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知识点一、唯物论知识点。

1. 世界的物质性。

-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辩证法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既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和规律。

2.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矛盾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斗争又统一的统一体,矛盾的对抗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一个是次要的、被决定的方面,对立统一的法则在其间发生作用。

4.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而引起事物自身的转变和发展。

5.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的发展、转变、消亡,进而再发展、再转变的过程。

二、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和运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背书到理论。

3.客观真理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虚拟的,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思考、实践可以逐步接近真理。

4.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

5.价值与价值判断的辩证关系:价值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价值判断要以实践和社会实际为依据。

三、社会历史的辩证法1.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的规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常常需要通过革命来实现,革命是由矛盾的尖锐斗争推动的。

3.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的普遍性:阶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4.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波浪式前进: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波浪式前进是由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复杂性导致的。

四、自然科学的辩证法1.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界是由无数个矛盾和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是通过矛盾和斗争来推动的。

2.自然规律与发展趋势: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和趋势,如物质转化规律、能量守恒规律、生命演化规律等。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加强“诚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辨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它强调辩证的认识方法和观点,主张从现象的背后寻找规律性,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实体,是存在的基础。

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

物质是永恒不变的,它始终是存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发展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中。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均匀的。

发展往往是在一定的地区、某一方面“井喷式地爆发”着。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规律性的。

辨别客观规律性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不但有反复性和重复性,而且还有不断的发展性和变化性。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有条件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事物才能发展进步。

同时,它还认为,事物的发展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统一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辩证的方面,它们共同构成统一的事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认识客体是一种反映客体的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连续的。

认识始终是在实践中发展的过程,它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构成的。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下是对辩证唯物论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例如,我们对水果的认识来源于实际存在的各种水果,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科学的发展规划能够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意味着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如山川、河流、动植物等,都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也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例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比如,我们坐在教室里,相对于教室的桌椅来说是静止的,但实际上我们随着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物质与意识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运动与静止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变化之中。

2、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处于不显著的变动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前提。

三、联系与发展1、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

2、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日趋灭亡的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1.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是由古希腊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早全面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家。

2.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事物的对立统一、事物的质量变,五个基本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4.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认为事物是无限的发展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有机整体。

发展是事物自身内部的必然过程,是由矛盾引起的。

5.运动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事物的运动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内外矛盾的统一6.对立统一法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又互相斗争,使事物得以发展。

对立和斗争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

7.事物的质量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质量变化,即原来的性质质量转化为新的性质质量。

质量变化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

9.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对于正确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0.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是反对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认为形而上学是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全面、具体、多角度的看待事物,强调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总结来说,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关于宇宙和人类的认识的根本态度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准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一一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一、物质
1、物质范畴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_________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物质范畴
是最高的哲学范畴。

而这个范畴抓住了一切物质现象的普遍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即离开
人的意识而独立,又能为意识所反映)。

2、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
⑴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即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这个世界就是物质的运动或运动着的物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
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无运动的物质导致形 _______ 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⑵运动的守恒性原理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运动也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

这就是运动守恒原理。

这个原理,是物质守恒原理的逻
辑继续。

如果否认这个原理,就必然要得出物质可以创造或消灭的唯心论结论。

运动守恒原理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任何一种运动形式在转化为别种运动形式时,运动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是这个原理的量的方面;其二,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具有转化为别
种运动形式的永不丧失的能力。

这是这个原理的质的方面。

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是:任何运动都不会从乌有中产生,也不会转化为乌有;客观存在着的是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
化的无限过程。

各种运动形态是相互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

⑶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
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无所谓绝对的运动。

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相结合,构成了辩证唯物论的完整的运动观。

3、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和时间
⑴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
正像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样,空间和时间与物质也是不可分割的。

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表现在:没有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和没有离开物质的
空间和时间。

⑵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原理
空间和时间具有的客观实在性不是与物质本身一样的独立实体,正确的唯物论观点认为:空
间和时间之所以具有客观实在性,正是因为它们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⑶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原理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因而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无限的。

空间的无限性实际上就是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实际上就是物质在持续
性方面的无限性。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实质,在于它表现了具有无限丰富的具体内容的、不断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不可穷尽性。

承认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是坚持唯物论路线的必要条件。

离开了这个原理,就要为唯心
论和宗教谬说大开方便之门。

⑷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原理
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是它们的区别点。

空间的三维性表现在:任何一个现实地存在着的物质客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高度;
任何一个物质客体同其他物质客体的位置关系,都只能是上下、左右、前后。

时间的一维性表现在:它只按照由过去到现在、有现在到将来的方向前进,而不能按照别的
方向前进。

事物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作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持续性的时间也必然是永远向前流逝的。

⑸结论
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永远没有变化。

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中 _______ 。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时空观。

二、意识
1、意识范畴的定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并不是物质之外的独立实体,而仅仅是一种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一
—人脑的属性或机能,是客观世界(即人脑以外的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推动意识产生的关键性因素一一实践。

2、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作用一一主观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作用是指:一、根据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在头脑中构成某种预定的目的以及实现
这种目的的计划(即认识世界,变客观的东西为主观的东西);二、通过实践,改造客观存在,把预定的目的变成现实(即改造世界,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

这两个方面又是
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只有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认识世界,只有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才
能改造世界。

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就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作用。

因此,以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为特征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三、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一一辩证唯物论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根本观点
1、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是其所以是统一的,并不是由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似乎是精神的产物,而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物质的种种形态。

除了统一的物质世界以外,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一切(精
神不过是高度组织起来了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不仅是物质的统一体,而且是无限发展的过程;一切现存的事物,包括人们的意识在内,都是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__________ 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由低级至U高级、由简单至U复杂的无限过程。

3、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将两个基本原理归结为一句话: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在
世界本原问题上的根本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