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纤接入网的发展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果、趋势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果、趋势1、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展现了宽带化、IP 化以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
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接入网的宽带化将是电信网宽带化最难实现的部分。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接入网的引入给通信网带来新的变革,使整个通信网络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传统的用户接入同采用的是钢缆,80年代中后期因具有Z接口的光纤环路载波系统(SLC)以及远端交换模RSU的实用化,使光纤传输设备引入到接入网领域,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入网设备。
到90年代中期,先进的VS接口光接入系统问世,才进入接入网的正式发展阶段。
VS接口可实现不同厂家接入网设备与交换机的互通,接入网具有较强的业务支持能力,除支持PSTN、ISDN业务外,还支持N X 64kb /S、64kb/S以下各类速率、Internet、X.25、CATV等业务。
到1998年8月初,全国建设规模已近270万线,超过世界其它国家。
此外电信部门还积极推进公众多媒体通信接入系统,并正在试验先进的ATM接入和VOD系统。
1.1有线接入技术有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源 双 星形 结 构 。 4无 这种 结 构 保 持 了有 源 双星 形
结构 就 是 网 络节 点 的位置 和 相 互 连接 的几何 布 局 , 具 体 的 拓 扑 结 构 分 为 总线 形 结 构 、 星 形 结 构 、 源 双 单 有
星结 构 、 源 双 星形 结 构 、 形 结 构 。其 中 , L 无 环 O T为位
结 构光 纤 共 享 的 优 点 ,将 有 源 节 点 换 成 了无 源 分 路 器, 维护 方 便 , 可靠 性 高 , 成本 较 低 。 由于 采取 一 系 列
措 施 , 密 性也 很 好 , 保 是一 种 较 好 的接 入 网结 构 。 () 形结 构 。 种 结构 的所 有 节点 都 共用 同一 条 5环 这 公 共 链 路 , 成 一 个 环 形 封 闭 回路 , 点 之 间也 可 以 形 节 双 向传输 。 优 点是 提 高 了线 路 设 定 的 自由度 和 灵 活 其
于 电信 交换 局 ( 称 中 心 局 ) 也 一侧 的光 终 端设 备 , 作 称 光 线 路 终端 。光纤 接 入 网 的拓 扑结 构种 类 如 下 : () 线 形结 构 。 结 构是 采 用 一根 双 向传 输 的公 1总 该
入 网 的理 想 传输 媒 介 。为 了满 足 用 户 的需 要 , 国根 各 据 自己 的 国情 , 订 了接 入 网 改 造 和建 设 计 划 , 快 制 加 研 制 接 入 网设 备 , 步 用 光纤 取 代铜 线 。由此 , 纤 接 逐 光
入 网得 到 了迅 速发 展 。光纤 用 于 接 入 网 ,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优 点 :
维普资讯
网络与多媒体
有 线 电视 势
王 德 秀 十堰市科文电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光纤接入网建设模式的新发展

以前接人主干多采用环形结构 .主要由于光缆比较稀
纤调配。如图 l 所示. la是传统接人主干光缆建设方 图 () 式, 采用光交接箱作为光交接点; 而图 lb 则较多地引人 ()
接人网点的室内光配线架作为光交接点,形成以光缆交接 箱和室内光配线架相结合的模式,在光纤接人需求密集的 区域. 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以室内光配线架为主的模式。 通 过考察。 前固网运营商的许多接人局点在地理位置、 目 空间
( 如图 2 所示) 。
等条件上基本能够符合要求。
() 2移动运营商应该重视光缆交接箱的部署和使用 移动运营商的光缆接人网基本是以满足基站接人需要
为主的光缆接人网, 在光纤的调度上 , 大部分城市都采
用直接配纤的方式, 很少使用光缆交接箱。对于近年发 展的大客户接人基本都是以基站为光进行保护; nT H的建设需求增多。
变得更加迫切, 光缆越来越靠近终端用户, 随之而来的是接
入光缆建设规模和覆盖范围的加大。如何搞好接入光缆网 络建设. 是现在一些大城市接入网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文主
要针对大城市在新形势下光缆交接点的设置、 接入光缆网
步增长:
・
3 光 缆 交接 点 设 置 的调 整
对于不同的光纤接入用户发展环境 , 需要采用不同 的光缆交接点形势 。 目前的环境下 , 在 不管是固定运营
大客户光纤接人数量和比 例都大大增加:
商还是移动运营商都需要对光缆交接点的实现方式进
维普资讯
题更加突出。因此 , 移动运营商不能单纯依靠基站机房
,一
二
周 ‘\一 .
厂 囟
\
、 囟 、 1 厂 仓’
宽带光纤接入发展趋势研究

入 1 O O G新技术 尚需一定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
4 0 G 仍然 还 有 生 存 空 间 。 另一 方 面 ,4 0 G 网络
( 4 )1 0 G E P O N 随着标准 和产业 链的快 技术 自身 也在不 断适应新 的应用环境 ,产生 了
速 成熟 ,1 0 GE P O N 以简洁、廉价和 产业链成 熟 的优 点 , 商用 规 模 日益 扩 大 。 目前 在 中 国 市 场 上 ,中兴通 讯作 为 最主 要的供 应 商之 一,
在2 0 1 1年 上 半年 已经 推 出 , 并 通 过 中 国 电 信
等运 营商的评估测 试、试商用 等,1 0 0 G 传输 应用 的外 部条件 即将成 熟。虽然 I O O G WD M 技 术来 势 凶猛 ,但 无 法 改 变 2 0 1 3年 以 4 0 G
WDM 网络 建 设 为 主 的趋 势 。
E P O N 部 署规模 已经超过 2 0 0 0 万 线 。 主 要 有 平 滑演 进。②通 过 降低路 由器 4 0 G E接 口成
两个备 选架构 ,一个是 XG P O N1 ,提供 下行
1 0 G b i t / s 、上行 2 . 5 Gb i t / s 不 对 称 的 速 率 ; 另 一
很高 , 同时还具有 A T M 特有的统计复用功能,
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带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服务质量优势也得到继承 。 ( 3 )基于以太 网的 P O N E P O N 是一种新
型 的 光 纤 接 入 网 技 术 ,采 用 点 到 多 点 结 构 、 无
心路 由和 1 0 0 G 线卡的主要路 由器设备厂商早
1 0 0 G W DM 传 输 系 统 的 主 要 动 力 。 国 际 电 信 联盟组织 于 2 0 1 0年 6 月 底 完 成 了 1 0 0 G E 接 口技 术 标 准 的 制 定 , 同时 支 持 1 0 0 G 接 口 的核
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浅析

接入 网 的 发展 与建 设 直接 关 系到 通信 、 的拓 展 、运 营 I 菁 服务 质量 、 网路 建设 投 资 和 宽带 网的实 现 【前 . ^ 的建 j 接
柏
辉
设 已 向从 铜 缆 向光 纤 模拟 向数 字 化 、 , 从 宽 书化 、 能 化趋 势 智
发 展
光 纤 宽 带接 入 网络 结构 和 选 择
由于 目前 I I D 术 成 熟 有 源 双 星 型结 掏 l C技 如匿 : 现 在 l 在 用户 密度 较大 区域 ( 商业 区 、 宅小 区 ) 住 得到 采用
无 源 双 星 型 结 构 所 采 用 的 P N技 术 不 仅 兼 顾 刮 现 在 投 资 O
c s me s c n mia a a i t , t e e itd ut o r e o o c c p bl y l i h xse
人 网的配 线 和 引 人线 , 因此 大 楼
综 合 布 线 也 应 纳人 接 人 网 建设
1 .单 一 星 型 网 络 结 构
分利用现有 的铜轴 电缆 和双绞线 ,结合 光 纤
媒 质来 实现宽带接入 网。 主题 词 : 光 纤 宽带接 八 网 网络结构 光
坪/ N轴 混合 网 不对称敷 字用户线
Ab t a : sr d T e t lt r o o t a a C S h sn c u e f p i l C e S c n t r n l d s sn l — t r d u l— tr i - ewo k i cu e i ge sa o b e sa n cu i g c ie n p s ;e n rn , w i l d n a t a d a s ̄ a d i g v , hl e te in sr c u e n l d s i g + b i i g h r g tu t r i cu e rn ul n d c b i g n r g + s r la i a l a d i n n t +e dn a C n ie n os r g di
论宽带接入网的发展

8
维普资讯
I IE O TC O M NC TO 雹田 B R P I SC M U IA I N F
电信部 门采用的F TC( T 光纤到路边 )双 绞线AD I 在原 + S , 理I 下行速 率 . ̄ 8 p , 行速率可到 1 Mb s 但 由于 电话 J l Mb s 'J 上 . p。 5 电缆 各线对之 间串音的限制 、 实际 l : 一根 电缆中只有很小一部 分线对能用于AD L, S 推广 普肢很 容 易。 而且容许速率随距离 增大而 降低 , 其带宽不足 以实现全业 务网 l 出 了各种宽带 表 给 、务 的带宽 要求 , I ADS 不 能满足大部分 商业应用或 消费应用 L
宽带接入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l 勺 地位和作用
一
的器件 、 备和技术 上 , 设 大量敷设 了速 率达 ̄T p的 多游 lbs
纤 骨 干 网 。 一 方 面 , 算 机用 户 网 ( 地 网 ) 速 率 另 计 驻 的 1Mb s 0 p 提高到 10 p , 向G p 发展 , 0 Mb s并 bs 然而在骨干网与 网之 间 , 网还停 留在铜 线阶段 , 带宽 瓶颈 使各种 接入 其 上不 去 , 由于 因特 网泡 沫破 裂导 致光泡 沫破 裂 , 大容量
城域网( N) MA 一词来源千计算机网络, 现在则泛指由各
话分局的程控交换机和 局间 中继线(n e- f c tu k) itr o ie rn 的窄带电路交换 网: 由路 由器 、 以太交换 机或ATM交换 机 的数据分组 交换 网。 联接有 线电视前 端 、 分前端 的超 于线 以被纳入城 域网的 范畴 。 存城域 网中 , 电话 、 数据 、 字电 数 以汇聚在 同 ・ D!光纤链路或千兆以太光纤链路上传输 , 条S f 电视则需要通过独立 的光纤链路传输 。 接入 网是 连接信息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从互联网的问世到现在,宽带接入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提供了更加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本文将回顾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调制解调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调制解调器(Modem)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建立。
调制解调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传输过程中实现其反向操作。
最初的调制解调器使用电话线连接,速度较慢,仅能达到每秒几千位。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制解调器逐渐升级到56Kbps的速度,并成为早期互联网接入的主要方式。
然而,调制解调器的速度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二、宽带接入的诞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们对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催生了宽带接入技术的诞生。
在1990年代,一些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开始出现。
例如,数字用户线(DSL)利用普通电话线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DSL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实现语音和数据传输,而无需占用电话线路。
同时期,有线电视网络也开始发展起来。
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利用同轴电缆提供高速数据传输,速度远高于调制解调器。
此外,有线电视网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如电视节目、电话服务等。
三、光纤的崛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传输技术成为宽带接入的主要选择。
光纤传输技术利用光的特性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点,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带宽。
光纤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承载大量的数据,并以光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与传统的金属导线相比,光纤传输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
因此,光纤接入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
随着光纤技术的普及,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高速宽带上网的便利,还能够通过光纤网络观看高清视频、进行视频会议等高带宽应用。
四、无线宽带的突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宽带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通过无线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宽带上网的便利。
无线宽带技术主要有Wi-Fi和移动蜂窝网络。
Wi-Fi技术利用无线局域网实现宽带连接,使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快速上网。
浅谈光纤网络的发展

光纤 网络必须要有一定 的支持 ,各种宽带服务 与应用才能开展起来 ,网络容量的潜力才能真正发 挥 。宽带接入技术五花八 门, 主要 有以下 四种 : 一是 基 于高速数字用户线 ( V D S L ) , 二是基 于以太 网无源 光 网( E P O N) 的光纤 到家 ( F TI ' H) , 三 是 自由空 间光 系统 ( F S O) , 四是 无 线 局 域 网 ( WL A N) 。
3 . 无 源 光 网络
无 源 光 网络 ( P O N) 的概念 由来 已久 , 它 具 有 节 省光纤资源 、 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 的故 障率 、 提高系 统 可靠性 、 节省维护成 本 、 对 网络协议透 明的特点 , 在光接入 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同时 , 以太 网( E t h e me t ) 技 术以其简便 实用 、 价格低廉 、 易维护 、 可扩展 、 标准化和广泛的商用 软硬件支持 的特性 , 几 乎完全统治 了局域 网。随着I P 业务在城 域和干线传 输 中所 占比例不断攀升 , 以太 网也 在通过传输速率 、 可管理性等方面 的改进 , 逐渐 向接入 、 城域甚至骨干 网上渗透 。 而 以太 网与P O N 的结合 , 便产生 了以太 网 无源光 网络 ( E P O N) 。 它 同时具备 了以太 网和P O N 的 优点 , 被认 为是下一 代网络中主要 的宽带接入技术 。 它通过一个单一 的光纤接人系统 , 实现数据 、 语音及 视频 的综合业务接入 ,并具有 良好的经济性 。由于
下一代 的光 网络是以软交换技术 为核心 ,采用 容量 巨大高密集波分系统 ,具有 自动配置功能 的大 容量光交换机 、 新一代 的光路 由器 、 各种适合于不 同 场 合运用 的低端 光系统 (  ̄ H MS T P 和R P R) 而组 成 的 智 能光 网络。早 在2 0 0 2 年A T &T 在O F C 上就称 “ 智能 光 网络 目前就 已经成为现实” 。 构建高效灵活的 自动 交换光 网络 的重要节点设备光交叉连接设备 ( O X C) 和光分插复用设备( O A D M) 。随着这些设备 的发展 , 智 能光 网络有 了新的发展 ,也就是 自动交换光 网络 ( A S O N) , 其最突 出的特征是在光传送 网中引入 了独 立 的智能控制平面 ,利用控制平 面来完成路 由 自动 发现、 呼叫连接管理 、 保护恢复等 , 从而对 网络实施 动态 呼叫连接管理 。 目前 ,光 网络 的 发 展 主 要 是 利 用 D WD M技 术 扩 大传输容量 。 但是 , 随着光分插复用 ( O A D M) 和光交 叉 连接 ( O X C) 技 术 的逐 步成熟 , 原来 只是 提供带宽 传送 的波长本身也能成为组网( 分插 、 交换 、 路 由) 的 资源。同时 , 在扩大传输容量 的同时 , 如何有效地运 行 、管理和维护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已经被人们提上 日程 。 目前 ,光 网络的管理与控 制仍然采用类似 于 S D H网络 的传统模式 ,光 网络 只作为简单 的传送介 质 。这种传统 的传输业务与通信业务分别控制 与管 理 的模式 ,使 当前提供宽带通道仍然 只能采用静态 配置方式 , 不能灵活提供各种需要 的带宽。 随着I P 业务快速 的增长及 I P 业 务量本身 的不确 定性 和不可预见性 ,使得对网络带宽的动态分 配要 求越来越迫切 。这种不可预见的业务需求要求具有 很 强动 态 性 能 的新 型 光 网 络 出 现 ,以适 应 新 业 务 的 需求 。 另外 , 在当前竞争激烈 的通信市场上 , 提供“ 即 时服务” 已经成为 电信运 营商竞 争 的关键 优势 。因 此 ,人们将在未来核心光网络中引入 动态 的网络配 置方式 , 或称 “ 自动交换” , 以满 足数据/ 互联 网 的无 法 预测 的动态特性 。这将充分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 率, 从 而 降 低 网 络 成 本 。为 此 , I T U — T 等 国 际标 准 化 机 构提 出 自动交 换光 网络 ( A S O N) 的概念 作为下一 代光 网络 的标准草案 。A S O N 这一概念的提出 , 是光 传送 网的一大突破 , 它将交换功能引入 了光层 , 促进 了通信 网两大技术——传输和交换的进一 步革新 和 融合 。 A S O N 是一个智 能化 的光 网络 , 它采用 客户 服务 器( C l i e n t / S e He r ) 的体 系 结 构 , 具 有定 义 明确 地接 口,可 以使 网络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快速 动态地分 配, 同时具有快速的网络恢复 和 自愈能力 , 能够保证 网络的可靠性和提供灵活的路 由功能。 A S O N 网络体 系主要 由智能光传输设备 、智能光交换设备 和智 能 光终端设备组成 ,并通过专门的智能化 的分布式控 制 软件平 台完成A S O N内的 自动连接和交换的控制 。 A S O N 通过将网元智 能化 , 改集中式管理 为分 布式管 理, 将原来 网管的许 多功能下放到各 网元 中, 从 而实 现 了网络 的实时管理 。使许多原来需要人工参 与的 工作变成 网络本身去完成 ,这极 大地增强 了整个 网 络 的服务效率 , 使A S O N  ̄, 够给用户 提供灵活 、 快速 的服 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光纤接入网的发展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ISDN业务需求量迅速增加,通信网络逐渐向智能化与宽带化方向发展。
光纤接入网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光纤接入用户进入到高速发展期。
该文重点探讨了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从点到点有源光纤接入网、点到多点无源光纤接入网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更好把握当前光纤接入网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光纤接入网发展
光纤接入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通信信息量大、可靠性好、传输频带宽、信号质量佳等,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科学方案。
下面重点从点到点有源光纤接入网、点到多点无源光纤接入网两个方面对光纤接入网进行重点分析。
1点到点有源光纤接入网
1)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光纤接入网一般来讲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有源光纤接入网指的主要是第二代数字环路载波系统,简称IDLC。
国际上将IDLC称之为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简称B-DLC,B-DLC又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在原来的IDLC基础上再附加背板总线,支持接入独立的DSL;二是,刚设计的系统,全部用户接口都为POTS加DSL。
2)点到点SDH、MSTP系统接入网内的应用SDH优点是可以提供业务可靠性与良好的网络功能。
SDH未来发展支持以太网等的接口映射,不断发展到后来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系统。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采用不同的业务经由虚电路级联等方式,映射到不同SDH 时隙,将该设备和第二层设备、第三层设备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形成传送层与业务层一体SDH业务节点。
3)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针对企业用户使用情况来说,当前以太网技术使用最广,当前成为住宅与办公室的设备接口。
当前全部的操作系统都可以与以太网实现兼容,其性价比高、可拓展性好,可靠性高。
针对公用网住宅的客户使用环境,点到点有源以太网系统使用的是有源业务集中代替无源器件,将传输距离拓至160km。
2点到多点无源光纤接入网
1)APON、BPON初期的窄带无源光网络是从TDM为基础的,性能价格差,逐渐遭到淘汰。
ATM化无源光网络和宽带无源光网络(APON、BPON)能有效利用ATM集中与复用,并充分结合无源分路器来对光线路终端与光纤实现共享,在价格性能实现改进。
在具体实施中APON、BPON业务适配方面比较困难,业务能力有限,并且成本高、数据传输率低,并且前景因为ATM衰落不能加以确定。
2)EPON、GEPON 采用以太网来替代ATM当成是链路层协议,形成低成本、大带宽与宽带业务相结合的——EPON,该理念在以太
网中的得到积极响应,形成了千兆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简称GEPON)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EPON、GEPON差别主要是表现在标准化方面,前者EPON指的而是非标设备,而后者GEPON指符合IEEE 802.3ah设备。
并且GEPON距离传输与分路要比EPON减小。
EPON、GEPON的缺点是低效率,并且很难支持以太网之外的相关业务。
EPON使用的是8B、10B线路编码,使用宽带损失是20%,并且APON和GPON使用的是NRZ扰码当成是线路码,不会出现带宽损失。
再加上传输汇率、承载层效率以及业务适配率等多个方面的原因,EPON的整体传输效率变得更低。
3)GPON全业务接入网络(简称FSAN)制定速率大于1Gbit/s 的PON网络标准,该标准称为GPON。
GPON能提供1.244Gbit/s与2.488Gbit/s下行速率与全部标准上行速率,其传输距离达到至少为20km,其基本特点为高效、高速。
并且GPON在其传输的汇聚层上采用新的标准GFP,该标准能将多种数据信号封装到当前的网络的、通用的、开放的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并且对所有用户信号格式与传输网络制式,真正体现业务提供商对业务方面的灵活要求,但是APON/BPON以及EPON/GEPON对每一特定业务需提供专门的适配方式。
因为使用了GFP映射,从本质上来看,GPON传输汇聚层是一起的,使用标准的SDH帧,所以GPON完全能直接支持TDM业务。
从业务提供的具体类型来看,GPON既提供1Gbit/s业务,还能提供语音业务与VLAN业务,实际上所有的能适应当前业务以及未来业务适配方面的要求。
GPON实际上是运营商提出的驱动标准,所
以需要考虑运营利益方面,速率会大大提升,最高为2.4Gbit/s,使用了通用映射格式,能够有效适应多种新老业务,并且其运作、维护、管理以及配置等多方面的特点,对多种业务能起到很好的传输效率,就是对TDM来讲也能实现高效传输。
笔者从事的工作是电话或电脑远程帮用户解决各种客户端的宽带故障,在解决客户端宽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GOPN特点来实现。
从当前宽带发展的趋势来看,还应该充分结合当前的FTTH系统设备,并使用全光纤的方式确保能实现FTTH与FTTB两类方案。
FTTH与FTTH+LAN应用模式,除了终端位置存在差别外,其余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FTTH应用模式内,每一客户需要安置ONT 设备F425,该设备可以提供POTS、FE接口以及CATV接口,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互联网、话音以及CA TV接入业务。
局端OLT侧放合波器设备,将CA TV业务与数据、语音等业务在一根光纤内进行传输,F425终端内放置分波器,经由RF射频接口直接接入CATV业务。
FTTB+LAN应用模式内,每两户人家可以共同使用同一ONT设备D420,并且该设备可以放在弱电井或者是楼道内,经双绞线或者是五类线直接进入客户家内,为客户提供数据与语音方面的业务。
总的来讲,多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能找到其使用时机与场合,点到点光纤系统在企业用户非常使用,其中宽带数字环路载波系统,适宜从原先的电话网开始向宽带网转型的方向发展,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主要是适用于低密度分散地区使用,宽带点到点中的
无源光纤系统适合新建密集用户区使用。
我国光纤接入网发展态势来看,会出现超越APON、BPON等阶段,从宽带到光纤系统逐渐到GEPON,最后发展到新的GPON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党利.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3).
[2] 周生华.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
[3] 吴小梅.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J].科教文汇,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