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患者的麻醉管理

合集下载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双重性 双刃剑
镇痛、药效医疗目的 麻醉、双精重神性药品非医疗目的 药物滥用、毒品
我国麻醉药品监管历史(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肃清烟毒的斗争 1950年2月周总理签署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严禁吸食、贩卖、种植和私存鸦片、吗啡、海洛因等各 种毒品,违者严处;从1950年春起禁绝种植,从根本上铲除 了烟毒来源 1950年11月卫生部公布《麻醉药品管理暂行条例》及实 施细则:指定专门药厂生产;指定中国医药公司负责供 应;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种植、制造、运输或销 售麻醉药品,违者依法论处
麻醉药品临床用量情况变迁(5)
2007.3.8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 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 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 控不良反应。注射剂处方1次不超过3日用量, 控(缓)释制剂处方1次不超过15日剂量,其他 剂型的麻醉药品处方1次不超过7日用量。
第二部分
医院麻醉、精神药品 管理制度的落实
麻醉、精神药品因其特性始终是受人关注的热点 医院麻醉、精神药品应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
药品品种和剂型的增加 管制药品目录动态变换:布桂嗪,复方樟脑酊、 利他林缓释剂型,三唑仑、麦角胺咖啡因 药品用量急剧增加,逐年增长
WHO 《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推广 麻醉、精神药品使用范围扩大,严重慢性疼 痛也可按规定使用麻醉药品 吸毒犯罪时有发生 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疏漏:个人骗购、团伙犯罪
我国麻醉药品监管历史(2)
1963年5月,卫生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发出加 强麻醉药品管理的通知,各项管理措施更为 严格 1978年国务院颁布《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及《实施细则》: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师 资格;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限量购用 1985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经修正的1961年 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品公 约》后,承担履行公约的义务

麻醉护士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体会

麻醉护士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体会

麻醉护士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体会摘要:手术治疗是诊所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麻醉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麻醉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然而,由于麻醉药品管理工作量繁重,而且行动中使用的麻醉药品数量和种类繁多,以前的麻醉药品管制模式已不再满足当前的手术室需求;因此,在本评论和分析中,将主要根据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效用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麻醉护士;麻精药品;管理改进;医疗安全引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下称"麻疯病患者")是具有核心抑制作用的药物,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快感和持续使用高度成瘾的药物,滥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身心依赖性。

这些主要是吗啡、哌啶、盐酸麻黄碱、氯胺酮、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

我院是一家三级专科医院,手术多,种类繁多的麻药,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麻醉药品管理是从事禁毒工作的护士的优先事项之一,而标准化的麻醉药品管理不仅确保了麻醉药品的合法、安全和合理使用,而且还确保了麻醉药品转入非法渠道的不利社会后果。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选择我院治疗200名全麻患者;在观察组的病人中,男性60人,女性40人,年龄在24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 18岁,其中包括33名全身麻醉药品专家、12名静脉麻醉药品专家、45名脑内麻醉药品专家和10名神经发育迟缓专家,以及定期药物管理专家。

58名男子和42名妇女,平均年龄在25至59岁之间(42 17.0岁),35名全身麻醉药品,11名静脉麻醉药品,47名脊椎麻醉药品和7名晚期病人,由护士管理各群体的性别、年龄和麻醉方法等基本数据差别不大,这在统计上并不显着(P>0.05),而且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1)常规管理手术室的麻醉药品管理主要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条例》、《麻醉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处方条例》、《麻醉药品条例》和手术室药物管理制度的管制(2)科学分布①简化药品分销链,减少搬运人员。

吸毒患者的麻醉管理课件

吸毒患者的麻醉管理课件
重要性
由于吸毒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药物代谢 特点与普通患者存在差异,因此需要 特别关注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吸毒患者麻醉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最初,吸毒患者的手术麻醉管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毒品滥用问题的 日益严重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医生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 。
吸毒患者可能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导 致药物相互作用,影响麻醉药物的代 谢和效果。
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吸毒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 加,需要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
03
吸毒患者麻醉前的评 估与准备
麻醉前的病史调查
01
02
03
吸毒史
详细了解患者吸毒的时间 、频率、种类以及戒毒情 况,判断患者当前身体状 况和戒毒效果。
呼吸抑制
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或呼吸停 止,需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或
拮抗药物。
循环抑制
表现为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需及时补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
苏醒延迟
由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 延迟,需延长观察时间,必要 时使用拮抗药物。
其他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需 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05
吸毒患者的术中监测 与处理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语 言能力、运动功能等,评 估麻醉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
呼吸系统检查
检查患者的呼吸音、呼吸 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是否 正常。
麻醉前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等指标,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和营
养状况。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毒品成分,判断患者 是否处于戒断状态或复吸状态。
呼吸抑制
吸毒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度增加,易出现呼吸抑制,需及时调整 麻醉深度或使用呼吸兴奋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15.
国家政策不应限制处方量和治疗时间等,不应含有繁琐而且可能限制医生和
病人获得麻药处方的内容。
16.
国家麻醉品管理政策应当避免由于对处方的要求,不恰当的限制了疼痛治疗。
《条例》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中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进出口审批: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
五条执行
第三条目录:列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
麻醉药品医疗用途:


术前麻醉镇静、镇痛:常用吗啡针。
术后镇痛:度冷丁针

癌症止痛:吗啡控、缓释制剂
止痛作用强,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无封顶作用。

镇咳:磷酸可待因、复方桔梗片
精神药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 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兴奋剂、致幻剂、催眠镇静剂 等
一类:盐酸哌甲酯(利他林) 二类:镇痛新、安定、舒乐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

1、未能合理区分麻醉药品疼痛治疗和滥用。 2、医生对癌痛治疗重视不足,医务人员癌痛治疗知识贫乏、落后,对癌痛
缺乏科学评价,治疗盲目性。
3、医务及药剂人员对国家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4、医务人员对麻醉药品知识缺乏,用药习惯陈旧,使用麻醉药品品种少、 剂型单一,用药结构极不合理。 5、医务人员对癌痛实施盲目治疗。一律给度冷丁止痛。
品分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六条规定依法参加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麻醉药品:连续使用后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主要是镇痛药、镇咳药。
麻醉药品、麻醉药(剂)
1、阿片类:阿片粉、阿片片、阿片酊 2、吗啡类:盐酸、硫酸吗啡片、美菲康片(盐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片(硫酸吗啡控释 片)、盐酸吗啡针 3、可待因类:磷酸可待因片、针、糖浆 4、合成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针、片,枸橼酸芬太尼针,盐酸二氢挨托啡片

病房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病房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病房毒麻药品管理制度引言概述:病房毒麻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规定,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药品滥用和泄露。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存储管理、使用管理、记录报告和监督检查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病房毒麻药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药品种类: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使用的毒麻药品种类,包括麻醉药、镇痛药等。

1.2 制定使用计划: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生开具的处方,制定合理的药品使用计划,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1.3 培训医护人员: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毒麻药品管理的培训,包括药品的识别、存储、使用等方面,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意识。

二、存储管理2.1 区分存放:将毒麻药品与普通药品进行区分存放,采取单独存放或者标识存放的方式,避免混淆和误用。

2.2 定期检查:定期对存放毒麻药品的柜子或者箱子进行检查,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有效期内,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

2.3 严格控制:对进出药品的记录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品的流通过程可追溯,防止药品的非法流失。

三、使用管理3.1 严格处方管理:医生开具处方后,必须经过审方护士审核,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2 严格监控: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或者滥用。

3.3 不良反应处理:对患者浮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并记录,以便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案。

四、记录报告4.1 记录完整:对毒麻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使用者等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

4.2 异常情况报告:对使用过程中浮现的异常情况,如药品损失、滥用等,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处理。

4.3 定期汇总:定期对毒麻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使用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监督检查5.1 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毒麻药品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5.2 外部监督: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对毒麻药品管理进行评估,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性。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辅助用于吸毒患者麻醉体会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辅助用于吸毒患者麻醉体会
2 方 法 采 用武汉天 奥制药 有限公 司生产 的奥平 Α
神经干阻滞麻醉, 28 例采用椎管内麻醉。
2 方 法 进入手术室后, 戒断症状轻者, 静脉缓 注氯胺
酮 0. 5 ~0 . 7m g � kg、 肌注 咪唑安定 0. 05~ 0. 1m g � kg、 阿托 品 0.
5m g 肌注。戒断症状重者, 静注氯胺酮 0. 8 ~ 1m g � 阿托品 0. kg、 5m g 肌注、 咪唑 安定 1 ~ 3m g 静注。控制戒断症状期间保持呼吸
烂 90 例, 痊愈 率 24. 44 % , 总 有 效率 82. 2 2% , 与 文 献 报 道相
有较好抑制作用, 临床剂量即能 使气道平滑肌 舒张, 对呼吸、 循 环影响小, 而且通过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 [2] , 兴奋交感神经能 引起血压 上升, 心率 增快, 能有效 的对抗 戒断症 状出 现迷走 神 经兴奋及对窦房结抑 制所导致心动过 缓, 血 压下降的作 用 。咪 唑安 定自 身具有 抗氧 化和激 活 GABA (Χ 2 氨 基丁酸) 受 体的 性 质, 对脑有一 定保护效应, 抑制并减轻氯 胺酮锥体外 系症状, 减 少眼球震颤, 提高了麻醉安全性。综上所述; 对 吸毒 患者 麻醉 前 辅助应用 小剂量 氯胺酮、 咪唑 安定, 能防 止和控 制戒 断症状 发 作, 不 仅满足 麻醉手 术要求, 而 且患者 呼吸、 循环 功能 稳定, 呼 吸道通畅 , 有 效降低 和预防肺 水肿发 生, 对吸毒 患者 术中安 全
11 例, 合并肺部轻度感染 5 例, 肝、 肾功能障碍 2 例。 13 例采用
查中对诊断为宫颈糜烂的患者 90 例采用奥平栓治疗, 并进行随 访、 观察。 90 例患者, 均已婚, 年龄24 ~ 55 岁, 平均年龄35. 5 岁。 近期未 采用其它方法治疗。 均行 宫颈刮片未 见异常细胞, 分泌 物检查排除滴虫、 假丝酵母菌病、 淋病等感染。

吸毒患者的麻醉管理

吸毒患者的麻醉管理

戒断反应的控制
控制戒断症状首选氯胺酮 氯胺酮作用机制主要在与N甲基d天门冬氨 酸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结合,NMDA 受体参与一种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敏化状 态.反复刺激背角C纤维,产生镇痛和麻醉 作用。因此,氯胺酮不仅可以防治戒断反应, 而且可以增强麻醉作用。
戒断反应的控制
氯胺酮可使部分病人产生精神症状,应同时以 强效神经镇静药,如咪唑安定、γ 羟基丁酸钠、 异丙酚等。
循环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海洛因依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发 病率日渐多,特别是静脉滥用人群急性感染性心内 膜发病人数急骤上升,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50%感染性心内膜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次 是溶血性链球菌和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菌 属等)感染引起。静脉滥用海洛因成瘾者心脏内膜 和血管内壁粘膜直接受损,形成炎性赘生物和感染 病灶,加上吸毒者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低下,当高 毒力的病原体侵入时,往往起病突然,伴高热、寒 战和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症状,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是静脉滥用海洛因者最常见的全身化脓性重症之一。 据报告,美国纽约死亡的吸毒者中8%死因是细菌 性急性心内膜炎。

氯胺酮麻醉也能产生抗胆碱能症状,因此可乐 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防治戒断反应, 而且可以增强麻醉作用。同时注意术毕不可使 用纳洛酮,以免诱发戒断症状。
戒断反应的控制



海洛因的镇痛效能不是阿片类药物中最强的,而 且成瘾性小的阿片类药物能够治疗戒断症状。因 此,如果以上的处理措施无效时,应果断使用阿 片类药物。 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成瘾性轻,发作时每 次2-3μ g/kg静注会迅速消除各种戒断症状。 杜冷丁和吗啡等成瘾性大的阿片类药物一般应避 免使用,而且多数患者对其耐受性增大,用至常 规剂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候可能才会起效。

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范文

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范文

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范文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加强对毒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防止非法使用和滥用,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

下面将对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监管机构、管理要求、违法处罚等内容。

一、监管机构我国毒麻精神药品管理的监管机构主要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以及各级药品监管部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是中央政府负责药品监管的主要机构,负责颁发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准药品注册申请等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打击制贩毒品犯罪、打击制贩假药犯罪等行动。

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当地的药品市场、药店、医疗机构等进行监管。

二、管理要求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的管理要求包括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

首先,在药品生产方面,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符合药品生产规范要求。

其次,在药品流通方面,药品的经营者必须持有合法的许可证,严禁倒卖、买卖过期药品和冒充伪劣药品。

对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销售,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登记备案,确保药品的合法使用。

最后,在药品使用方面,医疗机构和医生必须依法处方和使用毒麻精神药品,严禁私自使用和滥用毒麻精神药品。

三、违法处罚对于违反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的行为,我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处罚。

对于非法生产、流通毒麻精神药品的企业和个人,将依法予以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

对于医疗机构和医生私自使用和滥用毒麻精神药品的,将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包括吊销执业证书、追究刑事责任等。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制贩毒品的犯罪分子将严惩不贷。

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还需要加强对毒麻精神药品的监测和信息共享,有效地防止和打击毒品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减少滥用毒麻精神药品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毒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止和打击毒品滥用的声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