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敕勒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上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部编版二上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词语解释:
见:(xiàn)
:同“现”,显 露。
诗的大意:
一阵风吹过,牧 草低伏,露出一 群群正在吃草的 牛羊。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读古诗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堂练习
译古诗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 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 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 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 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 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 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部编二年级上
十八课: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导入
知背景Leabharlann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 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 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歌》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讲解
知作品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新知讲解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 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新知讲解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古诗二首 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古诗二首 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演示课件
天苍苍 似苍穹
多的牛羊!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1.今天我们学习了《敕勒歌 这么蓝的天空,这么大的草原!
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 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第八单元 古诗二首
人教版 · 二年级上册
② 苍敕,勒青川 ,: 天川 苍: 苍平 ,川 天、 蓝平蓝原 的。 人今教天版 我们·二学年习级了上《册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今②天敕我 勒们川学:习川了:《平敕川勒、歌平》原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 四真野是, “天草苍原苍的,四野面茫八茫方” 。 自敕由勒读古穹诗庐,读笼准盖字音见,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四结野合, 图草画原了的解四古面诗八的方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结真合是图 “敕画勒了川解,古阴诗山的下大” 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⑧真见是( “风x吹iàn草)低:见同牛“现羊””,显露 结⑤合笼图 盖画四了野解:古笼诗盖的,大另致有意版思本,作感“笼受罩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敕风勒真族 是居喜住欢的大地草方原,在把现牧在草的吹山弯西了、腰内,蒙让一我带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 真①是《“敕风勒吹歌草》低:见敕牛勒羊(” 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①⑧《见敕 (勒xià歌n)》::同敕“勒现(”,ch显ìl露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正天确苍、 苍流利似地苍朗穹读古诗《敕勒歌》,背诵古诗。 真人是教“版天·苍二苍年,级野上茫册茫” ②敕敕勒勒 是川一:种川族:名平,川敕、勒平川原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 ⑧北见朝( 有x人ià用n)简:单同的“2现7个”,字显概露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一读古诗《敕勒歌》吧! 你④看穹到 庐了(什qió么ng?lú想)到:了用什毡么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人教部编版语文《敕勒歌》PPT课件完美1

人教部编版语文《敕勒歌》PPT课件完美1

知作者
新知讲解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抒写了敕勒人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新知讲解
明诗意
敕勒川,阴山下。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 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 句意: 辽阔无边的敕勒川,它 在阴山脚下。
新知讲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诗意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穹庐: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野:原野。按古音读作yǎ。 句意: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 (蒙古包),笼盖了整个原野。
拓展阅读
拿起你手中的画 笔,把你从诗中看到 的美丽景色画出来, 好吗? 点拨:想象要合理, 画面能凸现草原特色 即可。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6.“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 词短语 成句的 手法描 写了南 行途中 所见到 的春江 美景: 春水方 生,桃 花夹岸 ;云帆 一片, 极目四 望,枫 树成林 。

7.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 珠笔需 要二十 多道工 序,对笔 尖的加 工精度 和材料 性能要 求极高 ,而此 前中国 制造达 不到这 些要求 。

2020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课件

2020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课件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76、决生人不命生能太贵放过相弃短知,暂世,何界今用上天金没放与有 弃 钱失 了 。败 明20, 天.7.只 不14有 一20放 定.7弃 能.1。 得42到200.。7.7.1.814时4。23023.0分72.1804时年23073.月7分.1144日。-J星2u0l期-2200二年7二.71月4〇.21二042日〇0星年期七二月二十〇四二日〇年七月十四日 像桃花像一桃样花美一丽样,美感丽谢,你感的谢阅你读的。阅读。 87、人放勇生眼气就前通像方往卫,天生只堂纸要,,我怯没们懦事继通的 续 往时 , 地候 收 狱尽 获 。量 的20少 季:33扯 节2。 就0:3在230前:2353方72.。01:432.302:.02724.1074T.12u40e..s27d0.1a24y02,T0Ju.ue7lsy.1d14a4。y,,2J0u2ly0年147,月201240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1.《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2.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 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 木牛羊是低处景物。
2.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夜宿山寺》和《敕勒歌》这两首 诗都是纪游写景且景色壮美。
描山写清山水川秀河流千的山成万语水 湖光山色 名山大川 崇山峻岭 山高水长 依山傍水 高山流水,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天空
草原
牛羊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川:平地;平野。这里指草原。 笼: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部编版人教版二上二年级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二上二年级语文上册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文字插图课件

词语解释:
见:(xiàn)
:同“现”,显 露。
诗的大意:
一阵风吹过,牧 草低伏,露出一 群群正在吃草的 牛羊。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读古诗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堂练习
译古诗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 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 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 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 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 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 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新知讲解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天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的样子。
诗的大意:
蔚蓝的天空一望
无际,碧绿的原 野茫茫不尽。
新知讲解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新知讲解
知作品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新知讲解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 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
拓展提高
悟诗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
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7)《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7)《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演示课件

你能试着把它改写成 一篇小短文吗?
新知讲解
悟诗情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位置: 原野之中。
新知讲解
悟诗情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新知讲解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句意: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这首民歌,勾勒出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句意: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你能试着把它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吗?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
波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
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句意: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原野之中。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天苍苍,野茫茫。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精品课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 品。歌词的主要内容,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 尚武精神,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 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它内容丰 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上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望无 际,一阵风吹过,野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 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反映的是阴山一带祖国山川 的壮丽景色和当地人们的游牧生活,描绘了 一幅辽阔、富饶而壮美 的草原画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敕 位置: 阴山下
勒 歌 景色 天:苍苍 似穹庐
辽阔壮美 殷实富足
野:茫茫 牛羊藏其中
《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
景物
天空——像个巨大的( “穹庐” ) 草原——( 动 )( 静 )结合,美与广阔 牛羊——有风才能出现
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 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美景。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广阔 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 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是按照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 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 是低处景物。
描写山川河流的诗句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优质课件
40
结构图示
敕勒歌
位置: 阴山下 天:苍苍 似穹庐
危楼 星辰
2.《夜宿山寺》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串珠问题2)
夸张 想象
18
指导朗读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9
本课小结
《夜宿山寺》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 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 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 身临其境的感觉。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
初读感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5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6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诗句是否通顺。
7
识字写字
13
jīng
恐惊 惊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忄
组词:惊动 惊吓
造句:孩子们在睡觉,我 们不要惊动他们。
书写指导:注意“忄”两 边的点的写法,左边是垂 点,是侧点。
14
品读释疑
“危”字,是“很高,极高”的意 思。
用非常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山 寺的高耸入云。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 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危楼 危
结构:半包围 音序:W 部首:㔾
组词:危险 危难 造句:这座危楼已经不能 住人了。
书写指导:右下角的横 折钩要小,竖弯钩的弯 要大些。
12
gǎn
不敢 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描述诗意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 无际的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 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 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 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 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总结: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
了( (
),抒发了 )。
收获交流:
我仿佛看到了......
第一行诗:写了( )在( )下。 草原的背景多么雄伟! 第二行诗:写了天空像( ),盖住了 草原的四面八方。 极目远望,天空和草原相接,多么壮阔!
第三行诗:写了天空( )的,原野辽阔,无 边( )。 第四行诗:写了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 出( )。展现了
穹庐—(蒙古包)帐篷 天似穹庐,把天空比作蒙古包
天苍苍—天空蓝蓝的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现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描述了一幅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景象, 是动态描写, 表现了敕勒川的美丽富饶, 也说明了牧民的生活富足,其乐融融。
• 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 有什么作用? 作用: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 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 赏析“风吹草低见牛羊”。 可从语言、艺术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 选取角度作分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茂、牛羊 肥壮的景象。
朗读
敕勒川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会读
• 似乎 穹庐 笼盖 苍茫 天苍苍 野外 • 阴山
拓展练习
• 1:敕勒族人站( )下,看到了( 雄伟的气魄? • 3:‘‘风吹草低见牛羊”意境真美,我仿佛看 到了( )
整体感悟:
• 诵读诗歌并思考: 1. 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位置、景色、生活) 2. 划分层次。 第一层:写地理位置。 第二层:写草原的天空的壮阔、苍茫。 第三层:描绘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 •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读出重音。
理解词语
lǘ xiàn • 通假字: qióng “见”通“现”,显现,出现。 • 重点实词: 敕勒川: 地名。川,平川,平原。 穹庐: 用毡子做的圆顶帐蓬,现称蒙古包。 苍苍: 深青色。天苍苍,天蓝蓝的。 笼盖四野: 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 描绘景物动、静结合。 •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 • 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 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具 有极强的概括力。
敕勒川 歌曲
/song/124173
笔下生辉:
家 乡 美
草原风光
辽阔旷野,茫茫草原,不知激起多少 人美好的向往和想象,那空旷的土地、洁 白的浮云、嘹亮的牧歌,处处充满浓郁的 魅力。
北朝民歌
背景资料
•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 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 (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 古自治区南部)一带)。 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 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 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 可以搬动的“穹庐” (今俗称“蒙古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