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挤压膨化与后添加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与后添加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3) 亲水胶体 胶体主要用于水产饲料的生产,通常有阿拉伯胶、果胶、琼脂、卡拉胶、海藻 酸钠等亲水胶体,它们经挤压后其成胶能力将普遍下降。在挤压过程中其亲水特性 还将影响常规的挤压条件,降低挤压产品的水分蒸发速率及冷冻速率,提高产品 的质构性能。对于一个特定的产品,在选择亲水胶体时胶体的粘稠性、成胶性、 乳化性、水化速率、分散性、口感、操作条件、粒径大小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均得 慎重考虑。
挤压技术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尚属起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 饲料工业的发展,就挤压过程中饲料成分的变化,挤压技术在饲料资源开发、饲料 产品开发及饲料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概述(金征宇,1998)。
二、挤压机与膨胀器
1. 挤压机 挤压机又名膨化机,简单而言,它是由传动装置、喂料装置、挤压部件及切
0
100 000
0
1 000
0
0
0
1 000
0
未检
0
120 发现
0
3 000
0
1 400
0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发现 未检出
三、挤压过程中饲料营养成分的变化
1.挤压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碳水化合物是饲料中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在饲料中占到 60~70%,因此是影 响挤压饲料特性的主要因素。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大小、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 常可分为淀粉、纤维、亲水胶体及糖四类,它们在挤压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各不相 同(徐学明,1995)。 1) 淀粉 挤压作用能促使淀粉分子内 1-4 糖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致使挤压后产物淀粉含量下降。但挤压对淀粉的主要 作用是促使其分子间氢键断裂而糊化。淀粉的有效糊化使挤压处理不仅改善了饲料 的营养,而且有利于饲料成粒,从而提高饲料加工品质。 淀粉在挤压过程中糊化度的大小受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剪切力、螺杆结构及 在挤压机内的滞留时间、模头形状等因素影响。一般规律是高水分、低温挤压使淀 粉部分糊化,低水分、高温挤压有利于提高淀粉的糊化度,且使淀粉部分裂解为糊 精。有人研究过在双螺杆挤压机中不同挤压条件对小麦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研究者 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及材料对淀粉在挤压过程中糊化的动力学作过探索,得出了 相应的糊化动力学方程。其中 Cai 和 Diosady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急停挤

挤压膨化后添加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后添加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后添加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1 挤压膨化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饲料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用于加工宠物食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改进消化性和适口性,也用于生产反刍动物蛋白补充料的尿素饲料(L.Moscicki,1982)。

到了20世纪80年代,挤压技术已经成为国外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新技术,它在加工特种动物饲料、水产饲料、早期断奶仔猪料及饲料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传统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Borello,C.1985)。

挤压技术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尚属起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结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就挤压过程中饲料成分的变化,挤压技术在饲料资源开发、饲料产品开发及饲料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概述。

1.1挤压过程中饲料营养成分的变化1.1.1挤压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碳水化合物是饲料中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在饲料中占到60%~70%,因此是影响挤压饲料特性的主要因素。

1.1.1.1 淀粉挤压作用能促使淀粉分子内1-4糖苷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及麦芽糊精等低分子量产物,致使挤压后产物淀粉含量下降。

但挤压对淀粉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其分子间氢键断裂而糊化。

淀粉的有效糊化使挤压处理不仅改善了饲料的营养,而且有利于饲料成粒,从而提高饲料加工品质。

淀粉在挤压过程中糊化度的大小受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剪切力、螺杆结构及在挤压机内的滞留时间、模头形状等因素影响。

一般规律是高水分、低温挤压使淀粉部分糊化,低水分、高温挤压有利于提高淀粉的糊化度,且使淀粉部分裂解为糊精。

淀粉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分,它们在挤压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就膨化度而言,总的趋势是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则膨化度降低,有报道说50%直链淀粉与50%支链淀粉混合挤压可得到最佳的膨化效果。

另外,来源不同的淀粉其挤压效果也存在差异,小麦、玉米和大米中的谷物淀粉具有较好的膨化效果,块茎淀粉不仅具有很好的膨化性能而且又具有十分好的黏结能力。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作者:朱亮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2期摘要:挤压的膨化水产饲料为一类少浪费、效率高以及污染少等特点的环保饲料。

应用挤压膨化的思路为制造质量高的安全性的动物食品,进而保证了人们身体健康,另外也是今后饲料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挤压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内的成分变化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对挤压膨化技术应用影响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挤压膨化技术;水产饲料;应用;因素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

养殖业从传统数量型逐渐向着质量型方向所发展。

水产品的优质化为新时期养殖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应用挤压膨化饲料为制造质量较高的动物产品重要措施,另外其也为今后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1]。

现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完善了通过膨化饲料作为主体的养殖以及加工模式。

近几年时间里,随着我国在水产品的种类方面越来越多,在饲料基本要求方面也不断提高了要求。

饲料需要按照不一样鱼类觅食习惯,针对性制定饲料特性。

要想实现这些特性就需要利用挤压膨化技术来实现。

1挤压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挤压膨化技术主要存在两类方法应用。

第一,气流式的膨化过程;第二,挤压式的膨化过程。

一般情况下,气流式的膨化过程主要使用原理为利用外部的条件来加热,或者应用热水蒸汽的手段。

在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含有比较多的热能在高温的情况下,然而挤压式的膨化过程是要通过螺旋套杆的设备,不断向前面进行挤压,进而出现一些摩擦力以及推动力,让物料出现改变,发生压缩后者因为高温的因素而出现糊化的情况[2]。

在这种情况下,物料内将会存在比较多的热能,其水分也出现了高温的情况。

如果将物料内压力看成是常态,其高能物料系统就会出现紊乱,进而出现膨化的状况。

2挤压膨化时候水产饲料内成分的改变分析2.1淀粉方面的改变在挤压膨化的时候,饲料内淀粉将会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糊化反应。

挤压膨化对水产饲料营养成分及消化率的影响

挤压膨化对水产饲料营养成分及消化率的影响

"
挤压 #!%!! ,+%*! #&%&! ##%!!! !,%’ ,,%$ ’$%,! )#%&! ,&%’!! #,%&!!! &#%$ *)%, &+%,!!!
豆粕
注: 引自 -./01 和 23456 (*++*) ; !7 8 +%+$, !!7 8 +%+!, !!!7 8 +%++!。
$""’ 年第 &) 期
中国饲料
— &6 —
水 产 养 殖
挤压膨化对水产饲料营养成分及消化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美国大豆协会北京办事处 刘春雪 程宗佳 高立海
挤压膨化技术因其较多的优点在水产饲料生 产中被广泛应用。挤压膨化是综合了水、 压力、 温 度和机械剪切的作用完成的, 在挤压膨化过程中, 挤压腔内的温度可以达到 !" # $"" % , 挤压延续 时间在 &" # ’" ( 范围, 因而挤压产物会发生一系 列物理、 化学变化, 诸如淀粉糊化、 蛋白质变性以 及酶类、 有毒成分和微生物的失活等, 通常会提高 挤压饲料产品的养分消化率, 降低一些抗营养因 子含量 (如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 棉籽中的棉酚) , 还会杀灭饲料中细菌、 霉菌和减少粉尘的含量, 改 善饲料适口性等。鱼、 虾类动物的消化道比较短, 所以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水产饲料营养成分及其 消化率的影响对水产动物尤为重要。 & 挤压膨化对淀粉的影响 挤压膨化处理能促使淀粉分子内 &, )—糖苷 键断裂而生成葡萄糖、 麦芽糖、 麦芽三糖及麦芽糊 精等低分子量产物, 挤压对淀粉的主要作用是促 使其分子间氢键断裂而糊化, 淀粉的有效糊化不 仅使饲料营养价值得到改善, 而且有利于提高饲 料在 水 中 的 稳 定 性, 避 免 营 养 物 质 流 失。 据 ( &!!$ ) 报 道, 植物饲料含有的淀 *+,-./01-+.(+ 等 粉, 需熟化后才能被鱼类更好地消化吸收, 原因在 于糊化后的淀粉可以大量吸水膨胀, 增加淀粉与 淀粉 酶 接 触 的 机 会, 从而加速淀粉的消化吸 收。 挤压膨化可使草鱼对玉米的利用率提高 (林仕梅, ; 斑点叉尾鱼回和罗非鱼对未 ’" 2 $""&) 熟化玉米的消化率分别只有 $3 2 和 )4 2 , 但对 熟化后的玉米可分别达到 45 2 和 6$ 2 (任泽林, 。 $""$) $ 挤压膨化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影响 一般温和的挤压膨化条件可以增进植物蛋白 的消化率 ( 7-.08-8 等, 。因为蛋白质有限度 &!5)) 万方数据 的变性, 增加了对酶的敏感性, 同时挤压过程中产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挤压技术可为渔业及水产养殖提供特殊的饲料,该种渔饲料可定制为下沉料,漂浮料,需要的仅是适当的设备,生产中适当的挤压程序。

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人类食品消费的商业化的水产养殖发展极为迅速,适应这个变化,为这一应用提供特殊饲料的饲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许多应用在其它动物饲料加工方面的挤压技术亦可应用在鱼饲料生产方面,挤压技术已被证明确实是一种能将原料蒸煮造粒为特定用途饲料的极为有效的方式。

影响饲料特性的主要条件是挤压机内原料蒸煮的温度与湿度,这些条件会影响淀粉和蛋白的蒸煮。

因为淀粉蒸煮糊化使原料粘合紧密,淀粉蒸煮的程度对最终产品的特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原料状态下,谷物淀粉形成不可溶冲于水的小颗粒。

当与水混合时,它们的表现同砂子一样。

当淀粉获得蒸煮,其颗粒开始膨胀然后爆破,淀粉分子从紧裹着的颗粒中流出、形成松散的状态。

这种情况在挤压机蒸煮过程中会很快出现,这时其淀粉会形成凝胶体,在水中可以吸收10倍于其本身重量的物质。

这种凝胶体具有的粘性可将饲料组分中所有其它固体颗粒一并粘结在一起,而且,这种凝胶体身亦会膨胀。

当蒸煮作用增强,淀粉凝胶体特性改变,其水阻性减少,淀粉的水溶性大大增加。

同淀粉一样,某些蛋白质亦形成凝胶体,但是如果蛋白蒸煮程度过高,蛋白质会脱离胶状而回到原来的固态形式。

动物饲料中许多要求具有的特性均直接与淀粉蒸煮有关。

――动物饲料应有利于消化,通常情况下,淀粉应蒸煮到颗粒破碎的状态下。

――饲料应准确形成颗粒(通过挤压机头切刀处理)而没有粉料的出现。

――颗粒应达到要求的密度,通常是内部结构应形成多孔状。

――颗粒应能够吸水且保持其形状不变,需要的话应能在水中沉底或漂浮水面。

典型的挤压机处理下,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淀粉蒸煮作用发生挤压机筒内。

生的,未加湿及加热的饲料组分被喂入挤压机内,然后向挤压机内喷入水,蒸气以提高湿度。

蒸气中含有热量,其热量加上挤压机内螺杆旋转推进物料所产生的磨擦热共同提高了被加工物料的温度。

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原料的影响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原料的影响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在畜牧饲料原料中,麸皮虽然富有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挤压膨化饲料
大量的膳食纤维,但其绝大多数都是难 不仅能有效提升育肥牛肉的增重率,强
以溶解性的膳食纤维,不易被动物吸收 化动物生长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奶牛
利用,因为麸皮在畜牧饲料中的应用范 的乳脂率,从而促进畜牧养殖也的快速
围较小、利用率较低。然而,通过挤压膨 发展。同时,通过齐智利等相关研究人
响。本文主要就挤压膨化技术的对饲料 有效解决这一现象,研究人员将挤压膨 利于提升动物的生长效率,促进水产养
原料的特性影响展开分析,并对在畜牧 化技术与大豆原料搅拌相结合,不仅有 殖的持续发展。而通过现代挤压膨化处
生产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对日 效消除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提升动物 理工艺加工过的饲料具有的多孔性、高
牧繁殖质量,无论是对我国畜牧业的生 收不良等现象。基于此,畜牧饲养员可 全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我国畜牧业
产还是强化饲料原料的使用质量都具 以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将乳猪的饲养原 为了提升动物的生长质量,减少对环境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料进行加工,减轻乳猪的过敏反应,增 造成的污染,满足新时期社会以及人们
!、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原料的影 强营养成分的存活率,进而降低乳猪的 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挤压膨化技术在
性能,同时在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
在我国畜牧生产中,猪占有大面积 还能快速提升动物的生长效率,促进我
络信息技术的协助下,挤压膨化技术还 的饲养份额,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直 国畜牧业的有序发展。
能有效杀灭动物生长过程中的有害细 接影响。由于乳猪的胃容量较小,消化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
菌,延长饲料原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畜 系统还不成熟,因而极易出现腹泻、吸 断提升,对畜牧业的繁殖质量与食用安

挤压水产饲料应用与加工

挤压水产饲料应用与加工

挤压水产饲料应用与加工1 挤压水产饲料的应用1.1 挤压水产饲料优点水生动物具有与畜禽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采食习惯及消化特性,这些不同使挤压方式在水产饲料加工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挤压饲料被视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水产饲料。

近三年来,挤压水产饲料加工流水线在国内水产饲料厂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快速增长。

具体而言,挤压水产饲料与以往常用的硬颗粒水产饲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1.1 良好的耐水性挤压过程及物料出模瞬间的“闪蒸”使物料结构重组,形成较为稳定的网络结构。

新结构的形成,大幅度降低了颗粒饲料内部不同组分连接处的内应力,所以,产品能抵御水的浸泡而在水中长时间保持原形,不烂、不散。

不管是沉性料还是浮性料,加工合格的挤压水产饲料在水中浸泡12h都可保持原形。

与其它形式的水产饲料相比,挤压水产饲料在保持良好养殖水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一优势不仅对环境保护贡献巨大,亦为所养殖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2 更高的可消化性挤压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高压、强烈的剪切作用,能引起淀粉、蛋白质的变性等物理变化,可以提高此类营养素的可消化性。

有学者测定,虹鳟鱼对生淀粉的消化率仅40%,而对糊化淀粉的消化率可达60%以上。

普通硬颗粒水产饲料的淀粉糊化度为40%左右;而挤压水产饲料的淀粉糊化度一般为85%以上。

由此不难看出,仅淀粉一种营养素,挤压水产饲料与硬颗粒水产饲料的消化率就有很大差异。

强烈的挤压作用亦使部分结构紧密的纤维素、角质蛋白等降解,使其由不可消化转变为可消化或部分可消化。

酵母、血浆等原料中的纤维、角蛋白等一旦降解,其包裹的营养物质就得以释放,消化率因此大幅度提高。

1.1.3 适口性得以改良挤压水产饲料成品具有的多孔及质构均一两大特性,使其入水变软无硬芯。

对龟、鳖、金枪鱼等水产动物而言,这一物理性状是对应水产饲料必备的条件;对蟹、虾而言,这一物理性状提高了采食速度,增加了采食量。

挤压过程中,适宜的高温作用促使物料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部分香味物质,增加了饲料的诱食力,刺激了水产动物的食欲。

饲料挤压膨化技术及应用

饲料挤压膨化技术及应用

饲料挤压膨化技术及应用【摘要】挤压膨化技术在我国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应用范围也比较广,甚至成为目前饲料加工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但如何科学合理、长期稳定地运用好挤压膨化技术和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作用,仍然是一个困惑诸多饲料企业的技术难题。

本文结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相关资料,就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挤压膨化加工工艺技术及挤压膨化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总结。

【关键词】饲料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应用自从1856 年美国沃德申请了第一个有关膨化的专利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对挤压膨化相关的设备及工艺相继作了广泛的研究,挤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青睐。

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饲料工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用于加工宠物食品,对动物饲料进行预处理以改进消化性和适口性及生产反刍动物蛋白补充料的尿素饲料。

到了20世纪80年代,挤压技术已经成为国外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新技术,它在加工特种动物饲料、水产饲料、早期断奶仔猪料及饲料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传统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1.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1.1挤压膨化对淀粉的影响饲料中的淀粉主要是直链淀粉, 由于淀粉粒子组成颗粒状团块, 其结构紧密, 吸水性差。

淀粉从调质器进人膨化机, 在高温高压的密闭环境中时,大分子的聚合物处于熔化状态, 局部分子链被强大的压力和剪切力切断, 导致支链淀粉降解。

同时, 也引起直链淀粉中α一1,4糖苷键断裂, 发生淀粉糊精化作用, 淀粉分子断裂成短链糊精, 降解成为可溶性还原糖, 使淀粉的溶解度、消化率和风味得到提高[1]。

挤压膨化后的淀粉不仅有糊化作用,还有糖化作用, 使淀粉的水溶性成分增加几倍至几十倍, 为酶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高了淀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利用率。

1.2挤压膨化对蛋白质的影响在挤压膨化加工过程中, 蛋白质受挤压腔内高温、高压及强烈的机械剪切力作用, 其表面电荷重新分布且趋向均一化, 分子结构伸展、重组, 分子间氢键、二硫键等次级键部分断裂, 导致蛋白质最终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摘要:挤压膨化水产饲料是一种低污染、浪费少、高效率、高转化率的优质环保型饲料。

采用挤压膨化饲料是生产高质量安全型动物产品,确保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水产饲料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就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及膨化水产饲料的特点做一简要概述关键词:挤压膨化;水产饲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

水产品优质化将是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采用挤压膨化饲料是生产高质量安全型动物产品、确保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膨化饲料为主流的加工与养殖新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对饲料的要求也越高。

饲料要依据不同鱼类的摄食习性,具有不同的性质——浮性、沉性或慢沉性;同时又能在水中完整地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便动物有足够的摄食时间。

而要达到这些性质只有应用挤压膨化技术。

1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原理膨化是利用膨化机内的螺杆和螺杆套筒对物料的挤压、剪切作用使其升温、加压,并将高温、高压的物料挤出模孔,使之因骤然降压实现体积胀大的工艺。

膨化可分干、湿两种加工方法,干法膨化加工无需在原料中添加水分,原料在进入膨化腔以前不进行调质处理,膨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全部由原料在机械能作用下通过螺杆、剪切板和膨化腔内壁产生。

湿式膨化机的结构比干式膨化机更复杂,原料进入膨化腔以前先进行调质,以提高熟化程度,为了加强对熟化过程的控制,膨化腔外还附有导入蒸汽和加水的装置,以辅助加热或降温。

典型的膨化过程是:将粉碎、混合后的物料送到调质器中给予一定的水分和温度。

调质后的混合物料被送入膨化仓,物料在高速旋转的螺杆的推动下通过不同的区域,由于摩擦使物料的温度、压力逐渐增加,区域之间的压力控制锁又进一步调节压力。

膨化温度,压力在膨化机头的锥型螺旋出处达到最大,物料的温度升致135~160℃,压力15~40个大气压,这时虽然水的温度高于100℃,但压力也远远高于一个大气压,避免了沸腾现象的发生。

最后当物料通过环模孔进入大气压环境时,压力突然减少,蒸汽迅速逸出,从而使物料猛烈膨胀。

目前较先进的湿法膨化属于高湿、短时膨化工艺(HTST),被认为特别适合处理在动物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植物蛋白、淀粉、谷物类产品。

HTST 膨化优于其它加工工艺,因为在其加工过程中有效地破坏生长抑制因子及杀灭原料中有害微生物,而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受破坏程度最大。

2影响膨化饲料加工质量的主要环节2.1产品加工质量控制侧重点膨化饲料在挤压前关注的重点是营养指标是否达标、筛选除杂工作是否做到位、粉碎粒度和混合均匀度是否达标、交叉污染防控情况,以及调质熟化度是否达标等;而挤压后关注重点偏向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颗粒均匀度、比重/浮水率、软化/耐水时间、软化后颗粒粘弹性、含粉率和外观色泽等方面。

2.2加工质量影响环节分析2.2.1 原料配方原料的理化特性、物料预处理和配方成分均会影响膨化料加工质量。

具体来讲,原料膨化品质系数影响饲料膨化效果和膨化成本,物料是否除杂、粒度是否达标、有没有进行前调质处理都会影响膨化效果;而饲料配方的淀粉、油脂和粗纤维含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饲料膨化的最终效果好坏。

2.2 .2工艺设备主机结构(选用单轴还是双轴、D:L 值大小、螺旋组态的分布),工艺设备配置(粉碎、筛选、干燥和喷涂)以及挤压模孔参数(单孔结构和模孔面积)都会影响膨化料质量。

2.2.3 挤压操作水和蒸汽的添加量会影响产品粒径和外观色泽;考虑到工厂的产能需求和实际产量,在螺杆转速调节时要注意充填度和物料滞留时间控制;而膨化温度和膨化压力的控制直接决定了淀粉糊化度和膨化度大小。

2.2.4 其他方面膨化机设备磨损和老化情况以及操作员是否新手都会一定程度影响膨化产品质量。

这需要我们针对新手上岗前进行操作培训并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供参考,同时定期跟踪螺旋、衬套和模具的磨损情况来决定后期维护和更换。

3原料理化特性对挤压加工的影响3.1粉碎粒度粉碎粒度对于挤压膨化加工工艺相当重要。

粗的物料粉碎颗粒会使产品膨化系数减少,容易堵模;影响前调质和挤压混揉效果;对挤压机磨损大、机械能耗高;还会使产品颗粒外观粗糙。

因此,需要依据产品级别和挤压要求,确定最经济的粉碎粒度。

3.2淀粉含量合理而稍偏高的淀粉含量会增加膨化系数,提高浮水率;使挤压操作宽度变大,容易稳定产品品质;淀粉含量稍高会加大物料流动性能,有利于饲料成粒,有助于改善颗粒外观质量。

较好的淀粉类原料有高筋面粉、玉米粉和马铃薯淀粉。

3.3粗脂肪含量对于单轴机而言,如果挤压前原料的粗脂肪含量超过8%,挤压时会出现物料均质差,品质不稳定,产品粘性减小,耐水性降低;影响挤压温度压力,膨化力减小,产品浮水率降低。

因此,当膨化浮水饲料挤压前总脂肪含量超过8%时,超出部分油脂应改在外喷涂添加,减小对挤压加工的影响。

经生产实践证实,高油脂原料有利于提高油脂水平,最小均匀外喷油量同颗粒粒径大小、表面光滑程度相关,颗粒越小越易均匀。

3.4粗蛋白原料粗蛋白来源和含量对于挤压膨化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而言,动物蛋白膨化性能差异较大,植物蛋白膨化性整体较好。

在一定范围内,粗蛋白含量升高,磨擦系数小,设备磨损降低,产品组织化好,粘弹性增加。

3.5皮毛壳类原料皮毛壳类原料如棉粕、椰籽粕、菜粕等原料在配方中的比重越大,物料越难粉碎,粉碎效率直线降低。

皮毛壳类原料不规则的外形也很难进行精筛选,容易导致堵模、生产故障率增加。

含壳类原料多的产品,在加工时产生的气泡容易破裂,产品颗粒外观较差。

4膨化水产饲料的特点4.1膨化水产饲料的优点4.1.1 便于饲养管理水产膨化饲料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水面(或水中),投饲时不需专设投饲台,只需定点投饲即可。

鱼采食时需出水面,能直接观察鱼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并能及时了解鱼类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因此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既节约大量时间,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4.1.2 防止饲料浪费水产膨化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很好,一般2 小时内(有的长达10 多个小时)不溶解,因而能避免饲料中营养成份在水中溶解散失和饲料沉入泥中,而且残饵也容易捞起晒干,能最大限度防止饲料浪费。

据试验表明一般采用水产膨化饲料比粉状或硬颗粒饲料可节约饲料10%左右。

4.1.3 降低水质污染水产膨化饲料在水中不溶解、不下沉,因而能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发酵,降低了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水质污染。

4.1.4 饲料利用率高膨化时高温处理,使淀粉糊化、脂肪稳定,并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和细胞壁,从而提高各营养成份的利用率,挤压膨化可显著降低棉籽及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对菜籽粕中的芥子苷、蓖麻籽粕中的有毒蛋白等,也有较好的脱毒效果。

同时膨化过程也破坏了豆粕中的抗胰蛋白酶等有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了原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因此水产膨化饲料较粉状和颗粒饲料的利用率高。

4.1.5 饲料保存期长水产膨化饲料由于经过烘干处理,水分含量较低,颗粒较硬,颗粒粉化率降低,并且膨化过程中大多数的微生物和菌虫被杀死,因此其保存期较长,便于贮藏和运输。

4.1.6 防止疾病发生饲料经膨化瞬时的高温处理,能有效地杀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而且膨化饲料吸水(油)性强,便于防病药物的添加。

从而可以防止饲料的不洁而引发各类消化道疾病。

4.1.7 提高饲料能量硬颗粒饲料难以提高油脂添加量,而膨化饲料能够根据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通过添加油脂,使油脂均匀分散在饲料中,提高能量水平,以充分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的需要。

4.1.8 适应多种需求由于膨化机的膨化工作温度及压力是可调控的,所以既能生产浮性饲料(针对上层鱼类、蛙类)、慢沉性(针对中下层鱼类)和沉性(针对虾蟹类);同时亦能满足一些特定要求,如低水分饲料、高纤维饲料等。

4.2 膨化水产饲料的缺点4.2.1 生产成本较高膨化饲料的加工工艺比一般颗粒饲料复杂,设备投入多,电耗高,产量低,因而成本较高,一般比颗粒饲料的成本要高20%左右。

4.2.2 营养成分损失蛋白质和氨基酸损失。

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的一部分还原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蛋白质的利用率,加热最易受损失的是赖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组氨酸。

维生素损失。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会导致维生素的损失。

据美国学者报道,在膨化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 和叶酸损失11%,单硝酸硫钱素与盐酸态钱素的损失率为11%与17%,维生素K和维生素C 的损失率为5%,而同样在硬颗粒饲料中损失则减半。

而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维生素破坏就越多。

酶制剂损失。

由于酶是一种蛋白质,膨化加工的过程对酶制剂的活性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般酶的适宜温度为35~40℃,最高不超过50℃,而膨化制粒过程中温度通常都高于100℃,并伴有高压,因此酶制剂的活性将受到很大的损失。

微生物制剂损失。

目前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乳酸杆菌、酵母、芽抱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制剂对温度尤为敏感,当膨化制粒温度超过85℃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5结束语膨化加工应用于人的食品制造业已有50 多年的历史,该项技术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推向畜禽养殖业, 70 年代初在宠物食品的应用达到高峰,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饲料加工的应用进展很慢。

最近5~ 6 年, 由于膨化设备的巨大进步, 膨化机价格大幅度下降, 以及就膨化加工对饲料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影响的深入研究, 有力地推动了膨化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

目前许多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大量使用膨化水产饲料。

在美国鲑鱼、虹鳟鱼、鳗鱼、龙虾、罗非鱼、锦鲤的饲料均普遍使用膨化技术生产, 90%的斑点叉尾用膨化饲料喂养。

近几年我国的膨化水产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专业的膨化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已建成投产。

膨化饲料在月鳢、青蛙、鲈鱼的养殖中被广泛接受,斑点叉尾鮰、罗非鱼、草鱼对膨化饲料的使用不断增加。

海水养殖膨化饲料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进展。

加工与营养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 以膨化为代表的新一代饲料加工工艺将在本世纪扮演着重要角色, 膨化加工在未来的水产养殖生产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它将保证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刘凡,李艳芳。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J]。

广东饲料,2016,25(11),[2]林仕梅。

挤压膨化工艺在浮性水产饲料中的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3,18[3]何志刚,刘中华。

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J]。

湖南饲料,2013,2,24[4]王春维。

水产饲料膨化加工性能的优越性及与制粒工艺之比较[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