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生的攻与守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也的理解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也的理解1. 仁义的根本好嘞,今天咱们来聊聊“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也”这个有点深奥的说法。
听着是不是有点像老掉牙的哲学课?别担心,我来帮你把它讲得简单明了。
首先,什么是“仁义”呢?其实简单来说,仁义就是对人好、讲道理、互相尊重的意思。
就像咱们平常说的“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才能更好地回报你,对吧?就想象一下,咱们在生活中,要是身边的人都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那生活岂不是美滋滋的?你帮我搬家,我请你吃饭,心里都有种“有你真好”的暖意,这就是仁义的力量。
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的关系就会更加牢固,哪怕碰上点儿困难,也能一起扛过去。
1.1 仁义与人际关系再说了,咱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人际关系在作祟。
有时候,工作上的冲突、朋友间的小摩擦,都是因为缺乏仁义。
想想吧,朋友之间要是没有信任,关系就像一根脆弱的稻草,轻轻一碰就断了。
因此,仁义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维系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纽带。
而且,仁义还真是一个双向街道。
你对我好,我才能放心把真心交给你。
就像种树,只有你细心浇水,树才能茁壮成长。
日子久了,大家的关系就会像那棵大树,枝繁叶茂,风吹雨打也不怕。
2. 攻守之势的意义接下来咱们聊聊“攻守之势”。
这听起来好像跟打仗有关,其实不然。
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需要主动出击的时刻,比如说工作上争取一个项目,或者和朋友争取一些小利益。
这时候,如果你能保持仁义,不失自己的原则,同时又能积极进攻,那就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打个比方,假如你在公司里,有个同事总是抢你的功劳,别急,这时候你可以先保持仁义,和他沟通,互相理解一下。
等你俩的关系缓和后,再慢慢展开攻势,争取自己应得的那部分。
这样一来,不仅能赢得同事的尊重,还能保住自己的利益,简直是一举两得嘛。
2.1 攻守之间的平衡当然了,攻与守的平衡也很重要。
你不能老是主动出击,那样容易给人一种“你要我死我才心甘情愿”的感觉。
你得有时守株待兔,给别人一个喘息的机会。
说到底,仁义就是你在这个攻守之间找到的一个绝妙的平衡点。
以守为攻和先发制人的处世之道

以守为攻和先发制人的处世之道(精辟人道)先嘲笑自己的人,不会被别人嘲笑,主动承认错失的人,容易获得宽恕和谅解。
——(英国)托〃富勒卡尔先生常带着自己的爱犬雷斯到郊区的一处森林公园去散步。
由于这是一只友善而不伤人的小猎狗,而且在公园里很少碰见人,所以他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卡尔在公园遛狗时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
这位警察,好像要迫不及待地表现出自己的权威,当即申斥道:“你为什么让狗跑来跑去,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是的,我知道。
”卡尔轻柔地回答:“不过我认为它不至于在这儿咬人。
”“你不认为!你不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
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兔子或咬伤小孩。
这次我不追究,但假如下次再让我看到的话,那你就只能去跟法官解释了。
”卡尔客客气气地答应照应。
可是,雷斯很不喜欢系链子或戴口罩,所以卡尔先生“照办”了几次之后,就抱着侥幸的心理不再“照办”了。
他决定碰碰运气,开始几次的确很顺利。
但不久便撞到“枪口”上了。
一天下午,雷斯和卡尔在公园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间,那个警察出现了,他骑在一匹红棕色的大马上。
雷斯跑在前头,直向那位执法大人冲去。
卡尔意识到这下栽了,因此,他决定不等警察开口就先发制人。
他说:“亲爱的警察先生,这下您当场逮住我了。
我有罪,我没有托辞和借口了。
您上个星期警告过我,若是再带小狗出来而不替它戴口罩系链子,您就要罚我。
”“好说,好说,”警察回答的声调很柔和:“我知道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要带这么一条小狗出来溜达、溜达的,这是工作后的休闲生活。
”“谢谢!的确是忍不住。
”卡尔一脸坦诚地说:“但我知道,这是违法的。
”出乎意料,警察反而替他开脱说:“我想,像这样的小狗大概不会咬别人吧。
”“不,它可能会咬死松鼠和兔子。
”卡尔说。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
”警察轻松地告诉卡尔:“我看这么办吧——只要你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解决了。
攻与守的哲学

攻与守的哲学
攻与守的哲学是一个关于战略和行动的哲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限于军事领域。
它强调了攻击和防御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思想和原则。
攻的哲学代表了进攻、冒险和主动性的态度。
它强调主动出击、积极行动和决断力。
攻的哲学认为通过不断地进取和攻击,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它鼓励个人或组织始终保持进攻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
守的哲学代表了防守、稳定和保守的态度。
它强调稳固阵地、守住防线和保护资源。
守的哲学认为通过守成、守身和守己,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它鼓励个人或组织保持冷静、稳健和谨慎,注重稳定和保护。
攻与守的哲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我们需要灵活地运用攻与守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选择进攻、冲破困境,有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防守、保持稳定。
攻与守的哲学告诉我们,在战略决策和行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态度。
综上所述,攻与守的哲学是一个关于战略和行动的思考方式,它提醒我们在决策和行动中要灵活运用攻与守的策略,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态度。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人生攻守进退有节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人生攻守进退有节人生攻守进退有节【原文】《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精译】进攻而使敌人不能防御的是冲击他虚弱的地方;退却而使敌人不能追上是迅速地逃走使其追之不及。
【分析】其意主要是讲“进”与“退”都要牢牢掌握主动权。
更提出“退”要快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没有办法攻击。
同样,处理人际关系也是这样的一门艺术,如果树立一种坦荡的胸怀,去尊重别人、宽容待事,便会倍受人们尊敬。
“退一步”会使堵塞得以疏通,使矛盾得以解决,不但保持了人际关系的平衡,维护了社会生活的安定团结,同时,也正反映了一个人的良好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我们提倡的退让,并不是不讲原则的一概迁就。
对于重大的问题,是需要分清是非的。
但如果不分事情的大小,老是斤斤计较,或者是以牙还牙,最后,既妨碍了自己,妨碍了他人,也妨碍了群体的和谐。
因此,对于一些非原则问题,退一步,会有一种不同的结果。
要重视自己品格的培养。
只有具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品格的人,才会正确地估计自己与对待别人,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把别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这种品格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就像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被人误解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甚至别人做了对你不利的事,这时候,你的情绪会很不稳定,缺乏心理准备的人,往往就会一时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与他人争吵,互不相让。
其实,生活中的得失往往是能够辨证的,在一些根本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让步,从表面上看去,似乎是“吃亏”了。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却使自己贏得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可以更集中时间、精力于自己的事业上,同时也会为你赢得很大的人格尊严。
人生在世,拌嘴、闹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重要的一点需要彼此间的理解和体谅。
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你便拥有了成功。
公元前288年,秦武王自称西帝,为了拉拢齐国,派遣使者往齐国尊齐涽王为东帝,并相约共伐赵国。
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谈谈人生攻守道

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谈谈人生攻守道导语:守是为了保存实力,攻是为获取新的营养,善守者才能有攻,项羽能攻,最终败于刘邦,核下一战终成千古之恨,不过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而已,勾践能守,三千越甲吞吴,夫差不过是成了一个笑柄。
正文:放眼历史去看,攻很难,守更难,一个王朝的开创,太祖们都是在一无所有之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几代之后,或长或短,都会没落下去,眼看王朝的没落,也没有人敢去主动改革,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这些人在阻止着改革的进行,人们不会因为得到而拼命,但会因为失去而拼命,人性使然而已。
这是社会游戏规则的攻守道,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其实,守比攻更难,守是建立得到的基础上,攻是建立在为了得到的基础上,前者会有顾忌,后者可能会放手一搏,有所顾忌,终被顾忌所限,放手一搏,或许还有出路。
何谓守不败之地?孙子说过:未战而先胜者胜,不败之地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形势处于相对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说不容易任何失败,而是这种可能的失败并不能影响自己的战略全局,换句话来说,就是这种失败是可以接受,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不败之地,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不败之地,那么就容易走入完美主义陷阱,刘邦非刘姓不得称王,好像是巩固了刘姓江山,恰恰最后导致了八王之乱,朱明王朝时期,朱元璋也是给予朱姓皇室成员极其优厚的待遇,最后呢?朱棣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后世朱姓子孙也是成为整个王朝沉重的负担,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这些现象都完美主义陷阱的极端表现。
不败是核心利益的不败,并不是所有细节的不败,从这个层面来说,不败是建立在战略全局之上的,离开了战略全局,必然就是把自己思维拖入了具体的琐碎之中,整天做小事情的人一定是做不了大事的,主席当年在陕北大踏步的前进与后退,把胡宗南的主力拖在陕北,这样才可以更好让其他解放区的部队有效对老蒋部队进行战略性攻击,如果当年主席没有在陕北拖住胡宗南的主力,可能就是造成国民党部队形成对我们合围之势,表面上看,主席丢失了延安,胡宗南不过得到了一个空城延安,主席并没有损失什么,而胡的主力却因此被主席牵着走了,在陕北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从而无暇顾及别的解放区战略攻势。
从打篮球悟出的人生道理

从打篮球悟出的人生道理从打篮球悟出的人生道理业余,打篮球是我的唯一爱好。
每次打球归来,尽管输多赢少,满身臭汗,但乐此不疲。
日久天长,且渐悟篮球与人生的相通之道。
之一:防守有攻就有守。
防守的最高境界是,既不能犯规,又得要遏制住对手的进攻。
由此可见,有效的防守比成功的进攻要难。
防守也得讲究策略,也得团体作战。
或实行人盯人战术,或进行联防,不仅考验防者的耐力,也在检验防者的智力。
组织有效的进攻难,滴水不漏的防守更不易!之二:假动作能够把假动作运用到极致的,绝对是赛场上游刃有余的主儿。
假动作,不仅需要避实击虚另辟蹊径的智谋,还得需要假戏真唱的硬功。
那些破绽百出的假动作,不仅骗不了对手,还常常会自取其辱。
因此,一个人能够达到“假作真时假亦真”的程度,的确也是一种修行,一种境界。
之三:进攻进攻是篮球赛的主旋律,不光需要过硬的个人技术,还得需要配合。
像乔丹、张伯伦这类巨星级人物,都十分看重团队的作用,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然,进攻也得讲究套路,瞎打猛撞,不仅使自己失去投球的机会,还会白送给对方罚球的机会。
因此,成功需要的不是盲目的进攻,而是有效的进攻。
之四:三步上篮类似于百米冲刺的撞线。
三步,看似简单,实则是三十步,甚至是更多步的凝结与升华。
能够跳投这三步的,不是核心也是焦点。
起步、蓄力、飞身,小小的三步,何尝不是涵盖了整个赛场的所有内含?之五:罚球自己犯规,人家罚球。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犯规,就是最大限度地把握赛场的主动权。
对于罚球者来说,每一次罚球,都是对手奉送给自己的机遇。
能够把握好这样的机遇,对自己是一种鼓舞,给对手是一份打击。
人一生,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轻松“罚球”的机会不多;机会来了,学会珍惜。
进可攻退可守对仗的句子

进可攻退可守对仗的句子
案例一:
观其变、勿满仓、进可攻、退可守、忌贪婪、心气和。
案例二:
交易之道,进可攻、退可守,攻则攻可赢之敌,守则守不败之地。
所有成功的交易都是通过无数次的交易累积质变的结果。
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谨记,我们博取的利润更要守住利润,回撤控制到最少,只有做到不断的赚大亏小,保证利润回撤,你才能够确保最后的成功。
案例三:
人生就是棋局,进可攻,退可守;一个差错,满盘兼输。
案例四:
都说从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其实,下棋也是在体验人生。
有的人说,一个棋盘,就那么一方天地,局限了自己的人生,但又有谁想过,要想赢得一局棋,又何谈简单?进可攻,退可守,缜密的心思,冷静的态度,临危不乱的淡然,这不也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吗?
案例五:
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头可断,血可流,向来爱面逞能之言。
案例六:
进可攻,退可守,你的人生可以前进,累了也可以后退。
不要担心会被别人夺走,该是你的别人盗不走,不是你的,夺也夺不来,一
切只是庸人自扰之。
喜欢你的人不会让你难过,讨厌你的人等着看你出丑,何必做别人人生里的小丑,要做自己人生里的女王。
攻守之道申论作文范文

攻守之道申论作文范文无标题古人云:“攻守相济,乾坤之道。
”攻守之道是一种在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态度和策略,它指的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既要勇往直前,积极主动地去攻击,又要稳扎稳打,保持守势。
攻与守,犹如战争中的进攻和防守。
进攻是主动出击,积极面对困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要善于用智慧和勇气去攻克难题,不惧困难,不躲避问题。
只有主动攻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
攻与守之间,需要把握好度,不可一味地以攻为主,盲目地破坏和对抗,而要理智而有策略地去进攻。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守势的重要性。
守势就是稳扎稳打,保持防御的姿态和思维。
在攻击的同时,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防线,保持警惕与淡定,不给对手可乘之机。
守势并不意味着退缩和逃避问题,而是在攻击与守势之间取得平衡,保持战局的稳定。
只有在确保防线稳固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攻击,获取战利品。
守势需要我们保持冷静与坚守,时刻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攻守之道不仅在战争中体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无论是面对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与挑战,还是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困境与矛盾,攻守之道都能够给予我们启示与借鉴。
进攻时必须有勇气和智慧,同时保持冷静和沉着;守势时必须坚守和警惕,同时不可逃避和退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既攻又守,把握住主动权,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攻守之道的指引下,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难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攻守之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更能够培养我们的坚毅与耐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攻与守共同构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和阻力。
当我们将攻与守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时,我们将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人生的攻与守
恺撒大帝说:我来,我看,我征服。
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三位古人,用一个“我”字表达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无论何时何地,人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对人生应该采取什么姿势:进攻,还是坚守?
其实,我们每个人刚上路的时候都像恺撒大帝,渴望一线平推决胜千里,就像一艘满怀豪情壮志扬帆远航的巨轮,满载着种种美好愿望和品性驶向彼岸:理想、尊严、道义、责任、慈悯、友爱、真情,每一件都崭新、光亮,在太阳底下闪烁着熠熠的光芒。
可是山高滩险,浪大风急,不知不觉就开始减少负重。
理想扔掉了,责任看淡了,义务能逃避则逃避……
就这样,负重小了,心大了,眼空了,我们的大轮船满载着车子、房子、票子安全靠岸了,什么都有了,可以欢呼胜利了。
可是,“我”到哪里去了?
于是,为了守住真我,有人就不当恺撒大帝了,路途改辙,要做李白。
弃官的陶渊明、平生就不肯做官的王冕,还有不知道多少无名英雄,终老林泉溪壑。
从常人的角度看,我们赢了,他们输了。
从做人的角度看,他们赢了,我们输了。
可是,从当代的成功学标准来看,我们和他们都输了。
我们输在不敢为了做真正的“我”,去挑战既定的社会法则。
他们输在虽然凭着一种“变态的自尊心”保住了自我,却又生不逢时,不得不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其实,现在我们置身的世界还是宽容的,只要你守得,耐得,等得,做得,未必就不会鱼和熊掌兼得。
康洪雷,曾经在内蒙古电视台做场记,编外人员。
4年没拿工资,8年进不了电视台编制。
爱导演这一行业,却熬到37岁才第一次独立执导《激情燃烧的岁月》。
直到现在在北京仍旧买不起房子。
一路走来的过程中,许多朋友替他着急:“你哪怕腾出手来干点别的呢,多赚点钱。
”但是他说:“拍戏是我唯一一件手上捧着的事情。
两手称为捧。
两只手都用上了,哪来的第三只手做别的。
”这种一根筋走到底的模样,颇像《士兵突击》里傻傻的许三多。
他以为所有人都会和自己一样,朝着既定目标百折不挠地前进,后来却发现很多人走上另一条路:为适应社会而放弃初衷,寻找所谓的“捷径”。
他现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一线电视剧导演,《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让他一炮而红,由他执导的现代军旅大戏《士兵突击》更是红透全中国。
所有人都交口称赞了,可是这个导演又接着远赴滇西,导他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去了。
他没有走捷径也成功了:既攻占了人生高地,又坚守住了真正的自我。
昨天一个朋友来看我,曾经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如今经商发财。
10年间他从一砖一瓦起家,如今盖起高楼大厦,个性也变得华丽、圆滑。
我问他还写不写东西,答曰早不写了。
问他快乐不快乐,他说也快乐,也不快乐。
所谓有得就必须要舍,但是舍掉的必然不是自己愿意舍掉的,所以午夜梦回,心里总有那么一块地方,空得难受,又毛毛草草。
那里本来是应该开出一片花的,现在撂荒了。
趁着而今“天良未泯”,还有感觉,那就尽情地说一说。
等到哪一天一切初衷都已忘记,连“我”都丢掉的时候,想说也说不出来了。
听他讲话,宛似看一个悲哀的梦境,那张略带醉意的脸看得我莫名悲怆。
在一场激烈攻战高地的战斗中,他成功了,而在沉默无声的阵地坚守战中,他“挂花”了。
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攻守,只要在努力中快乐,在快乐中坚持,在坚持中达到,在达到后还能回眸欣慰一笑,就是最大的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