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合集下载

山东省东营市介绍

山东省东营市介绍

东营【山东东营】1【地理位置】[位置面积]1[建置]1【自然环境】【地质】1【地貌】1【气候】1【河流】1【海域】【区域建置】【行政区划】【人口分布】【历史沿革】【历史人物】【吕剧的发源地】【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卫生教育】【综合评价】【东营来历】【东营产业】【东营友好城市】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东营村[编辑本段]【山东东营】山东行政区划图东营(英文名:Dongying)【由来】在东营市东营村打出了胜利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这个城市也以这个村子而命名。

【别称】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简介】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

1983年建市,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3个镇、55个人民公社,1780个生产大队。

1984年撤社改乡、撤队改村。

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

此后多次进行乡镇规模调整,撤、并了一些乡镇。

至2007年底,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781个村民委员会。

南部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广饶)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

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驻地。

这里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东营清风湖公园。

南部的广饶县是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

目前东营市正在进行广利河改造工程,提出了“回归河流”的规划理念,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广利河回归成为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城市河流;中心城回归成为与河流联系密切的和谐关系;重新塑造人与水的关系——从“索取”到“回馈”,让河流成为一条健康的河流,与城市共同发展。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I

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II

(1)城中村改造:现状中心城的城中村和城郊村共50个,布局分散。按照集中布局、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的 原则,以办事处为单位,在原村居改造的基础上,形成块六个相对集中的改造地块。
城中村现状分布图 城中村改造规划图
改造前
改造后
(2)旧居住区改造:将现状低多层旧住宅区和油田企业拆迁改造,集中规划高层和小高层住 宅,向空中要空间,配套建设公园绿地和活动中心,形成五个集中片区。
西城新增居住区:新增4个居住区,新增居住用地970公顷,新增居住人口11.5万人。
(1)耿井居住区:黄河 路南、西一路西、西二 路东、南一路北区域, 规划用地面积310公顷, 居住人口3.5万人。 (2)北二路北居住区: 北二路北、高速公路西、 西一路东区域,规划用 地面积320公顷,居住人 口4万人。 (3)新区北居住区:北 一路北、北二路南、庐 山路两侧,规划用地面 积190公顷,居住人口2 万人。 (4)文化公园居住区: 文化公园的东西两侧, 规划用地面积150公顷, 居住人口2万人。
(2)天鹅湖风景旅 游区
规划范围:北起广利 河,南至支脉河,西起东 八路,东至广利港建设区, 规划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现状天 鹅湖旅游度假区为依托, 进一步开发扩展旅游度假 项目,包括亚洲面积最大 的地上人工湖、水上运动、 拓展训练、湿地观鸟、湿 地休闲、滑草娱乐等。
河海风情旅游 区
科技公园居住区 面积220公顷,人口 2万人
3、垦利居住区
按照北延的原则,改 造黄河路西侧的旧居住和 城中村,新增居住区集中 在黄河路以东的新区内, 规划人口20万人。
4、广利港居住区
改造现状渔村,作为 广利港的生活服务配套区, 规划人口5万人。
5、滨海居住区
按照东扩的原则,在 现状防潮堤与黄河路交叉 口区域规划低密度、低层 高档滨海特色居住区,规 划人口5万人。

2019【城市进入研究】山东十七地市-山东省城市基本面分析及重点城市市场情况

2019【城市进入研究】山东十七地市-山东省城市基本面分析及重点城市市场情况

临沂 51544 -4.80% 54500 5.7% 55935 2.6% 184.9 199.3 205 2.02 1.67 51.30% 54.30% 55.30% 27511 30345 31195
日照 75044 7.13% 79353 5.70% 81765 3.0% 96.49 97.45 99.53 0.70 0.73 69.12 69.43 70.62 25025 27470 26850.5
东营 57599.5 -6.85% 66710.5 15.82% 80679 20.94% 67.3 67.74 62.83 2.89 3.32 66.46% 68.48% 74.32% 33294 36182.5 37908
淄博 79638.81 6.86% 87319.61 9.64% 89495.12 2.49% 226.12 227.57 286.59 1.84 1.62 65.31% 65.71 67.26% 31515 33534 33793
青岛 济南 淄博 潍坊 临沂 烟台 济宁 威海 德州 菏泽 滨州 聊城 泰安 枣庄 东营 日照 莱芜
十七地市房地产销售均价
排名
城市
1
青岛
2
济南
3
烟台
4
泰安
5
日照
6
东营
7
淄博
8
威海
9
济宁
10
聊城
11
德州
12
滨州
13
临沂
14
莱芜
15
潍坊
16
菏泽
17
枣庄
2016年平均房价 2015年平均房
(元/平米)
价(元/平米)
13
基础数据统计(市辖区)

东营市概况

东营市概况

【东营市简介】东营市是1983年10月成立的山东省辖市。

全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行政区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79.3万。

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华东)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坐落在这里。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在黄河三角洲昔日荒凉的盐碱地上平地拔起的一座新兴城市。

1961年4月16日,石油勘探工人在东营村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地下油田的神秘面纱,并以这个小村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东营市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

北部是新冲积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广袤无际,清新壮丽;南部是战国时期齐国腹地--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从旅游文化类型看,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黄河口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石油工业文化、古齐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等多种类型。

在这些文化类型中,尤以黄河口湿地生态文化和石油工业文化最为典型,在省内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黄河从东营市中部入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看到“黄龙入海”“长河日出”“河海交汇”等黄河入海景观。

在入海口附近,有面积达15.3万公顷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有面积达1万公顷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形成了以“新、奇、野、阔”为特色的黄河口湿地生态自然景观。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已形成了以“壮、雅、朴、实”为特色的现代石油工业景观。

林立的井架、采油树、丛式井组,雄伟的海上钻井平台,纵横交错的油气管道,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孤东围海大堤,现代化的石油工人新村等充满“油味”的现代石油工业景观,是富有行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

东营市南部有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现代农业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孙武祠和几百处古齐文化遗址等;中部有展现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及新兴城市建筑的系列景观,主要景点有黄河大桥、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公园、新世纪广场等。

【地理位置】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在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山东省韧性城市评价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山东省韧性城市评价
2019 年 2 月
住宅与房地产
【创新与发展】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山东省韧性城市评价
赵金伟,徐 红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摘 要 : 韧性城市旨在增强城市适应和抵抗冲击扰动的能力,当冲击灾害发生时,可通过自身系统调节、适应、学习、恢复,继 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构建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熵权 - 云模型的韧性城市评价方法,对 2016 年山东省 17 个地 级市的韧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韧性水平自东向西递减,地区差异明显。 关键词:熵权—云模型;韧性;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283-02
当前城市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自 然灾害、恐怖袭击、经济危机、政治环 境不稳定以及雾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一旦灾害突然发生,城市因缺乏防范措 施将受到严重创伤,很长一段时间内难 以恢复正常秩序,甚至有些抵抗能力差 的城市从此停滞不前。韧性城市,旨在 构建动态的城市发展模式,增强城市应 对风险灾害的能力,通过自身系统消化 吸收扰动冲击,调整恢复,实现可持续 发展。通过韧性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提 高山东省城市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更 有助于缩小鲁西南、鲁西北与东部沿海 城市的发展差距,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找 到发展新动力,实现山东省发展质量迈 上新台阶。
韧性城市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学者 们提出三种不同尺度韧性城市评估体系, 宏观尺度大都市区、中观尺度单个城市 和微观尺度社区。伯克利研究机构提出 的宏观尺度的韧性指标体系(RCI),是 对大都市圈的经济维度、社区维度和人 口维度进行分析,该评价体系仅评估经 济和社会方面而缺少对生态维度和工程 维度;中观尺度的韧性城市研究框架, 以单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应对气候 变化和灾害风险,2013 年美国洛克菲勒 基金会提出韧性城市研究框架,将政府、 组织、地方以及人的相应指标综合纳入, 涵盖全面;微观尺度的韧性研究主要是 针对社区的韧性评估,通过增强社区韧 性来帮助城市提升社会和经济韧性。国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25•【字号】东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2021年4月25日目录第一章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发展回顾第二节形势环境第三节2035年远景目标第四节指导思想第五节“十四五”发展目标第二章优化提升空间布局第一节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第二节构建生态保护格局第三节塑强高质量发展格局第三章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治理第一节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第二节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三节加强环境污染系统治理第四节提高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第五节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第六节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第四章全面增强创新能力第一节系统搭建创新平台体系第二节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第四节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打造现代能源石化产业集群第二节优化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第三节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第四节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第五节培育创新融合型新产业第六章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第一节打造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第三节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第四节完善能源供应保障基础设施第七章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第一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第二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第三节畅通经济循环体系第八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第二节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第三节加快推进金融生态修复第四节打造高效法治服务政府第九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第一节开创外贸发展新局面第二节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第三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第四节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第十章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三节推进油地校融合发展第十一章弘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二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第三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第十二章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第一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二节提高就业创业水平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三章加快健康东营建设第一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二节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第三节建立全方位健康保障体系第四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十四章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节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第二节加强平安东营建设第三节全面增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第十五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第三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第四节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第五节加强规划宣传监督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根据《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制定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山东省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山东省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山东省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序言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数据解读报告从城市人口密度,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数据解读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 (1)第二节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指标分析 (3)一、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 (3)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 (3)三、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占全省城市人口密度比重统计 (3)四、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 (7)一、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占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同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1)表2: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3)表4: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占全省城市人口密度比重统计表 (3)表5: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表 (4)表6: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占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同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东营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同全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东营概况

东营概况

东营概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 ′~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

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

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重要指标即城市人口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把握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
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
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 (1)
第二节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指标分析 (3)
一、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 (3)
三、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占全省城市人口密度比重统计 (3)
四、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指标分析 (7)
一、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占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同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1)
表2: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城市人口密度现状统计表 (3)
表4: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占全省城市人口密度比重统计表 (3)
表5: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表 (4)
表6: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东营市城市人口密度同全省城市人口密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2: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占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比重统计表 (7)
表13: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同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
上年增长%)10表17:东营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同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