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歌曲《春天》
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精选7篇)

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与同伴交流有关春天的感受,丰富有关春天的经验。
2、提高倾听和参与补充他人讲述的能力。
3、尝试仿编散文。
活动准备:标志图:问好三个,娃娃脸一个,跑、跳、飞的形象图各一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爱心各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有关春天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再次提问,引导对春天产生更多的联想。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边出示图标:眼睛、耳朵、鼻子,让幼儿谈一谈所能感受到的春天。
(3)与教师、同伴自由欣赏、交流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幼儿以前画的作品。
指导重点:教师指到拿幅画,小作者就来介绍图画中表现出“春天里看到……听到……闻到……”等内容。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第一段诗歌。
指导重点:选择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幼儿作品:花、问号、跑步的图标,朗诵第一段诗歌。
5、幼儿用猜测、模仿的方法学习诗歌的第二、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问号、草、跳动的形象等标志图。
(2)看看这些图,你们能不能模仿第一段的句子,说出第二段诗歌?(3)幼儿大胆尝试,说出第二段诗歌。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段诗歌。
6、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诗歌。
7、提供新的图片,比如:燕子,青蛙等,鼓励幼儿仿编出新的句子春天主题中班语言教案2活动名称:小熊找春天设计意图;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美丽的春天映衬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来到了每个地方。
孩子们对春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
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
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
2。
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19篇)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1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活动过程: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效果分析:孩子们虽然对春天这个季节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通过观察实物芽芽以及观察图片,能大胆说出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张文豪小朋友在看到种子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芽的图片时,幼稚地大声叫着:“种子冒尖了!”还有的孩子在讨论种子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时说出像小虫子、象枣核、象小兔的耳朵。
在到室外寻找植物发生的变化时,由于是初春,很少能发现植物的变化,但细心的孩子还是通过拨拉草坪上的枯草发现了刚刚露出点点绿意的小芽芽。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教案:春天一、活动目标:1.学习和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习歌曲《春天》,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模仿演唱。
3.练习语音的发放,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和表情演唱能力。
4.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音乐播放器、音乐CD、卡片、手工纸、彩笔等。
2.教学内容:歌曲《春天》,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者数量丰富的真实春天物品,引导幼儿关注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的变化。
2.引入歌曲: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小朋友们,春天来啦!春天可是个美好的季节呢,它有什么特点和变化呢?来听一首歌曲《春天》,看看歌词里面有说到春天的哪些内容。
”教师播放《春天》音乐,旁边配有歌词的幻灯片或卡片供幼儿参考。
3.学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表现状况,采用逐字教唱或逐句教唱的方法,向幼儿展示和教唱《春天》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要有动作配合,如拍拍手、摇摇头、跳跳舞等,以增加儿童的参与和互动。
4.归纳讨论歌曲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中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分享和讨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问:“歌曲里面有没有提到春天的温暖、花草的变化、小动物的活跃等呢?你们在春天里喜欢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分组练习和表演: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部分或全部的歌词进行表演。
可以借助手工纸、彩笔等制作简单的道具或服装,让幼儿在表演中更好地体验春天的气氛和情感。
6.音乐鉴赏:教师可以播放其他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春天在哪里》等等,并向幼儿介绍作曲家或演奏家的相关信息,让幼儿对音乐的类型和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四、巩固与展示:1.教室布置: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到教室内布置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小展览,在展览中展示孩子们的绘画、手工制作作品,同时播放春天的音乐,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沉浸式体验春天的环境。
幼儿园中班音乐《春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春天》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基本特点,培养孩子的季节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性认知。
2.开发孩子的听觉能力,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学习一首简单的春季儿歌,提升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协调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次教学的核心歌曲是一首简单的春季儿歌《春天到了》,歌曲中包括了对春天日渐增多的一些元素以及春天的特点等内容。
歌曲旋律简单易懂,歌词简洁明了,很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
三、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在教学开始前,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可以是柔和慢节奏的轻音乐或者是明亮活泼的快节奏音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端详观察、仔细辨认音乐的情感色彩、节奏、基调等特征,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观。
2. 身体活动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跟着节拍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晃动手臂、跳起小步等,这能增加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并为跟唱做铺垫。
3. 歌曲学唱让孩子看歌词,并再次播放选定的音乐,让小朋友跟着旋律唱一遍歌曲。
在唱歌中,可以引导孩子把握好歌曲中的语气、节奏、感情等重点,逐渐掌控语言技巧,将长短不一的音符,跟随旋律下就不再会感到困扰。
4. 歌曲模仿在熟悉了歌曲以后,让孩子根据歌曲,模仿春天中的各种声音,如众鸟欢鸣、绿草发芽等,感性认知春天的声音。
5. 手工制作让孩子们进行春天主题的手工制作,如贴画鲜花、做草帽等,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让孩子在音乐和唱歌中获取到更多春天的信息,提高了孩子对春天的认知和理解,让孩子们更加喜欢这个季节。
并且,在歌曲学唱和模仿环节中,孩子们能够自由运用发声技巧,培养口语表达和协调能力,同时,孩子们也使用发声器官的体验和对声音的感知将他们引入音乐。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我可以提高落实“做”的环节,要求孩子们动手做,并进行互相感觉,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自了解春天的各个方面。
此外,将音乐和手工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制作手工品,来更好的体验对春天的认知感觉。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春天》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黑板,彩色粉笔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1、复习《蝴蝶飞》。
老师弹《蝴蝶飞》的曲子,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导幼儿谈谈春天的特征,听《春天》这首歌的录音。
师:春天来了,杨柳随风飘扬燕子从南方飞来,绿绿的秧苗在田野里点头微笑,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香味。
春天真美好。
现在,这美丽的景色被写成了优美的歌曲,请听。
(2)学习歌词。
师示范唱歌,幼儿初步了解内容,讲述歌曲说了些什么。
师一边朗诵歌词,一边用图画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师边弹钢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拍手打节奏。
三组乱换。
活动延伸:1、让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演唱。
2、画出春天的景物。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篇2设计思路:让孩子表现春天自然界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春天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是活的,让孩子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挑战,但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他后继发展是有益的。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导入来引出主题,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指导来引导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指导策略的艺术。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1、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在哪里4~6岁集体目标引导幼儿从色彩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对春天的热爱。
准备选择一个典型的自然环境让孩子观察,几幅描绘春天的风景画。
过程1.观察春天的景色①带领幼儿到自然环境中边看边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树木、花草涂上了什么颜色?”②请幼儿感知树叶、花的颜色及小草发芽后的景象,比较阳光下叶子呈现的明暗。
③提示幼儿变换观察角度来感受景物的美。
④观看教师或画家现场取景作画或有关春天的风景画。
2.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①说一说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美在哪里?②画一画《我在春天的图画里》。
建议利用以上活动,引导孩子感受秋冬夏的美好。
2、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的秘密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的秘密目标:引导幼儿互相合作,能用不同材料表现春天的特点,萌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准备:1、欣赏诗歌《春天的秘密》。
2.每组有一些绘图纸、皱纹纸、彩色粘土、彩纸、蜡笔、剪刀、浆糊等。
过程:1信息交流:春天有哪些秘密春天来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春天的特点。
让孩子们讨论。
如:草变绿了、柳树长出了绿苞苞、桃花开放了、燕子飞来了,冰融化了,池塘里有小蝌蚪游来游去,冬眠的动物苏醒了等。
2.幼儿表现春天的景色1) 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今天我们要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做一幅春天的美景。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有彩色纸、泥、蜡笔皱纸、绒铅丝等,请每一组小朋友先商量,做什么?怎样做?看看哪组小朋友表现春天的景色最美、最好。
2)小朋友讨论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分享作品,我们眼里的春天。
比如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等等。
总结:随着春天的到来,我们知道了许多春天的秘密:草变绿了,迎春花、蝴蝶花、桃花都开了,柳树也开始长出嫩叶。
河里的冰融化了,冬眠的动物如乌龟、鳄鱼和青蛙醒了,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燕子在飞,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延伸:春天有很多秘密。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夏天来了。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春天》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春天》2. 动作:模仿春天的动作,如花儿绽放、蝴蝶飞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春天》,能够参与音乐表演。
2.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准确地进行动作表演。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音频设备、花朵道具、蝴蝶翅膀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春天》,让幼儿聆听并跟唱。
教师针对幼儿的音准和节奏进行指导,确保幼儿能够准确地学会歌曲。
4. 动作编排(5分钟)教师根据歌曲《春天》的节奏,编排相应的动作,如花儿绽放、蝴蝶飞舞等。
教师先进行示范,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音乐活动中的收获,以及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6. 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主题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7.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8.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如歌曲演唱、动作表演等,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9.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幼儿,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提高。
10. 教学计划后续的教学活动可以围绕春天的其他方面展开,如春天的事物、春天的故事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春天。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天》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春天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季节变化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春天》的歌词和旋律。
2.歌曲《春天》的节奏和曲调。
3.介绍春天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2.打印或书写歌曲《春天》的歌词。
3.准备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小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道具引入话题,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特点,如花草生长、阳光明媚等。
2.播放歌曲《春天》,让幼儿听一遍,感受歌曲氛围。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春天》1.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唱歌曲《春天》,教授歌词和旋律。
2.分段教唱,反复练习,确保幼儿掌握歌曲内容和节奏。
第三课时:歌曲表演与欣赏1.学生分组表演《春天》,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2.教师点评演出,鼓励幼儿积极表现。
3.欣赏其他组的表演,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给幼儿讲解《春天》的意境和内涵,引导他们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2.指导幼儿自行创作关于春天的小故事或图画。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加深对季节变化的认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唱歌曲《春天》,提高了音乐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成效。
希望通过这节音乐教案的设计,能够让幼儿在音乐欣赏和表达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也希望能够开拓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和想象,为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歌曲《春天》中班歌曲《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能用优美的声音与同伴协调的演唱。
活动准备;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小鸟飞》,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2、练声及复习歌曲:《好朋友》、《不在麻烦好妈妈》。
二、基本部分:
1、学唱歌曲《春天》。
通过教师清唱和观察图片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和旋律。
能力强的幼儿要能理解歌词并能熟记歌词;能力弱的幼儿也要能理解并记忆歌词。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初步了解歌词。
(2)教师清唱,帮助幼儿听清理解掌握歌词。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2、幼儿学唱歌曲。
师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能唱准节奏,并能合拍地演唱;能力弱的幼儿则能与同伴协调演唱。
(1)师边弹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请个别幼儿演唱。
(5)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唱。
三、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第三段歌词并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