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格魅力
初一写人作文:心系天下的文人——苏轼

初一写人作文:心系天下的文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天下的关心。
他是一位心系天下的文人,他的诗词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一、坎坷人生,不改初心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的生活并不顺利。
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次落榜。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天下的关心。
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二、关心民生,笔耕不辍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关心民生的思想家。
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他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才华横溢,影响深远苏轼的才华横溢,他的诗词被广泛传颂。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婉约的一面。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无数文人墨客所传颂。
四、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心系天下的思想家。
他始终关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多次上书朝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取更多的福祉。
五、人格魅力,千古流芳苏轼的人格魅力也是他备受尊敬的原因之一。
他为人正直、善良、豁达,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天下的关心,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无数人。
他的言行举止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被传颂千古。
六、结语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天下的关心。
他的诗词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的才华横溢和对天下的关心影响深远。
他的人格魅力更是千古流芳。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以下是一些让人喜欢苏轼的理由:
1. 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2. 艺术才华:苏轼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苏体”,他的绘画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人格魅力: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十分佩服。
4. 美食家:苏轼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发明了许多美食,如东坡肉、东坡鱼等,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5. 多才多艺:苏轼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还对医学、水利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总之,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艺术才华、人格魅力和多才多
艺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一.序论1.本文中心论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二.本论1.苏轼生平事迹。
2.苏轼人格魅力分析,根据其人生经历。
3.苏轼文学成就分析,从文,诗,词入手。
三.结论1.我心中的苏轼及我对苏轼的评价。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人格魅力文学成就率真诗词巅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词学史上,有一位泰斗人物、风流人物是永远不会被大浪淘尽的,是不得不提的,不仅现在要提,将来永远也要提。
他就是中国词坛第一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不仅文学功底非凡,其画意也很高超,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也喜画枯木怪石。
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
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黃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家事:祖父苏序,字仲先。
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苏轼人格魅力之所在前言“东坡何罪,唯以名太高”,东坡的才干,锋芒毕露却又深沉高远。
历代关于苏轼的作品的分析,文学地位的排定,从未断绝。
只是“文乃人之精血”,只有了解苏轼,了解苏轼的品行才干,为人之道,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能体会其作品的奥妙所在。
此文以综合前人关于东坡人生的评价,原因探讨等方面的内容,以为自制文章之所用。
一:国人对苏轼为人的评价苏轼为人,天下人皆津津乐道。
《宋史》评论说:“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
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
至于祸患之来,节义足以固其有守,皆志与气所为也。
”[1]欧阳修评价说:“不意后生能达斯里也。
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同时期,张方平亦说:“苏轼敏尤可爱。
”[2]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
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3]南宋时期,宋高宗说:“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常公于身后。
”[4]而宋孝宗在评论苏轼一生所为时感慨:“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
”[5] 近代之人关于苏轼评价的,莫不以林语堂的评价为尊:“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对于苏轼的评价

苏轼:一位卓越的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驱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深邃的思想观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学成就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堪称卓越。
他的诗歌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抒发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
散文方面,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如《赤壁赋》等名篇,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在词作上,苏轼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风,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观念苏轼的思想观念深邃而独特。
在政治上,他关注民生,主张改革,曾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国家和人民尽职尽责。
文化上,他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向民间文化学习,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宗教方面,他尊重各教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为后世思想界打开了新的视野。
三、人格魅力苏轼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尽管在官场中屡遭打击,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生活上,他热爱美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在人际交往中,他真诚待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与朋友肝胆相照。
这种乐观、真诚、豁达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当时和后世都深受人们的敬仰。
四、历史贡献苏轼的历史贡献不可估量。
他在文学上的创新和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念,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作为一位美食家,他创立的菜肴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此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为宋代书法艺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使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评价苏轼时,我们不仅要看重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天赋,更要重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的乐观、豁达、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榜样。
鉴赏苏东坡

4
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
苏轼的人生哲学也值得我们借鉴。他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认为人生应该 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注重自我修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他的这种人 生哲学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5
结论
结论
总的来说,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他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不仅在 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 苏轼的鉴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我 们也可以从苏轼的人生哲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6力也是他备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他性格豪爽,待人真诚,不拘小节,具 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的朋友和学生都对他的人品和人格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也深受人们 的喜爱
7
影响力
影响力
苏轼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世界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国 外的汉学家都对苏轼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和翻译,他的思想和人生哲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和讨论
鉴赏苏东坡
1 文学成就 3 政治生涯 5 结论 7 艺术成就6
-
2 艺术成就 4 人生哲学 6 人格魅力 8 总结
鉴赏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也是一 位天才诗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苏轼的诗、散文、书 法、绘画等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除了文学成就外,苏轼在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苏派"书法的代 表,其行书、楷书、草书等都有独特的风格。他的绘画作品则以山水画为主,风格简练明 快,富有诗意
东坡文化资料

东坡文化
东坡文化,指的是以北宋文学家苏轼为代表的文化现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苏轼一生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坡文化即以苏轼的思想品格、文学风采为核心,涵盖了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在东坡文化中,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他开朗豁达,豁达大度,
乐观向上,不拘小节,处世宽容。
苏轼钟情于自然、隐逸,倡导“放浪形骸,拂拭
俗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境界。
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豁达胸怀,成为东坡文化的重要内核。
除了人格魅力,苏轼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有卓越成就。
在文学方面,
苏轼的诗文具有独特风格,擅长辞赋和散文,代表作品有《东坡先生》、《石壕吏》等,以其清新自然、豪放畅达、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书法方面,苏轼的柳体书法优美流畅,被誉为“苏子春秋”。
在绘画方面,苏轼喜画山水,擅长写意画,对后世画
坛也有重要影响。
东坡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蕴含着苏轼的思想智慧、艺术成就
和审美风范,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东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励着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人文素养,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东坡文化,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艺术风格,一种人文情怀。
它融合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生活智慧,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东坡文化,让其精神与魅力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扬,为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浅析苏轼“慧心和善心”的人格魅力

在 作 文批改 中 , 应注 重学 生 的情感 因素 , 更 同时 , 自 以 己 的情 感与 学生作 坦 诚 、 亲切 的交流 , 心 比心 , 将 以真 情 回报学生 。作 文评语 的情感化 特别要遵 循尊重学 生 的个 性的原则 , 励学生 实话实说 , 自己的道路 。我 鼓 走 班 一位从外地转 学来 的学生在写 一个小 实验时 ,取 名 为《 一次 令人 难 以相信 的 实验 》 乍一 听 , , 似乎 有 些别 扭 , 细一想 ,令 人难 以相 信” 但 “ 这一 词组就是 这位 同学 的真实感 受 , 中还涉及 了许 多实验 以外 的内容 , 文 写得 有 声有色 。我 给他 的评语 是 :从 一个实验 、 “ 一篇课 文 、 道题 目中延 伸 出一个 广 阔的世界 ,丰 富的 自己的思 想, 这便是 学习的最高境界 ! 老师欣喜地从你 的文章 中 看 到了这一点 !” 另外也要 注意语气 亲切 , 自己放 在 把 个 忠实的读者 的位置上 , 平等 、 民主地对 待每一位 学 生 的习作 。本着 重鼓励 、重理解 的精神在 作文 的批 改 中, 与学生进行双 向的情 感沟通 。比如有位 同学错别 字
性格和能力 。
慧 心和善心 是苏轼 与生俱来 的个性 品质 。慧 心原 是佛 教用 语 , 指悟 道 的心 , 是有厌 、 欲 、 就 无 见真 , 而 从 的情感 、 认识 以及 驾驭语 言的能力 , 以在作 文 中少 的 所
卜 ”—卜 —+ — -”— 一—卜 ” +- —
n—卜 一—卜 “+ ”—卜 ”—卜 ”—卜 ” ・ - ・ +
【 专题研讨 】
浅析 苏轼“ 心和 善心” 慧 的人格 魅力
周 科 良
辽 宁省职业学 院办公 室
辽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饮食文化日益昌盛的当今谈及苏轼,也许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苏轼以其诗词所表现的独特人格魅力滋润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九百余年后的今天,苏轼这个名字仍然被人们牢牢记着,在于他无限的魅力:文品“诗赋传千古”,人品“峨眉共比高”。
那么,让我们一同走近苏轼。
在宋璀璨的词坛上,苏轼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一扫前朝词中弥漫的温婉柔情,大气纵横地开创了豪放一派,为词体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
人格美是苏词的灵魂,苏轼词所表现的人格美是通过苏轼人格在其词作中的艺术转化得到了体现。
高洁的情操
东坡热爱大自然,小时候就亲自种松树(《戏作种松》),还一生喜爱竹子。
苏轼爱竹之情最为有名的诗句是:“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於潜僧绿筠竹》)。
东坡还借梅抒怀,如“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梅兰竹菊素有“四君子”之称,本身就代表了高洁、顽强的品质。
苏轼亲梅、近兰、爱竹、比菊提升了他的灵魂――宁折不弯、刚正不阿。
潇洒豪放
苏轼能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潇洒境界。
和他的履历与人生信奉休息相关。
一方面,苏轼在政治上命运多舛几番风雨,坚强的意志力在痛苦中潇洒出炉;另一方面,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文学和仕途上的成就无形中有给了他百倍的自信。
使他能以豪迈的态度对待政治上受到的挫折,随缘自适的旷达享受人生的美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能经常拥有一副潇洒旷达的襟怀。
《洞仙歌》(“冰饥玉骨”)就真实的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格美。
词人以“冰饥玉骨”来形容她的美丽和脱俗,来暗示她的品格高洁和凛然不可侵犯。
那位冰
饥玉骨的女子,其实就是词人所颂扬的坚守“独立不倚”“危言危行”名节的理想品格的象征。
“豪放独立”的人格还表现苏轼在政治斗争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而不随波逐流。
这种坚持自己的思想,宁可孤独自守,也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在《卜算子》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这里创造的孤高圣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自己豪放独立人格形象的写照,全词在以孤鸿自喻中“这充分反映出作者受到迫害后孤独、忧愤、惊惧的心理和自视极高、孤傲不群的性格。
”“惊起”二句,这是“乌台诗案”后词人痛苦孤独、徘徊忧思的形象写照;而“拣尽”二字,正是词人志高行洁、肝胆冰雪的表白;是词人对自己的过去因独立危行不见容于世的反思;也是今后将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之人格的豪迈歌唱。
缠绵的情思
虽说苏轼豪情满怀,但同时他也感情丰富。
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爱,情感厚重,沉痛感人。
又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对兄长的安慰,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再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写的是伤春情绪,还包含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豪情,情就变得更深,意就变得更远了!
无畏的勇气
关于苏轼的人格,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敢说敢为、光明磊落的品质。
以“乌台诗案”为例。
”他在《山村五绝》讽刺青苗法写道“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讽刺盐法则说“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在写给李常的诗中说“酒涕循城拾弃孩”;曾在写诗给曾巩说对“聒身如蜩蝉”的政客十分厌烦;在给周分的诗中把统治者比作夜枭。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
者,一个诗人……他即兴的诗文或者批评某一件不合意事的作品都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
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志趣不在于富贵和功名,而是读书和创作,在文学艺术的瀚海中遨游,是苏轼平生之快事。
苏轼自己所说的:“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宋•何薳《春渚纪闻》)正可作为苏轼人格之美的极好概括。
苏轼之所以能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中具有的人格力量。
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满腔爱国热血,“苏轼同历史上任何一个有贡献的人物一样,有他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这一切地都是为了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7+(P295);验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脉脉儿女情长。
而作为苏词风骨和核心的人格美又是通过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及其佛老思想、人生理想来得到了艺术转化。
苏轼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他的人格美的具体内容,直至今天,对我们也有着美的价值和美育的意义,苏词的这种美将永远闪烁耀眼光芒,它的影响会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