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作为一个著名隐喻,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用来描述的一种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
这个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渗透在亚当·斯密全部的社会和道德理论之中的。
在亚当·斯密的思想里有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在他的名著《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伸向财富,另一只则在他的另一部名著《道德情操论》里指向美德。
在《国富论》中,斯密是这样使用“看不见的手”一词:“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
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是这样使用“看不见的手”一词:富有者“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干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无聊和无厌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
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行提供了生活资料。
”市场经济大潮中,普通人都会身处其中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概、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
斯密一直反复思考人类情感在追求物质利益中所起的作用问题。
他耗费毕生的心血把这些思考写成了这本《道德情操论》。
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约束,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应该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看不见的手名词解释

看不见的手名词解释看不见的手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看不见的手是市场经济中自发运行的力量和机制,它能够引导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在没有任何中央规划或指导的情况下,自动实现经济的优化和有效。
看不见的手是通过个体的自私行为来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利益最大化。
每个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还会受到市场反馈的影响,如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价格的变化等等。
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市场能够自动调节资源的配置,并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看不见的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和机制:1.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自动将资源从低效的领域转移到高效的领域,以满足市场需求。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从而鼓励生产者增加供给;反之,当需求下降时,价格会下降,促使生产者减少供给。
这种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适应市场需求。
2.竞争机制: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机制来促进创新和进步。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不断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这种竞争驱动的机制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带来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3.分工与合作:看不见的手通过分工与合作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每个个体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合作与交换,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分工与合作使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能够实现更多的价值,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尽管看不见的手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例如,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资源不均衡分配和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不公平。
此外,看不见的手也无法解决某些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
总之,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经济中通过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力量和机制。
它能够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和调节来解决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供给等问题。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它是指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一种秩序和协调机制。
这个概念源自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他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的自私追求最终会促成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现象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市场经济的运转,使得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可以通过许多方面来解释。
首先,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能够激发个体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当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时,它们就会不断地寻求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个经济更加繁荣。
其次,“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也体现在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通过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商品的价值和稀缺程度。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价格就会上涨,从而激励生产者增加供应;反之亦然。
通过价格机制,资源会自动流向需求最大的领域,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此外,“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还可以解释为市场经济中的分工与合作。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形成了分工。
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互相合作,最终实现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发展。
这种分工与合作的模式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也使得经济更加繁荣。
总的来说,“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是市场经济中一种自发的秩序和协调机制,它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分工合作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繁荣。
正是这种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和作用,使得市场经济能够自发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市场机制,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doc

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导读:摘要:1776年,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重要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200多年,推动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腾飞。
它对我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
但是,“看不见的手”也有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会失灵,我们不应该过分迷信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看不见的手”的不足。
关键词:“看不见的手”;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1001-828X(2013)06-0-01一、“看不见的手”含义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达到最大价值。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推动另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推动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推动社会效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异物,因为“看不见的手”公开承认: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
但是,公开承认人的合乎理性,仅是“看不见的手”的前提,其核心和实质是要利用人的合乎理性特性,推动社会福利,达到给他人、给社会谋福利。
利己是手段、动力,为他人、为社会是目的。
二、从我国市场转型去理解“看不见的手”我国在50年代以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
在推行计划经济体制时,经历了长期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困难时期。
占我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几乎完全受国家的主导力量制约,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对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做了细致的规定。
企业管理人也同样受政府行政任命,因此既不持有公司股份,对企业不具有所有权,同时也不享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红权,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利益去刺激去激励他们为把公司业绩搞上去而辛勤工作。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不读国富论,遍读曼昆也枉然。
亚当·斯密出生于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一个伟大时代的转折时刻,彼时以“理性”为旗帜的启蒙运动正如火如荼,蒸汽机的创新引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
他在历史轨道快速切换的间歇,如先知般提出了全新的财富主张,重构了人们对经济行为的认知,从而在实际意义上创造了现代经济学这一门专业学科。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并非在本书,而是他17年前的著作《道德情操论》就建立了的。
但本书是斯密第一次就社会各个方面论述财富,他有资格被视作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
在亚当·斯密的时代,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仍然统治着人们的思维,前者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础,后者则把财富的全部秘密托付给土地。
亚当·斯密第一次定义了生产的三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在他看来,是资本而不是其它带来了市场,进而带来了劳动分工的扩展,资本的投入导致市场扩张,而后者反过来也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投资。
所谓的“资本主义”便是从这个定义延展出来的概念。
在经济行为的动力研究上,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
他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不是来自同情心或利他主义,而是利己之心,即每个人改善生活条件的欲望。
人们从事劳动,未必抱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但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社会里,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到达的目的,即:请给我想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这种以利己为基础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是贯穿整部《国富论》的基本哲学思想。
斯密的经济人,那个只顾自己利益而无意之中却创造公共善的人,对于现代主流经济学来说,是让人觉得自在又熟悉的人物。
《国富论》的第一章是“论分工”。
亚当·斯密在全书的第一句便开宗明义地写道:“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所表现出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残酷真相“看不见的手”是现代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也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支撑基础,更粗暴一点说:没有看不见的手的假设,就没有市场经济。
那么,“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呢?现代社会主流的说法是: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用“价格、利润”等市场工具,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生产资料和货币)等资源进行最高效的配置,使之生产价值最大化。
再简单理解一点,就是:如果苹果的价格是10元/斤,龙眼的价格是100元/斤,更多农民就会把更多土地和资本投入到龙眼的种植中;如果苹果和龙眼的价格置换,更多农民就会把更多土地和资本投入到苹果的种植中,这就是所谓用价格工具,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进行高效的配置。
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龙眼价格高了,农民一定会转种龙眼,这一切发生的前提又是什么?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农民不转种龙眼,他的收入消减,生存就变得困难,同时他又得不到外界的社会保障,逼的他们只能“哪些植物价格高,他们种啥”。
也就是说,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能够进行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核心前提是:让99%的人,每时每刻时刻处于生存挑战状态,每时每刻不得不为活着而服从高效配置,“自由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概念,却很少具体解释“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的原因。
因为“看不见的手”的背后,是血淋淋的双手,这双手:一只手握住“原教旨产权制度和私有制度”,强调自由奋斗,强调政府不要干预,让市场的人无外在的社会保障可依靠;同时,另一只手只给予99%的人生存上下的资源,多一分都不多给,因为给多了,你安逸了,就不服从“看不见的手”的高效配置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企业主给工人的工资就是参照当天的面包价格发放。
这血淋淋的双手和残酷的真相,是写出《道德情操论》的西方圣人无法明言的,同时一旦明言,也就暴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肮脏发家史”,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之前:英国的土地是公有的,所有权归教会和封建贵族,使用经营权归农民。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亚当?斯密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
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所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亚当.斯密也是一个思想深刻而细致的伦理学家,其成名作是 17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
也正是其生前出版的也是其一直致力修订的这两部著作,留下了一个在经济学史上争论不断、历时长达百年的问题,即“亚当. 斯密问题”。
一、何谓亚当?斯密问题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最早是由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他们认为,亚当?斯密的两部传世著作存在着相当大的对立和不一致性。
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同情或利他,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对立和分歧。
具体来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各个人不断的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各自的打算。
”也就是在斯密看来,发展或者需要是出自于利己,既然凡事要出自利己的思考,那么在行为前势必要盘算,要比较,要衡量,“经济人”的假设则自然而然,尽管现时的学者们提出“自私”和利己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我们不想纠缠于对此的分辨,从斯密的行文来看,“经济人”意味着主观上要以自我为中心当不会有异议。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并加了下面这样的副题:“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对他周围的人们的行动及性格,而后对自身下判断时的原理,以及旨在分析这一原理的讨论”。
斯密提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
什么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什么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08-04-29 07:21:08)我看世人纷纷,我看世人扰扰.一本马克思主义如何治得了天下.马不过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罢了.如果要世界美丽.那么还需要其他的花朵.吵来吵去.谁来做普及的工作呢,只有我来免为其难了,呵呵.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鼻祖简介出生:1723年6月5日(苏格兰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逝世:1790年7月17日(苏格兰苏格兰爱丁堡)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
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干预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中译英——词汇辨析
流行观点 Prevalent view
分散
(火灾)分散人群 evacuate 分散的市场经济 Decentralized market economies 分散化投资 Diversified investments
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私人部门动机明显。这与扶贫、保护妇女、保护 环境的动机发生了严重冲突。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私人部门,经济理论 并未提供其他选择方案。
Poverty is created because we built our theoretical framework on assumptions which under-estimate human capacity, by designing concepts, which are too narrow (such as concept of business, concept of credit-worthiness,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concept of employment) or developing institutions, which remain half-done (such 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re poor are left out). Poverty is caused by the failure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rather than any lack of capability on the part of people.
我们特别努力地工作,尽可能地将自己转变成已经概念化的一维人, 以便让自由市场机制顺畅地发挥作用。
Let us suppose an entrepreneur, instead of having a single source of motivation (such as maximizing profit), now has two sources of motivation, which are mutually exclusive, but equally compelling – a) maximization of profit and b) doing good to people and the world.
句子翻译
让人们各行其是,而不要让政府沉重的手来指导他们的行 为,结果往往会最好。
Individuals are usually best left to their own devices, without the heavy hand of government guiding their actions.
折、国债等质押。 mortgage:抵押,指固定资产类,如:房产、机械设备等抵押。 guarantee:担保,指信用担保,可以是第三方的信用,也可以是第
三方的资产。
outstanding loans 未偿贷款
Accroding to Grameen Bank’s internal survey, 64 per cent of our borrowers have crossed the poverty line.
在正统的资本主义信条盛行的今天,我们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第三世 界许多国家的政府未能高效实行商务、医疗、教育以及福利等方面的 计划,每个人都会随即建议“将这些计划交给私人部门来管理”。
Personal profit based private sector has its own clear agenda. It comes in serious conflict with the pro-poor, pro-women, proenvironment agenda. Economic theory has not provided us with any alternative to this familiar private sector.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 引着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Participants in the economy are motivated by selfinterest and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 guides this self-interest into promoting general economic wellbeing.
现在我们假设一位企业家,他不是只有单一的动机(例如,利润最大 化),而是现在有两个动机,这两个动机是相互排斥的,但势均力敌 ,其一是利润最大化,其二是为人民和世界增加福利。
We cannot cope with the problems of poverty within the orthodoxy of capitalism preached and practiced today. With the failure of many Third World governments in running businesses,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programs efficiently everyone is quick to recommend – “hand it over to the private sector”.
The bank said that the poor were not creditworthy. After all my efforts, over several months, failed I offered to become a guarantor for the loans to the poor.
Muhammad Yunus about His Village Bank
In 1974,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teach elegant theories of economics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in the backdrop of a terrible famine then occurring in Bangladesh.
格莱珉银行的内部调查显示,64%的借债人已摆脱贫困。
We want to make a break in the historical continuation of poverty. 我们不想让贫困继续下去。
“I have said capitalism is a half told story.”
1974年,正逢孟加拉严重饥荒,我无法旁若无视地在大学教室里讲授 高深的经济学理论。
Suddenly I felt the emptiness of those theories in the face of crushing hunger and poverty.
面对如此严重的饥荒和贫困,我突然感到这些理论是如此的空洞。
Gems of Idea
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Page 2
His gems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Wealth of Nations)
Father of economics Economics: a study of how ety
It is claimed that the freer the market, the better is the result of capitalism in solving the questions of what, how, and for whom. It is also claimed that the individual search for personal gains brings collective optimal result.
银行说他们不值得信任。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我还是没有说服他们 ,于是我成为了穷人的贷款担保人。
小额信贷 microcredit
collateral-free income generating loans 免担保保增收贷款
关于“担保” collateral:质押,多指流动资产类,最常见的是票据,如:存单、存
它(资本主义)主张市场越自由,资本主义就越能更好地解决“做什 么,如何做,为谁做”的问题。同时它也主张,个人追求自身利益会 带来集体的最优结果。
The theory of capitalism assumes that entrepreneurs are onedimensional human beings, who are dedicated to one mission in their business lives – to maximize profit. This interpretation of capitalism insulates the entrepreneurs from all political, emotional, social, spiritual,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their lives. Many of the world’s problems exist because of this restriction on the players of free-market.
esp. when fatiguing, difficult, or compulsary 西方文献关于labor的用法:labor camp(劳改营),penal labor(刑罚性
的劳动),prison/convict labor(监狱劳工),slavery and forced labor( 奴隶和强迫劳动),child labor(童工),bonded labor(包身工) 政治色彩、侵犯人权 劳动改造:criminal reformation 劳动教养:education of offenders 劳动态度、劳动自觉性:attitude toward work, work initiative 劳动力(劳工):labor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