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

的用法用量详解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

用法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

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

3.化学名称:α-萘乙酸

4.商品名称:萘乙酸

5.理化性质

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

186.21,沸点285℃。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

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8.主要剂型:95%原药、0.03%、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

9.功能特点

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

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

(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

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

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 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3)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防落

柑橘采前15d用40~60mg/L药液喷果蒂部分,可防止采前落果,增加产量。

苹果、梨、红枣幼果期用15~20mg/L药液全株喷施,采前45d开始,每隔15d喷施一次,全株喷施2~3次,可促进生长,防止采前落果,增加产量。

西瓜雌花初开时,用20~30mg/L药液浸花或喷花,可提高坐瓜率。

棉花植株盛花期开始,用1~8mg/L药液叶面喷洒,间隔10~15d喷1次,共三次。可防止蕾铃脱落。

辣椒开花期以20mg/L全株喷洒,可防止落花,促进结椒。

(4)促进生长、健壮植株、增产、改善品质

小麦 10~20mg/L药液浸种6~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拔节前15~25mg/L药液喷施;分蘖期20~30mg/L药液喷洒旗叶和穂部,可促进分蘖,提高成穂率。用药后可提高抗盐碱能力,增产增加千粒重,增加穂粒数,抗干热风,增产。

水稻 10~20mg/L药液浸种6h后插秧;20~30mg/L药液喷洒旗叶和穂部,可促进返青,使植株粗壮,增加产量。

水稻秧田使用浓度3~10mg/L,叶面喷雾,可调节水稻生长。

玉米、谷子用20~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生长期15~20mg/L药液叶面喷洒,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棉花使用浓度1~8mg/L茎叶喷雾,可调节生长。

番茄、茄子定株前、开花期开始,用5~12mg/L药液叶面喷洒,每10~15d喷施1次,共3次,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黄瓜生长期用5~20mg/L药液喷洒全株1~2次,可增加雌花密度,调节生长。

豆类用10~20mg/L药液浸种0.5~1h后播种;生长期用5~20mg/L药液喷洒2~3次,可促进生长,加速成熟,提高产量。

马铃薯用10~20mg/L药液浸块根12~24h,可促进生长。

菠萝开花前用10mg/L药液喷叶芽、花芽,形成果实时用20mg/L药液喷洒幼果2~3次,营养生长后期用15~20mg/L药液从株心处注入30mL,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甘蔗分蘖期用15~20mg/L药液叶面喷洒2~3次,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苹果使用浓度30~50mg/L,叶面喷雾1~2次,可显着增产。

柠檬0.1%药液喷洒柠檬树冠,可加速果实成熟,提高产量。

烟草生长期用10~20mg/L药液叶面喷施2~3 次,可调节烟株生长,提高烟叶质量。

11.注意事项

(1)萘乙酸难溶于冷水,配制时可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稀释或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然后加碳酸氢钠(小苏打)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早熟苹果品种使用疏花、疏果易产生药害。秋白梨用40mg/L会引起减产,浓度过高会引起畸形、枯叶、脱落等。无花果用50mg/L以上会引起药害。西瓜、甜瓜用量过高易产生药害。

(3)通过食道可引起中毒,可见肝、肾损害,无特效解毒剂,若出现中毒症状,应马上送医院就医。

12. 国内登记情况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农药,可用于调节 果蔬的生长和贮藏。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而 产生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痕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文中概述了国内外 检测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HPLC)、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毛细管电泳(CE)及其他分析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果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 一、果蔬中常用的调节剂 调节剂按其功能可分为五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类、赤霉素类、催熟剂类 以及生长抑制剂类。当前,在果蔬生产中使用比较多的有:赤霉素、氯吡脲、乙 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它们大多属低毒类农药,也有少数微毒或者无毒,然 而某些调节剂或其水解产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作用(例如:丁 酰肼的水解产物不对称二甲基肼具有致畸作用)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果蔬中常用调节剂的分析方法 2.1气相色谱(GC)分析法 目前GC 技术主要应用于乙烯利的检测,也可用于丁酰肼等调节剂的分析, 但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前面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由于大部分的调节剂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极性较强、不易气化或者受热易分解,所以,GC 技术在调节剂的残留分析中应用不多,虽然衍生化处理后可以采用GC 分析某些调节剂,但衍生化 过程通常都会耗时费力,不符合实际检测中简单、快速的要求,更不适用于大批 量样品的分析。而乙烯利等少数调节剂虽然其特殊性质采用GC 分析操作比较简便,但是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与GC 相比,HPLC 可用于检测果蔬中大多数调节剂的残留,正常情况下无需 衍生化反应,前面处理过程比较简单,可是,在分析基质比较复杂的样品时,其 选择性与灵敏度不及GC。Newsome 等采用高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来 酰肼及其β-D- 葡糖苷。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在马铃薯、大头菜、甜菜及胡萝卜中 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而Kobayashi 等改用水提取,建立了测定农产品中马 来酰肼残留的HPLC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2.6%~104.9%,LOD 为0.5μg/g。虽然HPLC分析马来酰肼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采用的蒸馏-分光光度法 相比更加快速、灵敏、准确,但样品中干扰杂质的分离相对困难。所以潘广文等 建立了马铃薯、洋葱、大蒜中马来酰肼的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IEC)法,该方法不但样品处理步骤简单,分析周期短并且不受杂质干扰。固相萃取(SPE)是HPLC 分析中最常用的前处理技术:Hu Jiye 等采用酸化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丙酮洗脱后以HPLC-UV(紫外检测器)分析了西瓜中氯吡脲的残留;而Kobayashi 等改用丙酮提取,Chem Elut柱和Oasis HLB 以及Bond Elut PSA 迷你柱双柱净化后,也用HPLC 分析了农产品中氯吡脲的残留;Zhang Hua等又以乙酸乙酯提取,ENVI-18 柱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了果蔬中氯吡脲的残留。 虽然SPE 技术对微量以及痕量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分离能力较为强,但其操作比 较繁琐、耗时,并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所以,胡江涛等 以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DSPE-HPLC)快速分析了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的残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 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座果率等,同时还能与多种农药品种进行复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 以前大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后发现,对一些植物可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在植物控制旺长、抗倒伏的同时,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复硝酚钠萘乙酸钠 它是一种省工、低成本、高效、优质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生根效果更快,吸收营养更强劲,更全面,加速促进作物伸张健壮,不倒伏,节间粗壮,分枝、分蘖增多,抗病,抗倒伏。 2、DA-6 乙烯利(或复硝酚钠乙烯利) 它是一种复合型玉米专用的矮化、健壮、防倒型调节剂。单用乙烯利,表现为有矮化作用,且叶片增宽、叶色深绿、叶片向上、次生根增多,但易出现叶片早衰现象。 3、复硝酚钠赤霉素 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同作为速效性调节剂,均能在施用后短时间内发生作用,使作物显示出很好生长效果,而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复配使用,据中牟县枣树科学研究所应用中威春雨1号(正宗复硝酚钠)研究表明,在加合二者效果的同时,复硝酚钠的持效性特点,能补赤霉素的这一缺陷,同时通过综合调控生长平衡,避免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对植株体的伤害,从而使枣树显着增产,品质也明显提高。 4、萘乙酸钠吲哚丁酸盐 它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复合生根剂,在果树、林木、蔬菜、花卉及一些观赏植物上推广应用广泛。该混剂可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提高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达到植株整体生长健壮。 由于该剂在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中往往出现增效或加合作用,从而使一些难以生根的植物也能插枝生根。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

萘乙酸钠、胺鲜酯(DA-6)与肥料的复配技术

萘乙酸钠、胺鲜脂(DA-6)与肥料的复配技术 α-萘乙酸钠与生长素类复配,形成生根粉,就是市场上高档次生根粉的主要配方。可以弥补很多调节剂只调节地上部生长的不足,使药剂组配使用更科学,综合促进植物生长。 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复配使用高纯度α-萘乙酸钠可与复硝酚钠复配使用,在日本、台湾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两种成份相互增效,具有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的双重功能,拓宽药谱,使用浓度降低,达到事半功倍 . 复配使用第一,高纯度α-萘乙酸钠可以与生长素复配使用;第二,可与复硝酚钠复配使用,制成保花和膨果剂,这是目前市场上较好的调节剂。 萘乙酸钠与矮壮素、氯化胆碱复配,可以抑制旺长,促进果实膨大和块根块茎的生长与膨大。 萘乙酸钠与肥料复配施用,显著增强根系细胞通透性与活力,使根系吸收更迅速,利用更彻底,植株健壮,平衡生长。如,与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锰等肥料复配,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根系发达、防倒伏、增产、增收。萘乙酸钠与除草剂草甘膦复配,除草快,除草更彻底。 单独使用:高纯度a-萘乙酸钠:可以单独配成水剂、粉剂、乳油和其它剂型,具有高纯度a-萘乙酸钠的各种效果,用于促生长、生根、保花、保果等。 用法用量: 萘乙酸钠叶面喷施:0.10-0.25g/亩; 萘乙酸钠冲施、底肥:4-6g/亩; 复配使用:参考上述用量,酌减。 注意:苗期用量均减半。

1、DA-6单独使用 DA-6原粉单独施用,可直接做成液剂和粉剂,浓度可根据需要而配制,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DA-6单独使用时,效果以10-15PPm(毫克/千克)最好。 2、DA-6作增效剂与肥料混用 DA-6与肥料复配施用,DA-6可以直接与多种元素复配使用,具有很好兼容性。不需要有机溶剂和助剂等添加剂,非常稳定,可长期贮存。且能提高植物的同化能力,加速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增加肥效达30%以上,减少肥料用量。 3、DA-6作增效剂与杀虫、杀菌剂混用 DA-6与杀虫剂复配使用,DA-6是中性物质,可与多种杀虫剂复配使用。可增加植物长势,增强植物抗虫性,且DA-6本身对软体虫具有驱避使用。用DA-6与杀虫剂复配以后,即杀虫又增产,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与杀菌剂复配使用,DA-6是中性物质、可以与多种杀菌剂复配,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增效30%以上,减少用药量10-30%。且实验证明DA-6对真菌、细菌、病毒等所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抑制和防治作用。 4、DA-6作除草剂解毒剂使用 DA-6与除草剂复配使用,在不降低除草剂效果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农作物中毒,使除草剂能够安全使用。对于已中毒的农作物,可用DA-6进行解毒,使农作物快速恢复生机,减少经济损失。此外,也可作为除草剂解毒剂,经试验证明DA-6对大多数除草剂具有解毒功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AA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 用法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 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 3.化学名称:α-萘乙酸 4.商品名称:萘乙酸 5.理化性质 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沸点285℃。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 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8.主要剂型:95%原药、%、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 9.功能特点 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 (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 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 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 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山东丁世民刘玉娥 在植物栽培中,您可能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对每种调节剂的调节机理及具体用法,可能就了解不多了。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实例,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萘乙酸(α-萘乙酸、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属于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提高坐果率,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例,延长休眠,维持顶端优势等;对人畜低毒。常见剂型为70%钠盐原粉: 在园林花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促进生根将侧柏插枝用200~40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12小时;仙客来用1~1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球茎6~12 小时。 ②减少落果菊花在短日照处理后6~9天,用50~100毫克/千克萘乙酸喷洒叶片,每30天1次;叶子花、香豌豆、兰花用5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蕾期喷洒离层部。 ③减少落果用1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花谢后7天喷洒文竹,10~15天后再喷1次。 赤霉素(赤霉酸、九二○、gibberellicacid) 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迅速打破种子、块茎、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减少蕾、花及果实的脱落,使2年生的植物在当年开花。常见剂型有:85%结晶粉、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如表1、表2。 表1 赤霉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应用实例 表2 赤霉素促进开花应用实例

丁酰联(二甲基琥珀酰阱、调节剂九九五、B9、daminozide) 属于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激素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新枝生长、缩短节间、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防止落花,促进坐果,诱导不定根形成,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抗寒力。常用剂型有:85%、90%可溶性粉剂,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为有: ①促进生根如麝香石竹、大丽花,可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5秒;一品红,可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15秒。 ②促进开花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叶子花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发新枝时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 ③延迟开花用1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开花前1~2个月喷洒蕾部。 ④延长花期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短日照开始后3周叶面喷洒1次,5周后再喷1次。 ⑤矮化作用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花芽分化期进行叶面喷洒;用2500~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矮牵牛进行叶面喷洒。 多效唑(高效唑、氯丁唑、PP333,PaclobutrMol) 为内源激素赤霉素的合成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的纵向伸长,使分蘖或分枝增多,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它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叶吸收量少,作用较小,但能增产。经过多效唑处理的菊花、月季、天竺葵、一品红以及一些花灌木,株形明显受到调整,更具观赏价值。常见的剂型为15%可湿性粉剂。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矮牵牛将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后进行土壤浇灌,每盆1~2毫.克(有效含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香焦生的时候运输,用乙烯利催熟。土豆有矮壮素。果菜运输中用乙烯拮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微量使用这类物质,就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但用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 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③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④针对性强,专业性强。可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棉叶脱落。 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如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以及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都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另外,萘氧乙酸(naphthoxyacetic acid,NOA)、2,4,5一三氯苯氧乙酸(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5-T)、4-碘苯氧乙酸(4-iodophenoxyacetie acid,商品名增产灵)等及其衍生物(包括盐、酯、酰胺,如萘乙酸钠、2,4-D丁酯、萘乙酰胺等)都有生理效应。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IBA、NAA、2,4-D,它们不溶于水,易溶解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生长素类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植物器官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座果、诱导花芽分化。在林果上主要用于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控制性别分化、改变枝条角度、促进菠萝开花等。 2、赤霉素类 赤霉素种类很多,已发现有121种,都是以赤霉烷(gibberellane)为骨架的衍生物。商品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培养遗传上不同的赤霉菌的无性世代而获得的,其产品有赤霉酸(GA3)及GA4和GA7的混合物。还有些化合物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也具有赤霉素的生理活性,如长孺孢醇、贝壳杉酸等。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GA3,又称920,难溶于水,易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等有机

关于萘乙酸生长调节剂的问题

关于萘乙酸生长调节剂的问题 时间: 2009-09-27 作者: 雪淞 07:21:00 从“NY5015-2002”3.6.3中将比久(丁酰肼)、萘乙酸、2,4-D作为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萘乙酸、NAA)是一种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急性毒性约为:2520毫克/公 ... 从“NY5015-2002”3.6.3中将比久(丁酰肼)、萘乙酸、2,4-D作为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萘乙酸、NAA)是一种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急性毒性约为:2520毫克/公斤(大鼠急性径口)。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未有见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的报道。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及对眼睛有强烈刺激。在1998年9月联合国FAO和UNEP倡导的《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公约》,即《鹿特丹公约》清单所规定管制的27种农药和农药制剂中,并未有出现萘乙酸。至今,在欧盟所宣布的禁用的320个农药有效成份中,也暂时未见萘乙酸。在美国禁用及限用124个农药中仍旧暂未见出现萘乙酸。在我国禁止使用的农药29种及限制使用的22种中,没有萘乙酸出现。但我国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中出现了丁酰肼(比久、B9),在欧盟的清单中出现2-4滴丙酸。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夏世钧)、沈阳化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央(白喜耕)、广州医学院致癌研究所(蔡义国)、中国疾病防备控制中央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黄金祥等全国近50多位闻名教授、研究员、专家所联合编写的《农药毒理学》中所报道的具有致癌、内分泌干扰物的农药中,萘乙酸没有出现,但丁酰肼、2-4滴丙酸却有出现。再者,在“NY5015-2002”中,没有对萘乙酸可能对环境的伤害作出解释或详细的量化。而萘乙酸的实际使用的浓度一般多在30毫克/公斤(50ppm)以下的使用稀释浓度。并且,一般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作为抑制植株体内脱落酸的发展而与赤霉素配合使用。在使用后距离采收期长达180多天。中国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中介绍在柑橘疏花疏果中应用萘乙酸(李三玉),以及减少苹果和梨采前落果,在采果前约30天和15天各喷1次浓度为20~30ppm 萘乙酸或防落灵,防落效果良好(李三玉);由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潘瑞炽,及华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副秘书长李玲等编写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一书中介绍芒果在10~12cm时喷施30~40ppm 萘乙酸可有效减少采前落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徐映明等编写的《农药问答》(2005年1月第4版,2007年7月第3次印刷)对萘乙酸应用中,对温州蜜柑花后喷施疏果、柠檬喷施加速成熟、金橘喷施促进果实膨大,以及萘乙酸在其它果树上的应用均作了较详细的量化指引。假如一种农药进入植物体内会逐渐代谢降解,药效就慢慢消失,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例外,其在作物体内残留量的多少,常决定于药物降解速度和摄入量。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的《新编农药手册》中资料,萘乙酸应用于苹果及梨的处理时间在采收前最长为21天,最短为5天,使用浓度为5~20ppm,也就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 量详解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 a p h t h y l a c e t i c a c i d) 用法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 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 3.化学名称:α-萘乙酸 4.商品名称:萘乙酸 5.理化性质 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沸点285℃。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 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8.主要剂型:95%原药、%、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 9.功能特点 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 (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

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 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 100mg/L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3)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防落 柑橘采前15d用40~60mg/L药液喷果蒂部分,可防止采前落果,增加产量。 苹果、梨、红枣幼果期用15~20mg/L药液全株喷施,采前45d开始,每隔15d 喷施一次,全株喷施2~3次,可促进生长,防止采前落果,增加产量。 西瓜雌花初开时,用20~30mg/L药液浸花或喷花,可提高坐瓜率。 棉花植株盛花期开始,用1~8mg/L药液叶面喷洒,间隔10~15d喷1次,共三次。可防止蕾铃脱落。 辣椒开花期以20mg/L全株喷洒,可防止落花,促进结椒。 (4)促进生长、健壮植株、增产、改善品质 小麦 10~20mg/L药液浸种6~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拔节前15~25mg/L药液喷施;分蘖期20~30mg/L药液喷洒旗叶和穂部,可促进分蘖,提高成穂率。用药后可提高抗盐碱能力,增产增加千粒重,增加穂粒数,抗干热风,增产。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1、促进坐果剂:作用是提高单性结实率,提高水果单重,促进坐果、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其类型分别有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生长素+6-BA、赤霉素+萘氧乙酸+二苯脲、赤霉素+卡那霉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萘氧乙酸+微肥元素等。 2、生根剂:主要促进秧苗移栽之后的生根、缓苗,或者苗木的扦插等。其类型分别有生长素+土菌消、生长素+邻苯二酚、吲哚乙酸+萘乙酸、生长素+糖精、脱落酸+生长素、黄腐酸+吲哚丁酸等。 3、抑制性坐果剂、谷物增产剂:作用是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其类型分别有矮壮素+氯化胆碱、矮壮素+乙稀利、乙稀利+脱落酸、矮壮素+乙稀利+硫酸铜、矮壮素+嘧啶醇、矮壮素+赤霉素、脱落酸+赤霉素等。 4、打破休眠促长剂:作用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其类型有赤霉素+硫脲、硝酸钾+硫脲、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烟酸、赤霉素+KCl、赤霉素+Fospinol 等。 5、干燥脱叶剂:主要用于芝麻、棉花等,在机械采收前干燥、脱叶,其作用不仅是干燥脱叶的效果,还要有增加产量的效果。其类型有乙稀利+百草苦、噻唑隆+甲胺磷、噻唑隆+碳酸钾、乙稀利+过硫酸胺、噻唑隆+敌草隆、乙稀利+草多索+放线菌酮等。 6、催熟着色改善品质剂:有加快果实成熟、使色泽鲜艳、增加果实的甜度等作用。其类型有乙稀利+促烯佳、乙稀利+环糊精复合物、乙稀利+2,4,5-涕丙酸、敌草隆+柠檬酸、苄氨基嘌呤+春雷霉素等。

7、蔬果、摘果剂:在苹果、柑橘快成熟前应用,促使柑橘果梗基部的离层形成,从而导致果实与枝条的分离。其类型有:萘乙酰胺+乙稀利、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乙稀利、萘乙酰胺+西维因、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西维因、萘乙酸+西维因等。 8、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性比率:使果实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其类型有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赤霉素、赤霉素+硫带硫酸银、乙稀利+重铬酸钾等。 9、抑芽剂:在烟草上抑制腋芽的萌发,在贮藏期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等作用。其类型有青鲜素+抑芽敏、氯苯胺灵+苯胺灵、蔗糖脂肪酸酯+青鲜素等。 10促长增产剂:提高植株对N、P、K的吸收,增加产量的作用。其类型有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赤霉素、助壮素+细胞激动素+类生长素、双氧水+木醋酸等。 11、抗逆剂(抗旱、抗低温、抗病等):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总量、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抗虫能力。其类型有抗激动素+脱落酸、细胞激动素+生长素+赤霉素、乙稀利+赤霉素、水杨酸+基因活性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途一览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途一览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植物中调节生长及其他功能的一类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可以说从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到开花结实,再形成种子,以及采后的果蔬保鲜、种子贮藏都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主要分为三类:植物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和赤霉素类。延长贮藏器官休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激动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促进茎叶生长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促进生根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抑制花芽形成赤霉素,调节膦。 疏花疏果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保花保果2,4—D,萘乙酸,防落素,赤霉素,矮壮素,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 延长花期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诱导产生雌花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诱导产生雄花赤霉素 切花保鲜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比久。 延缓果实成熟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延缓衰老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提高氨基酸含量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提高蛋白质含量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提高含糖量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促进果实着色比久,吲熟酯,烯效唑。 增加脂肪含量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提高抗逆性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化肥增效:复硝、萘乙酸、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硫脲、氢醌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分子式:C10H9O2N 分子量:175.19 性质:纯品无色.见光氧化成玫瑰红,活性降低。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PH低于2时很快失活,不溶于水, 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它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较稳定。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 2、吲哚丁酸,IBA 分子式:C12H13NO3 分子量:203.2 性质:白色或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用途:诱导插枝生根。作用特别强,诱导的不定根多而细长。 3、萘乙酸,NAA相似的有萘丁酸、萘丙酸 分子式:C12H10O2 分子量:186.2 性质:无色无味结晶,性质稳定,遇湿气易潮解,见光易变色。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钠盐溶于水。 用途:促进植物代谢,如开花、生根、早熟和增产等,用途广泛。 4、萘氧乙酸,NOA 分子式:C12H10O3 分子量:202 性质: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等。用途:与NAA相似。 5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滴 分子式:C8H6O3C12 分子量:221 性质:白色或浅棕色结晶,不吸湿,常温下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它的胺盐和钠盐溶于水。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保鲜,高浓度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 6、防落素,PCPA 4-CPA,促生灵,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6H7O3C1 分子量:186.6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等有机溶剂。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常用于番茄保果。 7、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相似的有4-溴苯氧乙酸,又称增产素 分子式:C8H7O3I 分子量:278 性质:针状或磷片状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或乙醇,遇碱生成盐。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提早成熟和增加产量等。 & 甲萘威,西维因,N-甲基-1-萘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C12H11O2N 分子量:201.2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灰色或粉红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遇碱(P H大于10 )迅速分解失效。 用途:干扰生长素运输,使生长较弱的幼果得不到充足养分而脱落,用于苹果的疏果剂。同时它也是一种高效低毒沙虫剂。 9 、2,4,5-T,2, 4,5-三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8H5O3C13 分子量:255.5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 综述:20世纪40年代以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与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其主要功能有:调节植物内部的化学组成或果实的颜色;启动或终止种子芽的休眠;促进发根或根的生长;控制植物或器官的大小;提前或阻止开花及诱导或控制叶片或果实的脱落;改变作物发育的起始时间;增加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能力。本文仅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历史对植物新陈代谢的调节和对开花及果实发育的调节等做一些简要介绍。 乙烯利(ethephon),其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为纯白色针状结晶,密度1.58g/cm3,熔点74-75℃,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极性溶剂,微溶于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工业品为淡棕色水溶液,市售一般是40%的乙烯利水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历史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时代,那时人们把橄榄油滴在无花果树上可以促进无花果的发育,后来人们知道高温时橄榄油分解,释放出的乙烯影响了无花果的发育。40年代,生长素被发现具有乙烯利类似的作用。80年代初,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大市场是美国的棉花脱落

剂,其次可能是乙烯,用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橡胶割胶,以及热带地区甘蔗的催熟。90年代,控制作物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滋生的多效唑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稻作物以及果树园艺等方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乙烯利水稻催熟技术是我国创新技术,乙烯利是乙烯气体释放剂,可用于提高橡胶树的流胶产量,已成为橡胶生产常规技术措施,它能延长流胶时间,减少割胶次数,有助于延长橡胶树的寿命,对于大部分橡胶树的干胶产量可以增加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影响果实的品质。乙烯利可以增加徐国苹果品种着红色,并可以加速青苹果成熟提早上市。乙烯利和B9也用于桃子的催熟,在樱桃葡萄和梨子也有应用。乙烯利还用于香蕉胡椒海枣洋李的催熟。 乙烯利的合成 1.1 环氧乙烷与三氯化磷的合成路线 1946年Kabachnik MI和Rossiiskaya PA首次报告了乙烯利的合成,以三氯化磷和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在低温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亚磷酸三(2-氯乙基)酯,然后加热发生自身重排反应得到2-氯乙基膦酸二(2-氯乙基)酯,最后在加热条件下与HCL发生酸解反应得到乙烯利。该方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生产乙烯利的主要方法,经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

吲哚丁酸钠和萘乙酸钠的生根剂配方-农药剂型科技-搜狐博客

吲哚丁酸钠和萘乙酸钠的生根剂配方-农药剂型科技-搜狐博 客 吲哚丁酸钠和萘乙酸钠的生根剂配方 2010-01-26 01:08 资料: 中文名称:3-吲哚丁酸;4-(吲哚-3-基)丁酸(IUPAC);3-吲哚基丁酸;吲哚-3-丁酸;吲哚丁酸英文名称: 1h-indole-3-butanoic acid;3-indolebutyric acid; 3-indolyl-gamma-butyric acid;4-(3-indolyl)butyric acid;4-(indol-3-yl)butyric acid;beta-indolebutyric acid; 4-(indolyl)-butyric acid 分子式:C12H13NO2 CA登记号:133-32-4 理化性能:纯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固体,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熔点124~125℃(纯品);121~124℃(原药)℃蒸气压 <0.01mPa(25℃),溶解度水中(20℃)50mg/L,苯

>1000,丙酮、乙醇、乙醚为30-100,氯仿0.01-0.1(均为g/L),在中性、酸性介质中稳定。本品对酸稳定,在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和碳酸化合物的溶液中则成盐。毒性LD50(mg/kg):小白鼠急性经口1000mg/kg,鲤鱼 TLm(48h)180mg/L。按规定剂量使用,对蜜蜂无毒。土中迅速降解制取方法:由吲哚与γ-丁内酯,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于280~290℃反应生成产品。制剂有无漂移粉剂和可湿性粉剂。(详细过程):将吲哚、γ-丁内酯、氢氧化钾加入到四氢萘中,搅拌下加热溶解,回流脱水,升温至200℃,脱水至理论量的四分之三,开始脱溶,在1至1.5小时内脱水至理论量,温度上升至300℃,并保持0.5小时,稍冷后加入二甲苯和热水溶解,趁热分液。水层冷却后用盐酸中和,得粗品,再用苯重结晶,得成品。用途:促进植物主根生长,提高发芽率,成活率。用于促使插条生根。本品是植物主根生长促进剂,常用于木本和草本植物的浸根移栽,硬枝杆插,能加速根的生长,提高植物生根的百分率,也可用于植物种子的浸种和拌种,可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浸根移植时,草本植物浸在浓度10~ 20mg/L,木本植物50mg/L;杆插时的浸渍浓度为50~100mg/L;浸种、拌种浓度则为100mg/L(木本植物)、10~20mg/L(草本植物)。作用特点:是内源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座果,防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关于促进坐果、膨果的几个配方 促进果实坐果、膨大、增加产量,历来是调节剂的主要应用之一。自我国开始在植物调节剂的研究以来,这类应用一直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从番茄、茄子的防止落花,苹果的防止采前落果,促进葡萄果粒膨大而后到应用抑制剂促进结实率,我们先后应用了吲哚乙酸、2,4 -D、萘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比久等抑制剂来促进坐果、膨果,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但单独使用某一药剂时,往往提高坐果的同时,产生空洞果、裂果、果梗变硬等副作用,达不到提高品质的要求,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但复配产品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其复配有效成份及含量均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副作用,下面就一些此类常用的复配制剂介绍一下。 (1)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 其制剂一般为水剂或可溶粉剂,由高纯度α-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复配而成,市场上常见的为2.85%水剂(1.8:1.05),这两种成份可以相互增效,拓宽药效,降低使用浓度,既具有复硝酚钠赋活剂的效果,又具有α-萘乙酸钠生根、膨果的效果,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其制剂的速效性,保花保果性能优良,已成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2)赤霉素(GA4+7)+ 6-BA 其制剂一般为乳油、可溶液剂或涂抹剂。市场产品有3.6%、3.8%乳油,3.6%液剂,2.7%膏剂。它可经由植物的茎、叶、花吸收,再传到到分生组织活跃的部位,促进坐果,促进苹果五棱突起,并有增重效果。此混剂已在元帅系的红星、新红星、短枝红星、红富士和青香蕉苹果上应用,一般是盛花期对花喷一次,隔15-20天再对幼果喷一次。此外,还可在猕猴桃、葡萄、香蕉等果树上应用。 (3)氯化胆碱+萘乙酸(钠) 其制剂一般为可溶粉剂或水剂。市场产品有25%水剂,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甘薯、萝卜、洋葱、人参等块根块茎类作物。此配方为促控剂类型,通过抑制C3植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输,并将光合产物尽可能输送到块根块茎中去,增加块根块茎的产量。 (4)赤霉素(GA3)+ CPPU 其制剂一般为乳油或可溶液剂。为0.1%氯吡脲可溶液剂的升级产品,加赤霉素的作用是防止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副作用。一般赤霉素的使用浓度在10ppm,氯吡脲根据处理作物的不同,使用浓度有所调整,使用范围在5-20ppm。如在巨峰葡萄上应用此混剂,最好选用赤霉素10ppm+CPPU5ppm的浓度,不仅能提高坐果率,还促进了幼果的膨大,单果重明显增加。 (5)赤霉素(GA3)+ (类)生长素 其制剂一般为可溶液剂或可溶粉剂。类生长素如α-萘乙酸、2,4-D、对氯苯氧乙酸、β-萘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 由于植物激素含量很少,难以提取,无法满足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根据植物激素的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合成了许多类似植物激素的化学物质。为了与植物激素相区别,把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施用与植物后对其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的有机物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目前,在农林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多用途,因品种和目标植物而不同。例如:控制萌芽和休眠;促进生根;促进细胞伸长及分裂;控制侧芽或分蘖;控制株型(矮壮防倒伏);控制开花或雌雄性别,诱导无子果实;疏花疏果,控制落果;控制果的形或成熟期;增强抗逆性(抗病、抗旱、抗盐分、抗冻);增强吸收肥料能力;增加糖分或改变酸度;改进香味和色泽;促进胶乳或树脂分泌;脱叶或催估(便于机械采收);保鲜等。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高浓度使用就成为除草剂,而某些除草剂在低浓度下也有生长调节作用。 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其成为果树栽培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的深入,其生理作用和在果树上的应用已为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所熟知和证实,。 打破种子休眠。使用生长调节剂可打破果树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缩短层积处理天数。如用GA3500~1000mg/L低温层积30d即可解除砂梨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3]。樱桃种子采收后立即浸于GA3中24h,可使后熟期缩短2~3个月,或将种子在7℃

冷藏24~34d,然后浸于100mg/L GA3中24h,播种后发芽率达75%~100%。在中国樱桃胚培养基中加入BA可代替低温层积处理而打破种胚休眠,萌发率高达100%。 促进生根。植物生长发育受酶的调节,采用生长素处理插条能诱导茎组织内形成淀粉水解酶,促进磷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推动呼吸链的快速运转,增强细胞壁的透性,进而使较大比例的能量和代谢产物积累到根发端区,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D是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诱导mRNA的合成,从而产生生根所需要的能量和酶蛋白,促进细胞的生长,使插条快速生根和萌梢。目前,用于促进扦插生根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IAA、IBA、NAA、苯酚化合物、ABT生根粉等。赵兰枝等[5]将无花果插条用生长素如NAA、IBA、IAA、2,4-D处理后进行水培,发现其生根率达100%。生产上应用GGR7处理冬枣嫩枝插条,可使其发根率达85%左右,从而提高冬枣嫩枝扦插的成活率,为生产上大规模应用嫩枝扦插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6]。张福平和张金云[7]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激动素(6-KT)、IBA、比九(B9)和乙烯利等对红桑插枝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桑扦插生根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其生根也有所不同,其中6-BA以2mg/L(处理插枝基部16.5h)促进作用最好;6-KT以6mg/L(处理插枝基部16h)促进作用最好;IBA以100mg/L(处理插枝基部13.5h)促进作用最好;而B9(≥200mg/L)和乙烯利(≥0.5%)却对红桑插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插条的生根除了与植物本身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处理插条的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有关。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精编在各种作物上 的用法用量详解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 用法用量详解 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 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 3.化学名称:α-萘乙酸 4.商品名称:萘乙酸 5.理化性质 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 186.21,沸点285℃。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 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 8.主要剂型:95%原药、0.03%、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 9.功能特点 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能促进果

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 (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 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 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 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3)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防落 柑橘采前15d用40~60mg/L药液喷果蒂部分,可防止采前落果,增加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