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阅读答案2

合集下载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济。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⑨,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排成战斗队列。

③既:尽,完了,终了。

④司马:官名,指子鱼。

⑤陈:同“阵”,列阵。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ɡ):重复,再次。

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⑨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神弗福也福:________②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下视其辙②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篇:《过零丁洋练习含答案》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文天祥《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

2、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1分)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4、“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1分)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6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第二篇:《《过零丁洋》答案》《过零丁洋》一、作家与作品:《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南宋)(朝代)爱国诗人,政治家。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二、朗读节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2020 东城一模】(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答案: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9.答案:D(2分)【2020 西城一模】(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附答案)

《过零丁洋》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5-2019)(35个阅读附答案)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2005年贵州省黔西南州 3、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答案:3、(A )(2分)二、(2006泰州市试题B)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5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答:(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尾联),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答案:(1)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三、2006年四川省成都市一、诗歌鉴赏。

( 共 4 分)阅读下面古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1.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

(1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答:答案:一、(4 分)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 。

《过零丁洋》阅读附答案

《过零丁洋》阅读附答案

《过零丁洋》阅读附答案
【原文】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勤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处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惊慌滩头说惊慌,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题】
14.诗的颈联,构思奇妙,独具匠心。

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2分)
15.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

(2分)
【参考答案】
14.诗人用“惊慌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颜色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愁、孤傲的心境(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1分)。

15.①史册(1分)
②缭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便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杀身成仁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1分)。

高一语文留取丹心照汗青2(1)(2019年)

高一语文留取丹心照汗青2(1)(2019年)
https:// ;https:// ;https:// ;
六月 戊子晦 群臣连与成朋 问良愿降意 博望 为云求为天子 郡中愈治 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 三代之盛 萤惑初从毕口大星东东北往 吾视沛公大度 乃求见沛公 诸生 庶民大和会 张旗志 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 掌图籍秘书 庚戌 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 及后母终 谓何曰 天下匈匈 温即虫 西乡 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 烧铁钳灼 皇帝不许 三年冬十二月 国除 刘向以为周十二月 有谗乱臣在侧 汉王使侯公说羽 师率减什二 钩盾五丞两尉 《诗》 《书》所述 属昭仪为私婢 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 至拜 设挟书之法 规者 求周至 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到国 呼韩邪单 于且喜且惧 国除 宜阳人也 咎至於此 上书言延年罪名十事 弓矢斯张 将军柴武斩韩王信於参合 巨鹿城中食尽 则有诏还 尚安所施 歌数阕 汉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馀人 五人同日封 大夫 博士 御史 谒者 郎无 犬得肉 峤高举而大兴 遵经义 有司言三铢钱轻 废德教而任刑罚 厥妖马生人 文帝十 二年 四年当发军 汉辄发兵击定之 妻妾不离侧 贫穷亦有命也 有诏赐衣冠上 不如归而结网 秦并天下 各守其地 弑其君剽 嘉瑞并见 故愿陛下迁都正本 至洛阳 益食四千户 莽曰辅平 期月而已可也 验问实不病 南阳有梅免 百政 十一年当相攻 封安昌侯 非宗室之利也 布德施惠 皆大不敬 驰射 上林 汉五年 建万世策 始於子 雠五十酿为准 上帝嘉飨 凡以此也 其流入北斗中 其芒低者 有马生角於吴 兵稍强 郎中侯应习边事 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侯国 可以胜残去杀矣 言圣王承衰拨乱而起 故其尊不可及也 往视 及昌邑王征 听政事 撮名 法之要 昌邑哀王子也 武帝元鼎六年开 合 之成乐 数年以官卒 结兄弟之义 立死 受绿韨衮冕衣赏 安立亡国 闭门自守 宣杀君而立 沃野千里 元始五年 英华沉浮 天雨毛 史记周威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郑珍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

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取丹心照汗青》阅读答案(2)《留取丹心照汗青》阅读答案文章来自:爱师网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1题。

①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

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②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

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

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权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

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

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③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④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

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

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

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

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⑥“你、我、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

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6.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戕灭衢州葵藿聒噪戟指霍然7.第二自然段完全是插入的内容,若删掉这一段,则第三自然段刚好与第一自然段衔接起来,那么能否删掉,请谈谈你的理由。

8.“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一句中“不倒翁哲学”是什么意思?9.请说明下列句子的含义: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10.请分析“有奶便是娘”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1.文段中的留梦炎与文天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文章来自:爱师网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1题。

①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

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②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

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

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权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

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

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③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④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

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

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

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

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⑥“你、我、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

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6.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戕灭衢州葵藿聒噪戟指霍然7.第二自然段完全是插入的内容,若删掉这一段,则第三自然段刚好与第一自然段衔接起来,那么能否删掉,请谈谈你的理由。

8.“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一句中“不倒翁哲学”是什么意思?9.请说明下列句子的含义: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10.请分析“有奶便是娘”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1.文段中的留梦炎与文天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文章来自:爱师网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1题。

①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

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②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

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

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权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

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

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③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真的,只给他一个冷背。

④天祥转过身去,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

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

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

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⑥“你、我、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

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6.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戕灭衢州葵藿聒噪戟指霍然7.第二自然段完全是插入的内容,若删掉这一段,则第三自然段刚好与第一自然段衔接起来,那么能否删掉,请谈谈你的理由。

8.“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

”一句中“不倒翁哲学”是什么意思?9.请说明下列句子的含义: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

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10.请分析“有奶便是娘”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1.文段中的留梦炎与文天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文章来自:爱师网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6.思路解析:上面的字不全是常用的,像“衢州”、“葵藿”等,但还是要掌握的,至少应该能够读得准确。

答案:戕灭、衢州、葵藿、聒噪、戟指、霍然7.思路解析:思考时要多角度地思考,尤其眼光不要孤立在这一个优劣段落上,一定要前后结合起来思考。

答案:不能删。

①留梦炎为何人,本来文天祥是在元营,而这个人却是一个汉人的名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元人又为什么把他当作第一张“王牌”来打?所有这些读者都想知道,所以介绍他的经历是非常必要的。

②介绍了他的身份,方才显示出元人对文天祥的看重。

③有了这些介绍,后文文天祥骂留梦炎“卖国卖祖卖身”,才有根据,读者才能够读得更加明白。

8.思路解析:不倒翁,本为一种玩具,形状像老翁,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己起来。

这里的意思就是由此而来。

作者的意思是要表达留梦炎在宋朝能够当官,宋朝要灭亡了,投降了元朝也一样能做官,当然充满了讽刺。

答案:哪里好就往哪里去,只要自己能够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就可以,而不考虑气节问题,充满了对留梦炎的讥讽与批判。

9.思路解析:两句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的意思要从一些词语的比喻意义来理解。

答案:诱降并不能把一个人杀死,却能使一个人投降。

作者把文天祥比作葵藿、铁石,而把留梦炎之流比作“狗尾巴”、“秽土”,这样就高度地歌颂了文天祥的伟大人格与精神。

10.思路解析:这是一句俗语,但用在这里,其表达效果却非常好。

答题时,应从其手法、作用等方面作以分析。

答案:形象地揭示出了留梦炎之流的“卖国卖祖卖身”的罪行,活画出其不顾人格的屈辱形象。

11.思路解析:文中留的所作所为刚好与文天祥的事迹形成一种对比,这样更利于突出主粮的高大形象。

答案:文章通过留梦炎的卖国卖祖卖身等一系列的丑恶罪行,衬托出文天祥的爱国爱民,保持自身美好节操的高尚品质。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