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何必急着去大学当教授
莫言的著名经典语录

莫言的著名经典语录莫言的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莫言经典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莫言经典语录1.轻易不动感情的人,一旦动情,就会地裂山崩,把自己燃烧成一堆灰烬,被他爱上的人,也会被这狼烟烈火烧烤得痛不欲生。
--莫言《我们的荆轲》2.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3.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活着。
这才是最好的态度。
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然后又在喜欢自己的人这里忘记了快乐。
4.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5.极致的喜欢,更像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在光阴里的隔世重逢。
愿为对方毫无道理地盛开,会为对方无可救药地投入,这都是极致的喜欢。
--莫言《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6.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
“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7.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莫言《檀香刑》8.智慧与非智慧,区别便在其中。
笨女人将自己的优越五分夸张成十分,聪明女人将自己的幸福十分浓缩成九分!9.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10.一个人并没有傻,但却得到了傻子的称号,那是他获得了巨大的自由。
11.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
浑噩自知。
12.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13.轻易不动感情的人,一旦动情,就会地裂山崩,把自己燃烧成一堆灰烬,被他爱上的人,也会被这狼烟烈火烧烤得痛不欲生。
14.每个人,都有过恶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恶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
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噩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
你这场恶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莫言何必急着去大学当教授

莫言何必急着去大学当教授作者:郭文婧来源:《闽南风》2013年第04期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1月22日傍晚现身北京师范大学,受聘为该校文学院教授。
莫言说,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作家能再次登上瑞典的领奖台。
(1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身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对文学的理解,莫言也许是够资格当教授的。
但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与作家又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得好教授不一定当得好作家,这不用证明,“大学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已成了当下的真实写照;当得好作家是不是也一定当得好教授呢?这却不一定,有成功的例子,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于1957年成为弗吉尼亚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获奖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他们直接大学新生授课,教授创意写作等文学课程,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传为佳话。
然而,大多数是失败者,不仅学生和同行评价不高,还影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从总体来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选择到大学任教的少之又少。
人各有志,莫言选择到大学当教授是他的自由和权利。
但从新闻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一点异样。
莫言说他最惭愧的是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问修养,“知道我这个硕士是徒有虚名,我再奋斗十几年争取及格。
”当然,这句话也许是莫言的自谦,然而后两句话,可能就是实话了,一句是“写论文比写小说难多了,我写小说一天写一万字,写论文两个月才写一千字”,另一句是“当老师要说许多话,而自己是极不会说话的一个人”。
言语之中,显出对当大学教授还没有准好。
为何莫言又答应了去当教授呢?原来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作家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北师大还为他准备了当年包括成绩单在内的所有档案材料作为礼物,母校的邀请盛意难却。
曾经,鲁迅、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徐志摩、老舍、冰心等许多作家,都曾在大学执教,他们不仅留下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在学术上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莫言漫长的文学梦散文

莫言漫长的文学梦散文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下面是店铺带来莫言漫长的文学梦散文的内容,欢迎阅读!《漫长的文学梦》原文: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
那是我在村中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
因为自理生活的能力很差,又加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
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
有一个名叫郭兰花的女生,特别愿意看男生往我裤裆里塞东西。
她自己不好意思动手,就鼓励那些男生折腾我。
男生折腾我时她笑得点头哈腰,脸红得像鸡冠子似的。
后来,这个那时大概刚从乡村师范毕业、年轻力壮、衣冠洁净、身上散发着好闻的肥皂气味的高个子张老师来了,他严厉地制止了往我裤子里塞东西的流氓行为。
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
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
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
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有一次,他让我到讲台上去念一篇大概是写井冈山上毛竹的课文,念到生气蓬勃的竹笋冲破重重压力钻出地面时,课堂上响起笑声。
先是女生哧哧的低笑,然后是男生放肆的大笑。
那个当时就十七岁的、隔年就嫁给我一个堂哥成了我嫂子的赵玉英笑得据说连裤子都尿了。
张老师起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训斥大家:“你们笑什么?!”待他低头看了看我,便咧咧嘴,说:“别念了,下去吧!”我说:“老师,我还没念完呢。
”因为我念课文是全班第一流利,难得有次露脸的机会,实在是舍不得下去。
张老师一把就将我推下去了。
我堂嫂赵玉英后来还经常取笑我,她摹仿着我的腔调说:春风滋润了空气,太阳晒暖了大地,尖尖的竹笋便钻出了地面……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莫言:远离喧嚣的大师作为名人,莫言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当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其他获奖者接受鲜花、采访的时候,他避开媒体,悄悄地回到乡下老家。
当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时,他一直沉默。
获奖前几日,还和家人在乡下赶集。
诺奖公布前日,他在认真审读、校对书稿。
成为诺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获奖之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答曰,只希望快点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并说“大家明天开始都该干吗就干吗去,你们都回家,我也好继续创作”。
有富商主动提出要送其高档别墅,他却置若罔闻。
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习惯没人理睬,还不能适应有人追着照相签名。
莫言的三个故事: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感言《说故事的人》,前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只是最后莫言写了三个故事,有些叫人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要弄清楚三个故事的寓意,应该注意莫言这篇演讲稿的目的。
莫言在说最后三个故事之前,演讲的内容应该说已经结尾了。
他指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赞赏(鲜花)或批评(石头)或污蔑(污水),都与自己无关,他建议要了解他最好读一下他的那些作品,因此,最后的三个故事本是不必说的。
但是,既然说了,肯定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有其寓意的,甚至,寓意是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的。
按我的解读,他最后的三个故事都可以从宽容的角度理解。
前两个,应该是反思提醒自己的,而最后一个,或许才是提醒世人的。
我觉得这才是思考这三个故事的起点。
下面试作解读:第一个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
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
关于莫言的励志故事

关于莫言的励志故事1:1955年,莫言出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偏僻小村落里。
村里有习俗,产妇分娩时,身子下面垫着一层浮土,婴儿呱呱坠地时,就落在那层浮土上,应和“万物土中生”的道理。
浮土是父亲从大街上扫回来的,它是莫父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第一种物质,混同着浮土里牛羊粪便、野草种子等等味道,充满了养分,似乎这浮土也滋养了莫言的笔端,滋养了他文字的繁茂生长,让他这一作家当得挺靠谱!儿时的莫言不遭人待见,在新书《聆听宇宙的歌唱》里,他对自己总结很不客气:丑、懒、馋,不遭一大家子人待见。
儿时经历混在一场国家的运动中,让家中长辈行事说话都小心翼翼,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也是:别在外面给我惹麻烦。
十二岁那边,莫言因为拔了生产队的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
至于么?有着些许世外仙人气质的爷爷也是这么说的:“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还用得着这样打?”但终究,“中农”出生的家庭让每个人在这场运动中都得小心翼翼,老老实实,才能苟且偷安。
莫言的童年是压抑的,压抑的童年让人想逃离。
所以在选了四年兵之后,莫言终于在1976年爬上了装运新兵的车,别家孩子都与亲人流泪告别,他则雀跃如同飞出牢笼的鸟,满脑子想的都是新疆西藏、天涯海角……只是车在开了三百华里之后,停了。
从高密到黄县,一路上的欣喜瞬间变成失望。
雪花覆盖,来路无影。
莫言记得当时新兵连设置在黄县县城西北角一座叫丁家大院的豪宅里,那座豪宅在胶东半岛都赫赫有名。
进去时,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大的影壁,上面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
数十个新兵站在影壁前听一个干部点名。
“管谟业。
”“到”。
“跟着班长进去。
”“是”。
他随着一个老兵进到一栋雕梁画栋的大房子里,把背包一放,好了,莫言的军旅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说未能实现“天涯海角”的愿望,可“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话还是在莫言身上有了些许的应验。
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吃一种口感差到要命的杂交高粱,到了这里,托后方基地农场的福,他不仅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还是那种用小麦磨成的精粉!他觉得,当兵还是蛮靠谱的。
莫言的语录60条

莫言的语录60条莫言的语录大汇总60条我想假以时日,中国肯定还会有作家获得这个奖项,但什么时候谁获得我无法预测。
下面是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莫言的语录60条,希望大家喜欢。
1、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
2、碰到低潮,自己鼓励自己,千万别乞求,依靠别人来鼓励你(当然,别人的鼓励也很重要)。
3、一个文学家的天才和灵气,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想象能力上。
浮想联翩,类似精神错乱,把风马牛不相及的若干事物联系在一起,熔为一炉,烩成一锅,糅成一团,剪不断,撕不烂,扯着尾巴头动弹,这就是想象的简单公式和一般目的。
4、那些"访谈录"、"自传"、"传记"、"日记",我劝大家都把它们当成三流小说来读,谁如果拿它们当了真,谁就上了的当。
5、这是一曲忧郁的为了埋葬自己童年的挽歌。
我用这些作品,为了我的童年,修建了一座灰色的坟墓。
6、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没有想象的文学就像摘除了大脑半球的狗,虽然活着但是没有灵气,虽然活着也是一条废狗。
7、文学应该百无禁忌,应该大胆地凌云健笔,在荒诞中说出的道理也许不荒诞,犹如酒后吐真言。
8、我的《红高粱》系列就是扎根文学。
我的根只能扎在高密东北乡的黑土里。
我爱这块黑土就是爱祖国,爱这块黑土就是爱人民。
9、作家在进入想象过程之后,必须借助于想象给原始的生活素材插上飞动的翅膀。
能飞起来的当然好,飞不起来的正是要淘汰的菜鸟。
10、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11、好马不吃回头草。
饿死不低头,冻死迎风立。
不争馒头争口气,咱们人穷志不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我有神经病,一点也不假,我永不否认,但什么事我也清楚,鲁胜利靠什么当上了市长我也清楚,但我不告诉你们。
13、中医是什么?中医都是半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的话,绕来绕去都是把算命的人绕进去,哪有把自己绕进去的呢?《蛙》14、女人的感情并不是永不枯竭的喷泉;女人的感情是金丝燕嘴里的唾液。
精选莫言经典语录50条

1、不由地心生畏惧,从皮肉里挤出来**的笑容。
2、字体饱满,横平竖直,勾划有力,每个字都有怀孕的母羊那么大,引起观者的连声赞叹。
3、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4、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蹉、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5、最美好的事物中,往往掺杂着嘴丑陋的因素。
6、鸟,鸟儿,神鸟,把我的比烈火还要热烈、比秋雨还要缠绵、比野草还要繁茂的相思用你白玉雕琢成的嘴巴叼起来,送到我的心上人哪里去。
只要让他知道了我的心我情愿滚刀山跳火海,告诉他我情愿变成他的门槛让他的脚踢来踢去,告诉他我情愿变成他胯下的一匹马任他鞭打任他骑。
7、混得好的人,如何面对混得很差的朋友,确实颇难把握分寸。
8、世界上的人最喜欢把正常的人叫做“疯子〞。
9、刚刚说到文学的价值,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很简单。
文学和科学相比拟确实是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10、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1、明白了这世界上谁也救不了谁的道理,人人都有烦心事,说出来不充饥解渴。
12、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我想:每个少年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必须从自信开始,可能正是从家人或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13、人们挣扎在生死边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14、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重要的是对现实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作风。
我的小说描写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
15、亲兄弟都要分家,一群杂姓人,混在一起,一个锅里摸勺子,哪里去找好?16、然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什么力量也阻止不了他们了。
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庄严的签押房里,没有象牙床,没有鸳鸯被,他和她脱掉茧壳,诞生出美丽,就在方砖地上,羽化成仙。
莫言的经典名言警句

莫言的经典名言警句1.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 哎呀,就像我想要考第一名,可是我的知识还不够呀,这时候我不就应该像莫言爷爷说的那样,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嘛!比如有一次我看到同桌考得特别好,我心里好羡慕呀,我就对自己说:“我也想这样厉害呀,那我可得好好努力啦!”2.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 这多像那次我非要买那个很贵的玩具,妈妈说不值得,我还不听,最后买了又觉得不喜欢了,这不就是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嘛!我就想,要是我当时听妈妈的话就好了,就像莫言说的呀。
3.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它,如何去制造它。
”- 就像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我们要是都开开心心的,那游戏就像天堂一样好玩;要是都发脾气不友好,那游戏就变得好糟糕呀,就像地狱一样,这真的全看我们自己呢,莫言爷爷说得太对啦!有次我们玩积木,开始还很愉快,后来就吵起来了,哎呀,可不就是这样嘛。
4. “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有一次我过生日,我以为大家都忘了,心里好失落,结果一回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笑着祝我生日快乐,哇,那一瞬间我就觉得莫言爷爷说得太对啦,就算别人忘了,家人也会记得呀!5. “恋别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恋自己不需要,我想怎么爱我自己,就怎么爱我自己。
”- 就像我喜欢吃冰淇淋,我就可以给自己买呀,不用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开心最重要,这就是像莫言爷爷说的爱自己嘛!有次我就是这样,自己去买了喜欢的冰淇淋吃,可开心啦。
6. “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
”- 我有零花钱的时候就老想着攒着,后来发现那些钱不花就只是放在那,就像莫言爷爷说的只是一张纸呀,后来我就用零花钱买了自己喜欢的小本子,那才感觉钱有了价值呢!有次我拿着零花钱纠结好久,最后还是去买了喜欢的东西,才觉得钱变得有意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何必急着去大学当教授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微博]1月22日傍晚现身北京师范大学,受聘为该校文学院教授。
莫言说,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作家能再次登上瑞典的领奖台。
(1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身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对文学的理解,莫言也许是够资格当教授的。
但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与作家又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得好教授不一定当得好作家,这不用证明,“大学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已成了当下的真实写照;当得好作家是不是也一定当得好教授呢?这却不一定,有成功的例子,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于1957年成为弗吉尼亚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获奖后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他们直接大学新生授课,教授创意写作等文学课程,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传为佳话。
然而,大多数是失败者,不仅学生和同行评价不高,还影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从总体来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选择到大学任教的少之又少。
人各有志,莫言选择到大学当教授是他的自由和权利。
但从新闻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一点异样。
莫言说他最惭愧的是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问修养,“知道我这个硕士是徒有虚名,我再奋斗十几年争取及格。
”当然,这句话也许是莫言的自谦,然而后两句话,可能就是实话了,一句是“写论文比写小说难多了,我写小说一天写一万字,写论文两个月才写一千字”,另一句是“当老师要说许多话,而自己是极不会说话的一个人”。
言语之中,显出对当大学教授还没有准好。
为何莫言又答应了去当教授呢?原来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作家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北师大还为他准备了当年包括成绩单在内的所有档案材料作为礼物,母校的邀请盛意难却。
曾经,鲁迅、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徐志摩、老舍、冰心等许多作家,都曾在大学执教,他们不仅留下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在学术上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随着大学内部的教育、学术体制日益规范化,特别是科研成果论文化,科研水平量化,论文写作模式化规格化,越来越多的作家难以适应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加上大学不再以培养作家为己任,作家们便不得不与大学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近年来,作家当教授的消息不断传来,金庸当了浙大文学院院长、二月河当了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阿来[微博]到四川社科院当硕士生导师、马原[微博]进了同济大学、梁晓声进了北京语言大学、阎连科[微博]和刘震云[微博]进了中国人民大学……作家走进大学当教授,能否打破已经僵化的评估体系,活跃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态,值得观察。
然而,作家当教授,能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继续提供鼓舞读者的优秀作品呢?大学有“象牙塔”之称,也有封闭、远离社会、脱离现实之嫌。
鲁迅先生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作家关怀社会,就需要作家持守一个独立的、自由的、属於自己的精神空间,这和莫言说的一样:“好的文学不应该是清澈透明的,而应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甚至暧昧性。
好的作品应当让读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感受,既有极大的弹性,又有极大的模糊性”。
而大学有形无形的边边框框,或多或少对作家是有束缚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多是成名作家走进象牙塔,却很少见到作家从象牙塔里成名出来。
作家为何选择象牙塔?已经公开的理由,主要是两个,一是对大学校园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对教授学生有着特别的钟情,如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二是创作灵感枯竭,依借名气,寻找一个养身养老之地。
莫言反复强调,自己仍是一名农村作家,似乎还没找到进入象牙塔的最佳理由。
面对获诺奖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莫言说对此保持着清醒认识。
但愿,莫言选择去大学当教授,也是清醒认识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