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终结性研究报告

李理

摘要:合理、有效的评课才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地改善了自己的教学生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评课;集体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长期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受到忽略。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要求:“教师应从传统的角色成为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

者。”〔1〕因此,我们认识到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应当促进教师发展,应当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

2、目前存在的现象:(1)评课方面: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评面窄;以偏盖全;评新弃旧。(2)教师本身方面:教学中缺少反思,因而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停滞不前,教学水平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有效的评课方式,透过集体的听评意见,结合授课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1)合理的、有效的评课最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地改善了自己的教学生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对教师来说才是最深入、最有效、最能深度唤醒教师情感意识的,能使实践智慧得到提升和发展。谁都知道,仅熟读一本《教育学》,即使能倒背如流,不一定就会上课,更不要说上好课。因此,教师的研究,离不开对教学现实情境的反思,从中

去领悟教学的应对策略和运作技巧。评课正满足了教师的这种需要。(2)经验+反思==成长,一个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才会得到升华。

(二)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说:“我们要倡导、建立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滋养我们的教师,使得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起来。把评课、观课当作一种教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大家都受启发。这样的评课文化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只有当一个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收获和启发,这个活动才有意义,才能延续和发展下去,才能推动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

2、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实践性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也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标志。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广泛的实践。因而评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普遍和重要的意义。

3、“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新要求: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尤其是从一个教育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不断寻求适应学生学习的技巧、方法、途径,以满足学生的思维日益发展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

4、当前,要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反思性特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教育领域,反思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反思教学被认为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5、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4〕从听课教师看,已对评课有个基本了解,对授课者而言,也基本积累了一些写教后记、课后反思等经验。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

研究范围:全校语文教师

研究方法:听课——集体反思、评课——授课教师听评之后写反思——研究人员写评课稿

四、课题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

向校长讲明课题实施对促进全校教师专业成长、对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取得精神与行动上的支持,减少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阻力。召开全体语文教师会议,把此次课题研究纳入语文组本年度甚至延续到以后语文组必须完成的任务计划里,旁征博引摆事实,讲道理向老师们讲明擅于自我反思、擅于虚心学习、擅于及时总结和归纳对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集体反思的力量,而对于评课人员来说,听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透过听课与评课,在促进教师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汲取和提升。

刚听说这个课题计划,就有小部分老师表示不满:“我们处在本镇最好的学校,平时既要教书,又要教育好学生和批改作业,还要完成上级领导检查的任务,而且一有任务不是市级的就是省级的,每天疲于奔波,心理压力已经够大了,哪还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还要写反思,这不是捉弄人吗?”个别老教师说:“我们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不求进步,但求平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一方面耐心与之沟通,一方面先从渴望进步的青年教师入手,以青年教师成功的效应感染其他教师。

2、实施阶段

(1)研究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角色地位更是被置于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教师角色的转换不仅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功能的变化。因此,教师应站在改革的前列重新反思与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授课教师所写的反思内容看,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学会总结,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本校青年教师陈冬敏几次教学反思为例:

《香玉剧社号》教学反思:教学这篇课文,我深深为老艺术家的爱国热忱所感染。教学这篇课文最成功之处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在读懂读通的前提下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写提纲,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以及找出课文描写常香玉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了解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做了哪些事,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然后知困”,一节课下来,感觉意犹未尽,虽然大家帮我提了几个建议,但好像还缺少了什么,感觉学生在理解上有所欠缺。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在解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的学生抓

住“又”字说作者肯定经常这样来观察草虫;有的学生抓住“躺”字说作者看似悠闲,其实在动脑筋;有的说在静谧中观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惬意。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样地躺着,姿势会有哪些。学生就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躺成一个“大”字;有的说手托着头,翘着二郎腿;有的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说趴在地上,托着下巴,翘着小腿……在学生的叙说中,发现他们仿佛真的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丛中。

和孩子们学完这课,感慨颇多。虽然我们是不太年轻的老师,但是,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亮着一双童贞的眼光,这样我们能发现更多的美

好,更能让我们的课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昨天晚上自习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写写对我的建议和想法,有两个孩子写到他们以前不喜欢语文,但是这学期却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顿时让我觉得异常满足。当一位能改变学生的老师,是我最大的心愿。虽然我对他们的改变并不一定能改变他们的未来,但是,让他们的记忆中有了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值得的。

【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不难看出,反思已成为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思维习惯,通过学中反思和学后反思,该老师主动地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慎重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种经验得到了提炼,得到了升华。】

(2)从评课过程中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是停留在空中楼阁的,也不是抽象存在的,它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当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相反,无视学生、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导致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要求无甚反应、面对学生受到的伤害无动于衷,从而造成师生情感的疏离和师生关系的对立。我们从教师的教学课堂中首先就要研究教师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所蕴涵的理念,以便为教师的行为寻求到理论的支撑,为教师的生活建构起思想的框架。以下是我对本校优秀教师李晓虹老师上的《小草之歌》的评课稿:

两次听李晓虹老师的课,感觉相差太大了!

第一次听《小草之歌》,感觉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无所适从,呆在座位上,空留老师满腔热情,自导自演,而且到了下课铃响,课还没上完。原因是:教师在语法的渗透上太深,况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仿写一节诗歌,在没有任何平台——选择一种意象、把一节诗歌补充完整、或根据教师的提示写诗,这种没前提的情况只会使课堂冷场,教

师也尴尬。本课文美句佳,但学生始终读不出情感,不是学生不会读,而是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反而误导了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教师这样指导:“第一小节语调应平,体现小草在大千世界中很渺小,它的心里是有些自卑的。第二节诗歌首先要语调上扬,然后再降下来……”学生本来读得很好,这样一说,他们反而不知该怎么读了。所以,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范读的效应比强调用什么语调、用什么语气读强得多,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你意想不到的,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第二次听《小草之歌》,感觉很舒服,教师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把集体评课时大家的意见备进教案中,整节课书声朗朗,学生朗读的兴趣浓,教师擅于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直观生动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含义,如:沙尘暴的危害,洪水泛滥的可怕,岸上翠绿的小草,茫茫的草原,前后一对比,不用多说,小草索取少,贡献多的精神不言而喻。在小练笔处,教师也根据大家的意见做了修改,设置了平台,降低了难度。这节课,教师讲得少,学生悟得多,课堂是较成功的。

感谢李晓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集体反思和提升的平台。

【从对李晓虹老师的两次听评课记录中可以看出:李老师的第二次上《小草之歌》正是管住了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成了他课堂的成功。】

(3)从评课过程中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而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和事件构筑起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我们从评课中,看到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可以了解教师的个性特征,看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可以了解教师的知识基础,看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看到教师的教学惯例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说,这种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以《珍珠鸟》部分评课稿为例:

重视朗读指导。朗读教学能较好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

一,也是体现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的重要载体。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就文中重点语句,多次让学生品读,并能通过学生间比较,指导朗读的语气与语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较好的指导引领作用。朗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对于珍珠鸟外形描写一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又如“我”细心呵护珍珠鸟的部分,教师也进行了细致的朗读指导,用意在于让学生体会珍珠鸟

对“我”的信赖是在“我”对它悉心照料的基础上的。透过陈老师的课,我们看到一节书声琅琅的课,一节声情并茂的课,一节情趣盎然的课。

问题的设计,应善于开启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启,是辅助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效地辅助,使之克服困难,开启思维,重新寻找到前进的道路。所以问题的设计需要讲究艺术,也需要适合学生实际。同时又能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能较好拓展延伸。这就要求问题有提纲挈领作用,又有缓坡度,引领学生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本课两个大问题太大,让学生感到无从入手,限制了思维开发。老师的点拨又不到位,所以破坏了课堂生成的有效生动性。【从以上摘录的关于《珍珠鸟》的部分评课稿来看,该教师善于对课堂开放,对学生开放,由此营造出声情并茂的课堂。同时,又折射出该教师问题设置得太大,点拨不到位,破坏了课堂生成的有效生动性的缺点。在此后的几次听评课活动中,该教师的缺点正在缩小,教学风格逐渐形成。】

3、总结阶段

对课题研究的所有相关材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写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文章。

五、研究结果分析

1、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本次课题实施,对授课者听评课至少三节以上。每位教师在

讲完一节课后,肯定对自己的这堂课有一个自我评价:整堂课或在某个细节上是成功,是失败,是超常发挥,作为任课教师心中已有定位。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课后自评说:“今天我讲的《海上日出》有一个很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之美及作者用词的精妙。《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经典之作,我为了顾及课堂的完整性,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文章的美妙,所以课堂的朗读学生感情生硬,而因为我一直在赶环节,造成学生对课文的某些字词理解浮于表面,未能很好体会作者感情,比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这一句,几个孩子读不好,那是他们还没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而我却丝毫不顾他们这种情况一个劲往前赶,课堂气氛自然不够热烈。”这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相信这位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肯定会扬长避短。

通过观察分析和集体反思评价实施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对绝

大多数教师而言,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教学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可以评价本人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和相关知识的增长程度。由此,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体会:

(1)、评判教学行为优劣得失并为此提供事实依据的是教师本

人。

(2)、教学行为可以通过不断的检讨得以不断地改进。

(3)自我评价作为促进提高教师意识、改善教学行为的手段,

可以起到其他教师业务进修活动形式所起不到的作用与功效。在整个评价过程当中,希望教师获得的是一种动态的心理体验,是一种真实的成长,是一种愉悦的感受。

2、使教师特别是评课人员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教育家鲍林说过:“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使他的研究工作不像他希望的

那样有成就,但他可以继续有效地进行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

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件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教研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为评课者,评课的过程实际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例如在一次听评课活动中,一位一年级教师选择了《自选商场》一课,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自选商场里( )真多,有( )有( )还有( )的句式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不足:教师只顾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利用专题教研活动时间,把现场做课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放大课中的某一个细节展开“我是采用什么有效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研讨活动,以此提高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对课例的分析、讨论、辩论,达成一个“共识”,评者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又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对这些“共识”的归纳让整个教研组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日常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终身发展。

3、促使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经常性地开展评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正如有位专家所说: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先进手段的演示台、教学特色的发掘地、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观念的着力点。因此评课对于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课题研究激活了教师潜在的科研意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纯

模仿到开拓创新,从思路迷茫到逐渐清晰,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感受着充盈与丰收。

4、研究结果振奋人心

表1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听课、评课方式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A B C D E

A与和自己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9.8%)

B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5.6%)

C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 (25%)

D集体备课、听课、集体评课、研究改进(78%)

E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34%)

分析:从表1的情况看,教师对于透过集体备课、听课、集体评课、研究改进的评课方式更能接受。本课题的实施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促进作用。

表2 课题研究前后教师反思情况

分析:透过表2课题实施前后的对比数据,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研究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反思,研究后大部分教师都能自发进行反思,增

加了49.2%。

表3 研究前后期教师反思情况

分析:在表3变量描述统计分析表中显示,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反思的人数逐渐增加,至2011年新学期,全校语文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得出结论,经过课题研究,教师反思意识提高,听评课活动有效地促进全校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一系列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批正在成长的有思想有活力有热情的人才,有的已成长为镇、校优秀的教学能手,主要有:(1)专题讲座方面,本人在2010年11月参加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回来,为全县教师上示范课,先后三次举行专题讲座,就《新课程阅读教学怎样实施》《瞧我这样教古诗》等交流与全镇老师交流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并召开五年级教材单元解读交流会,先后就五年级第二、第三、第五单元的教材进行解读,制作相关的单元课件,完成并出版了个人教案集,为全镇语文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平台;所撰写的论文《关于爱的思考》和《关于评课的艺术》在镇全体教师会上推介,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赞赏。

(2)优质课方面,在多次磨课、评课的过程中,李晓虹老师执教的《一只贝》获市现场课评比一等奖。

(3)在教学设计方面,陈蓓丽老师所设计的课例《美丽的小路》荣获市一等奖。

(4)在说课方面,林丽娜老师的《假如》获县说课一等奖。

(5)在课件制作方面,共收集了十多个优秀课件。

六、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教师的自我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自己的专业发

展。

2、听评人员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透过集体的力量,提高了自己的

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在不断的摸索中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3、在集体反思和经验总结中教师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二)思考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有极个别教师思想顽固,教法保守,进取心不

强,对这种集体反思的智慧持反感态度,有待寻找更有效的措施,取得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实

验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它的精髓就在于求真;是艺术,它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对于评课,我们的追求是: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在创新中促使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刘坚,《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4〕徐世贵,《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所以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新城铺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措施 1、开展校本研究:校本研究为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行动”与“反思”搭建了平台 “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取向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2、经验+反思=成长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难怪,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3、不断完善教师组织的学习机制 (1)、自主学习。定期和不定期地向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目和教育报刊上的文章篇目,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为教师们研讨提供了共同的话题。 (2)、信息交换。通过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召开读书交流会、组织教师学术讲座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彼此间的信息交换,从而丰富每位教师的信息量。 (3)、专题论坛。组织教师在一起对某个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以至引起争论,达成共识。 (4)、学术沙龙。组织教师在一起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家的观点

相互碰撞、充分磨擦以达到较为一致的认识。 4、促进教师自我实践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我们与教师一起学习了教育理论后,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2)、剖析教学实践,完善教育理论。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行动中研究,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建构和丰富教育理论。 5、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撰写教学笔记。培养教师坚持撰写教学笔记的习惯,教师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得与失。 在新课程推动下,校本培训走向更加生动开放,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让学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从而去创造基础教育灿烂的明天。 6、构筑宽阔的教师发展平台 (1)、倡导团队精神,让教师在同伴互助中成长。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校本研究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提倡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因此,在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认真组织了各级各类有益活动,多层面地为教师提供了同伴互助、协作对话的交流平台。 (2)、内外挖潜,让教师在专业引领中提升 校本教研强调立足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的教育智慧,尽量盘活校内资源,由学校教师共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鉴于此种理念,注意在校本研究过程中培养一支爱学习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网络、音像、图书资料的间接引领作用,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学习和研究,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思想理念层面的专业支持。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暑假期间,文登市教育局邀请知名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为主题,先后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芦咏莉、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校长王岚、北京五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梁捷、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委会主任高金英、原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五位知名学者,分别就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永存感恩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德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习是短暂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收获与启示却是长久深远的。它如一缕清新凉爽的风,让我们在炎炎的夏日不再感到酷暑的难耐,它也像一杯温绵醇厚的酒,让我们的心长久的浸润在那股悠远绵长的香气里。使我不得不对我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应当作自己的事业,只有全身心的投入,爱自己的事业,事业才会成功。爱事业,爱学生,爱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身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专业知识水平。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讲一口流利的口语是十分的重要,并且老师的读音必然影响学生听觉神经对英语语音的反应。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语音构成,我在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听录音、练发

音,力求在语音上做到尽可能准确,它能无形中感染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灵的塑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我常常以此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即使在遇到学生行为上有问题时,也是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主动认识他们的错误,并帮他们改正。 其次,要了解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每每接受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群新的学生,我总会利用课后的时间多与他们聊天,谈他们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有他们喜欢的,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不了解的,通过聊天,我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向他们渗透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他们重视英语的学习,同时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他们成为朋友。 另外,要善于反思总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会尽快成长起来呢?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一定很贴近此时此地学生的生活,不一定能

光荣与梦想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光荣与梦想 ——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万松园路小学周凯教师是一个无比光荣的职业,很多人在儿时就梦想当老师,我就是其中一位并且幸运的实现了这一梦想。反思自己这14年的成长历程,感觉犹如一条细丝,是那么的微妙而又那么的绵长。在这里总结一些经验和感想,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启发。下面我将从个人成长经历谈谈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对现有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模式反思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专业知识,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师的成长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成长了,才能有学生的成长。根据我的经历和对其他教师的观察,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可分为4个阶段a.适应期b.稳定期c.发展期d.倦怠期。 a.适应期我非教育科班出身,而是在9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教育局的考试成为教师的。岗前经过了短期培训,上岗后发现教小学生远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这个培训只能起到一个入门的作用。我采取听讲座、拜老师、听课评课、上研究课、参加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从教育理论、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业务知识、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等多方面提高自己。使自己顺利的适应了教育教学工作。

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青年教师,勤学好问、虚心请教,对工作认真负责。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与积极成长的愿望,但当他们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而感到无所适从时,就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急切需要获得实用的教学技能。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熟悉业务和适应教学情况,当他们被匆忙地推上讲台并委以“重任”时,他们的压力往往比较大。因此,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通过教学与教研工作,逐渐掌握和熟悉小学教育工作,基本胜任教师工作岗位。对于新入校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重在站稳讲台,实现角色转变。青年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毕业教师可采用一对一的“导师制”,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作报告、上示范课,负责在思想政治、业务进修、教研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使他们有目的地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确保他们适应本科课堂教学。 b.稳定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磨炼,我逐步适应了课堂教学,专业态度积极,钻研教学业务的兴趣逐渐稳定,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开始重视起来,能够胜任专业教学工作。我开始主动阅读相关教学资料,反思教学行为,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或参加相关的业务进修,自觉寻找促进专业发展的活动,表现出对教师职业较为投入、情绪较为稳定的一种心态。鉴于我是非教育专业毕业,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华师教育学专业的自修考试,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拿到了教育学学士学位。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而又快乐的经历,痛苦是因为投入了

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反省,思考其得失,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显然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一、有效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有效,或者为什么高效、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因此,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都需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积累典型的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留下丰富的资料;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法于举措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教研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教学沙龙、专题研修等,在这些活动中只有让教师们参与其中,亲历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收到实效。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

教师专业成长的办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对一位校长或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从关注教师开始。”作为一名管理者,只有做到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把教师的发展摆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去抓,切实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必须首先要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部曲:学习、研究、实践。具体可分为以下16种活动。 1.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 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对于教师,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报刊、图书等等。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是把别 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

近几年,为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丰富教师的精神食粮,使教师保持必有的理性和深度,学校每年都要征订了各科的教育报刊杂志,根据专家的建议购买了教师必读的部分书籍,初步建立了教师专业素养书架。 每学期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先后读过《爱心与教育》、《不做教书匠》、《做最好的教师》等书籍,并要求老师读完后要写出读后感。学校搞活动,发给教师的奖品也都是书,先后发过《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建议》、《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没有孩子是差生》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教师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书香校园初步形成。 2.师德培训 周济部长说: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爱与责任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为此,我们大力倡导“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教风,要求教师每天做到四个一“尊重每一个家长,关心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震撼了老师们的心灵,师德修养得到了提升,灵魂得到了净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专业引领

最新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小结与反思

青年教师成长小结与反思 时光飞逝,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三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正是有了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才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得到了很好地成长,自己真正经历过,才知道做求实的老师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很充实,“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这个信念,我的心中始终涌动着激情的波涛,我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一个追求:做一名老师,用我的言语在学生渴求的心海里荡起层层知识的涟漪,用我的真心去灌溉学生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的人生.将近三年的教学之路走下去,有得有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 在我校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和外校相比,有了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我们经历的挫折更少,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这种关心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过我的人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我才得以茁壮的成长。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慢慢的成长起来。经过自己虚心的请教,随着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有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还是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我会逐渐的完善和提高的。所以在这里真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梅老师,感谢求实,在我走上教育之路时,让我知晓了追求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奥秘,给我这么多宝贵的财富!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一)备课 教学之始,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定不讲无准备的课。作为青年教师,我备课从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等多方面下手,备详细教案。我们的集体备课也让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得以碰撞,这些更有利于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记得一位师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做人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这样的话最终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变得自大而无能,只要我们能自律,善于发现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和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别人,就会使我们的家更融洽,我们都能一同进步,你们年轻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要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其次是了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最后再进一步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即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框架进行阐述。 1、明确教学反思的涵义 先来说反思,我认为有思考才有写作,有写作必定是在思考。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即我们可以反思生活,可以反思教育。而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因为一线教师天天在进行教学。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相信大家十分清楚。通俗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就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2、在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 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 3、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 要问促进教师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我的经验是勤快地记录与反思。我觉得把事件记录下来,把反思写下来,与我们在教学中单纯地思考相比,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内化。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呈现肤浅的的反思,但如果意识上希望自己写的深刻些,便会在自身需求下去有目的地翻阅资料,搜集参考一些素材,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整理能深入理解了理论的内涵,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从中获得快感。其次,写好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思考向纵深发展。这是因为时间、大脑遗忘的方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极大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的持续发展。因为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持续理解和提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实行培训,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水准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水平,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实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水准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能够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注重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能够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合时代的发展,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水平。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展开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持续提升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水平,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水平,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升课,这样不但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升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但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实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个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

教师专业化成长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反思 2009-09-04 22:04何子玉[博客]4477 字, 阅读1960, 评论0 记得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时,同为教师的一个长辈对我说:“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果你在五年之类搞不出一点成绩来,你的一辈子也就定型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我不反对平凡,可我拒绝平庸。当许多同伴一味抱怨环境、意志消沉之时,我选择了坦然面对,我坚信,除了你自己,谁也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于是,我依然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教育心理学》……2002年,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区,纷沓而至的是各种各样新鲜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这种潮流中,许多教师都番然觉醒,自觉不自觉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推进了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进程。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理想的教育离不开教师,更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今,恰恰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五个年头,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今天,我就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这一话题,和大家作一诚恳交流。 有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人说:“砌墙”,一个人说:“赚钱”,而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是啊,我们也否这样问过自己:现在我们所从事的,在我们心中到底是一份职业还是一项事业?如果我们从未意识到要回答类似的问题,那也就根本谈不上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呢?(我说——) 一、怀着梦想上路 人生应该有梦想,怀有梦想的教师是幸福的。袁卫星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该‘照亮’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是的,梦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缺少敢于成功的勇气和决心。 二、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乔治·萧伯纳说:“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的人,开始时,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但当他们寻找不见时,便亲手创建了它。”新课程改革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没有地图的世界,每个人都在摸索前行,无论跌绊也好,无论精彩也好,我们都在努力使脚下的路不断延伸。是的,只要延伸就有希望。我们要在纷繁的理论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迅速成长起来,我个人以为不外乎做到以下几点: (1)爱心,我们的教育之本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信仰的力量》一书也指出:“爱是我们的信仰,人类唯一的信仰。” “我以我心付童心”,奇人教师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课铃声响了,他招呼学生进教室,12岁的小女孩阎秀君却调皮地不答应,执拗地要求再玩一回儿,而且拉着他的手强迫他就范!为了“我以我心付童心”的自我承诺,为了保护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灵,他妥协了,尽管这是个无理要求。我想,只有大爱,真爱,才能做出如此的举动,并且是这般的自然而然。 我班上有个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在成长的经历中,他从未体会过温暖是什么滋味,小小的年纪就已经自暴自弃,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知道情况后,我认真地对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我认为要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其次是了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最后再进一步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即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框架进行阐述。 1、明确教学反思的涵义先来说反思,我认为有思考才有写作,有写作必定是在思考。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即我们可以反思生活,可以反思教育。而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因为一线教师天天在进行教学。那什么是教学反思?相信大家十分清楚。通俗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就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2、在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 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一般要经历学习积累、拓宽发展、完善成熟、改革创新阶段。伯利纳(Berliner,1988)认为,教师专业成长要经历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于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他指出,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经过2―3年,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熟练新手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手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需要3―4年才能成为胜任型教师。此后,经过5年左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成为业务精干型教师,其中部分业务精干型教师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专家型教师。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那么,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如何使一名新教师经过若干年的培养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呢? 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更新,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可以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惟一途径。因此,教师应主动购置一些专业书籍,进行专业提升。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经常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加深自身理论底蕴,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优秀教师都有一个读书嗜好,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要敦促教师养成爱看书、善于看书的良好习惯,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知识,科研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等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新课程呼唤“反思型“教师,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一个反思型教师应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把自己放到学习者的位置上。例如,教师可以加入专业的学术组织,定期阅读有关专业文献,及时了解所教学科和教育领域中的最新进展,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反思、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此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在上课、听课与评课中总结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教师的发展成长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自我反思,以及外部的支持与协助。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教给新教师。我校每年都有新教师进入,我们依据本校实际,将多年带过毕业班的相对教龄较长的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接对。如相互听课,让新教师模仿学习,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风格等学起,快速成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学校每学期也安排不少公开课,让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整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法的确定、知识点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都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进行精心备课、反复修改,认真授课,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加以概括总结并认真反思,使全体教师从中受益,从而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在相互学习和探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两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更多内容请访问好范文网),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

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第二篇: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二次集中培训,当我听了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的讲座《盘点成长路上的关键词》后,感触颇深。虞老师的讲座,精彩纷呈、行云流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人增长见识。虞老师用8个关键词串起了自己成长路上8个最为关键的原因:机会、导师、公开课、比赛、研究、勤反思勤动笔、否定与超越、“悦”读一切。正因为他牢牢地把

怎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怎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的核心素养提出教师是教与学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成长是落实新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 一、成长的“着力点”——从教学模仿开始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因此,教师要做自己发展的主人,自觉地担负起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善于将一般的、公众的、集体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育情景、自身的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内化为教师个体的理论知识,并转化为个体稳定的、自觉的教育行为。 首先,从再造性模仿开始。多观看好教师的典型课例,分析各种教学技能的类型、特点、效果;选择不同课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进行教案设计,然后进行教学实践和录像;最后对录像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在教师的教学技能。 其次,以创造性模仿深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劳动。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语言、机智、热情等素质有关,要掌握“无意于法则,而合于法则”,“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娴熟的教学艺术。我们必须在掌握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 二、成长的“发展点”——从读书开始 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

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同时也要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以此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不停地思考。读书,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魄力,进而影响你的学生。 三、成长的“契合点”——从合作学习开始 有时我们教师精神压力太大,思想负担过重,心理上和生理上过度疲惫,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热情不足;甚至还自高自大,自命不凡,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其实,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对教师来说,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类学科教师的合作及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 四、成长的“充气点”——从教学反思开始 不少教师含辛茹苦,辛勤耕耘,但时时事与愿违,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于是唉声叹气,怪学生不听话,怪自己运气不好。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反思。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因此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