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十章 电与磁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第二十章 电与磁优秀教案(新人教版)

初三物理第二十章 电与磁优秀教案(新人教版)

初三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优秀教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转换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学生使用:铁屑、小磁针、条形磁体、大头针、细线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板书课题】:§20.1磁现象磁场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故事学生思考问题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一)磁现象(二)、磁场(三)、地磁场三、引题反馈原来如此一、磁现象、【信息传递】:大话磁石距今两千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书《管子》上曾记载:有人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石头”,它好象慈祥的母亲吸引孩子一样,所以,当时给它起名叫“慈石”,后来才改叫“磁石”。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第二十章 20.1磁现象 磁场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第二十章 20.1磁现象  磁场  教案设计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

(板书课题)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这是怎么回事呢?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中的原因了。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现象(20min)1.磁体:有一种物体,本身就有吸铁的性质,我们把这类的物体叫做磁体。

(结合故事一)师生讨论、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学生回答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2.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吸铁能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

【演示】条形磁铁对铁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结论】磁铁的两端对铁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练习】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则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3.磁体的指向性:【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发现它的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 极)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N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演示】把两块条形磁体的不同磁极互相靠近,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是磁体的又一方法。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教案
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否想出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普遍规律.看课本图9。3—6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你们又怎么说?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这个方法叫安培定则.那么怎么才能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试试看怎么做?
教学器材
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微机请同学们看资料:指南针的历史,或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第一段,结合投影了解磁的发现和利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课节
1课时
课题
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课型
新课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课节
1课时
课题
20。1磁现象磁场
课型
新课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方法
实验、讨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章 电与磁全章教案设计(5节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章 电与磁全章教案设计(5节课时)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教学过程与内容线索环节二、磁场1.磁场(1)磁场: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是确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传递。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会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磁场对小磁针作用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1)探究磁场的分布情况:在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观察。

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2)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排列情况,用一根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①磁感线用来描述磁场,是假想的。

②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③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地磁场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磁场的特点: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

四、小结备注与补充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首次上课时间年月日 / 第周 / 星期本册第个教案首次上课班级课型□新授□复习□讲评□实验其他:课题(教学内容)§20.2 电生磁“总-第”课时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点难点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以及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

这节课的主题是《电与磁》的复习课,我会以第一人称来描述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复习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能够复习和巩固电与磁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巩固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的实验操作。

难点:电与磁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物理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线、磁铁、铁钉、小车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本电与磁的复习资料,以及记录观察结果的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与演示:我会详细讲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验进行演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教具,观察和记录电与磁的相互作用现象。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孩子们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并分享给其他组的孩子,大家共同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的实验操作。

难点:电与磁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物理现象的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这节课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进行家庭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探索电与磁的奥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第二节电生磁教案

20.2电生磁1.教学目地·认识电流地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地方向是怎样规定地。

·知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磁地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观察磁体间地相互作用,感知磁场地存在。

·经历观察磁现象、总结类比地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地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经历分析、观察地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探究地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磁场地存在,用磁感线描绘磁场地分布。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磁场地存在。

三、学生情况分析电流地磁效应是电磁现象地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全新地知识。

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地认识和理解。

由于器材地限制,教师可以演示通电螺线管地实验,让学生讨论描绘通电螺线管地磁场形态,也能达到学生探究地目地。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导线,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磁针演示实验:学生电源,螺线管,小磁针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直接要求学生按课本62学生分组实验,把实验实验开始课堂,有利于也地图9.3-2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记录下来,并提出实验中遇到地问题和困难。

提高学生地求知欲,让学生马上进入课程学习地状态。

新课一.电流地磁效应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允许学生提出实验失败地结论,并展开讨论,归纳失败地原因)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现学生发言: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把电池正负极对调后,小磁针偏转地方向改变。

学生发言:导电导线地周围有磁场,磁场地方通过实验现象,归纳结论是物理学科地一个重要技能,让学生亲身体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象,归纳出结论。

教师归纳此现象为电流地磁效应。

介绍奥斯特实验地由来和重大意义。

二.通电螺线管地磁场1.介绍螺线管地由来。

2.演示实验:把小磁针均匀地分布在通电螺线管地周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专题复习:电和磁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专题复习:电和磁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电与磁教课目的1.认识磁现象,掌握磁体磁场散布状况教课重难点难点右手定制要点磁现象应用教课方法总结,记忆教课过程【中考透视】各地中考题中对电与磁的考察有所增添.特别是与其余章节的联系,易出综合性的考察题,本章主要环绕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奥斯特实验、安培定章、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感觉现象、发电机原理的有关知识命题.对本章独自考察,一是考察对磁性物体的判断、磁感线的画法、电磁铁的作用等,二是对研究实验的考察,题型以选择题、作图题为主,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约占总分的2%~3%.【解读】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安培定章的应用 例1通电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 9-148所示, a 端电源的 极,c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剖析由图可知,小磁针右端为N 极,能够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面磁感由左向右,因此通电螺线管 c 端为N 极;由安培定章知,通电螺线管中电流在前方线圈中应向上流动,依据电流的方向可确立电源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答案:负N 例2在图9-149中依据静止小磁针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磁感线方向及电源正、负极.剖析由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 N 极,再依据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及安培定章判断出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在磁体的外面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 极.答案:如图9-150所示. 例3 如图9-151所示,两个螺线管通电后相互排挤,并且电流表的连结正确,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B 的绕法,并标出螺线管 A 的N 极. 剖析依据电流表的连结可知,电源右边为正极,左边为负极.依据安培定章判断螺线管A 的右端是S 极,因为两个螺线管通电后相互排挤,螺线管B 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再次用安培定章,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指向右端,线圈中的电流从螺线管背后上去,以前方下来.答案:如图9-152所示.专题2电磁铁及其应用例4小张同学在做“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时,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应当与电流大小有关,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为此他用铁钉和漆包线绕制成匝数不一样的甲、乙两个简略电磁铁,并找来了有关的实验器械,如图9-153所示,请你将图中的器械连成一个电路,使该电路既能用来做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罕有关的实验,又能用来做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中电流大小有关的实验.(1)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 后,经过察看比较出结论.(2)在(1)的基础上,再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线圈中电流的关系时,只要挪动变阻器的滑片,经过察看比较得出结论.(3)实验中小张采纳的研究方法是.剖析要研究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和电流大小的关系,能够将全部器械(除了小铁钉)串连.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我们看不到,但能够通过它吸引小铁钉的数量来判断;研究磁性强弱跟线圈中电流的关系时,只要选择此中一个电磁铁为研究对象,察看电流大小变化前后, 吸引小铁钉数量有无变化;这类研究方法就及初 得中物理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答案:电路图如图9-154所示.(1)甲、乙铁钉下边吸引的小铁钉数量后甲(乙)铁钉下边吸引的小铁钉数量(3)控制变量法(2)挪动滑片前例5如图9-155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电极ab,当温度没达到t0时,绿灯G亮,电铃不响,红灯R灭,当温度达到t0后,绿灯G灭,电铃响,红灯R亮,试在图中达成接线.剖析在电磁继电器应用过程中分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因为电磁继电器起到开关的作用,一定接在低压控制电路中.答案:如图9-156所示.例6如图9-157所示,螺线管磁性的无能够由的有无来控制,其极性与螺线管中的方向有关;若将甲和乙两螺线管串连在电路中,的磁性更强(填“甲”或“乙”)剖析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其磁极在两头,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可用安培定章来判断磁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掉磁性,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在电流同样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答案:电流电流乙专题3对于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及能量转变例7如图9-158所示的四种设施,有一个的工作原理与其余三个显然不一样,这个设施是()剖析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觉现象制成的,电磁铁工作的.应选A.例8如图9-159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中,扬声器、电铃、水位自动报警器都是利用能反应发电机原理的是()剖析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觉现象,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A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B是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是研究电生磁现象.应选D.二、规律方法专题专题4判断物体能否拥有磁性的方法【专题解读】(1)依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将被测物体凑近铁质物体(如铁屑),若能够吸引铁质物体,说明该物体拥有磁性,不然便没有磁性.(2)依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将被测物体用细线吊起,若静止时老是指南北方向,说明该物体拥有磁性,不然便没有磁性.3)依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将被侧物体的一端分别凑近静止小磁针的两极,若发现有一端发生排挤现象,说明该物体拥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表现为相互吸引,则说明该物体没有磁性.4)依据磁极间的磁性最强判断:若A,B两个外形完整同样的钢棒,已知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划分它们的方法是:将A的一端从B的左湍向右滑动,若在滑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有磁性;若发现吸引力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B有磁性.例9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构造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散布状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散布(如图9-160甲所示,左边为N极,右边为S极).猜想2:磁极呈轴向散布(如图9-160乙所示,上边为N极,下边为S极).猜想3:磁极奉上中下散布(如图9-160丙所示,上下两面为N极,中部为S极).(1)依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议论,判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以为他们判断的依照是.(2)为了考证其余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随意地点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考证剩下的一个猜想能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械:;简要做法:;怎样判断:.剖析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成对出现,因此猜想3是不合理的;磁体拥有指向性,悬吊自由转动的磁体后,磁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老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则指示南北的磁体两头为磁体的两磁极,若静止时可在随意地点静止,则说明猜想1是错误的.答案:(1)一个磁体只可能有两个磁极(2)1(3)小磁针将小磁针置于环形磁体周围不一样处多次察看小磁针稳固后两极的指向状况,进而判断出环形磁体磁极的地点三、思想方法专题专题5控制变量法 【专题解读】物理学中对于多要素的问题,经常采纳控制要素的方法,把多要素的问题变为多个单要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类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例10小李同学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要素有关,分别将线圈匝数为 60匝和120 匝,且外形同样的电磁铁接入如图 9-16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挪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重复上述实验,记录了以下表所示的数据.(1)剖析1,2,3次实验记录,会发现: 同样时, 磁性越强. (2)剖析第 次实验记录,会发现:电流同样时, ,磁性越强.(3)研究问题的方法往常有控制变量法、等交效取代法、类比法、建模法等,本研究所用的主要方法是 .60匝的电磁铁 120匝的电磁铁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电流表示数/A吸引大头针的最大数量 /枚 8 10 12 16 20 24剖析(1)第1,2,3次实验使用的电磁铁线圈匝数同样,但后一次总比前一次的电流增大,使得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每次增添 2枚,这意味着电流增大,磁性加强.(2)电流同样的实验次数分别是第 1次与第4次、第 2次与第5次、第 3次与第6次,但第 4,5,6次实验所使用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是 120匝,为1,2,3次实验使用的电磁铁线圈匝数的2倍,使得对应的大头针数量后者为前者的 2倍,这意味着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两个要素都有关,实验每次控制着此中一个要素同样,经过察看另一个要素的改变对磁性强弱的影响来得出有关结论.答案:(1) 线圈匝数 电流越大(2)1与4或2与5或3与6线圈的匝数越多 (3)控制变量法【解题策略】在运用控制变量法剖析实验数据时,必定要明确哪些要素是同样的,哪些要素是不一样的,进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解释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a.通过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小磁针的变化,理解电流的磁效应;
b.解释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介绍电磁感应现象,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a.演示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4.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磁悬浮装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a.创设情境:以磁悬浮列车为例,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际应用;
b.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c.设计创新: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磁悬浮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磁性材料和应用,如磁铁、电铃等,让学生感受到电与磁的紧密联系;
2.对于电磁感应现象,采用分组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的过程对电流的作用方面,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洛伦兹力的作用,并学会计算;
b.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及其应用;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其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a.判断题: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b.计算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发电机产生的电压;
c.应用题:分析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极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②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极相对。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
反。

③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越稀;
④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感线: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梦溪笔谈》)
第二节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奥斯特实验:
对比甲图、乙图,可以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
对比甲图、丙图,可以说明: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3、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第三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电磁铁:
定义: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特点:①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由通断电控制,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②电磁铁磁极极性可由电流方向控制;
③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2、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和静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

3、扬声器:
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它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线圈通过如图下所示电流时,受到磁体吸引而向左运动;当线圈通过方向相反的电流时,受到磁体排斥而向右运动。

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第四节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①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垂直,跟电流方向垂
直;
②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当电流方向
或磁感线方向两者中的一个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不变。


③当通电导线与磁感线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力最大;当通电导线与磁感线
平行时,磁场对通电导线没有力的作用。

2、电动机: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因受力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电动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的。

换向器的作用是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交换电压接线)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对调磁极)。

提高电动机转速的方法:增加线圈匝数、增加磁体磁性、增大电流。

第五节磁生电
1、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当导体运动方向或磁感线方向两者中的一个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不变。


2、发电机: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的。

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

(DC)
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

(AC)
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即1s 内有50个周期,交流电的方向每周期改变2次,所以50Hz的交流电电流方向1s内改变1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