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走进孔子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为老子设计名片
姓名:老子(李耳)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楚国 著作:《道德经》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走
近 1 主张顺其自然。
老 子 2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
、
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了 解 3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主
张 《老子》——《道德经》
6
孔子问道于老子
7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2
走进孔子,谈其影响 积极影响: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圣师表”,受后 人景仰。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3
百家争鸣
BC221 BC475 BC770
西周
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
∣
∣
∣
∣
∣
∣
∣
铁
背景:生产力发 器
展、王室衰微、
、 牛
诸侯争霸、社会 耕
牛刀小试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D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23
思 维 导 图
24
谢谢观看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 法治 无为而治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37张PPT)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论语》十二章 ppt课件38张

第10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 归复于先王之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 译天文下:归颜渊(问称什赞么,是仁赞。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孔子哉说?:”“颜约束渊自曰己:,使“言请语问和其行动目都(走条到礼目上,来细,则就是)仁。。”一子 旦做曰到:了“这非些,礼天(下名的复人作:都使动会.,.称.合许归你乎复有。礼仁)德一。勿日实视行:,仁非德要礼靠勿自听己,, 难道非是礼靠勿别言人吗,?非”礼由勿:依动靠。。”颜渊曰请::“请回允虽许不我敏。,请 颜渊事说(:实“践请问,实从行事仁德)的斯具语体矣细则。。””(《颜渊》)
2.了解孔子思想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 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 范等。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 制度。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 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 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 神。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第六章
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华美、文采)则野 (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文质彬 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雍也》)
译文:质朴(内容)胜过文采(形式),就会显得粗野简陋;
小学主题班会《走进伟人》PPT课件

走 近 伟 人
Hello 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主题班队活动课
走进伟人Biblioteka 站前小学六《4》班你想成为伟人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伟人?
伟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和旁人 的协助完成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这些事是有积极 意义的,对人类有益的。
你知道国内外有哪些伟人呢?
下面我就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中国的:
孔子 毛泽东 邓小平
外国的
林肯 爱迪生 海伦凯勒
孔子是世界闻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孔子 之所以称为伟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与人为善:他是一个很善良 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华儿女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生活 中他很简朴也很独立自主,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这一举措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富有,我们吃的更 好穿得更好接受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邓小平他的和蔼可亲的为人处事 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作风。
那下面我就请同学来说说关于三个外国 伟人的一些事~
在伟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作 为 小 学 生 我 们 应 该 怎 么 做 ?
拜拜喽~谢谢,祝大家学习进步!
下面大家掌声有请我们尊敬的 周班主任给我们这节课做个总结, 谢谢!
Hello 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主题班队活动课
走进伟人Biblioteka 站前小学六《4》班你想成为伟人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伟人?
伟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和旁人 的协助完成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这些事是有积极 意义的,对人类有益的。
你知道国内外有哪些伟人呢?
下面我就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中国的:
孔子 毛泽东 邓小平
外国的
林肯 爱迪生 海伦凯勒
孔子是世界闻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孔子 之所以称为伟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与人为善:他是一个很善良 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华儿女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生活 中他很简朴也很独立自主,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这一举措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富有,我们吃的更 好穿得更好接受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邓小平他的和蔼可亲的为人处事 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作风。
那下面我就请同学来说说关于三个外国 伟人的一些事~
在伟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作 为 小 学 生 我 们 应 该 怎 么 做 ?
拜拜喽~谢谢,祝大家学习进步!
下面大家掌声有请我们尊敬的 周班主任给我们这节课做个总结, 谢谢!
曲阜三孔介绍PPT课件

▪ 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礼、中庸思
想。 2021/3/25
2
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
▪ 1982年美国各界人士在旧金山举行祭孔大典 ,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先生致函说:“孔子的高 贵品行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
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的学说世代相传 ,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14
孔庙—奎文阁
▪ 藏书楼,是收藏御
赐书籍的地方,位于
第五进院北。 “奎”
是星名,后代封建帝
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
奎星,遂在孔庙建奎
文阁。这座楼阁完全
是木质结构,构造坚
固而且合理。清康熙
年间地震,“十间房
子倒者有九,存者有
一,奎文阁巍然不
动”。 2021/3/25
15
孔庙—十三碑亭
▪ 十三碑亭:奎文阁北 ▪ “赑屭”是吉祥物,传说龙王有
▪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 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 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
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的“仁”的学说)思想写进宣
言。 2021/3/25
3
对孔子的尊崇及儒家思想的彰显
是罕见的石刻艺术瑰宝。
2021/3/25
19
大成殿前的龙柱
大成殿供奉—五圣十二先哲
▪ 大成殿内供奉着五圣十二
哲17尊像。正中奉孔子塑
像。两侧为四配和十二先
哲。四配是复圣颜子,述
圣子思(孔子的孙子,孟
子的老师),宗圣曾子,
亚圣孟子。十二先哲有11
位孔子的弟子,有一位是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优秀课件(24张)

(1)“仁”的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
• 孔子的思想(一) ———政治思想
1.“仁” :仁者爱人
实现途径: 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
(1)对统治者而言: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对所有人而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 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 序。
(一) ——— • 一、孔子的思想政治思想Fra bibliotek核 心
1.“仁”:仁者爱人
2.“礼”:克己复礼
3、提倡“为政以德”
1.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鬼神观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 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先进》 态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 优先的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实事求是;温故知新;持之以恒;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仁者爱人” 实现爱人的途径:
遵循“忠恕”之道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的思想(一) ———政治思想
2、“礼”的学说:克己复 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篇》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孔子和学生【第2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2 孔子与学生
品析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的教育思想。(重、难点)
2.练习自渎,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 讨论 。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象的重要手段。文中此处通过大篇幅地描写人物语言, 塑造了孔子的形象。 语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 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 界,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 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 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 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 还要不断学习啊!”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sù
yōu diǎn
严肃 优点
jǐn shèn
谨慎
shī jiào
施教
qiān xū
谦虚
jí gé
及格
2.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yì √yù)、天资.(√zī zhī) 聪明或愚笨来选择.(zhé z√é)学生。
(2)既.(√jì jí)然他们都各有长处,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 您学习呢?
(2)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缩句)
孔___子__产___生__了_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颜回很守信用。颜回不懂得变通。(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 话合为一句话)
品析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的教育思想。(重、难点)
2.练习自渎,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 讨论 。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象的重要手段。文中此处通过大篇幅地描写人物语言, 塑造了孔子的形象。 语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 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 界,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 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 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 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 还要不断学习啊!”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sù
yōu diǎn
严肃 优点
jǐn shèn
谨慎
shī jiào
施教
qiān xū
谦虚
jí gé
及格
2.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yì √yù)、天资.(√zī zhī) 聪明或愚笨来选择.(zhé z√é)学生。
(2)既.(√jì jí)然他们都各有长处,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 您学习呢?
(2)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缩句)
孔___子__产___生__了_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颜回很守信用。颜回不懂得变通。(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 话合为一句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共40张PPT)

名著导读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7
高考模拟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 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结合上面两段话,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 孝。 孔子认为孝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诚心诚意 地孝敬父母。不仅仅是赡养,更应该做到敬重。 2013-8-20 28 名著导读《论语》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8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 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 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 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 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 值是“仁”。 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 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礼”
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最根 本精神内容。 孔子以“仁”释“礼”,提出“人而 不仁,如礼何,如乐何”,主张“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 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 “敬”等方面。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9
高考模拟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 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 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 父母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阅读下面选段,你认为上面选段和下面选段反映的是 同一种思想吗?联系实际,谈谈在现代生活中应当怎 样做。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 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013-8-20 34 名著导读《论语》 反映的是同一种思想,中庸思想。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6
(二)“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孝悌 是仁之“本”,所以中国历来有“百善孝为先” 的说法。 孔子主张“孝”,一是要合礼;二是要有真情 实感。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更重要的是敬。一 个人如果不孝,那就是不仁。 孔子主张的孝道有历史局限性,一旦孝与仁之 间出现冲突,依据事亲为大的原则,不惜以牺 牲“仁者,爱人”为代价,确保父慈子孝的至 高无上。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30
高考模拟题: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 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 众,吾从下。”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 以上面选段为依据,说说孔子是如何 看待“礼”的。 孔子认为,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 种形式,尊礼守礼重点不在形式而在内心, 要从内心和情感上体悟礼的根本。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4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 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 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
75位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5
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 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 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 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 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 16 名著导读《论语》 479),年七十三。
山 东 曲 阜 祭 孔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9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0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1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2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3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 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 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 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 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 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 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 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 步做出了贡献。”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3
复习过程与方法
1.先整体感受经过两千多年沉淀下来的 孔子思想精华及其对世人的影响。 2.其次结合精彩语句、精彩片段详细解 析孔子的主要思想。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4
孔 庙,全称至圣庙,亦称阙里孔庙,位于山 东曲阜城中心。前479年孔子逝世,鲁哀公尊 孔子为“尼父”,“故所居堂,后世因庙, 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岁时奉祀。
万 百 世 代 师 馨 表 香 , , 德 道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配 贯 天 古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地 今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1
意 思 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 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
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 王”
2013-8-20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 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 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7
二、孔子的历史贡献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 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弟 子3000,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 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 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 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 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 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4
孔子认为“仁”的标准包括“恭、宽、信、敏、 惠” 恭—恭敬,子曰:“恭则不侮”。 宽—宽和,子曰:“宽则得众”。 信—信用,子曰:“信则人任焉”。 敏—敏锐、敏捷,子曰:“敏则有功”。 惠—恩惠,子曰:“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仁者应当运用“忠恕”来行道。 孔子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比生命还 2013-8-20 25 名著导读《论语》 重要,主张杀身成仁。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
复习重点
1.走进孔子,了解孔子,学习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仁爱品质,感受其“知其 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 2.抓住《论语》中精彩语句、精彩片段,赏 析孔子思想精华,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 趣,提高道德修养。 3.结合高考题型进行实题讲析,以达到备战 高考的目的。
【高考模拟题】你认为下面选段体现了孔
子的什么观点?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 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认为,富而无骄,只要有一定人生 阅历的人都不难做到;而要做到安贫乐道、 无怨无悔,则需要很高的修养和自持力。 君子要时刻以“仁”来约束自己。
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
理性,另一方面,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 制欲望的膨胀,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欲而不贪。” “贫而无怨难。” “既富矣,再教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主张节俭,反对奢华。“礼,与其奢 , 宁俭。”
高考语文之文化经典专题复习
走
进
孔
子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1
考点目标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 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盛情, 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体会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 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 3.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 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7
孔府大门,明代建筑。 上悬“圣府”竖匾,为明 代严嵩书。 左右柱上悬 挂木联:“与国咸休, 安富 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 章道德圣人家。” 为清 代著名学者纪昀书,其中 “富”字上无点,“章” 字中竖通上去。 意为孔 家富贵无头,文章通天。 门前有粉白照壁、明代石 狮和上马石。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2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三、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
①“仁”的思想; ②“孝”的思想; ③“礼”的思想; ④中庸思想; ⑤天命思想; ⑥教育思想。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 23
(一)“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涵义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 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 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 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 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 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 道”,以达到“天下为 公”、“大同世 界” 之境界。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 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 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 中庸又称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 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 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 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要注意不要把中庸思想庸俗化了,中庸思想不是 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 孔子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 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3 2013-8-20 名著导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