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专题共23页

合集下载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ppt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ppt
奠定中国基本版图,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二、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认识
阶段 夏商周 春秋 战国 秦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元
阶段特点
华夏族初步形成 华夏族和周边民族融合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开始封 建化,民族融合高潮
主要人物
趋势 1.中央对边疆民族 的管辖逐渐加强
秦始皇
阶段 夏商周 春秋 战国 秦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阶段特点
华夏族初步形成 华夏族和周边民族融合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主要人物
秦始皇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开始封 北魏孝文帝 建化,民族融合高潮 国家统一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唐太宗 民族交往空前频繁 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大一统, 民族融合的新高潮
古代史 专题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古代史 专题四
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概况
(1)秦始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唐太宗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康熙帝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认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概况
1.秦始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C3世纪晚期)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5世纪)
(1)背景: 民族融合的趋势出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内容:
①前期改革:侧重于建立封建化政治、经济制度 ②后期改革:侧重于推行汉化政策
(3)影响:
改革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国家重新走向 统一奠定基础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概况
1.秦始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C3世纪晚期)
3.唐太宗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7世纪)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线索串联专题二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线索串联专题二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

(3)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其管辖
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西南夷地 区设郡,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4.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北方杂居相处,
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推行
汉化政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北方各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的民族交融 5.隋唐时期 (1)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如任用少数民族首领 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少数民族地区实
行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
【变化趋势类】(设问关键词:变化、趋势等)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呈现什么趋势?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趋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各民族之间有抢掠,有迁徙,有战
争,也有和平。但是民族交融、民族团结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 流趋势。
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3)各民族共同发展:①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②培养
2.民族关系 (1)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党和政府在少数 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通 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 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以 后,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6.宋元时期
(1)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和”“战”并存,
“和”是主流。①北宋真宗时,契丹族建立的辽与北宋在订 立澶渊之盟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②11世纪时,党项族建 立的西夏与北宋议和,西夏积极吸收中原文化,边境贸易兴 旺。③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北宋。④南宋抗金名将岳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复习课件

氐族
鲜卑 突厥 吐蕃 粟末靺鞨 彝族白族的祖先 回纥 契丹 党项
4世纪后期
苻坚
前秦
突厥 吐蕃 渤海 南诏 回纥汗国 契丹国(辽) 西夏 金 蒙古 元朝 后金 清
7世纪前期 7世纪末
松赞干布
女真
蒙古 女真
8世纪前期 8世纪中期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11世纪前期 元昊 12世纪初期 完颜阿骨打 1206年 铁木真 1271年 忽必烈 1616年 努尔哈赤 1636年 皇太极
台湾:三国时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元朝设澎
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清初郑成功收复台 湾 ,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属福建省.
请你列举出古代中国为 民族团结与融合做出突出贡 献的历史人物,简要地说出 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
古代中国各个民族之 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 战”与“和”的形态呈现 于历史中间。“和”是我 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 族的总称,少数民族同汉 族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 盛、和平稳定都做出了自 己的贡献,共同组成、发 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与开发
西藏: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加强了
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又嫁给吐 蕃,唐蕃合同为一家.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 的行政区, 正式并入中国版图. 清朝确立了由中 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
新疆: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新疆开
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唐朝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元朝
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关系
政权名称 后金 与汉族政权关系
1.努尔哈赤起兵反抗明朝 的民族压迫。2.后金夺取 辽河以东大片土地 清军大举南下,清军入 关后占领北京,建立全 国政权。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ppt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ppt

北方 消灭匈奴主力


西北
通西域,开辟疆土
秦朝 西 汉
商 夏 春秋 西周 战国
联络“西南夷” 使之归汉
平定东南 设置郡县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概况
1.秦始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C3世纪晚期)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5世纪)
(1)背景:
六朝时期,北部、
沙俄侵入黑龙江 漠西、漠北蒙古的离心
鳌拜专权
郑成功割据台湾
康熙即位初,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叛乱范围: 云南、贵州、福 建 、广东 、湖南、四川、陕 西、甘肃、浙江、江西
“三藩”问题的由来
“三藩”即清初分封的三个异姓 王——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 他们在平息南明政权和农民军抗清 斗争中立下汉马功劳。封吴三桂为 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 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 南王,驻防福建。 三藩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 吴三桂 制财政,自派官吏。经常以“边疆 未靖”向清廷要挟军需,清初有 “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之说。 以顺治十七年为例,云南一省岁需 俸饷九百余万两,加上福建、广东 两省的饷银,共需二千余万两。而 本年度全国军饷也不过一千七百余 万两。
(2)影响:
北方 消灭匈奴主力


西北
通西域,开辟疆土
秦朝 西 汉
商 夏 春秋 西周 战国
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联络“西南夷” 平定东南 唐前期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到 使之归汉 设置郡县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概况
1.秦始皇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C3世纪晚期)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5世纪)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专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专题

南宋:1127年_____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五、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
思考:辽宋夏金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国古代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如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天可汗”;如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五、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
辽:916年_______族首领阿保机在上 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 北宋:960年________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
西夏:1038年_______族首领元昊 建立西夏,定都_______. 金:1115年______族首领阿骨打在会宁 称帝,国号金。
真题体验
材料一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 下,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帮为,当降爵黜官。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戝夷锹,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材料 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项措施? 北魏孝文帝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说明了他实行怎样的 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唐太宗 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专题复习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慈利县东岳观中学 李良齐
一、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秦始皇的最大历史功绩: 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秦与匈奴: 蒙恬 北击匈奴,修筑 秦始皇派_______ 万里长城
二、强盛的汉朝
1.汉与匈奴:
霍去病 卫青 汉武帝派______、________大败匈奴

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

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
(1)各族对祖国的开发
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
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
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
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
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
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
(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
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
1、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关于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
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统治阶级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是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各族人民都是受害者,如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老百姓划为四等,这种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元朝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故毛泽东说:“民族压迫,说到底是阶级压迫的问题。”
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5、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
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认识民族问题。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都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反之则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不少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上对少数民族多有污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批判。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二)·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二)·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

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出现过许多的少数民族。

其中有些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如下:1、匈奴族匈奴族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

在与中原的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用已经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军事各领域。

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如下表:时间发展战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占据河套地区,经常南下掠夺秦朝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出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为防御匈奴骑兵南下,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万里长城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乱以后,国力贫困。

面对匈奴的进攻,西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西汉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有能力对匈奴进行反击。

于是,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0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的三次大展,使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西汉西汉中期以后,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他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

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汉匈双方和睦相处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向汉朝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居漠北,仍然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魏晋南北朝匈奴族大量内迁,并在长期的战乱和经济文化交流中,融合于其他民族当中2、靺鞨族-女真族-满族1、靺鞨族在唐朝时期主要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它们与唐朝的关系如下表:与唐朝的关系黑水靺鞨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中国古代史 第八讲: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 第八讲:民族关系的发展

小作业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场景法”“身体法”和“故事法”,优化自己 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更加轻松学习(可参考工具卡《超级记忆法》)。 4、结合所学的“费曼学习法 ”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帮助自己通过 高效学习方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可参考《费曼学习法》)。
THANKS
青春的道路不长不短 学霸的陪伴 让你一路不慌不忙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五步 反思总结
(五 ) 反 思 总 结
1.反思你前面哪个步骤停留时间最长; 2.总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之前相关知识基础不牢固 还是这次的某个概念自己理解错了);
3.反思你思考的时候在哪里卡住了, 着重这个地方,再次理解。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六步 实践检验
(六 ) 实 践 检 验
TIP3: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记忆在我们的睡眠过程中也并未停止,我们的大 脑 会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我们刚接收的信息。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可是 非常 宝贵的,不要全部用来玩手机哦~
TIP4:早晨起床后,由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我们可以记忆一些新的内容或 者 复习一下昨晚的内容,那么会让你记忆犹新。
TIP2:越夸张越搞笑,越有助于刺激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记忆,所以不妨在 编 故事时,让自己脑洞大开,尝试夸张怪诞些~
故事记忆法小妙招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简介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费曼学习法出自著名物理学家费曼,他曾获的 1965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费曼不仅是一名杰出的 物理学家,并且是一位伟 大的教育家,他能用很 简单的语言解释很复杂的概念,让其 他人能够快 速理解,实际上,他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也会 不断的研究思考,直到研究的概念能被自己直观 轻松的理解 ,这也是这个学习法命名的由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