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ppt
合集下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秀PPT课件4 人教课标版

作为公民应该怎样参与到 依法治国当中?
1、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身 利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2、合法、有序地参与
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行使监督权
途径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第四张
第五张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和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监督 政府的热情高涨。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 71.5%的人表示自己“会参与反腐”;遇到社 会不良现象时,有75.5%的人会选择网络曝光。
有人说,搞革命要有中 国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现 代化建设,不一定要有中国 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
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时期的优秀共产党 员及事迹?
根据优秀共产党的事迹,请你判断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
地位、性质、先进性、和作用 是怎样的?
地位 执政党 领导核心 中 国 性质 先锋队
阅读与感悟
有何感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怎样形成的?(中
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即
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也是与其自身的性质和条 件分不开.中国共产党无论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能够始终以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全 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 成为我国领导核心的重要原因.
根 本 保
需要领 代表根本利益 兼顾和协调各利益 导核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证
历史 历史形成
坚 持
人民 模范带头作用
共产 选择 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课件

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
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ຫໍສະໝຸດ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021/3/10
16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典论述] 周恩来:“我们是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
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 了最适当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不是 采取民族共和国的制度。因此,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单一体的多民族国家,而不 是联邦国家,也无法采取联邦制度。”
2021/3/10
19
第二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使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前提下,继续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民主、
自由、人权的不同本质。
2021/3/10
27
2021/3/10
26
本章小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光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强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党派之间的
关系、概念的表述等方面,都有中国
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PT课件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 1、政治发展是指人类社会政治进化的一种状态,是表示一
个国家政治体系朝着合理化方向变迁的趋势、程度和性质。 • 政治发展受一定的经济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及其他社
会条件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和形式是多 种多样的。 • 2、政治发展道路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 国家的政治系统按照某种政治价值共识,通过一定制度安排 和体制设计,朝向一定目标发展的政治系统变迁的路径。
• 黄炎培:著名民主人士,江苏川沙人。 1905年加入同盟会,1941年发起组织中 国民主政团同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 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 央主任委员等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
20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进入社 会主义社会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 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专政的对象即敌人是极少数。
• (1)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通过 全国普选产生议员,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2)内阁对 议会负责。(3)国王是虚位元首,世袭产生,终身任职,是 国家的象征。 当今世界上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主要有 西班牙、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瑞典、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日本等国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思政部
17
(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的国体
1、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我国 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 得民主”。(《共产党宣言》)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
高二政治上册 《实施依法治国 建设政治文明》课件 沪教版

5月17日,高 晓松在庭审中。 当日,北京市 东城区人民法 院对高晓松醉 驾案作出一审 判决,以危险 驾驶罪判处高 晓松拘役6个 月,并处罚金 4000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五、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法治与德治的区别与联系 2.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 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 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 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 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 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 理想信念的坚守。
郭明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
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民主、法制、依法治国、人民权益、基层民主、社会 秩序、人民安居乐业。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 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法家治国思想 1. “因人情利害”而治:治国的 指导原则 2. 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 本途径 3. “尊主卑臣”:治国的价值取 向 4. 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 5. 富国强兵:治国的终极目标
道家治国思想 1. 海涵宽容,虚静处下 2. 顺遂民情,因循为用 3. 去奢节俭,省刑慎罚 4. 实腹虚心,愚民为术 5. 贵柔守雌,以弱制强
高中政治课件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本课知识体系
人民
选举
人大代表
组成
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
其他国家机关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最重要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表明: 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建议:第五课\第5课\第一框 .ppt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教学建议
二、本单元的结构
1、本单元由三课八框和一个综合探究组成 2、建 设社会 主义政 治文明
第5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6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 宗教政策
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每框内容结构
•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理解我国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 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做出的抉择,让学生尝试用历 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世界上最善于理 论创新的党。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了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进程中,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 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八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 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 它的基本内涵是: 度。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国家统一领 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导下,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我国少数民族 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自治与区域自治有机结合、经济因素 与政治因素有机结合、 与政治因素有机结合、中央统一集权 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 不仅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 不仅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也有利于国 家的集中统一;既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 家的集中统一;既有利于促进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有利 于国家的富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于国家的富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为: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 第一,它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 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是新型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是新型民主的国家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政 权; 第三,它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它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任务。 义的任务。
二,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 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式,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各级人民代表由人民群众直 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民 代表, 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国家的地方大 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 内容, 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 民主的广泛性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适 合中国国情的,应继续 合中国国情的, 完善。 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PPT

(1)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为根本,坚持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基层群众自治制 度,更加注重改进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 政方式,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 家。
(2)
更加注重健全 民主制度、丰 富民主形式, 保证人民依法 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一)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他制度的 产生方式。——[美]蒂莫西·耶格尔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 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 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1、从政治维度看
政治体制改革是直接从“文革”的负面教 训中产生的。 “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 曾经评价说,这样的事件在英国、法国、 美国不可能发生。但是仍然导致了文化大 革命。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 小平
总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是 全面深化改革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客观 需要。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 要求、基本原则与目标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1) (2) (3) (4) (5)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 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建设法治国家,发展 政治文明。
二、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线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治理论的变迁常常引发政治体制大规模的变革。 以政治理论变迁为线索反思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56年,这是中国式的民主政治 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 谈谈您所了解的新政协和人大一次会议 (二)1957年到1977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政治理论指导下,中国政治陷入了曲折发展和 体制衰退时期。
第八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48
四、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民主集中制 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是: B
49
2. 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会常务委员会
主席
中和 华国 人国 民务 共院
中和事 华国委 人中员 民央会 共军
最法 高院 人
民
最检 高察 人院 民
27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28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它成立于1948年1月。是由三民主义 同志联合会、民主革命同盟和国民党民主 促进会等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在民主革命 的共同斗争中组织起来的民主政党,成员 是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
变而改变。
4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 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 变。
29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它于 1941年3月成立,原称“ 中国 民主政坛同盟 ”,1944年改现 名。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 派宣布为 “ 非法团体 ”而被迫宣 布解散。1948年1月在香港重新 组建,在当时,它是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各民主阶层的政治联盟, 成员主要是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
B、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民 主监督制度;
四、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民主集中制 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是: B
49
2. 我国的国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会常务委员会
主席
中和 华国 人国 民务 共院
中和事 华国委 人中员 民央会 共军
最法 高院 人
民
最检 高察 人院 民
27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28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它成立于1948年1月。是由三民主义 同志联合会、民主革命同盟和国民党民主 促进会等国民党内的民主派,在民主革命 的共同斗争中组织起来的民主政党,成员 是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
变而改变。
4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 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 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 变。
29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它于 1941年3月成立,原称“ 中国 民主政坛同盟 ”,1944年改现 名。1947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 派宣布为 “ 非法团体 ”而被迫宣 布解散。1948年1月在香港重新 组建,在当时,它是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各民主阶层的政治联盟, 成员主要是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
B、加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民 主监督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政治文明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1、政治文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核心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 和政治行为文明,核心是政治制度文明。
2、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总体: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和党的领导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
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 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3)政局是否稳定
5、关于政体改革的一种思路
咨询型法治政体的基本框架:
1)中立的文官系统: 功能: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违法必究;拥
有立法建议权。 2)自主的司法系统: 功能:法律争议的唯一和最后的裁判权 法律审议权
3)独立的反贪机构: 直属最高行政首长,队伍精干,专司对
文官系统以公权谋私利行为的监察。
1)本身存在弊端 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3)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的需要
3、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绝不照搬西 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4、邓小平的标准
1)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 高
2)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改善的 程度
4)独立的审Βιβλιοθήκη 系统:•对行政系统滥用公权尤其滥用财权的监察。
5)、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 的社会咨询系统:
(1)对公务员提出的法案的处理 (2)向公务员系统提出行政建议,行使行政
调查权,定期举行听政会,质询行政政策。
6)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 社的自由。
一、政治文明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1、政治文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核心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 和政治行为文明,核心是政治制度文明。
2、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
总体: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和党的领导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
式,主要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 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2、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3)政局是否稳定
5、关于政体改革的一种思路
咨询型法治政体的基本框架:
1)中立的文官系统: 功能: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违法必究;拥
有立法建议权。 2)自主的司法系统: 功能:法律争议的唯一和最后的裁判权 法律审议权
3)独立的反贪机构: 直属最高行政首长,队伍精干,专司对
文官系统以公权谋私利行为的监察。
1)本身存在弊端 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3)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的需要
3、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绝不照搬西 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4、邓小平的标准
1)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 高
2)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改善的 程度
4)独立的审Βιβλιοθήκη 系统:•对行政系统滥用公权尤其滥用财权的监察。
5)、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 的社会咨询系统:
(1)对公务员提出的法案的处理 (2)向公务员系统提出行政建议,行使行政
调查权,定期举行听政会,质询行政政策。
6)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 社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