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合集下载

8大人体黄金穴位 长寿健康抗衰老 组图

8大人体黄金穴位 长寿健康抗衰老 组图

人体8大黄金穴位长寿健康抗衰老组图谁都希望自己身体强壮,将疾病拒之门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寻求各种保健品,而在中医看来,人体与生俱来带有自强的“按钮”,即通过推拿按摩某些穴位,对强身健体有极大帮助。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8大黄金穴。

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这五个穴位可以抗衰老。

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百会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

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

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关元穴。

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通过按摩、振动和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则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臧福科教授说,现代研究表明,刺激关元穴能产生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让身体的代谢成倍增加。

长寿穴位 常按摩6大穴位延年益寿

长寿穴位 常按摩6大穴位延年益寿

长寿穴位常按摩6大穴位延年益寿*导读:穴位按摩古往今来都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穴位按摩不仅可以治疗治病,使人精神百倍还可以延年益寿。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6大可以延年益寿的穴位。

……
1、按揉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

功效: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

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

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

2、按揉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功效: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

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

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第1 页。

8大人体黄金穴位 长寿健康抗衰老

8大人体黄金穴位 长寿健康抗衰老

8大人体黄金穴位长寿健康抗衰老身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但是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常吃垃圾食品、缺乏运动等等,让我们的身体逐渐变得虚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治病不如防病”,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好的健康习惯,同时,保健按摩、针灸等中医养生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针对人体的八大黄金穴位,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这些穴位进行保健,以达到健康长寿、抗衰老的目的。

一、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部的中央顶部,是人体最高的穴位。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流,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还有助于改善失眠的问题。

使用方法是,先用右手将左耳朵向右拉,然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顶部位置,感觉到局部有温热、有酸胀的感觉即可。

二、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眼睛旁边的颞部,这个穴位与头痛、牙痛、高血压等病症有关,因此,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这些问题。

按摩太阳穴的方法是,两手的中指按摩这个穴位,然后再用双手食指挤压,并顺时针的方式从外向内转圈,每次按摩3-5分钟即可。

三、华盖穴华盖穴位于后脑勺的中央部位,这个穴位不仅有助于舒缓颈部肌肉的紧张,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眩晕、头痛等。

使用方法是,先用右手将左耳朵向下拉,然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揉着穴位,时间要持续3-5分钟即可。

四、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位置位于两耳后,是非常重要的耳后穴位。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预防和缓解颈椎病、肩周炎等问题。

使用方法是,将两个手指并拢,放在耳朵后面,轻轻施加按摩力度,每次按摩时间以5分钟左右为宜。

五、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的中央,即大拇指和食指的交界处,是人体经络的相互连接点。

按摩合谷穴有促进心脏、肺、大肠、胃等器官的健康,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使用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一起按压这个穴位,每次按摩2-3分钟,每天进行多次。

六、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离踝骨3个手指的位置处,是女性朋友的保健要穴。

大人体黄金穴

大人体黄金穴

大人体黄金穴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5大人体黄金穴:常揉抗衰老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百会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

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

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4.印堂穴——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揪印堂穴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

一般揪揉2分钟。

5.膻中穴——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膻中穴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五大益寿“黄金穴”

五大益寿“黄金穴”

分钟 , 然后休息3分钟。结果 4 他 在8 时 中搬运 了生铁4 小 7
而 来 。 另外 , 间皱 纹还 可 能 是 眉
鼻 窦不 太好 的征 兆。
主 。百 会 穴很好 找 , 在头 顶 正 中 线与 两 耳尖 连 足前 部 凹陷 处第 23 趾缝 纹 头端 与足 跟连 线 、趾
线 的 交 点 处 。 可 用 手 掌按 摩 头 顶 中央 的百 会 的前 处 , 肾经 的首 穴 。涌泉 穴 意 为 肾经 之 是 穴 , 次按 顺 时针 方 向和 逆 时针 方 向各按 摩 5 气 犹 如 源 泉 之 水 , 于 足 下 , 出灌 溉 周 身 各 每 0 源 涌 圈 , 日2 3 , 心悸 、 晕 、 眠 、 忘 等 均 处 每  ̄次 对 头 失 健 尤其 对 神 经衰 弱 、 力减 退 、 眠 乏力效 果 精 失 有效 果。
1气 诲 穴 , . 也就 是 常 说 的 下 丹 田, 于 脚 底 到头 顶 的黄 金 分 位 割 点 ,具 体 在 肚 脐 正 下 方 1 寸 . 5
人 体 生 理 学 家 发 现 人 的 吨 , 而且 不感 到疲 劳 。实验 的
心 脏 工 作 量 大得 惊人 , 以 它 确证实了这样的观点: 在疲劳 ( 食 指 与 中指 并拢 ,其 宽度 即 将 为1 寸 ) . 。气海 是针 灸保 健 的要 5
06 8 黄 金 分割这 一 比例被 .1 ,
誉 为最 具 审 美 意 义 的数 字 , 现 体 在 人体 上 ,黄 金 分 割 点 同样 很 多, 如人 体 身 高 的黄 金 分割 点在 肚 脐 , 顶和 肚 脐 间 的黄 金 分割 头 点 在 咽喉。人体 穴位 也有 一些位 于 黄 金 分割 点 的位 置 上 , 它们 对 延 缓 衰 老 、 年 益寿 有着 重 要作 延 用 。 以下5 穴位 就 是人 体 最 重 个 要 的“ 黄金 穴 ” 。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人体养生的穴位,希望对你有用!人体养生的穴位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转载]长寿常用的五大学位

[转载]长寿常用的五大学位

[转载]长寿常⽤的五⼤学位原⽂地址:长寿常⽤的五⼤学位作者:yuyu中医理论中,⼈体有些部位是养⽣的重点,对这些部位常常按摩,加以养护,能起到增强⾝体免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

以下的五个部位,就是养⽣保健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是腋窝、腘(腿弯曲时后⾯形成的窝)窝、肘窝、腰眼、肚脐,被合称为“保健⾦窝窝”。

1.极泉⽳。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位叫极泉⽳,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

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液循环、提⾼免疫⼒。

按摩⽅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按对侧腋窝,⽤⼿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上举,⽤右⼿⼿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左⼿⼿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2. 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的⾎管和神经⾮常丰富,经常拍打有⾏⽓活⾎、缓解痉挛的功效。

腘窝处⼀个很重要的⽳位叫委中⽳,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神经痛、⼩腿疲劳、脖⼦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3.肚脐。

肚脐是⼈体中唯⼀可以⽤⼿触摸,⽤眼睛可以看到的⽳位,名为神阙。

它内联⼗⼆经脉,因⽽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

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舒肝利胆、调和⽓⾎、通利三焦的作⽤。

⽅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左右⼿虚掌着⼒,以前臂发⼒,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

或⽤热敷、按揉等⽅法刺激肚脐也可。

4.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的⼀个三⾓形的凹陷,它是经络⾮常密集的地⽅,经常按揉可起到⾏⽓活⾎、散淤祛毒的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另外⼀只⼿虚掌着⼒,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

如果是家⼈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病都有治疗作⽤。

按摩⽅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或请家⼈⽤两⼿虚掌着⼒,连续拍打两侧腘窝5. 腰骶窝。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体腰骶部的⼀个凹陷。

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出现腰疼等症状。

长寿十七穴

长寿十七穴

长寿十七穴1关元穴:任脉(丹田)小肠经之募穴,为强状保健要穴。

位置:腹正中线脐下3寸,功能:温贤益精,回阳补气,调理冲任,理气除寒。

防治:抗衰老,抗休克,抗癌,遗尿,遗精,阳萎,早泄,小便不利,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闭,尿血,不孕,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痛不尽,子宫脱垂,子宫功能性出血,老年阴道炎,贤炎,尿道炎,盆腔炎,肠粘连,小腹冷痛,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糖尿病。

手法:仰卧,平稳呼吸,全身放松,用中指指腹点揉20~30次,顺逆时针均可,呼气时施力。

2气海穴:任脉,盲之原穴,强状保健要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寸。

功能:温贤固精,升阳补气,调理冲任,通经散瘀,行气化浊。

防治:食谷不化,脘腹胀满,小腹痛,水肿,泄痢,便秘,脱肛,遗精,阳萎,遗尿,尿闭,疝气,月经不调,经少,带下,产后衣胞不下,恶痛不尽,阴道炎,不孕,疲怠乏力,中风,高血压,哮喘。

手法:点按,按揉,呼气时施力。

3中脘穴:任脉,胃之募穴,腑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四寸。

功能: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理气止痛。

防治:腹痛腹胀,腹泻,饮食不化,呕吐,呃逆,反胃吐酸,肠呜,痢疾,便秘,便血,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糖尿病,荨麻疹,四肢无力,白细胞减少,虚痨,吐血,喘息,癫狂,失眠,一切腹之疾病。

手法:点按按揉,呼气时施力。

4百会穴:督脉,養肝作用。

足大趾上毫毛处敏感度下降时要关注保肝。

位置:頭顶部后发际正中直上七寸,两耳尖连线头顶正中点。

功能:平肝熄风,升阳益气,醒脑宁神,清热开窍。

防治:头痛,眩晕,高血压(若加配穴:内关穴,则效果更佳),脑中风,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中风失语,心悸,健忘,失眠,癫狂,痛症,瘈疭,耳鸣,耳聋,肛门痔疮,阴挺,泄泻,鼻塞,发热,白细胞减少,子宫脱垂,糖尿病,过敏性结肠(∵与足太阴膀胱经交会,∴还可防治尿频、尿急、尿失禁。

)足厥阴肝经手法:坐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平稳,用右手或左手中指(食、中、无名指相并),指端垂直点按1~2分钟,施力由轻而重,略有痠胀感,点按后舒适为度,亦可用中指指端点颤,呼气时施力,但不可过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八大基本长寿穴位
足三里是人体长寿第一大穴,位于膝眼下4横指再向外旁开1横指。

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而胃经多气多血,刺激胃经的合穴可以补益全身气血。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用艾草熏灸足三里使之发泡,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方3寸处,将自己的手指并拢放在内踝上,小指贴在内踝尖上,食指上贴近胫骨的位置就是三阴交穴。

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即肝经、肾经与脾经交会处,经常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起到调节肝脾肾三脏的效果。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

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
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

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

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

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

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

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