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及应用对策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及应用对策

改 良品 质方 面 , 我 国农 业 生产 和发 展 做 出 了重 要贡 献 。 为 据 有 关报 道 ,0世 纪末 , 国每年 施 用植物 生 长调 节 剂 的面 积 2 我 位 居 世界 之 首 。 传 统农 业技 术 相 比 , 物 生长 调 节剂 的 应 与 植 用具 有成 本 低 、 效 快 、 益高 、 省劳 动 力等 优 点 , 收 效 节 已经 成 为2 1世纪 农 业实 现超 产 和提 高 商 品性 的 主要 措 施之 一 。 近 年 来 我 国植 物 生长 调 节剂 产 量 增 长惊 人 。 年 递 增 量 达 几 每 千吨 。 而 , 物 生长 调节 剂 与 其 他 人 工合 成 的农 药 一 样 , 然 植
剂 2 , 导致 多器 官 功 能 障 碍 。 0 会 g 甲哌 翁 急 性 中毒 , 为肝 多
损害 , 谷丙 转氨 酶 和谷 草 转氨 酶升 高 1 以上 , 倍 中毒 患 者 早 期有呼吸抑制、 多脏 器 损 害 、 亡率 高 等特 点 。 体摄 入 过 死 人
也 具 有 一 定 的 毒性 。 目、 量 使 用 植物 生长 调 节 剂 , 能 盲 超 可 引起 人 畜 的急 、 性 中毒 。 慢 导致 疾 病 的发 生 , 别 是近 年 来 , 特 由于植 物 生 长 调节 剂 的滥 用及 使 用 不 当而 导致 的 食 品安 全
植 物 生长 调 节 剂在 增强 作 物抗 逆 性 、 高 作物 产 量 、 提 改 善 产 品 品质 、 高 种植 效 益等 方 面发 挥 了 巨大 作 用 , 其在 提 但 食 品 和 环境 中 的残 留 问题 、 全 问题 也 越 来 越 受 到 人们 的 安 关注。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国 家 之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它们可以模拟天然植物激素作用,促进植物发芽、抗逆性、根系生长、花叶分化、果实膨大、贮藏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植物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激素类、生长素类、植酸类、地塞米松类、乙烯类等几大类。

其中最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激素类,如赤霉素、生长素等。

赤霉素是一种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提高根系生长和地上部位的生物量有明显作用,还能够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类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植物的肌酸累积和光合作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植酸类物质也是一类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促进花期和果期的生长,提高果树的成活率和果实的品质,还能够提高植物的逆境抗性。

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刺激植物的分枝生长,提高花和果实的着色度和品质。

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植物的果实成熟和脱落,还可以防止农作物的落花和采收时果实的损伤。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还可以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和市场贮藏等方面。

首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增加果实的大小和甜度等。

其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植物的逆境抗性,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

还可以提高蔬菜品质,使其更加有营养和口感。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使其贮藏时间更长,也能提高果实的观赏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开发出来,发展趋势也日益向着绿色、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首先,对传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改进将会继续进行。

比如,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方法、结构优化、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我国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影响研究

我国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影响研究

我国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影响研究摘要:水果是我国重要的鲜食农产品,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果生产中应用广泛, 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果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使用现状和主要作用, 并分析了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外观、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我国是果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自1993年起, 我国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5年,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达1 280万hm, 产量达1.75亿t。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果作为我国主要的鲜食农产品, 消费量持续增长。

然而, 近年来消费者常常抱怨“现在的果蔬越来越没有以前的味儿了”, 果蔬的风味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已有的研究表明果蔬的风味品质受到品种、种植环境、生产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黄三文等从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角度, 研究了番茄的风味调控机制, 探索了影响番茄风味品质的遗传基础, 发现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的丢失是导致现代番茄品种口感下降的可能原因。

凌凡舒等通过不同肥料的施用对葡萄成熟期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确定肥料施用也是影响葡萄风味的重要因素。

汤谧等指出土壤环境、肥料供应、水分供应、栽培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采后运输贮藏等都能够影响甜瓜和西瓜的品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 是一类人工合成、具有植物激素功能的化合物。

作为现代化农业中主要的化控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克服环境和遗传局限、增强作物抗逆性、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和贮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上应用范围的扩大, 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本文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使用入手, 综述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形态、品质的影响, 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最早、应用最为广泛。

在蔬菜作物上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种类多,而且其功效和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本文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加以总结,以期在生产中提供借鉴。

1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1.1 吲哚乙酸50 mg/L的吲哚乙酸溶液浸泡马铃薯种薯,可增加种薯吸水量、种薯出苗数、植株总重和叶面积,增强呼吸作用,有利于增加产量。

100 mg/L吲哚乙酸处理西瓜花芽,可诱导雌花发生。

10 mg/L吲哚乙酸溶液浸蘸西红柿花簇,可诱导单性结实,提高坐果率,产生无籽果实。

1.2 2,4-D温室栽培时,西红柿必须采取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方法是用5~10 mg/L 的2,4-D涂抹或浸蘸西红柿花簇,可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

茄子用2.5 mg/L 涂抹花簇,西葫芦用10~20 mg/L涂花柄,均可防止落花,并可提高产量。

大白菜、甘蓝在采收前用25~30 mg/L的2,4-D溶液喷洒外叶,可防止贮藏过程中脱帮掉叶。

1.3 萘乙酸可防止西红柿、辣椒落花落果。

盛花期的菜豆喷洒5 mg/L萘乙酸溶液可防止落花落荚;100~200 mg/L萘乙酸涂抹南瓜雌蕊花托或柱头,可防止幼瓜脱落。

黄瓜在3片真叶时用10 mg/L萘乙酸喷洒1~2次,可增加雌花,产生无籽果实。

1.4 防落素茄果类生产中用防落素浸蘸花簇,可促进坐果,防止落花落果。

气候炎热干燥时,菜豆易落花落荚,用2 mg/L防落素喷洒菜豆全株,可有效防止落花落荚。

2 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2.1 促进萌发,打破休眠1~5 mg/L溶液浸泡马铃薯种薯薯块,可促进薯芽萌发,出苗齐全。

秋季高温下播种的莴苣种子,用100 mg/L浸泡,可显著提高发芽率。

芹菜、菠菜、韭菜、白菜等叶菜类蔬菜用赤霉素处理后,可显著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2.2 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西红柿在花蕾期用10~50 mg/L赤霉素喷洒花簇,可增加坐果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在农业和园艺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它们如同植物生长的“魔法药水”,能够精细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优化园艺植物的观赏效果发挥着关键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人工合成或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以微小的剂量影响植物的内在生理过程,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这些调节剂可以分为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类和脱落酸类等几大主要类型。

生长素类调节剂,如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有助于插条生根和防止落花落果。

在农业生产中,将生长素类调节剂应用于果树的修剪和花卉的繁殖,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赤霉素类调节剂则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茎的伸长和诱导开花等方面表现出色。

例如,在葡萄种植中,使用赤霉素可以使果穗拉长,果实增大,提高产量和品质。

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像苄基腺嘌呤(BA),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延缓叶片衰老。

在蔬菜栽培中,适量使用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可以增加蔬菜的产量和保鲜期。

乙烯类调节剂,如乙烯利,能够加速果实成熟和促进器官脱落。

对于需要提前上市的水果,如香蕉、柿子等,乙烯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成熟时间,满足市场需求。

脱落酸类调节剂在促进休眠和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合理使用脱落酸类调节剂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减少损失。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农业生产中,它们可以用于调控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例如,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调节剂可以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在棉花种植中,通过调节剂的使用可以控制棉花的株型,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在园艺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更是大放异彩。

它们可以用来塑造花卉的株型,使其更加美观;调整花期,满足节日市场的需求;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doi: 10.7541/2021.2019.03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张 义1*刘云利1, 2*刘子森1, 2 韩 帆3 严 攀1, 2 贺 锋1 吴振斌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0)摘要: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合成植物激素, 其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并且已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和其他领域。

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存在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使用调节剂时应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文章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功效、国内外植物生长剂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及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调节剂药效的影响因素, 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建议, 进行了展望, 并对其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1)适时适量; (2)多种药型谨慎搭配, 科学调控植物生长剂的使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随意与农药搭配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用功效; 影响因素; 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 Q1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21)03-0700-09植物激素亦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是由植物自身产生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组织以调控植物生长的一类有机物质,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非常复杂, 可以影响植物根系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和性别分化等[1]。

这种自然合成的植物激素含量甚微, 因而, 要大量提取植物激素来提升作物产量成本较高,于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 最终发现采取化学合成法可以合成与天然植物激素拥有类似结构和作用功效的有机化合物, 即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吸收后可促使植物体内的各类活性酶类物质联合作用, 从而影响植物的理化进程[2]。

蔬菜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

蔬菜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

检测认证蔬菜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 姜 鑫1,2 王苹苹1,2 周莉莉1,2 侯广月1,2* 刘海燕1,2 李梓源1,2 武笑颖1,2〔1.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2.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摘 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植物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有效调节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达到稳产增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

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中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关注,相关检测方法层出不穷。

本文对蔬菜水果中多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以及相应的限量要求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限量要求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35Research on Analysis Method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Vegetablesand FruitsJIANG Xin1, 2 WANG Ping-ping1, 2 ZHOU Li-li1, 2 HOU Guang-yue1, 2*LIU Hai-yan1, 2 LI Zi-yuan1, 2 WU Xiao-ying1, 2(1. Shandong Institute for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2. Nation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Processed Food(Shandong))Abstract: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in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ich can affect and regul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just crop yield, improve quality, and achieve stable and increased yiel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re essential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abuse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is more serious, and the related food safety problems are widely concerned, and the related detection method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analyt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corresponding limit requirements of many comm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in vegetables and fruits.Keyword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detection method, limit requirements0 引 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内源激素相似生理功效和化学结构的小分子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果蔬的生长发育,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

大连市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连市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Qu a l i t y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e r i n Da l i a n , Da l i a n 1 1 6 0 0 0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i n L i a o n i n g
科 学论 坛
大连市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周淑芹 葛祥 武 孙程 鹏
大连市农产品质量监测 中心 辽宁 大连 1 1 6 0 0 0
摘要 :近几年 出现的 “ 爆裂 西瓜 ” 、“ 顶花 带刺黄瓜” 、“ 膨大草莓”等非正常现象 的发生 , J 发公众对于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密切关注,甚至 引起局部恐慌。为掌握我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 , 农 业部农产 品质量安全 监督检 验测试 中心 ( 大连 ) 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 ,开展了对全市果 蔬 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的调研。借 此掌握植物 生长调 节剂 的主要品种 、应用现状 、作用 与危害 ,从而为政府 监管提供依据 。 关健 词 :果蔬 植 物生长调 节剂 调研
Ab s t r a c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b u r s t wa t e r me l o n s ” .” t o p lo f we r ba r b e d c u c u mb e r ” .” e x p a n d i n g s t r a wb e r r y ”a n d o t h e r n o n n o ma a l p h e no me no n. c a u s e t h e
p u b l i c t o p a y c l o s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s we l l i n g a g e n t , p l a n t g r o wt h r e g u l a t o r s , a n d e v e n c a u s e l o c a l p a n i c . As t h e a p p l i e a I i 0 n s mms 0 f ma s t e r I , p l a n t g r o wt h r e g u l a t o r , t h e Mi n i s t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a n d" r e s t i n g C e n t e r( Da l i a n )c o mb i n e d wi h t t h i s u n i t wo r 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农药,可用于调节
果蔬的生长和贮藏。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而
产生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

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痕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文中概述了国内外
检测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HPLC)、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毛细管电泳(CE)及其他分析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果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
一、果蔬中常用的调节剂
调节剂按其功能可分为五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类、赤霉素类、催熟剂类
以及生长抑制剂类。

当前,在果蔬生产中使用比较多的有:赤霉素、氯吡脲、乙
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它们大多属低毒类农药,也有少数微毒或者无毒,然
而某些调节剂或其水解产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作用(例如:丁
酰肼的水解产物不对称二甲基肼具有致畸作用)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果蔬中常用调节剂的分析方法
2.1气相色谱(GC)分析法
目前GC 技术主要应用于乙烯利的检测,也可用于丁酰肼等调节剂的分析,
但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前面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由于大部分的调节剂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极性较强、不易气化或者受热易分解,所以,GC 技术在调节剂的残留分析中应用不多,虽然衍生化处理后可以采用GC 分析某些调节剂,但衍生化
过程通常都会耗时费力,不符合实际检测中简单、快速的要求,更不适用于大批
量样品的分析。

而乙烯利等少数调节剂虽然其特殊性质采用GC 分析操作比较简便,但是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与GC 相比,HPLC 可用于检测果蔬中大多数调节剂的残留,正常情况下无需
衍生化反应,前面处理过程比较简单,可是,在分析基质比较复杂的样品时,其
选择性与灵敏度不及GC。

Newsome 等采用高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来
酰肼及其β-D- 葡糖苷。

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在马铃薯、大头菜、甜菜及胡萝卜中
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

而Kobayashi 等改用水提取,建立了测定农产品中马
来酰肼残留的HPLC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2.6%~104.9%,LOD 为0.5μg/g。

虽然HPLC分析马来酰肼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采用的蒸馏-分光光度法
相比更加快速、灵敏、准确,但样品中干扰杂质的分离相对困难。

所以潘广文等
建立了马铃薯、洋葱、大蒜中马来酰肼的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IEC)法,该方法不但样品处理步骤简单,分析周期短并且不受杂质干扰。

固相萃取(SPE)是HPLC 分析中最常用的前处理技术:Hu Jiye 等采用酸化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丙酮洗脱后以HPLC-UV(紫外检测器)分析了西瓜中氯吡脲的残留;而Kobayashi
等改用丙酮提取,Chem Elut柱和Oasis HLB 以及Bond Elut PSA 迷你柱双柱净化后,也用HPLC 分析了农产品中氯吡脲的残留;Zhang Hua等又以乙酸乙酯提取,ENVI-18 柱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了果蔬中氯吡脲的残留。

虽然SPE 技术对微量以及痕量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分离能力较为强,但其操作比
较繁琐、耗时,并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

所以,胡江涛等
以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DSPE-HPLC)快速分析了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的残
留。

样品采用N- 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和SPE相比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检测
成本,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处理。

2.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
ELISA 技术是在免疫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可准确定性、定量、容易推广普及等优点,如果开发成试
剂盒就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场样品的测试。

Harrison等建立了基于单克隆抗体测定
农产品中马来酰肼残留的酶联免疫法,LOD为0.111.3mg/kg,在两周内单克隆抗
体可以重复使用,适合烟草、马铃薯以及洋葱中马来酰肼残留的常规分析。

Pantaleon 等也以ELISA分析了猕猴桃中氯吡脲的残留,并且评价了不同颜色猕猴
桃的基质效应。

后来,Jiang Xiaoxue等又采用ELISA 测定了农产品中烯唑醇的残留,在对烯唑醇的三唑类杀菌剂类似物进行分析时,除烯效唑外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交
叉反应。

而Williams等先用ELISA 试剂盒对橘桔样品进行筛选,接着用GC-MS 对
筛选出样品中的含量进行验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一种快速筛选方法ELISA 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潜力非常大,但依然存在较多的缺陷:如果不能同时分析多种类型残留组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等,所以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4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既可以发挥色谱法的高分离能力,又可以发挥质谱法的高
鉴别能力。

质谱技术的引入,不但可以依据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
通过农药裂解的离子碎片所提供的分子结构信息对定性给予确认,减少了假阳性
与假阴性发生的几率。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正在逐步发展成为调节剂残留分析中的
主流技术,
目前,主要集中在气质联用(GC-MS)和LC-MS Takenaka建立了检测果蔬中
乙烯利残留的SPEGC-MS技术,也分析了日本西部果蔬中乙烯利的残留状况,方
法LOD4pg(RSN=3),定量限(LOQ)为11pg(RSN=8),平均回收率为
78.6%~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5%~6.41%。

而Marin等以四丁基醋
酸铵(TBA)做为离子对试剂,建立了不需要衍生化直接测定苹果、甜樱桃以及
番茄中乙烯利残留的离子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的回收率为83%~96%,RSD < 9%。

由于离子对试剂的加入使分析物具有令人满意的保留时间,因此,可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离子化抑制作用,并且使LOD低达0.02mg/kg。

与GC法相比,虽然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乙烯利前处理稍微复杂一点,但LOD更低。

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在丁酰肼的残留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Liu、Hans等分别采用了GC-MS
和离子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了苹果中丁酰肼的残留。

前者的为LOD0.05mg/kg,平均回收率为92%~104%,但前处理过程中的酯化反应需过夜,
耗时较长。

而后者不但不需要衍生化,并且由于串联质谱的应用使LOD低达
0.008mg/kg。

余苹中等也建立了4种水果中丁酰肼残留的液相色谱- 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法,前处理同样无需衍生化、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
灵敏度,都能很好地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

由此可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在丁酰肼的残留分析中更具备优势。

2.5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技术
CE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与现代微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分离效率高、时
间短,而且昂贵和有毒的有机试剂用量少,可以对样品进行在线富集,所以,越
来越受到农残检测研究者们的重视。

Kubilius 等利用固相萃取结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技术分析了土豆和洋葱中的马来酰肼,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7 4%~8 9% 和
80%~90%,LOD 为2mg/kg。

国内张玉芬等也用毛细管胶束电泳法测定了番茄中的环境激素。

CE技术在农残检测中虽然有较强的应用潜力,但也存在着重现性差等缺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多。

2.6 其他技术
其他技术,比如:分子印记技术和薄层色谱等分析手段,也开始应用到调节剂的检测中,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对于果蔬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调节剂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为避免其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隐患,打破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出口果蔬中调节剂残留的贸易技术问题,需要加大对其使用的指导外,分析检测技术的提高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由于调节剂品种多、化学结构和性质各异、待测组分复杂,残留水平一般相对较低,需要更有效的前处理技术以及更为灵敏的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现代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果蔬中调节剂的分析方法必将会进一步成熟,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也将会逐渐用于日常的农药残留监测。

参考文献:
[1]吴凤琪,靳保辉,陈波,等.水果中 8 种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15-119.
[2]胡江涛,盛毅,方智,等.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猕猴桃中的氯吡脲[J].色谱,2007,25(3):441-442.
[3]高洪良,王则含,娄喜山,等.UPLC/MSMS-QuEchERS 方法快速分析水果蔬菜基质中的农药多残留组分[EB ]2009 /091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