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答卷【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3正确答案

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3正确答案

(单选题)1: 楷书成熟于
A: 魏晋
B: 隋唐
C: 明初
D: 清末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司马迁被誉为
A: 中国历史学集大成者
B: 中国历史学之父
C: 中国历史学之楷模
D: 纪传体之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A: 王叔和
B: 皇甫谧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 东汉魏晋时期
B: 东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 现实性与理论性
B: 系统性与世界性
C: 综合性与广泛性
D: 实用性与整体观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认为“立国”的三大要素是A: 人口、财富、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100分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又称(答题答案:ABD)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ABCD)答题答案:(、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三、判断题1、“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汇编(附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汇编(附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苦、、集、灭、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老子、庄子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五斗米道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道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九章算术》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祖冲之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通典》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纪事本末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经学学发达,魏晋玄学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D )。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A )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 D )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中国文化概论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中国文化概论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我们要实现文化自觉,要将“科学”作4.古文经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这些经典多在文、景时期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
A.日夜合
B.日夜长
C.日夜短
D.日夜分
正确答案:D
7.妻之姊妹为()。
A.姨
B.嫂
C.姑
D.妯娌
正确答案:A
8.()作《汉书》,首创《地理志》,这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从此“地理”才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名字。
A.左丘明
B.司马迁
C.董仲舒
D.班固
正确答案:D
9.“六礼”的顺序是()。
A.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汉人
D.南人
正确答案:ABCD
10.“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与()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A.中庸
B.中和
C.和谐
D.秩序
正确答案:CD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
B.文化现象
C.文化传统
D.传统文化
正确答案:ABCD
2.战国四君子,分别是()国人。
A.齐
B.赵
C.魏
D.楚
正确答案:ABCD
3.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遵循的首要的两则政治原则是()。

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

北语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
21.高、大、深、庄是中国古宫殿的四大特色。
答案:正确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点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评继承;综合创新
答案:正确
23.“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体现和概括。
答案:正确
24.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的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
答案:正确
25.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3.注重独创性研究开发。德国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2.9%,居世界前列。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开发费用,并在研究中重视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潜力,这是德国研究与开发体制的长处。
附件2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40
7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A.统一性
B.现实性
C.广泛性
D.世界性
答案:BCD
三、判断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8.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汉民族的迁徙,汉字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
答案:正确
19.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的甲骨文。
答案:正确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填空题1.各色交错的纹理;改易、生成、造化;人化或人类化。

2.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是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4.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5.民族性、国度性。

6.中华民族。

7.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理伦理。

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9.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

二、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即人文教化之意,以“文”教化天下。

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文化。

因此,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其中包括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为文化,即广义文化;只包括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属于狭义文化。

2. 物态文化: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既“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3.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

4.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演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文化的理解。

答:(1)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的意思,文化有以文教化的含义。

(2)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是人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3)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极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是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北语网院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答案

北语网院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答案

(单选)1:佛教东渐始于
A:先秦
B:两汉
C:南北朝
D:隋唐
正确答案:B
(单选)2:楷书成熟于
A:魏晋
B:隋唐
C:明初
D:清末
正确答案:B
(单选)3:()将自然状态理想化,反对以人文创造去破坏自然环境。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A
(单选)4: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
A:资源环境
B:经济环境
C:科技环境
D:政治环境
正确答案:B
(单选)5: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D
(单选)6:()思想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名与利交至,民之性。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D
(单选)7: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答案:C
2.我国固有的宗教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A
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秦朝
C.汉朝
D.春秋时期
答案:D
4.“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阐述者是
A.荀子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答案:A
5.《汉书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对()的最早记载
A.月食
B.日食
C.彗星
D.太阳黑子
答案:D
6.“诚信知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谓“诚”,其基本含义是
A.诚恳待人
B.诚实做人做事
C.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D.真诚讲信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