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村 土 地 调 查 图 斑 记 录 卡

合集下载

2020年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监测图斑提取信息

2020年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监测图斑提取信息

(一)正射影像图制作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DOM影像图为基础底图,高程数据等控制为资料基础,以区县为单位,使用2020年采集的最新遥感数据制作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

影像时相大部分为2020年9月1日后。

(一)正射影像图制作以基础底图和高程数据为控制基础,结合不同数据源特点,采用相应方法制作DOM 。

DOM 制作主要包括正射纠正、影像配准、融合、镶嵌、裁切等环节。

全色数据多光谱数据模拟自然真彩色影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基础底图/高程数据纠正控制点选取控制点残差满足要求?正射纠正是DOM精度满足要求?镶嵌与裁切县级辖区DOM是否波段重组否技术流程图原始数据纠正配准融合调色拼接裁切DOM选取控制点计算平差重采样绘制镶嵌线匀色绘制裁切矢量裁切(二)遥感监测信息提取采用制作的最新正射影像图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等数据资料叠加,按照相关技术要求,采用人机交互等多种技术方法,开展疑似新增建/构筑物图斑监测(类型一)、原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变化监测及数据库单独图层变化监测(类型二)、农用地变化监测(类型三)、新增围填海图斑监测(类型四)。

2020年正射影像三调数据库数据库非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推(堆)土区”、“光伏板区”图斑范围数据库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推(堆)土区”、“光伏板区”图斑范围类型一:疑似新增建/构筑物图斑类型二:原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及单独图层变化图斑2020年新增遥感监测图斑层类型三:农用地变化图斑林地坑塘园地数据库耕地类型四:新增围填海图斑耕地数据库园林草地2019年、2020年正射影像其他基础数据其他(二)遥感监测信息提取监测图层类型名称类型代码描述上图面积(平方米)类型一:疑似新增建/构筑物图斑层明确建设用途的建/构筑物20影像特征为除水建之外的较明显建设用途的建筑/构筑物。

其中疑似农村居民点的,标注“JMD”200水建SJ影像特征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堤坝等水域岸线建设。

“国土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调绘、测绘)程序探讨

“国土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调绘、测绘)程序探讨

“国土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调绘、测绘)程序探讨摘要:合理安排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农村部分),以下简称“农村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的工作程序对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农村三调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农村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工作的基本程序。

关键词:农村;权属调查;地类调查(调绘、测绘)1前言合理安排好农村三调工作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的工作程序,对节约资金,在保质的前提下,按时保量的完成农村三调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地农村三调工作虽然已经完成,但总结好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的工作程序。

对今后类似工作如更新调查、年度变更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介绍农村三调中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希望与同行共勉。

2权属调查2.1权属调查基本要求2.1.1 科学、合理利用已有土地调查成果;2.1.2 权属界线认定合法、位置准确、表示规范;2.1.3 图、数、实地三者应一致;2.1.4 加强相邻地区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衔接;2.1.5 加强对县级控制界线的严格确认。

2.2 权属调查基本原则2.2.1 沿用性原则:已有的确权资料(登记资料、协议书等),经过核实未发生变更,且与实地一致时,原资料可继续沿用,不需要进行土地权属调查。

2.2.2 完善性原则:已有的确权、登记资料,手续不完善的,应补办相关手续,不需要重新确权。

2.2.3 重新确权原则:已有的确权资料,如登记资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经复核存在错误或实地界线已调整的,如将国有荒山划为集体土地,村庄合并等,应重新确权,重新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2.3权属调查内容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状况及其权利所属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的基本情况。

2.3.1 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对乡(镇)、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权属界线、土地权利归属等的确认,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及其界线、界址点,具体包括;a、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b、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操作手册 -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

操作手册 -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用户手册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选取日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用户手册编写人员: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申世亮吴洪涛李磊赵岱虹范延平涂强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李龙浩高永唐辰宾洪超何宇华目录1系统概述 (2)2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2)2.1硬件配置 (2)2.2软件环境 (2)2.3网络环境 (4)3系统操作说明 (4)3.1 系统基本操作 (4)3.1.1系统登录 (4)3.1.2系统主界面 (5)3.1.3修改密码 (6)3.2执法检查填报管理 (6)3.2.1县(市、区)级用户 (6)3.2.2市级用户 (14)3.2.3省(区、市)级用户 (17)3.2.4督察局用户 (17)3.2.5国土资源部用户 (18)3.2.6备注 (19)3.3数据查询 (19)3.3.1 县(市、区)级用户 (19)3.3.2 市级用户 (25)3.3.3 省(区、市)级用户 (25)3.3.4 督察局用户 (25)3.3.5 国土资源部级用户 (25)3.3.6备注 (25)3.4数据汇总 (26)3.4.1 县(市、区)级用户 (26)3.4.2 市级用户 (30)3.4.3 省(区、市)级用户 (31)3.4.4 督察局用户 (31)3.4.5 部级用户 (31)3.4.6备注 (31)3.5离线填报工具 (32)3.5.1系统安装 (32)3.5.2系统使用 (35)1系统概述为落实《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0]21号,以下简称《规范》)和《关于进一步明确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有效推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部执法局委托信息中心组织开发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包括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和全国省、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信息采集、核查、查询分析和统计。

土地年度变更调查“图斑类型”说明

土地年度变更调查“图斑类型”说明

年 度 土 地 变 更 调 查“图 斑 类 型”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图斑类型” 共分为 11 大类 27 个二级类 ,根据影像和数据库情况,分别填写相应数字代码。

大类填写阿拉伯数字,小类填写大写的英文字母,如“1A”。

第1类 :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 非建设 痕迹,后时相影像有 明显建设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

A 类 指可确定为住宅小区、工厂、高层建筑、集中建设的大规模农村居民点、学校、运动场、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可确定为以上用地类型的建设地基。

其中,新建机场在属性项“tz”中标注“JC”、火车站标注“CZ”。

B 类 指不能明确归为A类的建筑或建设项目,具有或 疑似彩钢 特征的建设项目,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以及已建项目内部新建或扩建的附属绿地、广场、停车场。

C 类 指内陆地区大型水工建筑、港口码头、水库水面等。

新建水库需将水库堤坝等水工建筑与水库水面分开提取,且水库水面应在属性项“tz”中标注 “S”;D 类 指非建设用地附属的独立广场、停车场、露天货站等以 地面硬化 为主的用地;E 类 指休憩及美化环境的绿化用地;F 类 指简易的疑似 设施农用地或简易临时建筑 。

第2类 :前时相影像有植被覆盖或明显 非建设 痕迹,后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 推填土特征 。

第3类 :前时相影像有明显建设 推填土 特征,后时相影像有 明显建设 特征(如地基、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公园等);或前时相影像为低矮建筑,后时相影像翻建为较大规模建筑,如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或规模化工厂等,此类翻建图斑在“tz”属性项中标注“F”。

(注意:建筑本身没有明显加高或扩大等翻建迹象,而仅是房顶材质或颜色等有所变化,不提取)。

根据影像特征再细分为ABCDEF六个二级类,划分标准 同“第1类 ”。

第5类 :以往“ P(批而未用) ”图斑,本年度影像表现为 新增建设 特征的图斑。

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

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

农村土地调查检查记录表格表1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整体检查总分值表
表2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齐全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县(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表3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4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5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填写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6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调查各图幅原图规范性检查表(室内)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7 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图斑、线状地物检查表(室外)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表8_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行政界线及权属界线检查表(室外)乡(镇、街办)村组图幅号:
检查者调绘者
年月日年月日
表9_____县(区)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绘质量统计表(室外)
检查者调绘者年月日年月日。

浅析国土调查中地类图斑的实地举证

浅析国土调查中地类图斑的实地举证

浅析国土调查中地类图斑的实地举证摘要:实地举证是国土调查中地类认定的主要手段。

本文结合国土三调的举证技术,总结国土调查的举证经验和见解,以提高地类和影像、举证的一致性,保障国土调查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国土调查地类实地举证0 前言国土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国土调查成果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国家要求地方对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原农用地变为未利用地等重点地类图斑和与国家提取地类不一致或地方调查新增的变化图斑进行“互联网+”实地举证,保证国土调查工作分类(简称“地类”)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1 举证要求根据国土调查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要求,采取国家整体控制和地方细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述变化地类是否举证做出规定,保证国土数据与遥感影像、举证照片和实地现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地方实地调查认定地类与国家内业判读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原则上需全部实地举证;对影像未能反映地方调查新增的地物需全部实地举证。

对原地类为耕地,国家判读地类为其他农用地,经实地调查仍为耕地,标注种植属性与国家判读地类一致的,可不举证。

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原则上全部实地举证。

包括相对原地类新增的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原有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图斑等。

但对依据遥感影像特征能够准确认定为住宅小区、规模化工厂、水工建筑等新增建设用地的,可不举证。

3.对国家未提取的变化图斑,相对原数据库调查新增的变化图斑原则上全部实地举证。

但对调查地类与影像特征明显一致的,可不举证。

4.对于因纠正精度或图斑综合等原因造成的偏移、不够上图面积或狭长地物图斑,可不举证;对原有线状地物面状化的图斑,可不举证;未硬化且未贯通的农村道路未调查上图的可不举证。

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库建设流程

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库建设流程

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库建设流程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分为工作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入库、成果输出等四个阶段,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基础图件预处理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线状要素的连续性,图斑界线是否闭合以及等高线是否连续、相接、与水系的关系是否正确等,发现问题应作处理并记录在图历簿中。

标出同一条线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等。

添补不完整的线划,如被注记符号等压盖而间断的线划,境界线以双线河、湖泊为界的部分,道路遇居民地中断部分,均以线划连接。

对图面上的各种注记标示清楚,包括图廓内外各种注记。

主要有文字、地类、水系、道路、地形、图廓等注记。

分层矢量化按点、线、面原则分层进行矢量数据录入。

矢量化数据检查对矢量化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逻辑性等进行全面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

数据采集流程与方法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执行。

1、矢量化A、矢量化要求规定不同要素的分层编码、线型、颜色和代码等;图内各要素与影像套合,明显界线与矢量化底图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2mm;土地权属界线应以调查底图和外业调查成果为准;当同一要素有不同来源,并发生矛盾时,应核对有关资料,讨论确定要素矛盾处理方案。

B、数据接边矢量数据接边要注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当相邻图幅图廓线两侧明显对应要素间距小于图上0.2mm,可直接按照影像接边,否则应实地核实后接边;接边后图廓线两侧相同要素的矢量、属性数据保持一致;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以高精度的矢量和属性要素为接边依据。

C、数据拓扑各要素无线段自相交、两线相交、线段打折、碎片多边形、悬挂点或伪节点等图形错误;数据拓扑关系正确,面要素应闭合,各相邻实体的空间关系可通过完整的拓扑结构描述;公共边线或同一要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型特征时,应保证位置的一致性;地类图斑边界须与地类界线对应重合。

2、矢量数据转换要求要求对已有矢量数据的格式、坐标系、精度、现势性等进行检查,并针对检查问题进行修改;3、属性数据采集A、属性数据采集方法属性数据采集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及举证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及举证

工作内容
地类核实
依据实地现状,对与预判地类不一致的图斑,修正地类等信息。
省级预判
地方核实
工作内容
地类核实 对省级预判为一级类的图斑,依据实地现状调查至二级地类。
省级预判
地方核实
工作内容
地类核实 对省级预判为DT、JZ等标注类的图斑,依据实地现状调查至二级地类。
省级预判
地方调查
工作内容
修正边界 对与实地情况不一致的图斑,调整其边界,使其符合实地现状。
大纲
一 二
系统介绍 系统演示
系统简介
省级外业调查及举证系统是基于“政务网+”、高精度 卫星定位技术搭建,集成国土资源大数据,采用内外业一体 化、调查举证一体化设计的应用系统,用于我省开展第三次
全国土地调查的外业调查、举证和省级审核工作。
系统组成
省级
省级审核
省级审核软件 省级抽查APP 综合监管平台
整体流程
地方领取省级下发调查数据,组织人员按要求开展 外业调查及举证,上报省级审核
地方作业环节
省级初审环节
省级依据调查影像和地方上报的变更图斑、举证照 片等信息,审查图斑变更类型是否属实,将初审意 见下发地方
地方申诉环节
地方对省级的初审意见有异议,可重新拍照申诉, 到期未申诉默认认可省级初审意见
等情况的图斑须拍照举证。
调查方法
我省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及举证主要采用综合调绘法,综 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外业核实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 1、收集与调查区域相关的各类资料。 2、依据影像套合各类参考数据,在内业预判解译。 3、外业到实地对内业预判的内容进行核实、修正或补充调查。
工作流程
调整前
调整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