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高频考点
2018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精华知识点

2018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精华知识点D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有:集中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控制报警系统(消控中心);一个区域报警控制器可警戒多个楼层(看产品的功能)安装位置距地面1.3-1.5米,报警电话安装位置1.3-1.5米。
62、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商店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63、独立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3h的隔墙和2h的楼板,并与其他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4、消控室应设置下列功能: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的声、光信号,事故广播和安全疏散指令等:控制消防水泵,固定灭火装置,通风空调系统,电动的防火门、阀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设施。
65、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距地面1.5米。
66、报警线预留100-200毫米长度。
67、报警线敷设不应有接头、纽结,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用接线端子或焊接连接(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超过2根),盒内外加螺母。
不同电压、电流、不同回路、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线不能放在同一线槽内。
68、线槽每隔1.5米设吊架及支架,吊拉杆不小于6MM。
69、消防电源应为专用电源,不允许插接接头。
70、消控室门向疏散方向开门,允许有送回风管但应加防火阀。
严禁无关电气线路穿越,控制台周围留1米通道和检修通道。
71、消防控制的功能:控制消防设备的开启、关闭;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的开关;关闭防火阀,停止空调送风机;显示火灾、故障报警的位置;疏散通道、出口等;显示保护地图(模拟图、平面图);显示消防电源的状态;配备火灾报警应急广播控制装置。
72、消防控制状态的过程:当火灾报警时,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启动,室内消防栓系统启动(消防水泵启动),电源进行切换(非消防电源停电,应急消防电源启动),并接通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照明。
电梯迫降在首层,加压送风机启动(风口开启),隔离系统启动(防火卷帘下降),防火门关闭。
2018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重点

2018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 所谓燃烧, 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 大部分燃烧产生和发展需要 4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口诀:可助火势)4. 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为着火和爆炸。
5. 气体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6. 液体燃烧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7. 固体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和动力燃烧(爆炸)。
(口诀:发表意见时发烟才有动力)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和雷击。
2. 灭火的方法有冷却、隔离、窒息和化学抑制。
3. 火灾分A、B、C、D E、F六类。
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
4. 火灾按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记忆方法:313,151)特别重大火灾:死30 人,伤100 人,损 1 亿。
重大火灾:死10 人至30 人,伤50 人至100 人,损5000 万至 1 亿。
较大火灾:死 3 人至10 人,伤10 人至50 人,损1000 万至5000 万。
一般火灾:死 3 人,伤10 人,损1000 万。
5.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口诀:防(放)备吸烟的不玩雷电)6.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递、热对流和热辐射(太阳向地球表面热传递的过程)。
(口诀:传对幅)7. 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闷顶内、外墙面。
(口诀:管缝内外开)8. 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燃)和衰减阶段。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01.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018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讲义重点知识归纳

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复习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处所的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7、燃烧分类: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9、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
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和动力燃烧(爆炸)五种。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15、阴燃是固体特有燃烧方式。
16、几种常见液体的闪点:汽油-50,煤油38-74,酒精12,松节油35,甲醇11。
17、燃烧生成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氯化氢等。
两种主要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HCN (氢化氰)、NH3 (氨气)、HCI (氯化氢)、SO2、CO、NO2等。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重点学习笔记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
2.燃烧的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
3.直接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不属于直接引火源。
第二节燃烧类型4.燃烧分为两种,着火和爆炸,点燃和自燃都属于着火.5.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闪点<28℃的为甲类,28℃≤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为丙类.6.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等因素的影响。
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7.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8.液体燃烧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个阶段.9.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0.火灾的定义: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火灾).1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火灾可以分为:13.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
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14.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8种):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纵火。
(吸雷电,放生生玩)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5.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16.延期的扩散路线: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下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完整版)2018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科目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处所的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7、燃烧分类: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9、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
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和动力燃烧(爆炸)五种。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15、阴燃是固体特有燃烧方式。
16、几种常见液体的闪点:汽油-50,煤油38-74,酒精12,松节油35,甲醇11。
17、燃烧生成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氯化氢等。
两种主要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HCN(氢化氰)、NH3(氨气)、HCI(氯化氢)、SO2、CO、NO2等。
2018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历年真题”考点梳理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历年真题”考点梳理1、真题的重要性,通过纵向、横向比较三个科目的历年真题,可以感知到真题的出题思路和教材中的重点出题区域,这就类似于"划重点"。
2、解读这些“潜台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出题规律,把握考试的"命脉"所在。
3、抄写熟记三年真题案例:15年最难好好研究,挑战最高难度实务:16年最难好好研究,挑战最高难度综合:17年最难好好研究,挑战最高难度考点1 :火灾探测器分类【考点梳理由汇英教育提供】根据监视范围分类:点型,线型根据是否具有复位功能:可复位、不可复位根据是否具有可拆卸性:可拆卸、不可拆卸特殊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漏电流感应型探测器、静电感应型火灾探测器、微压差型火灾探测器、超声波火灾探测器考点2.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考点梳理由汇英教育提供】(1)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其中一个为主消防控制室。
(2)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并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3)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传输表3-9-1所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考点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考点梳理由汇英教育提供】1.触发器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器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探测器是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方式产生火灾报警信号、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
2.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
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
2018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知识点总结

厂房、仓库耐火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二级耐火等级采用不燃烧材料的吊顶,耐火极限不限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除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
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 ,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 ,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
注:(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 ;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 时,应按丙类确定。
【建规】 商业服务网点 ♍☐❍❍♏❒♍♓♋● ♐♋♍♓●♓♦♓♏♦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 ❍²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完整版)2018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技术实务科目重点知识归纳(最新整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处所的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7、燃烧分类: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8、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9、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
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和动力燃烧(爆炸)五种。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15、阴燃是固体特有燃烧方式。
16、几种常见液体的闪点:汽油-50,煤油38-74,酒精12,松节油35,甲醇11。
17、燃烧生成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氯化氢等。
两种主要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HCN(氢化氰)、NH3(氨气)、HCI(氯化氢)、SO2、CO、NO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高频考点
一、气体灭火系统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2.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3.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4.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
5.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6.单台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保护容积不应大于160m³;
设置多台装置时,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0m。
7.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其高度不宜大于6.0m。
8.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宜高于防护区地面2.0m。
二、泡沫灭火系统
1.储罐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液下喷射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2)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和其他对普通泡沫有破坏作用的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3)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
(4)非水溶性液体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18m的固定顶储罐及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立式储罐,不得选用泡沫炮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5)高度大于7m或直径大于9m的固定顶储罐,不得选用泡沫枪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2.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罐内用量、该罐辅助泡沫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最大的储罐确定。
3.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配置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泡沫枪的数量及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
4.1.4的规定。
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40L/min。
4.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大于5min。
5.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混合液与水的连续供给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10min;
(2)泡沫混合液与水的连续供给时间之和不应小于60min。
三、干粉灭火系统
(一)一般规定
1.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放干粉时不能自动关闭的防护区开口,其总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15%,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2)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不应小于0.50h,吊顶的耐火不应小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力不宜小于1200Pa。
2.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2m/s。
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2)在喷头和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3.当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有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供应源时,启动干粉灭火系统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气体、液体的供应源。
4.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宜采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应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多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6.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
当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超过5个时,或者在喷放后48h内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灭火剂应有备用量。
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备用干粉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并能与主用干粉储存容器切换使用。
(二)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大于30s。
(三)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30s;室外或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60s。
四、预制灭火系统
1.预制灭火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灭火剂储存量不得大于150kg。
(2)管道长度不得大于20m。
(3)工作压力不得大于2.5 MPa。
2.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宜用一套预制灭火装置保护。
3.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超过4套,并应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间差不得大于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