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是因为“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上面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和“金色的鱼钩”所象征的含义,本课教案设计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配乐诗朗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爱护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让学生在初读中把握课文的整体,在细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
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同时积累素材和表达方法,通过小练笔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制作重点句子的PPT。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文字等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1.教师课件出示《七律·长征》,配乐朗诵。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导入: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历尽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近一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
3.导思: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设计意图:配乐朗诵诗词渲染情境,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用探究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想继续读书的强烈兴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把它圈画下来,然后多读几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
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突破方法(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品质。
(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
难点揣摩人物心理,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突破方法(A案)圈画出描写言行的词句,批注其心理。
(B案)通过填写表格和交流,感受人物品质。
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讲授法、批注法。
(B案)讨论法、填表法、练习法。
学法(A案)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B案)分组学习法、实践学习法。
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
(B案)多媒体课件、学习表格。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A案一课时课时目标1. 辨析多音字“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默读课文,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读出来的。
3. 和同学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一、出示生字,检查预习1. 认读生词。
青稞搪瓷碗收敛搀扶抽噎瞻仰生锈鱼饵奄奄一息2. 辨析多音字。
和:A: hé平和,和缓。
组词:和缓。
B: 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组词:和面。
C: hè和谐地跟着唱。
组词:曲高和寡。
D: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组词:和牌。
E: huò把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
组词:和药。
二、初识老班长1. 老班长是什么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对他的介绍。
(第2自然段)2. 朗读第2自然段,问:从这一段的介绍中,你们发现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3. 交流要点:从年龄上看,正值壮年;从外貌上看,十足的老人;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是个和蔼的人。
三、走近老班长1. 画出句子:课文除了这一段外貌描写,更多的是对老班长言行的描写。
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9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9篇(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9篇六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1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感知课文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本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
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你的记忆里,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生谈长征故事)4.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英雄。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书题、齐读)二、整体感知、预习交流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师:指导员交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 3.找重点内容“三天”:这篇课文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
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 4.师小结: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一天,最后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感动着我们。
5.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相关段落,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然后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学生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 1.走进第一天:发现秘密(1)生读受感动的句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引导学生背诵《七律长征》。
2.同学们,你都读过哪些长征故事呢?(学生自由表达)3.过渡: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老班长)4.齐读课题。
5.教师介绍作者和事件简介。
作者介绍:杨旭,生于1932年,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
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期间。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设计意图:通过学过的课文以及学生读过的长征故事引入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在了解事件背景的前提下进入课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好地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
(随文识字、集中识字)kē xié táng ěr liǎn chān yǎn yē zh ān稞胁搪饵敛搀奄噎瞻2.借助关键词,梳理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借助时间词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并列出小标题。
1935年秋天:________ 一天:_________ 有一次:_________ 第二天:_________ 这天上午:_________ 预设:1935年秋天:接受任务一天:钓鱼补给有一次:发现秘密第二天:坚持让汤这天上午:悲壮牺牲(板书:接受任务钓鱼补给发现秘密坚持让汤悲壮牺牲)3.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设计三篇

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难点是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本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目标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思想内容、语言和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由表及里认知事物的水平,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三、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高,基础知识扎实,朗读水平较高,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应重点加以引导突破。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13*.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
2.快速阅读,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说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你们知道这句话描写的是谁吗?(生举手回答)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英雄,大家都叫他“老班长”,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只图快,还要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以及刚才提出的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简评阅读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共议,明确: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为光荣牺牲的故事。
三、入情入境,重点品析(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课文,边读边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貌和神态的语句。
2.这几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出示句子)(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说明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体现了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精品教案

备课素材草地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
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
粒大皮薄,麦麸少。
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 )粗糙(zào cāo)作料(zuò zuó)勉强(qiǎng jiàng)和青稞面(huó huò)抽噎( yī yē)二、写反义词。
沉重—()粗糙—()挽救—()鼓舞—()脆弱—()三、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衰弱脆弱虚弱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
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
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草地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
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
粒大皮薄,麦麸少。
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 )粗糙(zào cāo)作料(zuò zuó)
勉强(qiǎng jiàng)和青稞面(huó huò)抽噎( yī yē)
二、写反义词。
沉重—()粗糙—()挽救—()
鼓舞—()脆弱—()
三、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
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衰弱脆弱虚弱
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
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
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
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
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
我就问他:“同志,你在那一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
“我吗?在军部。
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
”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
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
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
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
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
“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
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
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的往下流。
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
黑暗笼罩着大地。
“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过的话。
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
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
向走去。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僵硬:()磨蹭:()笼罩:()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3.“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jiān cāo zuó qiǎng huó yē
二、轻松光滑失去打击强大
三、严厉严格严肃严峻脆弱虚弱衰弱
四、略
五、1.jiāng ceng lǒng
2.老同志是在天黑、路滑、又下着大雨,而且还背着“我”向前走的情况下,陷进泥潭的。
3.小鬼是在老同志为找他、背他而牺牲的情况下,怀着无比悲痛而又对革命十分坚定的心情向前赶路的。
“光明大路”在这里指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