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为金色花),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孩子与母亲三次嬉戏的画面,表达了孩童对母亲的爱和母子之间的亲昵、深情
荷叶 · 母亲
读课文说文章主要写了关于莲花的几件事?
“我”与莲花
“我”的出生与三蒂莲(第3段)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给“我”的触动(第4~7段)
红莲盛开(4)红莲攲斜(5)荷叶护莲(6)红莲挺立(7)
浏览4~7段,说一说“红莲”的雨中变化(提示:共4个阶段)
有些烦闷(4)———仍不适意(5)———心绪散尽(6)———深受感动(7)红莲盛开(4)———红莲攲斜(5)———荷叶护莲(6)———红莲挺立(7)
思考:4~7段写“我”“红莲”有何联系?
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有《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作者介绍
字词积累蒂 梗匿笑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徘徊 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花瓣 祷告 莲蓬 菡萏 攲斜
“我”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第6段)触景生情。 荷叶保护红莲让“我”想到母亲保护子女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用荷叶象征母亲,一切困难阻碍在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下都成了“无力的水珠”:母爱让女性变勇敢,战胜一切困难

7.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精品课件(33张PPT)

7.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精品课件(33张PPT)

☆小结
《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 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 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 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 最美丽的爱。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孩子(妈妈)。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 样的特点?
孩子
妈妈
天真烂漫
温柔沉静
调皮可爱
善良
聪明伶俐
慈爱
爱妈妈
虔诚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因为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使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同时 给妈妈带来快乐……
默读第八、九自然段: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课文解读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 认识我吗?
“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 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整体感知
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 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 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7 散文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 表达作用。(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 点)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古今中 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以母 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 叶·母亲》,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课件(共27张PPT)优质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课件(共27张PPT)优质课件PPT
报谁意临游慈
得 三 春 晖
言 寸 草 心
恐 迟 迟 归
行 密 密 缝
子 身 上 衣
母 手 中 线
孟 郊
游 子 吟
!?。,。,
荷叶 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作业:
• 模仿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 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 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3.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 见主旨,作者直抒胸臆,以花喻人,以“心 中的雨点”,“谁来荫蔽?”将母爱推向高 潮,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卒章显志)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和责问之意。 嗔怒的语气
原文中“我”是以调皮、撒娇的语气说话 的,删去称呼后,语气变得冷淡和不耐烦。
任务三:对比阅读,探究手法
两首散文诗同中有异,请每组从下面四个角度中 任选两个,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角度一:联想与想象 比较角度二:视角与口吻 比较角度三:象征和比喻 比较角度四:语言风格
思考: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 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说说纸船象征什么。
纸船象征“我”对母亲的思念。
深沉、庄重、
同他背上的加起来, 担当
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荷叶 母亲》 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
舒缓、愉悦、 赞美、感激
感情基调低沉内 敛时,语气是沉 重的,朗读时应 放慢速度;感情 基调欢快愉悦时, 语气是昂扬的, 语速可以适当加 快。感情基调的 确定与朗读的设 计,都应考虑文 章的情感表达。
主题
文章
领悟的契机
回馈的方式
《秋天的怀念》 母亲病逝,临终遗言 改变自己的状态来报答母亲
母爱
《散步》 《金色花》
母亲年老身弱,逐渐衰 老
陪伴、顺从、孝顺母亲
1 变作金色花来观察母亲 2 悄悄的陪伴、依恋母亲
《荷叶 母亲》 3 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4 赞美、感激母亲
任务二:朗读诗歌 品味诗意
找出《荷叶 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 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 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
问题: (1)荷叶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2)文章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有关的往事? (3)作者为什么写风雨中的红莲?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心中的
雨点”指的是什么?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其实就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感悟诗情——《荷叶·母亲》
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表明“我”家对莲花有深厚的感情,借祖 父的话暗示“我”与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 “我”惦记雨中的莲花,以花喻人,进而为揭 示主题埋下伏笔。
任务四:对比阅读,感知文体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和一位慈祥爱读书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和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和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 我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和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总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爱撒娇、爱妈妈的孩子; 这是一位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
感情基调 低沉 不安 担忧 感动
任务三:自主阅读,感悟诗情——《荷叶·母亲》
由此看来,作者的情思主要为这红莲的遭遇变化而变化,那么可否把 散文诗的题目改为《荷叶·红莲》?为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简要阐述。 不可以。作者看到雨中的荷叶不顾风雨的打击,毅然主动地向红莲
倾侧并覆盖它,不离不弃,就像勇敢慈怜的母亲关怀困境中的子女,作 者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并由此表达了对如荷叶般的母亲的由衷赞美 和歌颂。
活泼、口语化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都表现了母 亲的形象
母亲的形象非常具体 、鲜活,而且有着鲜 明的印度文化特色
母亲未正面出场,只 是用荷叶覆盖红莲象 征母亲对儿女的庇护
任务四:对比阅读,感知文体
总结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
概念 内容 形式
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像诗歌一样精粹、凝练 。篇幅短小,以散文的形式呈现,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 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步 互助释疑
【环节1:师友解惑】
在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中,孩子和妈妈的话中,选出你最喜
欢的几句,说出喜欢的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 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和快乐。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她们之间的相似点 在哪里?
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
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第四步 巩固拓展
【环节1:师友练习】
请大家讨论:诗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怎样的一个母亲?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个
的孩子。
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热爱母
亲…… 一个
的妈妈。
慈爱、善良、虔诚、勤劳、疼爱孩子……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任何一样东西, 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梦也有香 味。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环节2:教师提升】
本课的两篇作品,情思隽永,语言精美,都 表现母爱,表现出崇高的人性美。
7 散文诗二首
RJ·七年级语文上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揣摩、品味精彩语句和段落。 3.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步 交流感知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81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81张PPT)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 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 “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整体感知
1.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看红莲?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红莲
心情
开满、亭亭
有些烦闷
左右欹斜
不适意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宁的心绪散尽
不摇动
深深地受了感动
整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提到母亲你会想到哪些事物?
那么,诗人笔下又会怎样表达孩子与母亲之间的 感情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 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
写作特色
❷托物“言情”。 托物是手段,言情才是目的。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 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 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热的氛 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本文就是借“金 色花”(孩子的化身)来表现神圣的母子之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映射着母爱的光辉。
( yīn )绿树成荫 荫
( yìn )荫庇
( qiǎo ) 悄然无声 悄
( qiāo ) 静悄悄
( yīng )应该 应
( yìng )应接不暇
预习检查 形近字
花gěng( 梗 ) 田gěng( 埂 ) ( 哽 )gěng咽
( 缔 )dì结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0张ppt)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朵,纯洁美丽。诗人借金色花表
金色花 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金色花象征着美丽、圣洁的母
子之爱。
荷叶
“荷叶”象征着母亲的深爱,《荷叶•母亲》通过写雨打 红莲、荷叶护莲的眼前之景联想到了母亲对“我”的庇护, 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读懂意象
《荷叶•母亲》写的是现实之事,眼前之景而产生的
语言活泼,写孩子和母亲嬉戏的场景很温馨,通俗易懂,偏口语 化;朗读需用舒缓、自然的语气来读。
仍是不适意——我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 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偏书面语,多用雅词,比如菡萏、徘 徊、欹斜等,清新典雅,意蕴丰富,引人遐想和深思。读的时候注 意读出作者的心绪。
《荷叶•母亲》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莲花, 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 被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读出感情 (4)清新雅致
句子要写清新,表达需有新意;雅。
读懂意象
➢ 思考:为什么要用两种植物来展现母爱的主题?这两种植物有何 深意?
结尾含蓄,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抒胸臆,表达了 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读出感情 (4)清新雅致
清新:新颖不俗气,清爽而新鲜; 雅致: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 比如《春》的语言是清新雅致,《雨的四季》是清新雅致,那 么,《散步》的景色描写是清新雅致。那么,《秋天的怀念》的语 言还能不能用清新雅致来形容?
,所以它是

《金色花》则是虚拟的,作者

读懂意象
“诗歌其质,散文其形”。 他们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 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 丰富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
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
__,___
_。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自由朗读
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 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 面……
旁边的一个大荷叶,被风吹了, 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 红莲上面……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 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 亲相似?
细细品味
寻找感动
小组合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雨肆意地下着) 聚了些水珠
红莲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凋谢)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摇动
心境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荷叶 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妈妈,我想变成……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当你……的时候, 我……
作业 1 收集关于母爱的诗文。 2 将本文熟读至背诵下来。
泰戈尔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 爱情。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 将错过群星。 6.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 已经飞过。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 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 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 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 “心中的雨点”。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挫折、磨难
探究写作方法
作者是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 这种写法叫什么?
触物生情、借 物 喻 人
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 来完成下列句子。
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孩子(妈妈)。
我从课文感受到了一个 _活__泼_、__可__爱_、__顽_皮__、__深_爱__母_亲___的孩子。
我从课文感受到了一个 慈爱_、__温__柔_、__虔_诚__、__勤_劳__、_疼__爱__孩_子_的妈妈。
品读指导
1、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2、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 之爱。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 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到妈 妈读书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 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 温馨,所以他瞒着妈妈。
课堂练习
如果你可以变成自己想变的任何一样东西, 你想变成什么来感谢妈妈,表达对妈妈的 爱意呢?
写了“我”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 母亲嬉戏。
文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几次 嬉戏?
妈妈

做祷告时 ——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 ——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 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从文中故事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 孩子(妈妈)?请用下面的句式来说出 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从文中
这句话(这几个
读一读 写一写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适意:舒适。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ìnbì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听朗读感知
文意,概括主 要内容。
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 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 变化的呢?
议一议
品读感悟
1、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呢?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 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1、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 成金色花呢?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 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 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 妈妈知道?
偷笑。
•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听读课文
温馨提示: 把 握 重 音 注意语速 感情基调
交 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担心说不好,可以给大家有感情的朗 读一段课文。
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 哪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 事?
7.散文诗两首
— 泰戈尔
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 代表诗集《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 的永恒主题。
他所作的歌曲《人民的意 志》与1950年被定为印度 国歌。
1913年,其作品《吉檀迦 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读一读 记一记
• 嗅( xiù) 闻(气味) 花瓣( bàn ) 膝盖(xī ) • 匿笑( nì )------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