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2学时)-林子昕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x2030212学时数:96其中实践学时数:16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6.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一、课程简介《化工原理》将课堂教学、化工单元实验操作与设计型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各部分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输送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气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要求,掌握不同单元操作条件对化工单元过程生产效果的影响;掌握传热过程的基本定律和实际生产设备应用;掌握传热,精馏和吸收单元操作所应用典型装置的设计方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热点问题;熟悉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中生物化工生产的典型应用。

最终掌握生物化工生产单元操作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及设计方法,了解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能够针对具体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编制完整的具有典型生物工程单元操作的设计方案,培养掌握具有化工基本知识的生物和化工领域的技术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绪论1、教学内容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基本要求了解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与基本内容理解部分:因次、单位制和单位换算掌握部分: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熟练掌握:无3、重点和难点(1)重点:单元操作及基本特点(2)难点:无第一章流体流动1、教学内容流体概述;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流体的阻力损失原因及阻力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部分:流体概述;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方法理解部分: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流体的阻力损失原因及阻力计算;简单管路的计算;掌握部分: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简单管路的计算;熟练掌握: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3、重点和难点(1)重点: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雷诺实验及应用;阻力计算(2)难点:柏努利方程;雷诺实验及应用;阻力计算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1、教学内容常用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扬程),功率和效率;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现象;泵的安装高度、流量调节、泵的选择;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择。

《化工原理》(课程编码上册0210019、下册0210040).

《化工原理》(课程编码上册0210019、下册0210040).

《化工原理》(课程编码:上册0210019、下册0210040)本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化工工艺类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课程教学目的:学生应该掌握每一章节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并对各种单元操作熟悉了解。

本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有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即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对设备应具有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本领。

本课程教学安排:总学分无总学时:124课程进度分配表本课程必要说明:《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属于核心课程,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

1、先修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2、如作为公选课应删减的内容:无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绪论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掌握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步骤。

本章教学意见与建议:讲授为主,综述化工方面的知识。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安排:主要讲解下面几个知识点化工过程及其发展。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的两条主线。

单元操作及四个基本关系: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第一章流体流动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及流体流动中的力和能。

掌握流体在静止和流动时的质量和能量守恒规律。

了解流体流动时的内部结构, 掌握阻力损失及其计算方法。

熟悉化学工业中各种流体输送问题, 用上述原理和规律解决管路计算及外功计算问题。

本章教学意见与建议:理论讲授为主,并进行实验。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安排:主要讲解前4节的内容,掌握第5节中的部分内容。

第一节概述教学内容知识点:流体的密度、粘性。

第二节流体静力学教学内容知识点:流体的压强与流体的静力学基本方程。

第三节流体动力学教学内容知识点:流量与流速、连续性方程、物料衡算方程。

第四节管内流动阻力教学内容知识点:化工管路的组成、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总阻力的计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专业学生进行的重要学科实践之一。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1. 设计目标
设计之前,需要先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

设计目标是设计的核心,影响着整个课程设计过程。

设计目标通常包括实现的工艺流程、化学反应原理、环境保护、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是课程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具体包括:物料平衡、能量平衡、流量计算、设备选择、操作模式等设计内容。

针对不同的化工过程,设计者需要确定其具体计算过程,包括物质计算、反应热计算、设备参数计算等。

3. 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必须充分考虑工艺、工情参数。

应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能、结构形式、操作特点和精度等因素。

4. 安全措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点。

设计者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任何异常情况进行充分的防范,并在设计过程中设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

5. 材料运输、存储条件及成本
材料的运输、存储也是重要的设计要点。

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材料运输和存储的安全措施,并充分考虑成本问题。

6. 结果展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结果展示是对整个设计的汇总总结,需要对流程、操作、设备、工艺以及经济性进行全面展示。

展示形式可以包括实验报告、设计报告、模拟演示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完成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工艺、安全、环保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

2020版《化工原理I》(48学时)-林子昕

2020版《化工原理I》(48学时)-林子昕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化工原理是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探讨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问题,主要包含化工生产中的各主要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课程内容以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三种传递原理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传递速率等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使学生掌握典型单元操作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以及进行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操作及选型计算的能力。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 basic specialized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major in Polymer Materials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discussed the basic laws of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ractical problems solving. It mainly includ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main unit operations in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ypical equip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momentum transfer, heat transfer, and mass transfer. It teaches students how to analyz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using the knowledge of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transfer rate and etc.,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ies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bilities to design, operate, and select typical unit operating equipment.2.设计思路课程内容选取了与高分子材料工程相关度较高的几个典型化工操作单元,对其基本原理及典型设备结构等进行讲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分析方法;(3)熟悉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的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化工过程的基本计算和分析方法:包括速率定律、平衡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等;3.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反应器、换热器、分离器等主要化工设备的特点和应用。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第一章:化工原理概述1.1 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1.2 化工原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现象2.2 流体力学的计算和分析方法第三章:热力学基础3.1 热力学基本定律3.2 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方法第四章:传质传热4.1 传质传热的基本原理4.2 传质传热的计算和分析方法第五章:化工设备及操作5.1 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5.2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5.3 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知识点;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化工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化工原理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工原理的操作过程。

《化工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
难点: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流型的判据
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有关系算
4
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
4
重点:流体流速分布、不同流型不同管中阻力的计算、管路总阻力的计算等
难点:管路局部阻力和总阻力的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堂讨论:伯努利方程的工程应用
5
管路计算
6
重点:简单管路、复杂管路的阻力损失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作业:传热单元的设计型和:换热器的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
难点: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堂讨论:换热器的种类及选型
13
气液相平衡
4
重点: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
难点:气液相平衡在吸收中的应用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堂讨论:亨利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应用
■核心能力4.具有学习及掌握材料加工设备、流程及系统的能力;
□核心能力5.具有项目管理、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6.具有发现、分析与解决复杂材料及其工程方面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7.能认清当前形势,了解材料及其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核心能力8.理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任,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课程简介:《化工原理》又称《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典型化工过程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应用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操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工程技能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以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092077学分:2.0分总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适应专业:给排水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技术等。

执笔人:吴洪特、傅家新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学科专业基础课。

化工原理也称“化工单元操作”或“化工过程与设备”,该课程由理论教学、课后实验二部分组成。

①该课程重点阐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扼要介绍相关的传递过程基础,是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②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及物理化学、计算技术为基础,将自然科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③该课程主要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以物理加工过程为主要背景归纳而成的若干共性规律,并应用这些共性规律进行设计计算、指导操作、强化过程及延伸拓展;④该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解决流体流动等单元操作中有关过程与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问题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一、课程背景、内容;二、贯穿课程的三大守恒定律;三、研究方法;四、工程观点第一章流体流动(10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静力学方程;二、柏努利方程、三、连续性方程。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一、密度;二、压力的表示方法;三流体静力学方程;四、应用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一、基本概念;二、连续性方程;三、机械能衡算方程第三节流体流动现象一、流动型态;二、湍流基本概念;三、管内流动分析;四、边界层及分离第四节管内流体的阻力损失一、沿程损失计算及层流阻力;二、湍流阻力及摩擦系数第四节管内流体的阻力损失局部损失第五节管路计算简单管路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一、离心泵特性;二、工作点流量调节;三、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某一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典型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以及进行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操作及选型计算的能力。

Course Practice of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arning of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have to complete a design practice of a certain unit operation using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course. The course practice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alculations of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and design ideas of typical unit operation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peration and selection of typical unit operation equipment.
2.设计思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以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典型设备为对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列管换热器的设计、精馏塔设计、吸收塔设计三类(每位学生可任选其中之一),其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1)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选题要求:可针对不同物系、不同换热(加热或冷却)任务立题。

设计项目:选择载热体(加热剂或冷却剂)并确定其温度,设计操作流程(需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选择换热器类型,物料及能量衡算,工艺尺寸设计计算(包括校核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换热器的设备条件图。

(2)精馏塔的设计
选题要求:可针对不同物系、不同操作压力(常压、加压或减压)、不同塔类型(板式塔或填料塔)以及不同工艺条件等立题。

设计项目:确定生产流程定(需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选择生产条件,精馏塔的物料及能量衡算,工艺尺寸设计计算(包括校核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精馏塔的设备条件图、塔板布置图等。

(3)吸收塔的设计
选题要求:可针对不同的物系、不同操作条件、不同塔类型(填料塔或板式塔)立题。

设计项目:选择吸收剂,确定生产流程(包括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选择操作条件,物料及能量衡算,填料或塔板类型的选择,工艺尺寸设计计算(包括校核计算),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吸收塔的设备条件图、塔板布置图等。

上述各项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适当增加以下部分内容为选作内容,如带控制点的流程图、投资估算、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设备的优化设计、附属设备设计及选型、主体设备装配图等等。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I。

本课程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化工原理I相关单元操作的基础知识之后开设,是化工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目标
通过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实践,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课程结束后,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查阅相关物性参数、收集数据,通过查阅技术资料,选用设计计算公式;(对应毕业要求1-5、2-3)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对换热器、塔器等典型设备进行物料衡算、能量
衡算、设计校核计算,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要的操作单元,同时符合
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对应毕业要求1-5、2-3)(3)能够编写设计说明书,在此过程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并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相关要求,同时,了解一般化工制图基本要求,具备基本的
绘图技能,学会绘制流程图、工艺条件图。

本课程对应本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描述如下: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5:掌握物料在工业规模条件下,它所发生物理或化学状态变化的工业过程及这类工业过程所用装置的设计和操作。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3:具有初步分析和建立过程系统模型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并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果,学生必须:
(1)较好的掌握化工原理课程的基础知识;
(2)积极动手,进行资料查阅、数据收集等工作,并认真学习模拟软件、计算软件、绘图软件等计算机工具的使用;
(3)遇到问题能互相请教,或及时与老师讨论。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
课程设计环节总计两周,换算学时为32学时。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贾绍义.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柴诚敬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C: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评分标准
注:
1、评定标准分为A、B、C三档,表中给出各项标准,实际给分时可视学生具体情形介于A
与B之间,或B与C之间,如优秀(0.9-1.0)、良好(0.8-0.9)、中(0.7-0.8)、及格(0.6-0.7),不及格(0-0.6);
2、每项得分:分值×系数。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