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的正确使用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用于精确地移动和分配液体。
以下是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1. 挑选合适的移液管:根据需要移动的液体量选择合适的移液管。
一般来说,移液管的容量应该略大于需要移动的液体量,以确保精度和减少误差。
2. 调整移液管的体积:根据需要移动的液体量,调整移液管的体积。
移液管通常有两个旋钮,一个用于调整体积,另一个用于释放或吸入液体。
3. 吸取液体:将移液管的吸液头浸入液体中,轻轻旋转旋钮,直到吸液头浸入液面下方,然后缓慢地释放旋钮,使移液管吸取液体。
4. 移动液体:将移液管的吸液头移动到需要移动液体的位置,轻轻旋转旋钮,使液体缓慢地流出移液管。
如果需要分配液体到多个位置,可以重复此步骤。
5. 排放液体:在完成移液操作后,将移液管的吸液头浸入废液容器中,轻轻旋转旋钮,将液体排放到废液容器中。
6. 清洗移液管:在使用移液管之前和之后,应该用纯水或其他适当的清洗剂清洗移液管,以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7. 储存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该将移液管垂直放置在支架上,以避免移液管的吸液头受到污染或损坏。
以上是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正确使用移液管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移液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准确地转移或分配液体样品。
以下是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1. 检查移液管是否干净和完整。
如果有损坏或污垢,应更换或清洁。
2. 在试管架上准备好所需的试管和液体。
确保试管稳定而不会倾斜。
3. 手持移液管,将其中一端浸入待转移的溶液中。
确保移液管不接触容器的壁或液体表面。
4. 轻轻按压移液管顶部的橡胶头,使其吸取需要的液体。
保持手指在橡胶头上的压力,直到吸取所需体积。
5. 转移到目标试管或容器时,将移液管的末端靠近目标容器的液体表面。
将手指轻轻松开橡胶头,缓慢释放液体。
6. 确保将所有液体释放到目标容器中,以避免滴漏或损失。
7. 使用移液管完成操作后,应将其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请注意,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实验需求而有所不同。
根据实验要求和操作指南,灵活调整使用方法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操作。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移液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用于在实验室中移取小体积的液体。
以下是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移液管:移液管有不同容量和精度的型号,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移液管。
常见的移液管容量有1ml、2ml、5ml等。
2. 握住移液管: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握住移液管上部,不要用力过度,以免破坏移液管的精密度。
3. 吸取液体:将移液管的吸头插入待吸取的液体中,轻轻松开手指吸取液体。
可以调整液体的体积大小,通过吸管上的刻度线进行调节。
4. 移液:将吸取的液体慢慢滴在目标容器中,可以利用容器的壁面将移液管靠近容器壁滴液,减少液体滴落和溅出的可能。
5. 清洗移液管:每次使用完毕后,要用纯水或酒精进行彻底清洗,以确保移液过程的准确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注意事项:
1. 不要用嘴直接吸取液体,以免受到污染和有害物质伤害。
应使用吸管帽等工具进行吸取。
2. 移液管应垂直放置,避免液体滴落或外溅。
3. 在吸取和滴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晃动移液管,以减少液体的损失和误差。
4. 吸取液体时应注意不要吸入气泡,以免影响移液的准确性。
5. 每个移液管只使用于一种液体,避免交叉污染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6. 移液管应放在平整干燥的地方存放,以防受潮和受到污染。
移液管的正确操作方法

移液管的正确操作方法
1.准确选择移液器件:根据需要移液的液体量进行选择,通常有100微升至10毫升的不同体积容量选择。
2.正确装配移液器:将移液器件连接好,如移液头和移液杆。
3.吸取液体:按压移液器顶部按钮,在吸取液体前先将移液器底部放置在容器中的液体表面上,然后缓慢松开按钮,让移液器吸取液体。
4.释放液体:将移液器头部移动到目标容器上方,按压移液器顶部按钮,缓慢释放液体,直到需要的体积达到。
5.清洗移液器:为避免交叉污染和降低误差,移液器在使用前后需要清洗。
用纯水或乙醇等清洁剂进行清洗,尤其是困难的气液两相的分离等样品需要洗涤多次。
6.保养移液器:移液器使用后需要进行消毒滤纸的更换。
对于手动移液器,需要注意操作手臂周边的灰尘和污渍并定期进行润滑和维护。
7.校准移液器:使用一个准确的底盘和相应体积的校准液校准移液器,以避免系统误差。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指导原则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原则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主要用于精确地移取或分配液体。
正确使用移液管是保证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指导原则。
一、选择适当的移液管在使用移液管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移液管。
一般来说,移液管有不同容量的规格,常见的有1毫升、5毫升和10毫升。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容量的移液管。
二、正确装载移液管1. 打开移液管盒,取出所需数量的移液管。
2. 轻轻拧开移液管盖子,将移液管的一端插入待移液体中,保持移液管与液体接触。
3. 按下移液管顶端的活塞,吸取适量的液体,注意不要超过移液管的容量。
4. 将移液管抬出待移液体,轻轻拧紧移液管盖子,避免液体溢出。
三、正确操作移液管1. 将移液管的一端放入待移液体中,确保液体与移液管底部接触。
2. 按下移液管顶端的活塞,使液体缓慢进入移液管。
避免过快或过慢地吸取液体,以免影响准确性。
3. 当液体吸取到所需体积时,停止按压活塞,保持移液管与待移液体接触,避免液滴残留在移液管外部。
4. 将移液管悬空,并使液体顶端与目标容器的液面平齐。
5. 轻轻按下移液管顶端的活塞,使液体缓慢排出。
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溅出液体。
6. 排液完毕后,将移液管从目标容器中取出,关闭移液管盖子。
四、注意事项1. 每次使用移液管前,应先清洗并擦干,避免残留液体或污染物影响实验结果。
2. 使用移液管时,要保持操作平稳,避免晃动或颠倒,以免液体溢出或误差增大。
3. 如果需要多次移液,每次操作前应清洗移液管,避免交叉污染。
4. 注意移液管的容量范围,不要超过最大容量或低于最小容量,以保证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如果液体黏稠度较高,可以事先在移液管内部涂覆少量润滑剂,以减少液滴残留。
总结:正确使用移液管是实验室操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选择适当的移液管、正确装载移液管、准确操作移液管以及注意事项的遵守都是保证移液操作的关键。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调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识表记标帜、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拔出欲吸取的溶液中,拔出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发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约5mm,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管的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坚持垂直,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拔出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坚持垂直,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当液面降至排液头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成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存的溶液的体积。
备注:1、移液管购入后都要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才干使用;2、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3、标示为“吹”的移液管可将排液头内的残留液体吹出;4、有些特殊移液管,如进口的AS级移液管一般标示等待时间(一般为5秒),该移液管等待时间结束后,将排液头在容器的内壁上向上滑动约10mm以除去残留液体。
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

移液管有各种形状,比较常见的像中部吹成圆柱形,圆柱形以上及以下为较细的管颈,下部的管颈拉尖,上部的管颈刻有一环状刻度。
材质一般为玻璃,以刻度确定体积。
标定对应体积的对应刻度时,采取的方法即称重法。
而由于移液管多为精密转移一定体积溶液时使用,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使用前:应先将移液管洗净,自然沥干,并用待量取的溶液少许荡洗3次。
2、吸液: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液液面下约1cm,不应伸入太多,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过多,也不应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而吸空。
左手拿橡皮吸球,一般用60ml洗耳球,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
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端外残留溶液。
3、放液:小心取出移液管,放入接受容器中,在此过程中,不能让管中液体漏出,使管尖靠在接受容器的内壁上。
保持移液管垂直而接受容器倾斜,抬起右手食指,让液体自由流出后,等待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
注意尖嘴处残留的少量液体不能用外力吹出,如果移液管上有注明“吹”字除外。
4、存放:如果每天都用,清洁完后选择一个稳定的架台,尖朝上存放。
长期储存对于清洁的移液管,用带隔的抽屉底下垫有干净的塑料泡沫存放。
最后,我们再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要点:检查移液管的型号、状态、清洁度;如果有必要的话,用待取液体冲洗移液管;用吸耳球吸取溶液到刻度线以上;用吸水纸擦净移液管;调整弯月面的位置,保证没有视差;移去移液管最后一滴;放出液体;把移液管尖端抵住容器壁等待指定时间,移去外面的一滴,通过转动移液管体如果标有《Ex》,,不要吹出管内液体;清洗擦净移液管;正确存放移液管。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约5mm,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管的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垂直,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保持垂直,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当液面降至排液头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
备注:1、移液管购入后都要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2、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3、标示为“吹”的移液管可将排液头内的残留液体吹出;4、有些特殊移液管,如进口的AS级移液管一般标示等待时间(一般为5秒),该移液管等待时间结束后,将排液头在容器的内壁上向上滑动约10mm以除去残留液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液管和吸量管在实验中应与溶液一一对应,不应串用 移液管使用后,应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 如果吸量管的刻度刻到管尖并标有“吹”字,并且要从
最上面的标线放至管尖时,溶液流到管尖后,从管口轻吹 一下 在同一实验中的同一溶液的吸量尽可能使用同一吸量管 的同一段,尽可吸耳球
移液管
(4)放液: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 出口尖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 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 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注意此时移液管尖端 仍残留有一滴液体,不可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 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否则就造成体积误 差,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对于标有吹的刻度吸管要把管 尖的液体吹出。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1)洗涤:使用移液管前,应先用铬酸洗液润洗,以 除去管内壁的油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残留的洗液,再 用蒸馏水洗净。洗净后的移液管内壁应不挂水珠。 (2)润洗:移取溶液前,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除去, 然后用待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润洗三次,润洗过的溶液应 从尖口放出,弃去
(3)移液: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 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液液面下约1cm,不应伸入太多, 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过多,也不应伸入太少,以免液面 下降后而吸空。先把橡皮吸球(一般用60ml洗耳球)内 空气尽量压出,再紧插在管口上。这时,左手拿橡皮吸球 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 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 约1cm时,迅速移去洗耳球,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取出 移液管,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并使与地面垂直, 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 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 流出,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端外残留溶 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