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导学案(A)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雷雨 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雷雨 导学案

雷雨——曹禺1.能够准确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的批判精神以及揭示的社会矛盾。

2.能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集中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生于天津,原籍湖北潜江。

中国现代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王昭君》等。

2.探寻背景课文选自剧本《雷雨》。

《雷雨》写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是旧中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悲剧,这一场悲剧的高潮和结局都发生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而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

课文节选的是原剧第二幕,相关情节是:蘩漪因为四凤和周萍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用人的鲁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

情节便由此展开。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

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要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1.识字注音(1)重点字弥.补( ) 汗涔.涔( ) 规矩.( ) 亲戚.( ) 惊愕.( ) (2)多音字勾⎩⎪⎨⎪⎧ 勾当勾结伺⎩⎪⎨⎪⎧ 伺机伺候闷⎩⎪⎨⎪⎧ 闷热沉闷 茄⎩⎪⎨⎪⎧ 雪茄番茄 2.字形辨认⎩⎪⎨⎪⎧ 愕惊愕颚上颚鄂鄂伦春族 ⎩⎪⎨⎪⎧ 谛谛听啼啼哭缔缔交 ⎩⎪⎨⎪⎧ 诈敲诈咋咋舌怍愧怍3.词义辨析(1)工夫·功夫同:都可以指花费的时间,在表达时间这一意思的情况下,“工夫”和“功夫”可以通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优秀导学案(A)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优秀导学案(A)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四《雷雨》导学案A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能力目标: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重、难点:1、在剧本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学法指导:1、概括情节。

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关系。

3、分析品味人物语言:A品味富有个性化的语言B品味富有动作性的语言C品味人物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

4、把握和欣赏人物形象。

资料链接:介绍戏剧常识(了解、掌握)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介绍作者(了解、识记)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和“巴金”“老舍”合称“巴老曹”。

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王昭君》《蜕变》《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等剧本。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学习过程:一、速读课文,梳理情节(A级)(学法指导: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都以场面为基本单位,划分场面的依据,一般是主要人物的上下场或主要场景的转换。

请按这一标准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二、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高一语文(必修4)《雷雨》节选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4)《雷雨》节选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4)《雷雨》节选导学案编写人:审核: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戏剧常识2.掌握重点字词3.理清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二.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味剧本台词的丰富内涵,品读言外之意三.知识链接关于戏剧的常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见《创新课堂》四.方法指导品读鉴赏法小组讨论法表演法五.学习过程(一)看课本注释①了解作者曹禺和《雷雨》的整个故事情节。

(二)字词(A级)1.字音()缜密()伺候()弥补()谛听()规汗涔涔..矩()雪茄()惊愕()昧心()本分()(三)阅读全文,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B级)1.本文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哪几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2.周、鲁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的事件展开对话,周几次问到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B 级)(点拨:注意分析两个人的对白,侍萍的哪些言行举止会引起周朴园的怀疑。

)3.当周朴园得知侍萍不是特意找他后,从哪些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的微妙变化?(B级)(点拨:注意思考此时周朴园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4.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c级)(四)讨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结合课本P29谈谈你的看法。

高一语文(必修4)《雷雨》节选导学案编写人:赵敏审核:高一语文组第20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学习目标1.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3.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二.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味剧本台词的丰富内涵,品读言外之意第二课时(四)分析第一场戏1.周、鲁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的事件展开对话,周几次问到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B级)(点拨:注意分析两个人的对白,侍萍的哪些言行举止会引起周朴园的怀疑。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优秀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优秀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优秀学案(含答案)第2课《雷雨》优秀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戏剧冲突2、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3、欣赏人物语言【学习重点】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学习难点】:欣赏人物语言【知识链接】作家与作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

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其后,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

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他们应召回国。

其后他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有关《雷雨》《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繁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而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她正是周萍的生身母亲。

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却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

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

《雷雨》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雷雨》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能力目标: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重难点1、在剧本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2、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探究案】探究一:(活动)1、个性化语言特点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因此,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

而品味人物语言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由此我们可知,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Ⅰ、高度个性化(1)示例:周朴园对侍萍的身份有四次发问:1.“你――你贵姓?”2.(抬起头来)“你姓什么?”3.(忽然立起)“你是谁?”4.(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明确:周朴园的第一问,用词文雅。

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和教养而特意用“贵姓”来问,以突出自己的身份。

当他怀疑对方的真实身份时,便一改文雅问法而为直接询问,“你姓什么?”表现出对下人一副不屑的样子。

当他相当怀疑此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便像疯狗一样跳了起来,怀着一丝侥幸心理问,“你是谁?”这充分显现了他的怀疑和紧张。

当他断定眼前这人就是梅侍萍时,他完全被吓呆了,甚至连跳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慢慢站起语不成句地问:“哦,你,你,你是――”这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惧、焦虑和失态。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

雷雨导学案及答案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戏剧《雷雨》的背景和作者,熟悉剧情梗概;2. 分析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3. 探讨戏剧中的主题和思想。

导学内容:1. 《雷雨》简介2. 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3. 戏剧的主题和思想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老师简单介绍《雷雨》这部戏剧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简要了解《雷雨》教师给出简要的剧情梗概,并带领学生回顾剧中的重要场景和角色。

第三步: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教师列出主要人物名称,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在剧中的体现。

第四步:戏剧的主题和思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雷雨》这部戏剧所探讨的主要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总结出戏剧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步:总结导学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下节课的重点。

二、答案1. 《雷雨》简介《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于1934年首演。

该剧以民初上海为背景,通过展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破裂的故事,探讨了封建传统与个体自由的冲突以及爱情与婚姻问题。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压抑,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 主要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章以诚:中年掌管家庭的男人,聪明、精明,为人风趣,善于为自己争取主动。

- 王夫人:章以诚的妻子,固执、刚愎,迷信并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

- 沈世博:章以诚的大学同学,痴情、憧憬伟大事业的青年,心地善良。

- 华老栓:中年人,坐立不安,担心家庭事务,悔恨过去错失的机会。

- 孔绍棠:住在华老栓家的财主,善于扮演各种角色、夸夸其谈。

- 宋秀英:华老栓的儿媳,女人味十足,聪明、机智。

- 宋慧乔:守寡妇女,一直对沈世博心存爱意。

3. 戏剧的主题和思想《雷雨》通过展示章以诚和王夫人之间的家庭矛盾,探讨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家庭中的权力斗争。

它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男尊女卑、自由受限的现象。

该剧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我解放,对封建传统的束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语文必修四《雷雨》名师导学案(高一必修四)--

语文必修四《雷雨》名师导学案(高一必修四)--

语文必修四《雷雨》名师导学案(高一必修四)【学习重点】1.揣摩体会人物言谈举止的“潜台词”2.深入思考“人性美丑”这个话题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背景链接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的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黑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二)了解作品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三)《雷雨》故事情节20年代一个夏天,气候闷热逼人,室外没有阳光,天空昏暗,暴风雨即将来临。

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由于处理矿工罢工,一直忙于公务,回到家里没有看到太太蘩漪。

客厅里侍女四凤正在滤药,她的父亲鲁贵昨天连喝带赌,欠了别人的债,正厚着脸皮向女儿要钱呢,"如果你不给,我就要把你和大少爷之间的私情张扬出去。

"四凤无奈,只得给他钱打发他走,鲁贵一高兴,告诉四凤大少爷周萍和他的继母蘩漪有乱伦关系,正在这时蘩漪走进客厅,向四凤打听大少爷周萍的消息。

太太这么一问,四凤心里更紧张了,太太又请她母亲来,不知安的什么心。

这时,蘩漪的亲生儿子周冲蹦蹦跳跳地跑进来,他对母亲说,他想把自己的学费分一半给四凤,好让她去上学,因为他正热恋着四凤。

雷雨》导学案(含答案)

雷雨》导学案(含答案)

雷雨》导学案(含答案)研究目标】1.理解戏剧的概念和种类,以及戏剧的要素。

2.分析《雷雨》(节选)中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研究难点】分析和把握剧中人物性格。

学法指导】解读、鉴赏、分析研究流程自主预】知识链接】1.戏剧常识1)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从表现形式、作品容量、时代、情节主题等方面,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和人物台词等。

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适合舞台表演、要有戏剧冲突、要有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鉴赏方法包括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和揣摩戏剧语言。

2.作者简介___,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湖北潜江。

他在___和___外语系研究,毕业后进入___专攻欧美戏剧文学。

1933年,他完成了作《雷雨》,继而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和《日出》是他的代表作,通过深刻描绘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1942年,他将___的小说《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又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作品。

3.《雷雨》的创作背景雷雨》创作于1933年,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918事变刚刚爆发,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热潮,___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

___的成员有___、繁漪、___和___,___家的成员有侍萍、___、___和四凤。

建议对文章进行排版,使其更易读。

基础演练:1.读准字音,包括伺候(cì)、虐待(nuè)、怜悯(mǐn)、仆人(pú)和谛听(dì)等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雷雨 2 五中齐爱军
高一语文必修四《雷雨》导学案A
巩义五中齐爱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能力目标: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重、难点:
1、在剧本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学法指导:
1、概括情节。

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关系。

3、分析品味人物语言:A品味富有个性化的语言B品味富有动作性的语言C品味人物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

4、把握和欣赏人物形象。

资料链接:
介绍戏剧常识(了解、掌握)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介绍作者(了解、识记)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和“巴金”“老舍”合称“巴老曹”。

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王昭君》《蜕变》《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等剧本。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

学习过程:
一、速读课文,梳理情节(A级)
(学法指导: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都以场面为基本单位,划分场面的依据,一般是主要人物的上下场或主要场景的转换。

请按这一标准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明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二、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B级)
(学法指导: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应了解戏剧的发展等有关知识。

在对剧本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应着重阅读剧本,了解作品的戏剧冲突,看哪些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四个人物,其关系为:
1、学习第一部分:
(1)开头一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明确:
(2)开始的时候,是鲁侍萍的什么引起了周朴园的注意呢?
明确:
(3)文中有四处周朴园问鲁侍萍身份的地方,如: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与周朴园相对的,这四次表明身份的机会,鲁侍萍都没有揭穿身份。

但是,从台词和舞台说明中,我们又看出,鲁侍萍并没有躲闪或者急于离开,反而希望引起周朴园的注意。

由此看来,鲁侍萍一方面欲语还休,另一方面又欲罢不能,当时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明确:
(4) 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鲁侍萍的时候,为什么会惊恐万状?(提示:结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明确:
(5)、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是否是真的良心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
(6)、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万状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态度变化过程)
明确:
二、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B级)
1、周朴园对亲生儿子鲁大海的态度怎样?(找出代表性的语言分析)
明确:
2、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从社会身份地位等角度分析)
明确:
三、人物形象分析: (C级)
1 、周朴园
(提示: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

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剧作者是这样说的:“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通读课文,请找出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语句来加以总结。


明确: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
总结:周朴园是个
2、鲁侍萍
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
总结:鲁侍萍是个
3 、鲁大海
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

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

→﹝﹞
与周朴园的斗争暂告失败→﹝﹞
总结:鲁大海是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