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唐诗三百首》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阅读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介绍】艾青(1910.3.27-1996.5.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代表作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诗歌意象】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其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太阳”的意象里,则表现了诗人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
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阅读练习】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代诗人。
第32讲:《唐诗三百首》-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第32讲:《唐诗三百首》(解析版)孙洙(1711—1778),字临西,一字芩(qín)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出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中进士,以后历任顺天府大城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省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洙能诗善文,有《蘅塘漫稿》《异闻录》等著作传世。
【主要内容】《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16年版)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3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七言古诗28首,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3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乐府39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该书分为8卷,入选诗歌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
选本中所收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山林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
在这些作品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的壮志,也有落寞黯然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艺术特色】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诸体完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在唐诗的普及和流播过程中,历史唐诗选本难以胜数,其中流传最广、在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唐诗三百首》。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l.唐诗数量适中,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清代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300余首,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普及读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课件:唐诗三百首(共24张PPT)(完美版课件)

(3)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 样的诗有:
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枫诗桥有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中火对的愁_眠________
_________。游子(3吟分)
谁言寸草
(心4),当报我得三们春回晖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 我们会很自母然亲发地自吟肺诵腑的起爱唐代诗人孟郊的
怀李白》写道___莫_愁前_路_无_知_己,_天_下_谁人_不_识_君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道________
_______。高适的《别董大》写道___
_____________。王昌龄的《芙蓉
楼送辛渐》写道______________。
5.诗歌赏析。(4分) 绝句两首·其一 杜甫
1.以下诗人按照《唐诗三百首》收录数量多少 排A列的是 ( )(3分) A.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 B.杜甫、李商隐、王维、李白 C.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 D.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4分)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1)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
九年级(上)名著——唐 诗三百首
一、填空题。 1.《唐诗三百首》编选者原名_孙_洙___,字_临_西__,号 _蘅_塘_退_士_,__清___(朝代)江苏__无_锡__人。 2.《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__7_7 __家 诗,共__31_1 __首,在数量上以__杜_甫__(人名)的诗数 最多。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句是接_天_莲_叶无_穷_碧_,映_日_荷_花别_样_红______
____。
(2)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标题:《唐诗三百首》的深度解读与欣赏一、引言《唐诗三百首》是一部集唐朝诗歌精华的选集,由清代人孙洙编选。
这本书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唐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三、《唐诗三百首》的内容特点1. 主题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战争、历史人物、爱情友情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风格各异:既有豪放壮丽的边塞诗,又有婉约细腻的爱情诗,既有寓意深沉的咏史诗,又有幽默诙谐的讽刺诗。
3. 语言优美:唐诗的语言精炼生动,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唐诗三百首》的影响《唐诗三百首》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诗词艺术,也对世界各地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论《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了解和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研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六、参考文献[1] 孙洙. 唐诗三百首[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2] 赵敏俐. 唐诗三百首解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 张海鸥.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写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名著导读《唐诗三百首》

名著导读《唐诗三百首》【作者介绍】《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十六年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作品概述】《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
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
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
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阅读练习】1、诗仙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诗圣杜甫,字子美,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名著复习——《唐诗三百首》知识点整理

名著复习——《唐诗三百首》知识点整理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为重要的诗歌选集之一,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作品。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整理出一些
《唐诗三百首》的知识点,以帮助你进行复。
诗歌主题
《唐诗三百首》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包括爱情、自然景色、
人生哲理等方面。
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欣
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的才情和思想境界。
代表作品
《唐诗三百首》中有一些代表作品是我们必须要熟悉的,包括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牧的《秋夕》、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等等。
这些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诗歌形式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形式多样,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等。
其中五言绝句最为常见,通过四句五言的形式展示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每个句子通常包含有意境、抒情、描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诗人风格
《唐诗三百首》的诗人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写作特点。
例如,杜甫的诗歌慷慨激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怀;王之涣的诗歌清新脱俗,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了解每位诗人的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影响与价值
《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不可忽视。
它不仅塑造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和传统,还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欣赏《唐诗三百首》,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就是《唐诗三百首》知识点整理。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加油!。
名著导读习题唐诗三百首优秀课件

第 什
一
么
很
试
部
戏
多
时
候
在
完
和
《
时
现
场
镜
尔
《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白
等 我
东
戴
。
你
蛇
得 可
希
很
以
说
望
升
传
电影《白 蛇传说》 ,由程小 东导演, 黄圣依、 李连杰主 演。故事 还是那个 故事,人 物也还是那几 个个人物 ,但给人 的口味和 让人欣赏 的艺术感 染力却已 经大大的 不一样了 。其美轮美奂 的场景, 扣人心弦 的动漫效 果,栩栩 如生的明 星人物, 把白蛇爱 上许仙的 民间传说演绎 的跟真实 一般,却 又超出真 实接近神 奇。影片 中修炼千 年的白蛇 、刚正不 阿的法海、善 良痴情的 帅哥许仙 、机灵善 良的众小 妖、极具 震撼的水 漫金山、 蛇佛大战 等等相当的冲 击眼球和 撞击心脏 ,让我大 为赞叹。 到现在
《
》,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诗句。(10分)
(1)《唐诗三百首天》门中中赞断楚美江祖开国,碧壮水丽东山流至河此的回诗作 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登:鹳_雀楼__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____________。登楼远眺,视野 更为开阔,你会两岸想猿到声王啼不之住涣,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__。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 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
7.诗歌赏析。(4分)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熟
唐诗选集: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集: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一个繁荣的朝代,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鼎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唐诗三百首》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学者蘅塘退士编纂的,他以《唐诗别裁》为基础,参照其他唐诗选本,选取了唐诗中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310首,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类。
所选的诗歌既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也包括了一些不太知名但作品很好的诗人。
《唐诗三百首》的选编和评注本很多,除了蘅塘退士的原本外,还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纪晓岚的《唐诗选注》等。
这些选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但都反映了出了唐朝诗歌的繁荣和多样性。
《唐诗三百首》对于了解中国唐朝时期的诗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诗歌选集,也是一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唐诗三百首》
【作者介绍】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十六年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作品概述】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
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
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
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阅读练习】
1、诗仙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诗圣杜甫,字子美,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3、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
贞元十五年进士。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4、王维,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田园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5、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
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6、王昌龄,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7、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
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及剑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
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
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9、李贺人称“诗鬼”;孟郊、贾岛,人称“郊寒岛瘦”;刘禹锡人称“诗豪”。
10、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
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
代表性诗句分别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边塞诗派,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代表诗句有: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篇古城万仞山。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
13、元白诗派.是以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