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220
3511
0.2
0.8
西三庄 3510.0-220.0
0.4
0.6
密级
221
0.8
3511
0.8
0.2
0.2
3510
220
0.2
测图日期:
坐标系: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1
1
1
2
2
4
4
4
16
12
12
144
24
24
576
48
48
2304
96
96
9216
192
192
36864
B
1∶100万 ——
C
1∶5000地形图行列
D E
分幅与编号
F
G
H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代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 5万 F
1∶1万 G
应用时,用卡规在地形图上量取等高线a、b点平距ab,在坡度 尺上比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约为1°45′。
100 50
137m
0
50 100 150 200
首曲线的平距 b
计曲线的平距
30′1° a 2° 3° 4° 5°
10°
a)
b)
直线图比9·例7 尺直线与比坡例尺度与尺坡度
5)比例尺精度
概念:地形图上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用表示。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 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幅与 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 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行进线路。熟记时一般 按行进顺序,把各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 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都熟记在脑子 里。这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再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 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 程大错。
是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
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 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
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的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
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2)侧方交会法 若站点位于线状地物(如道路、堤坝、渠道、陡坎等) 上或在过两明显特征点的直线上,这时先按线状地物标定地 形图方向。然后,在该线状地物侧翼找一个图上和实地都能 辨认的明显地物,如图所示,在图上该地物点中心插一大头 针,将直尺紧靠大头针并瞄准该地物点,沿直尺边缘用铅笔 画直线,它与线状符号的交点即为站点在图上的位置。
1.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图号:图的编号。 图名:图的名称。 接图表:该图幅与四邻图幅的相互关系。
(2)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内图廓四个角 标注的数字是它的直角坐标值。图内的十字交叉线是坐标格网的
二、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图的识读:判断和识别地形图上所有划线、符
号和注记的含义。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数学要素——坐标系、投影方式、比例尺等; ☻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水系、植被、土壤等;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道路、经济文化、行政标志等;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要求将地面平整成水平面并考虑填挖平衡, 步骤如下:
1.在地形图上绘方格(一般边长为10米或20米),求各方格顶点高程并标注 于相应顶点的右上方, 2.计算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H0=( H1 +H2… +Hn )/4n
=(∑H角+ 2∑H边+ 3∑H拐+ 4∑H中)/4n
∑H表示方格顶点的高程
通风效果。
在平地,日照效果与地理位置、建筑物朝向和高度、建筑物间隔有关;
而在山区,日照效果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周围地形、建筑物处于
向阳坡或背阳坡、地面坡度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日照效果问题就比平地 复杂得多,必须对每个建筑物进行个别的具体分来决定。
在建筑设计中,既要珍惜良田好土,尽量利用薄地、荒地和空地,又要满
5、计算各方格填、挖方量的大小
和总的填、挖方量
等高线法
仅计算挖方时用等高线法:从场地设计 高程的等高线开始,算出各等高线所包围的 面积,分别将相邻两条等高线所围成面积的 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就是该两条等高线平面 间的土石方量,再求和即得到总的挖方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1=1/2(A55+A56)×1 V1=1/2(A55+A56)×2 . . . V5=1/3 × A62×0.8 ∑V挖=V1+V2+V3+V4+V5
3.计算填、挖高度并标注于相应方格顶点的左上方 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
4.计算填、挖方量 V= S(∑D角+ 2∑D边+ 3∑D拐+4∑D中)/4
∑D表示填或挖的高度
二、整理成一定坡度的倾斜面
整理成规定坡度的水平面 1、绘制方格网 方格的一边应与最大坡度方向一致,另一边 垂直于最大坡度方向 2、确定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 3、计算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 H设=H0+i0×D 4、计算各方格网点的填、挖高度
8.3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目的—— 通过识读地形图判断地面的 自然形态以及地面物体间的 相互关系。 基本要求—— 熟悉相应的地形图图式;掌 握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熟悉 各类要素符号间关系的处理 原则以及各种注记的配置和 整饰要求。
识读原则——分层次进行
由图外到图内;从整体到 局部;由主及次
按上式计算出来的αAB,实际上是象限角RAB。即:
R AB
yB y A arctan xB x A
因此,应进行RAB与αAB的转换。转换方法如下: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一象限, AB R AB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二象限, AB 180 R AB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三象限, AB R AB 180 当x AB 0和y AB 0时,直线在第四象限, AB 360 R AB
识读内容——图外注记的识读 地物、地貌的判读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若需要在地形图上搞工程设计,必须通过地形图掌握 以下信息:点位信息,包括平面坐标及高程;点间信息, 包括平距、方位、坡度;区域信息,包括面积、纵横断面、 土方量等。其中,点位信息和点间信息是区域信息的基础, 也是做地形图应用的最基本的内容。
本小节主要学习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确 定两点之间平距、方位角、坡度的基本方法。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 获得点的坐标 2 获得两点间的距离 3 计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 计算两点间的坡度
5计算某点高程
一、地形图上A、B两点坐标 [问题] 地形图上有A、B两点,我们想知道A、B两点的坐 标,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B点相对于A点的所在方向、 地面高程及坡度的变化等信息,应怎么办?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三、地形地貌
•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 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 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 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 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 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 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物 地貌
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平面图。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六、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 现地对照地形图时,站立点应在高处,居高临 下或对坡识图,视野开阔,看得清楚,目标明 显。 • 要从最明显的地形、地物开始对照。 • 实地对图必须多跑多看多比较,反复辩论、修 改,消除读图误差。 •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在脑中建 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整理课件
1
主要内容
• 一、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二、 地形图的识读 • 三、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 • 四、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 • 五、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 六 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面积
整理课件
2
地图与地形图
•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 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图,通称地图。
的实地长度为2cm×1000=20m。
整理课件
20
• 比例尺的精度
• 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 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 水平长度,称为 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 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 度,
整理课件
21
(3)图廓、分度带和坐标格网
• 图廓: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 图廓之分。
2.地形图分幅方法:
(1)梯形分幅法(国际分幅法)
按经纬度分幅,图幅呈梯形,用于中小比例尺图分幅。
(2)矩形分幅法
按坐标格网分幅,图幅呈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大比例
尺图分幅。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梯形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
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
•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 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 高程的 正射投影图 。
整理课件
3
一、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
一定的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地形图的编号: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及其应用前言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很重要的图面资料。
在资源林政管理、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防火及病虫防治等林业生产中都经常使用地形图,因此认识和学会使用简单地形图是林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地形图基本知识1、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工作的方便与需要,将地球表面上的形态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描绘于图纸上的资料。
它是地面的缩影,主要是用各种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
2、地物: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森林、河流及人工构造的各种物体的总和。
如居民点、房屋、道路、桥梁、铁塔、高压线、森林等,地物一般用符号表示。
3、地貌:地球表面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
如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平原等,地貌主要是通过等高线来表示。
4、等高线:地球表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的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封闭圆滑的曲线。
1:1万地形图,每五条等高线为一组,每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5米。
5、高程: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又称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程。
我国于1956年以青岛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由该起算面推算的全国所有高程,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6、地面点位确实的要素: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来表示,即以它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测出来的,而是通过距离、角度、高程来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7、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等高线上点的高程处处相等。
②为封闭曲线,除陡壁以外,不能中断,如在一幅图中不能闭合一定在另一幅图中闭合。
③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是成反比。
高距即相邻等高线的高差,平距即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④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⑤等高线不能直穿河流,应折向上游正交。
⑥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
⑦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陡峻,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平缓。
等高线均匀表示地面倾斜一致。
8、地貌的基本形态(详见附图):①山头②盆地③山脊④山谷⑤鞍部⑥山坡其特点: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森林调查课件)

01 根据数字比例尺计算
根据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
欲求图4-33中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可先求算出 P、Q的平面直角坐标(xp,yp)和(xQ,xQ), 然后再利用下式计算:
02 根据数字比例尺计算
根据数字比例尺计算
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使用直尺在图4-33上直接量取 PQ两点的长度,再乘以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即得两点 的水平距离。
03 根据测图比例尺直接量取
根据测图比例尺直接量取
为了消除图纸的伸缩变形给计算距离 带来的误差,可以在图4-33上用两 脚规量取PQ间的长度,然后与该图 的直线比例尺进行比较,也可得出两 点间的水平距离。
04 量取折线和曲线的长度
目 录
01 根据两点间平面 直角坐标系计算
02 用量角器直接量取
根据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
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确定任一地面点的 高程。如果地面点恰好位于某一等高线上,则根据 等高线的高程注记或基本等高距,便可直接确定该 点高程。
目 录
01 目估法
02 内插法
01 目估法
根据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
在图4-34中,当确定位于相邻两等 高线之间的地面点q的高程时,可用 目估法:
如右图所示,欲求a、b两点之间的 地面坡度,可先求出两点的高程Ha、 Hb,计算出高差,hab=Ha-Hb,然后 再求出a、b两点的水平距离,按下式 即可计算地面坡度:
或
02 利用坡度尺量取
目 录
01
根据两点的平面 直角坐标系计算
02
根据数字 比例尺计算
03
根据测图比例尺 直接量取
量取折线和 曲线的长度
直角坐标
02 求图上某点的
地理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距
5米 10米 20米 40米
可编辑ppt
18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线的种类
①首曲线: ②计曲线: ③间曲线: ④助曲线:
可编辑ppt
19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可编辑ppt
20
高程的起算点
可编辑ppt
21
(六)地貌的识别
可编辑ppt
22
(六)地貌的识别
可编辑ppt
23
(六)地貌的识别
可编辑ppt
29
二、地形图的应用
(一)利用地形图调绘林地的位置 和四至界线。
用于资源调查、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就是 利用地形图把要调查范围内的资源现状和地 形图一一对应,进行对坡调查勾绘,确定林的
位置和四至范围。
可编辑ppt
30
二、地形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一)利用地形图调绘用林地的位置和四至界线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可编辑ppt
12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平面图形,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既表示出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等高线 表示出地貌的图。
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可编辑ppt
3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
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 称为该地形图的比例尺。
同表示坡度相等; (5)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可编辑ppt
16
(六)地貌的识别方法
等高线特性
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地面坡度 与等高线平距的大小有关。等高线平距越小, 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地 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 陡。
1.比例尺种类
数字比例尺
d 1 DM
图示比例尺
可编辑ppt
4
(二)地形图比例尺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பைடு நூலகம்: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越小,显示地貌 就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显示地貌就越简略。
可编辑ppt
17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基本 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比例尺
1:2.5万 1:5万 1:10万 1:20万
就是利用地形图把要调查范围内的资源现状和地形 图一一对应,进行对坡勾绘,确定林地的位置和四 至范围。
1、判定方位
指北针、太阳和手表、利用自然特征
2、标定地形图
指北针、依据直长地物、明显地形点
•3、确定站立点
•4、地形图与现地对照
可编辑ppt
31
地形图与现地对照(地形图识别)
•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形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 以对照。
度和倾角的图解工具。
i tg h
dM
可编辑ppt
9
(四)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面上的地物,按国家测绘总局颁发 的《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符号描绘 于图上。其中地物符号有下列几种: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可编辑ppt
10
地形图图式
可编辑ppt
11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
麟游县林业局
2014年12月
可编辑ppt
1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物是指地面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
固定物体,如河流、森林、房屋、道 路、农田等;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如
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可编辑ppt
2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沿铅垂线方向投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可编辑ppt
5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可编辑ppt
6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三北方向线
•坡度尺
图例
•测制说明
1954北京坐标系
1956黄海高程系
可编辑ppt
7
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分为两类:
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 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可编辑ppt
8
坡度比例尺是一种在地形图上量测地面坡
其次是在在地形图上求算施工范围的面积。
可编辑ppt
24
(六)地貌的识别
可编辑ppt
25
(六)地貌的识别(典型地貌)
(l) 山丘和洼地的等高线
可编辑ppt
26
(六)地貌的识别(典型地貌)
(2) 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
可编辑ppt
27
(六)地貌的识别(典型地貌)
(3) 鞍部的等高线
可编辑ppt
28
(六)地貌的识别(典型地貌)
(4) 绝壁(陡崖)和悬崖符号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等高线的概念
可编辑ppt
15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线特点(性质)
l)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2)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图
外闭合; (3) 除在悬崖和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也不能
重合; (4) 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
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形, 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点到线, 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
在山地、丘陵地对照时注意事项。 在平原地对照时注意事项。
可编辑ppt
32
利用地形图进行林业生产施工设计和验收
首先要利用地形图确定施工范围,把符合施工要求 的林地的四至界线标注到地形图上,并进行现地调 查(分别不同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