去污方法和效果二、人员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程序1.对表面污染仪进行质量控制检查;2.将探头用塑料薄膜包裹以防污染,测量污染检测点的本底;3.如图1所示,在污染探测器距被测人员的衣服和皮肤1cm处进行检测,如果是进行α检测,探头距人体要小于0.5cm。

4.从头顶开始,从一侧向下移动探头,依次检测颈部、衣领、肩部、手臂、手腕、手、手臂内侧、腋下、体侧、腿、裤口和鞋。

检测腿内侧并按图1所示顺序,检测身体另一侧。

平行移动,检测体前和体后。

特别注意脚、臀部、肘、手和脸部。

探头移动速度约为每秒5cm。

注意监听污染声音信号。

5.身体最可能受到外污染的部位是手和脸(包括身体孔口),受污染可能性较小的部位是头、颈部、毛发、前臂、手腕和躯干。

6.检测到有污染人员,应检测其个人的所有物品,包括手表、手提包、钱等。

检测受到污染物品应放入袋中并做污染标记。

应脱掉被污染的衣服,装入袋中并标记,并提供替换衣服。

7.在人员污染控制记录表填写污染部位及其读数。

8.检测到有污染的人员,如果污染在外层衣服,应将衣服脱去后,继续检测,脱去外部衣物可去除大部分污染。

检测合格后,不需要执行其他去污程序,登记人员信息后允许回家。

9.体表污染检测结果是天然本底3倍及以上者,应视为受到放射性表面污染。

(天然本底测量方法:在检测点距离地面1米处测量,至少测量5次,取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仪器可探测下限可参考仪器说明,如无可探测下限可将标准差的3倍作为可探测下限)。

10.对检测到有外污染的人员,应对其采集鼻拭纸和咽拭纸,对鼻、咽拭纸,用表面污染仪进行放射性污染检测,初步判定是否可能受到内污染,对怀疑放射性核素吸收入体内,可能有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人员,应指导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作进一步测量和(或)生物样品放射性核素分析,估算放射性核素摄入量,进行医学处理。

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一、放射性操作完成后,应用剂量监测仪检测操作人员身体(双手、衣服)和操作台面及地面等工作场所,检查有无放射性污染。

二、如操作台面或地面被污染时,用吸水纸将其吸干后,再用有关的清洗剂(去污粉或5%硫代硫酸钠等)擦洗,应尽量不扩大其污染范围。

周围用铅砖或铅板等物将其屏蔽,并作上标记(核素名称、日期等)
三、如身体表面污染,先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131I或125I污染时可用5%硫代硫酸钠洗涤,再以10%KI或NaI帮助去污,然后用水刷洗。

四、如衣服被污染时,可放置lO个半衰期后,用水浸泡洗涤,然后用肥皂浸洗,再用水漂洗数次。

五、将放射性污染物置塑料袋内,标明核素名称及日期.存放于专用污物桶内。

六、如发生重大放射性污染事故,应及时疏散人员、封闭现场,并立即向科主任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详细记录全过程。

核医学科工作环境放射性污染处理流程

核医学科工作环境放射性污染处理流程

核医学科工作环境放射性污染处理流程一、本流程适用范围:放射性药物泄漏、患者排泄物(如呕吐物、尿液等)污染工作场所(包括桌面、地面、检查床)时的处理流程二、准备工具及材料:红色记号笔、大号滤纸(吸水纸)、纱布、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手持式γ辐射检测仪三、处理流程:发现放射性污染,立即报告科室应急事故处理小组组长,同时按照以下流程处理:1、患者排泄物(如呕吐物、尿液等)的处理①立即询问患者详情,确认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安排专人照顾患者。

②用γ辐射检测仪测量呕吐物、排泄物是否具有放射性,如果发现有放射性污染,按照以下流程处理:1)如果呕吐物、排泄物沾染到患者衣服,立即戴上手套协助其脱去沾染衣服放置到专门地点存放,并转移患者至特定休息室等待进一步处理2)如果沾染到皮肤上,则立即按照《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处理措施》处理2、地面及检查床污染物处理:立即疏散污染区附近无关人员,并在距离污染源2-5米附近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铅屏风,小组成员在穿戴好防护设备后立即对呕吐物进行处理,操作如下:1)首先用记号笔画出呕吐物的大致范围,并用滤纸(吸水纸)掩盖、吸附呕吐物后放入医用废物袋中,重复此动作多次直到无明显呕吐物残留。

2)用湿润的滤纸(吸水纸)或纱布沿呕吐物的外围螺旋向内擦拭污染区域,切忌乱抹扩散污染范围。

擦拭后的滤纸(吸水纸)也一并放入废物袋中,重复此操作多次直到手持式γ辐射检测仪测量污染区域放射性接近本底辐射或不再明显降低为止。

3)如多次擦拭后γ辐射检测仪测量放射性仍明显高于本底,则需要对污染区域采用铅屏风、铅板或铅砖屏蔽,并保持警示标志至污染区域计数衰变至本地水平。

4)将上述废物袋放置于铅废物箱5)科室辐射管理小组做好本次事件的记录,并按照不良事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

3、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放射性药物泄漏污染工作环境(包括桌面、地面)的处理①立即疏散污染区附近无关人员,并在距污染源2-5米附近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铅屏风②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并用红色标识范围1)用滤纸(吸水纸)吸干泄漏的放射性药物,并放入医用废物袋中2)用湿润的滤纸(吸水纸)或纱布沿污染区的外围螺旋向内擦拭污染区域,切忌乱抹扩散污染范围。

核电厂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

核电厂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8卷第19期核电厂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吴玲林左迟【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的原则和要求、健康和创伤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步骤和方法,为放射性工作人员在发生体表放射性污染时,提供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流程的参考,以减轻损害的程度和后果。

【关键词】核电厂;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作者单位】吴玲林,左迟;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一、体表污染分类根据核电厂体表污染的不同特性,一般分为以下四类:肢体局部污染,单纯的颈部、上肢、下肢、躯干的某一局部放射性污染;全身大面积污染,指颈部、肢体以及躯干的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颈部以上污染,包括面部、头发、耳、眼、鼻、口腔等区域的放射性污染;伤口污染,伴有体表创伤的皮肤污染。

二、去污原则遵循就近处理、尽快去除干净的原则。

在明确污染方式前提下,以尽量避免污染扩散和减少放射性废液产生量为首要原则选择最佳去污方法。

去污的基本过程:测量、记录、去污、再测量、记录。

从上到下:先去上肢、躯干,再去下肢;头面部去污作为特殊情况来处理;先低后高:同一部位污染,先去低污染区、后去高污染区;防止扩散:在去污过程中,应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切行为要以避免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和播散为原则;防止皮肤损伤:去污过程中,尽可能用温热的(<40ħ)流动水冲洗去污。

用专业去污物品或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药箱中的药剂;去污程序不宜过度实施,以免损伤体表,促进放射性核素吸收;去污过程中禁用任何可能会引起皮肤粘膜损伤、促进放射性核素入体的有机溶剂、浓度较大的酸碱溶剂和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性的溶剂。

(一)去污方法。

1.物理去污。

(1)擦拭。

用面巾纸、干或湿纱布、棉球、棉签等进行局部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保证学习效率,并在反思的过程中针对不合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使微课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创客思维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实验演示为主,吸引学生实验操作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于非牛顿流体的理论理解,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稀土元素、钚和超钚核素污染,用含EDTA或 含DTPA的专用肥皂,或用10%EDTA溶液或 1%DTPA(pH 3-5)溶液。
对铀污染,用1.4%重碳酸盐溶液清洗。
健康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2
对放射性碘污染,用含碘的卢弋氏(Lugol’s)液清 洗。
对放射性磷污染,用醋酸溶液(pH4-5)或食用醋清 洗。

(Multirad LLR)
全身污染监测仪(RTM-870pre)
参考IAEA Generic procedures for medical response during a nuclear or radiological emergency(2005)和依
据国内多年实践绘制。
常用去污设备-1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测量方法
所用探测器面积最好>100cm2
探测器尽量靠近皮肤,但不要接触。按顺序以23cm/sec速度,从头到脚,从左至右移动。各部位 污染水平准确标注在人体示意图上。
对高污染部位可用棉拭子测拭,留存,待测。
未知放射性核素污染时,先确定有否α 污染。可 抽出β /γ 探测器档板,记录下β +γ 数据。
将创伤污染人员迅速移离至安全埸所,在保护创面清洁 的前提下,脱掉或剪下衣服,暴露创面,以便于处理。
尽早用蒸馏水或大量清水冲洗创伤表面。用生理盐水更 好,但不要因等渗溶液而延误了开始清洗的时间。
对稀土元素、钚和超钚核素污染的创伤,宜用弱酸性(pH 3-5)的CaNa3-DTPA溶液(1.0g)和2%利多卡因10ml加入 到100ml生理盐水中冲洗。
最后监测脚底。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情况 及去污效果登记表”,在人 体平面图上标记污染分布、 范围和污染水平。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评估
存在于所考虑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的量超过其天 然存在量。
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皮肤或黏膜),或 为健康的体表,或为创伤的表面。构成外照射源, 同时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人体构成内污染和内照 射。
要尽早、就地开始去污,比晚些时间拿到高效 去污剂再开始去污效果要好得多。
创伤污染的尽早去污更为重要,若疑及高毒性α 核素和易转移性放射性核素污染,则立即开始 用清水冲洗,失血不多时,也不要急于止血, 继之再做表面污染测量。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去污原则-2
禁用可能促进污染核素入体的有机制剂、浓度较 大的酸碱溶剂和有较强刺激性的溶剂。
对撕裂伤,则要清整伤口,清除破损组织。对深 部刺破伤,并疑及残留物或严重残留污染,则需 藉助伤口探测仪准直定位下实施手术。
污染创伤的清创手术除遵循一般外科手术原则外, 尚应遵循放射性污染手术的处理规则:在污染部 位每进一刀,或更换刀片,或边测量污染水平边 进行,以避免因手术器械致污染的扩散。
D0.007为表皮厚度7mg/cm2处的吸收剂量率 D0.004 为表皮厚度4mg/cm2处的吸收剂量率
红外线热成像仪
增强的自动全时成像功能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去污原则-1
人体体表污染的放射性核素,原则上应尽快去 除干净。但避免损伤体表,促进吸收。
对众多污染人员尽快测量分类,对伤口污染和 严重污染要给予特殊关注和快速去污处理。
对放射性锶污染的创伤,可在创伤部位撒布玫琮酸钾。
同时对污染创伤部位进行直接污染测量或必要时采样测 量,α核素污染则需用伤口污染探测仪探测并对污染点定 位。
根据污染核素种类、水平、范围和对预后功能的可能影 响指导去污操作。
创伤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2
对创面较脏或污染点小且明确的创伤,往往需要 在局麻下进行伤口清创,一是清污染,二是清除 异物,洁净伤口。
尽可能用核素甄别仪或谱仪,确定核素种类,以 指导去污。
创伤的高毒性α 核素污染,需用伤口探测仪测量, 准直定位,以指导清创手术。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测量示意
让受污染人员站在一张干净的垫子上; 采用直立、四肢、手指分开的姿势; 首先监测手和手臂,再重复一次; 再从身体前面头顶开始至全身,仔细监 测前额、鼻、口腔、颈、躯干、膝和踝 部; 转身按同样顺序监测身体的背面;
人体受照射类型
外照射
外污染
**** ****
内污染

人体受照事故情况的估计
外照射
发生机率
++
对人体危害 +++
处理紧迫性 +
投入的精力 ++
技术储备要求 +
医疗职责阶段 I,II,III
外沾染 +++ + ++ + ++ I,II
内污染 + ++ +++ +++ +++ I,II
对不明核素又难于去除的皮肤污染,建议用5%高 锰酸钾溶液刷洗或浸泡污染部位3-5分钟,再用新 配制的5%硫代硫酸钠(或5-10%盐酸羟胺)溶液刷 洗或浸泡脱色。
对未能彻底去污的部位,涂对皮肤无刺激性的消 炎药膏,或用湿纱布敷盖以保护皮肤,或带上手 套,也避免放射性播散。
创伤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 -1
观察室
便携式表面污染监测仪(RTM 430)

注意污染人员的合理走向,
而不造成污染扩散。
厕所

便


注意设置恰当的测量仪器,
头部洗消
以区分开污染和已洗消干
生物样品 取样和贮存
足部洗消
工设 作备 人& 员洗

净的人员。
全身淋浴
办消

公药
注意污染衣物的脱放和污 染废物的分类存放。
医学 处置室
β-γ放射性核素(特别是软β核素)和可转移性放射 性核素的严重污染,尽早去污和评估,注意急性 β射线皮肤烧伤和放射性核素内污染。
去污过程中,污染衣物的脱放、去污剂的选取、 污染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行为要始终贯穿着避免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和避免放射性核素播散到他 人、他处。
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程序-1
尽早用上效果更好的专用去污剂 。适时、慎重地 选用络合剂去污。
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程序-2
对严重污染和疑及深度创伤污染,要尽可能的擦拭 取样,或留存清创组织/血液,做放射性核素分析。 以确定核素,指导医学处理。
对疑及放射性核素吸收入体的人员,应做进一步测 量和/或生物样品分析,估算摄入量。
β射程达8-11mm,其能量主要释放在皮肤层,是 损伤皮肤的元凶。0.1MeV能达到表皮,0.6MeV 能达真皮层,>2MeV穿透皮肤。
γ为高能射线,穿透身体。
体表放射性污染的测量仪器
门框式全身污染监测仪 便携式α 、β 表面污染测量仪 手、足、衣物污染测量仪 全身污染监测仪
使用(资料性附录) • 附录B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室去污剂和去污用品(资
料性附录)
目录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放射性污染的测量:核素种类和定量 放射性污染水平和危害的评估 放射性污染去除的要求和原则 放射性污染去除的场所和设备 放射性污染去除的标准和主要方法 放射性污染去污药箱的应用 关于损伤体表的污染测量和去污 放射性污染的预防---个人防护服 结语
人体皮肤
放射性体表污染的相关和结局
沾染放射源
核素:单一的,混合的 物态:固体,液体,气溶胶
转移:易转移,难转移
沾染体表
皮肤,粘膜 健康的, 创伤的:刺穿,切裂,擦伤
去污 扩散
本底
他人
他处
吸收
滞留
深处滞 留
内污染 内照射
放射性
致癌
皮肤烧伤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正常运行和操作:放射性核素开放操作
---核工业,核电站的维修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和应用
对创伤结痂应留存,以做放射性核素测量和分析。
体表去污室去污剂和去污用品-1
3%柠檬酸溶液 2%重碳酸钠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10%EDTA溶液 Na3CaDTPA和1%DTPA(pH 3-5)溶液 1.4%重碳酸盐溶液 卢弋氏(Lugol’s)液 醋酸溶液(pH4-5)或食用醋 高锰酸钾 硫代硫酸钠或盐酸羟胺 玫琮酸钾
GBZ/T216-2009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
• 前言 • 1 范围 • 2 定义 • 3 处理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原则和要求 • 4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应遵循的程序 • 5 健康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 • 6 创伤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处理 • 7 其他 • 附录A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去污室应配备的测量仪器和
尽快脱去污染的衣物和鞋,并装入污染物品袋, 备详细测量。
尽可能的判断出污染核素种类,选择恰当的仪器 按顺序进行测量,不遗漏。记录测量结果。
要遵循先低污染区,后高污染区和先上后下的顺 序。优先处理人体孔腔(如眼、口、鼻等)处污染。 注意皮肤皱折处和指甲缝处去污。
尽可能用温热的(<40℃)流动水冲洗去污。要用软 毛刷。认真、细致、轻柔地擦洗3-5次。
体表去污室去污剂和去污用品-2
消炎药膏 2%利多卡因 生理盐水 无刺激性滴眼液 1%稀盐酸 软毛刷 毛巾,浴巾,纸巾 洗眼壶 鼻腔灌洗器,鼻拭子 超声雾化器,喷(发)雾器 污染伤口处理器械和药品 理发工具,指甲剪,剃须刀,牙刷 清创包及污染伤口处理器械和药品
辐射事故情况
---放射性核素操作、运行和应用
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
---放射性播散装置(脏弹)RDD ---投“毒”(Radiation Poisoning)
脏弹的放射源可能来自……
+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im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