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662.4-2016 锅炉运行规范 第4部分:生物质层燃发电锅炉运行导则
锅炉标准目录(全)

28
TSG Z0002-2009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1
29
TSG 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1
30
TSG Z0005-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1
31
TSG Z6001-201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1
32
TSG Z6002-2010
1
94
GB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
95
GB18484-2001
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
1
96
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1
97
GB 22448-2008
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
1
98
GB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
1
99
GB24500-2009
1
121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
122
GB 50252-2010
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
123
GB 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
124
GB50273-2009
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
125
GB 50274-2010
制冷设备、空气别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
131
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射线防护要求
1
132
DB21∕T 2662.3-2016 锅炉运行规范 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ICS27.060.01J 98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2662.3—2016锅炉运行规范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Boiler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Part 3: Specification writing eules of boilerdesign,installation and using2016-09-27发布2016-11-27实施前 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DB21/T 2662-2016《锅炉运行规范》分为以下11个部分:——第1部分:工业煤粉锅炉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性能要求;——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第4部分:生物质层燃发电锅炉运行导则;——第5部分: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失重法;——第6部分: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极化曲线法;——第7部分:工业锅炉水处理剂 腐植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第8部分:工业锅炉用水分析方法 腐植酸盐的测定:容量分析法;——第9部分:工业热水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常压法;——第10部分:工业蒸汽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承压法;——第11部分:工业蒸汽锅炉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 受热面壁温升高法。
本部分为DB21/T 2662-2016《锅炉运行规范》的第3部分。
本标准由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长禄、刘喜文、谷源海、李赫男、张宇、王辰、韩志龙。
锅炉运行规范第3部分: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产品的设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的总则、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产品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垃圾焚烧锅炉规程

运行规程汇编/锅炉运行规程EBJY-YX-02-09-02 A/0前言为了规范、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依据DL/T800-2001《电力企业标准编写规则》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企业划分属于《技术标准体系表》的运行规程和操作票的管理。
本标准由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厂本标准编制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下列人员应熟悉执行本规程:分管生产的各级领导、锅炉专工和其他有关生产、管理及维护人员。
下列人员必需熟知和执行本规程,并按照规定参加定期考试:总值长、值长、主控、副控、巡检员本标准由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厂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从2009年XX月XX日起正式实施。
运行规程汇编/锅炉运行规程EBJY-YX-02-09-02 A/0目录总则 (4)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4)0.2 引用标准 (4)第一章、焚烧-余热锅炉系统 (5)1.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5)1.2 焚烧-余热锅炉设备概况 (5)1.3 焚烧-余热锅炉设备规范 (6)1.4 焚烧-余热锅炉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9)1.5 焚烧-余热锅炉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18)1.6 焚烧-余热锅炉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19)1.7 焚烧-余热锅炉系统的水压试验 (22)1.8 焚烧-余热锅炉系统事故处理 (23)第二章、液压系统运行规程 (31)2.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31)2.2 液压设备概况 (31)2.3 液压设备规范 (32)2.4 液压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32)2..5 液压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34)2.6 液压系统事故处理 (34)2.7 液压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42)第三章、风烟系统运行规程 (42)3.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42)3.2 风烟系统设备概况: (42)3.3 风烟系统设备规范 (43)3.4 风烟系统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44)3.5 风烟系统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45)3.6 风烟系统系统事故处理 (46)3.7 风烟系统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47)第四章、垃圾给料系统运行规程 (48)4.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48)4.2 垃圾给料系统设备概况 (48)4.4 垃圾给料系统操作控制 (50)4.5 垃圾给料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51)4.6 垃圾给料系统事故处理: (53)4.7 垃圾给料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56)第五章、燃油系统运行规程 (56)5.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57)运行规程汇编/锅炉运行规程EBJY-YX-02-09-02 A/05.3 燃烧系统设备规范 (57)5.4 燃油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58)5.6 燃油系统事故处理: (63)5.7 燃油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63)第六章、辅助热力系统运行规程 (64)6.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64)6.2 辅助热力系统设备概况: (64)6.3 辅助热力系统设备规范: (64)6.4 辅助热力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65)6.5 辅助热力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65)6.6 辅助热力系统事故处理: (66)6.7 辅助热力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67)第七章、压缩空气系统运行规程 (68)7.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68)7.2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概况: (68)7.3 压缩空气系统设备规范: (68)7.4 压缩空气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71)7.5 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72)7.6 压缩空气系统事故处理 (74)7.7 压缩空气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82)第八章、炉渣系统运行规程 (83)8.2 炉渣系统设备概况: (83)8.3 炉渣系统设备规范: (84)8.4 炉渣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84)8.5 炉渣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85)8.6 炉渣系统事故处理: (85)8.7 炉渣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86)第九章、飞灰处理系统运行规程 (87)9.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87)9.2 飞灰处理系统设备概况: (87)9.3 飞灰处理系统设备规范: (88)9.4 飞灰处理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89)9.5 飞灰处理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92)9.6 飞灰处理系统事故处理: (93)9.7 飞灰处理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93)第十章、活性炭系统运行规程 (94)10.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94)10.2 活性炭系统设备概况: (94)10.3 活性炭系统设备规范: (95)10.4 活性炭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96)10.5 活性炭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98)10.6 活性炭系统事故处理 (99)运行规程汇编/锅炉运行规程EBJY-YX-02-09-02 A/010.7 活性炭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99)第十一章、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规程 (99)11.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99)11.2 石灰浆制备系统设备概况: (100)11.3 石灰浆制备系统设备规范: (100)11.4 石灰浆制备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102)11.5 石灰浆制备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103)11.6 石灰浆制备系统事故处理: (103)11.7 石灰浆制备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104)第十二章、烟气处理系统运行规程 (105)12.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105)12.2 烟气处理系统设备概况: (105)12.3 烟气处理系统设备规范: (106)12.4 烟气处理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108)12.5 烟气处理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110)12.6 烟气处理系统事故处理: (111)12.7 烟气处理系统检修后的验收 (111)13、第十三章、吹灰系统运行规程 (112)13.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112)13.2 吹灰系统设备概况 (112)13.3 吹灰装置组成: (112)13.4 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 (113)13.5 吹灰器的使用方法: (113)13.6 吹灰系统启动、停止及调整 (114)13.7 余热锅炉的吹灰条件: (114)13.8 吹灰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114)13.9 吹灰系统的维修与保养: (114)总则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0.1.1本标准规定了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设备及系统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性能、启动与停用操作、日常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
生物质燃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生物质燃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物质燃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〇一六年一月目录一、前言 (1)二、适用范围 (2)三、指导原则 (2)四、标准控制指标与指标体系 (3)五、编制本标准的基本方法 (4)六、大气污染物相关排放标准 (5)七、排放标准的确定 (9)八、标准实施后环境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10)一、前言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区域雾霾天气频发,其中燃煤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仍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源。
为了有效改善区域大气环境,2013年环保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
到2015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北京市建成区取消所有燃煤锅炉。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其他远郊区县的城镇地区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所有工业园区以及产业集聚的地区,逐步取消自备燃煤锅炉。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得新建燃煤锅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行煤炭总量控制。
到2017年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压减煤炭消费总量8300万吨。
其中,北京市净削减原煤1300万吨,天津市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省净削减4000万吨,山东省净削减2000万吨。
因此,开发利用洁净新能源是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必然选择。
生物质能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14%,是排在化石能源煤、油、气之后的第4位能源。
与其它能源相比,生物质是唯一一种可以提供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燃料的能源资源,具有分布广、洁净性及可再生性好等特点。
作为环京津的重要省份,河北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京津冀区域的大气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生物燃料锅炉的排放标准表格

生物燃料锅炉的排放标准表格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生物燃料锅炉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生物燃料锅炉是指利用生物质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的锅炉设备,具有环保、低碳、清洁等优点。
然而,即使使用生物质燃料,生物燃料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排放物。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生物燃料锅炉的排放标准表格,对生物燃料锅炉的排放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以下为部分国家的生物燃料锅炉排放标准表格:1.欧洲标准欧洲联盟针对生物燃料锅炉的排放标准分为两个级别:Eco-Design Directive和Medium Combustion Plant Directive。
其中Eco-Design Directive适用于功率小于400kW的生物燃料锅炉,规定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气和灰分等的排放限制值。
Medium Combustion Plant Directive适用于功率在1MW至50MW之间的生物燃料锅炉,此标准对不同种类的生物质燃料进行了分类,分别规定了不同燃料的排放要求。
2.美国标准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生物燃料锅炉的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NESHAPs),对于使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设备进行了规范。
该标准对氨、氮氧化物、苯、二恶英、异丙醇等污染物进行了限制。
NESHAPs标准还规定了锅炉操作员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
3.中国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对各类锅炉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进行了分类限制。
其中,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为150mg/m3,颗粒物排放标准为30mg/m3。
另外,必要时还需设立烟气脱硝、脱硫等净化设备。
总体来看,各国的生物燃料锅炉排放标准非常严格,对锅炉设备的性能和排放控制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燃煤火力发电技术标准目录(2016推荐)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变电站
36
GB/T 2900.73-2008
电工术语 接地与电击防护
37
GB/T 2900.84-2009
电工术语 电价
38
GB/T 2900.87-2011
电工术语 电力市场
39
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
40
GB/T 3715-2007
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
5
GB/T 12604.4-2005
无损检测 术语 声发射检测
6
GB/T 12604.5-2008
无损检测 术语 磁粉检测
7
GB/T 12604.6-2008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8
GB/T 15166.1-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 术语
9
GB/T 15236-2008
职业安全卫生 术语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74
JJF 1004-2004
流量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75
JJF 1007-2007
温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76
JJF 1008-2008
压力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77
JJF 1022-2014
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
002 图形标识
1
GB/T 2893.1-2013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技术制图 图线
14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15
GB/T 17452-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16
GB/T 17453-2005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锅炉标准目录(全)

126
GB 50275-2010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
127
GB 50276-2010
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
128
GB 50309-2007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
129
GB 50316-200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1
130
GB 50683-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
100
GB24511-2009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
1
101
GB24747-2009
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
1
102
GB28736-2012
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
103
GB29039-2012
钢制采暖散热器
1
104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105
1
157
GB/T 706-2008
热轧型钢
1
158
GB/T 707-1988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
159
GB/T709-2006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
160
GB/T710-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1
161
GB/T711-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1
140
GB/T223.69-2008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12号)的要求,在原《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和《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8部分加工配制》DL/T5210.8-2009基础上修订的。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L/T5210共6个部分:——DL/T 5210.1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2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3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4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 5210.5 第5部分焊接——DL/T 5210.6 第6部分火电机组调整试验本部分是DL/T 5210的第2部分。
本规程共14章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表格及记录签证清单、锅炉本体安装、锅炉除尘装置安装、锅炉燃油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锅炉辅助机械安装、输煤设备安装、烟气脱硫设备安装、烟气脱硝装置安装、锅炉炉墙砌筑、加工配制等。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由电力行业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电力建设三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鹏庆、张耸、张所庆、贾广明、谢鸿钢、马骁、李俊、曾易成、朱春宝、刘保忠、姚建民、黄庆国、由庆山、徐耀兵、李长翔、付连兵、龙晓周本规程主要审查委员:王立、孙家华、曹生堂、张朝霞、段建林、黄龙平、吴利中、沈建、李双国、罗彬红、张忠华、李强、周明钢、吕永文、郑蓓、魏洪瑞、王宝华、赵子成、李青山庞力平、党小建、辛忠富、李立平本规程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原国家能源局颁发的2009年发布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及《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8部分:加工配制》废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本标准对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层燃发电锅炉运行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各使用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和制 造厂技术文件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编制现场运行规程。
3.2 本标准是以高温高压蒸汽锅炉为主编制的,凡本导则未包括部分,应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和制造厂家 的规定,做必要的补充。
4 锅炉机组启动
4.1 启动条件
1
4.1.1.7 现场照明及事故照明、通信设备齐全良好。 4.1.1.8 地面平整,楼梯及通道畅通、无杂物,各种标志齐全清晰。 4.1.1.9 防雨、防冻、防风设施齐全良好。
DB21/T 2662.4—2016
4.1.2 启动前的检查
4.1.2.1 锅炉本体及尾部烟道检查: a) 对锅炉燃烧室、炉排等部位进行检查,确认炉内无杂物。炉墙应完整无裂缝,风压、烟压测点
4.1.3 锅炉上水
DB21/T 2662.4—2016
4.1.3.1 水质满足标准要求。 4.1.3.2 控制上水速度,上水温度与汽包下壁温差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 4.1.3.3 点火前,维持汽包规定水位。
4.1.4 蒸汽加热
加热速度应根据汽包下壁温度的上升速度(0.5℃/min~1℃/min)来控制,前期慢些,后期可 适当快些。 4.1.4.3 汽包下壁温度达到 100℃左右时,可停止蒸汽加热。
4.2.4 机组带负荷后的升温升压
4.2.4.1 根据汽轮机滑参数启动曲线的要求,调整锅炉参数。 4.2.4.2 加强对全炉进行巡回检查。
4.3 锅炉热态启动
4.3.1 锅炉具有一定过热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情况下启动为热态启动。 4.3.2 热态启动中,锅炉升温升压速度 1℃/min~2℃/min,或按照制造厂规定。 4.3.3 根据汽轮机滑参数启动曲线要求,调整锅炉参数。
4.1.2.3 管道检查: a) 汽、水、烟风管道完整无杂物,保温完整,颜色和色环标志清晰; b) 管道及联箱支吊架牢固,并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c) 所有阀门或挡板完整,标志齐全,传动机构良好,位置正确,指示值与实际相符,并置于启动
前的位置。 4.1.2.4 电(气)动阀门和烟风挡板开关检查。 4.1.2.5 启动油(气)燃烧器装置检查。
焦; f) 注意观察炉排上燃料的燃烧状态,若出现燃烧不良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g) 及时调整配风,保持炉膛整体温度缓慢升高。
4.2.3.3 按照升温升压曲线,控制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的上升速度。 4.2.3.4 锅炉点火后,若烟气温度异常变化,应设法及时消除;情况紧急时,应立即切断燃料。 4.2.3.5 控制锅炉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家的规定值,且汽包下壁温度上升速度不应超过 1.5℃ /min。 4.2.3.6 应通过水冷壁下联箱的膨胀指示器监视水冷壁受热情况,如发现异常,停止升压,待异常消除 后再继续升压。 4.2.3.7 锅炉蒸发量低于 10%额定值时,应控制过热器入口烟气温度不超过管壁的允许温度,尽量避 免用喷水减温,如果喷水不能全部蒸发,则会积在过热器中。 4.2.3.8 承压部件经检修后,应在汽包压力 0.3MPa~0.5MPa 时热紧螺栓,此间蒸汽压力应保持稳定; 热紧螺栓应按 GB26164 的规定执行。 4.2.3.9 根据蒸汽压力适时关闭空气门和疏水门、冲洗水位计和热工仪表管,适时投入连续排污和定期 排污,进行减温器的反冲洗等工作。 4.2.3.10 过热蒸汽参数达到汽轮机冲转条件时,可进行冲转工作。
4.2.2 锅炉点火
4.2.2.1 点火前投入锅炉保护联锁。启动引风机、送风机等,保持炉膛压力正常。 4.2.2.2 设计有低压循环水泵系统,启动低压循环水泵。 4.2.2.3 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吹扫风量不小于规定风量。吹扫时间不少于 5min。 4.2.2.4 将锅炉配风调整至点火风量。 4.2.2.5 投入启动油(气)燃烧器,根据燃烧器燃烧情况,适当调整风量以保持燃烧充分及稳定;燃烧 室出口热烟气温度不超过设计允许温度。 4.2.2.6 如果启动油(气)燃烧器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切断燃料,查明原因;再次点火前,须加大通风 量吹扫 5min。
4.1.2.2 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检查: a) 烟风系统的引风机、送风机等; b) 燃油系统; c) 厂用辅助蒸汽系统; d) 炉前给料系统; e) 压缩空气系统; f) 除灰系统; g) 吹灰系统; h) 除渣系统; i) 炉排及控制装置。 上述各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已按本导则 7.1-7.5 有关要求试运行合格,处于备用状态。
4.4 锅炉启动中的安全要求
4.4.1 在不同压力下,汽包上、下壁允许温差值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4.4.2 蒸汽的升温速度按制造厂提供的启动温升曲线进行;若制造厂无要求,按 1℃/min~1.5℃/min 的速度升温,启动前期应慢,后期可快。 4.4.3 汽包水位波动在-50mm~+50mm 范围内。 4.4.4 控制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值。 4.4.5 从汽轮机冲转开始,过热蒸汽温度应具有 50℃以上的过热度。 4.4.6 经常检查设备膨胀状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消除。
2016 - 09 - 27 发布
2016 - 11 - 27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662.4—2016
目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总则 ............................................................................. 1 4 锅炉机组启动 ..................................................................... 1 5 锅炉机组运行 ..................................................................... 5 6 锅炉机组停运 ..................................................................... 9 7 主要辅助设备运行 ................................................................ 10 8 事故分析处理 .................................................................... 16 9 锅炉设备试验 .................................................................... 2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锅炉汽水质量标准 ................................................. 30
4.2.3 启动初期的升温升压
4.2.3.1 根据制造厂家的要求调节燃烧器的燃烧功率和配风,控制风室温度、炉膛温度升温速率不超过 设计值。
3
DB21/T 2662.4—2016
4.2.3.2 燃料投入 a) 给料系统满足 7.3 的要求; b) 炉膛温度必须符合 4.4.9 的要求。 c) 启动给料系统向炉膛炉排投料; d) 观察炉排着火情况,可逐步停运启动燃烧器,并退出。 e) 锅炉全烧生物质燃料后,应加强燃烧调整,将炉膛温度、风室压力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结
a) 油枪雾化检查; b) 点火电极打火检查; c) 程控系统静态检查。 4.1.2.6 热工联锁保护声光报警等各项静态试验按 9.3 进行,并符合规定要求。 4.1.2.7 烟风系统漏风试验已按 9.1 进行,并按要求消除缺陷。 4.1.2.8 安全阀检查。 4.1.2.9 低压烟气冷却器充水。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164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DL 469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 DL 612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 647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 956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完整、指示正常;点火燃烧器完整,调节装置灵活,指示正确。 b) 对风室、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冷却器 、烟道、炉顶等部位进行检查,
确认内部无杂物,受热面管上无焦渣、堵灰、裂纹明显的变形、磨损。温度、静压指示正常。 c) 汽包的支吊装置、本体刚性梁完整牢固。 d) 所有人孔、看火孔、 检查孔等完好,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 e) 汽包水位计完好清晰,刻度正确并投入。 f) 安全阀可靠,无卡涩现象,校验合格并投入。 g) 膨胀指示装置完好,刻度清晰。膨胀系统无卡涩。 h) 点火装置及系统完整好用,电源投入。 i) 点火燃烧器的风门良好,并处于吹扫位置。
II
DB21/T 2662.4—2016
锅炉运行规范 第 4 部分:生物质层燃发电锅炉运行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质层燃发电锅炉启动、运行、停止、维护、锅炉试验、事故分析与处理导则。 本标准适用于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层燃发电锅炉,其他类型生物质燃料以及其他燃烧方式生物质发电 锅炉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1 基本要求
4.1.1.1 燃油(燃气)、除盐水储备充足,且质量合格。 4.1.1.2 生物质燃料储备充足,其应符合设计燃料的要求。 4.1.1.3 各类消防设施齐全,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4.1.1.4 大、小修后的锅炉,临时设施已拆除,冷态检查验收合格与启动有关的热力机械工作票已注销。 4.1.1.5 工作电源可靠,备用电源良好。 4.1.1.6 DCS(机组分散控制系统)及其他主要程控系统、仪表具备投运条件。工程师站、热控电子间 环境温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