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15154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山川相缪.同“缭”,盘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
三、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四、一词多义纵一苇之所如.去,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举酒.属客酒杯酾酒.临江酒扣弦而歌.之歌唱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辞倚歌.而和之歌的曲调白露横.江弥漫横.槊赋诗横执纵一苇之所如.到,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好像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面下.江陵攻下东.望武昌向东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山川相.缪交接举匏樽以相.属互相五、词类活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动词作使动词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作使动词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动词作使动词正.襟危坐使……正形容词作使动词乌鹊南.飞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向西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向东名词作状语下.江陵攻下名词作动词方其破.荆州使……破动词作使动词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词作动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朋友名词作意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形容词作动词横.槊赋诗横执,名词作动词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介词结构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相与枕藉乎舟中3、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兮渺渺4、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之客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之生羡长江之无穷无穷之长江5、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为何而今安在哉在安而又何羡乎羡何6、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七、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举酒属.客同“嘱”,劝人饮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同“凭”,乘山川相缪.同“缭”,盘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
三、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四、一词多义纵一苇之所如.去,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且夫天地之间发语词苏子愀然……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弃托遗.响于悲风遗留,剩下举酒.属客酒杯酾酒.临江酒扣弦而歌.之歌唱歌.曰:桂棹兮兰桨歌辞倚歌.而和之歌的曲调白露横.江弥漫横.槊赋诗横执纵一苇之所如.到,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好像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下面下.江陵攻下东.望武昌向东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山川相.缪交接举匏樽以相.属互相五、词类活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动词作使动词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动词作使动词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动词作使动词正.襟危坐使……正形容词作使动词乌鹊南.飞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向西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向东名词作状语下.江陵攻下名词作动词方其破.荆州使……破动词作使动词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词作动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朋友名词作意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形容词作动词横.槊赋诗横执,名词作动词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固一世之雄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介词结构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相与枕藉乎舟中3、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兮渺渺4、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之万顷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之客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之生羡长江之无穷无穷之长江5、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为何而今安在哉在安而又何羡乎羡何6、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七、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6、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词语: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2.清风徐来:舒缓地。
3.水波不兴:起,作。
4.举酒属客:劝人饮酒5.白露横江:充满6.纵一苇之所如:任凭 / 往7.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 旷远的样子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御。
10.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11.扣舷而歌之:敲击12.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3.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14.余音袅袅:尾声。
15.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16.不绝如缕:细丝。
17.舞幽壑之潜蛟:深谷,这里指深渊。
18.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19.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20.山川相缪:缭,盘绕21.方其破荆州:当/夺取22.酾酒临江:斟酒。
23.横槊赋诗:长矛24.举匏樽以相属:葫芦25.寄蜉蝣于天地:寓托。
26.哀吾生之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27.抱明月而长终:至于永远。
28.知不可乎骤得:多次。
29.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30.而卒莫消长也:增减。
3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3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
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天地自然。
34.是造物者之无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
3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36.洗盏更酌:再次饮酒。
3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
38.肴核既尽:已经。
39.杯盘狼藉:凌乱。
40.相与枕藉乎舟中:相互靠着。
二.通假字1.,劝人饮酒)2.(通“凭”,乘)3(通“缭”,盘绕)(通“已”停止)三.一词多义1.之A.壬戌之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调节音节,无实义)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D. 取之无禁(它,第三人称代词)倚歌而和之(它,指代歌声)2.如A。
纵一苇之所如(到……去,往)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像,像)3.乎A。
浩浩乎……;飘飘乎……(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后,……的样子)B.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吗)4.然A。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资料2014.11《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郁乎苍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介词)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5、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前赤壁赋知识点

前赤壁赋知识点
前赤壁赋知识点
一、本课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二、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前赤壁赋》文言文常识大全

《前赤壁赋》文言文常识大全《前赤壁赋》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是其文言文常识大全,欢迎阅读:前赤壁赋宋代: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文言文常识:一词多义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通假字1、举酒属客(“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docx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酒属客匏尊以相属(属,通“嘱” 酒)2、浩浩乎如虚御(,通“凭”乘)3、山川相(,通“ ” 、)4、杯狼籍(籍,通“藉”,凌乱)5、匏尊以相属(尊,通“樽” ,酒杯)(二)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整理)4、月明星稀,南(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望武昌(西、,名作状,向西、向)6、方其破州,下江陵,流而也(下、:名作,攻占,向、下)7、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樵,名作,打砍柴)8、而友麋鹿(、友:意用法以⋯⋯伴、以⋯⋯友)(三)古今异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气之一)2、凌万之茫然(古:浩渺的子;今:完全不知道的子)(四)一多1、望:七月之望(名,阴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向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一之所如(往)浩浩乎如虚御(像)乎如世独立(像)4、然:其声然(⋯⋯的子,像声尾)何其然也()5、:抱明月而(永)而卒莫消也(增)6、于: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响于悲()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六)本课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七)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白露横.江(笼罩)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正襟危.坐(端正)方其破荆州(方,当)固.一世之雄也(本来)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促织》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5、造:径造庐访成(到)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而翁归(通“尔”,你的)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三、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不过)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②亦无售者(动词,买)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四、词类活用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4、辄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9、力:力叮不释(名作状,用力)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五、古今异义的词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个时期。
六、句式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下役(被动句)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点整理(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2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4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5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二)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三)一字多义(1)之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2.问之(代词,他)3.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5.孰视之(代词,指徐公)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7.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9.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10.臣之妻私臣(的)11.王之蔽甚矣(不翻译)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13.数月之后(无意义)14.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3、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公(比)课外1、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2、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四)古今异义1。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规劝今:讽刺2。
窥镜窥:古:照,看今:偷看3。
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4。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地土方圆今:地点5。
能面刺寡人之过刺:古:批评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6。
谤讥于市朝谤讥:古:指责议论今:诽谤嘲讽7。
臣之妻私臣私:古:偏爱今:自私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莫:古:没有一个今:不,不要(五)句式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张衡传》文言知识点整理1.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傍”通“旁”)(4)形似酒尊(“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
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不去赴任。
今:不能够。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特地征召。
今:能够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4)覆盖周密无际。
古: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5.一词多义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⑤启窗而观(看)因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乃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你的)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属zhǔ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②衡少善属文(连缀)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属shǔ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