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选配

合集下载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茶道离不开茶艺,茶道依存于茶艺,舍茶艺则无茶道。

茶道用具有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一起来看看。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茶盅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茶具简约整套设计方案

茶具简约整套设计方案

茶具简约整套设计方案1. 设计概念:以简约风格为主,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材质的纯净,打造一个现代、简洁但不失温馨的茶具套装。

2. 茶壶设计:茶壶整体呈圆弧状,侧面部分采用半透明玻璃材质,能够清晰展示茶叶的色泽,与不锈钢材质的壶身相互映衬。

壶盖采用磁性设计,方便使用和清洗。

手柄和壶嘴均采用舒适的倒角处理,握感舒适,并且利于倒茶时的控制。

3. 茶杯设计:茶杯整体造型简约,底部略微微翘,增加了稳定感。

杯口倾斜度适中,方便品尝茶香。

杯身以瓷质为主,底部采用倒圆锥形设计,不仅美观,而且避免了杯子和桌面之间直接的接触,减少桌面的热量传导。

4. 茶托设计:茶托整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呈现出金属光泽,与其他茶具形成一致的整体。

底部设计有小凹槽,以避免茶壶杯子滑动和翻倒。

边缘呈弧形,表面经过抛光处理,触感光滑。

5. 茶叶罐设计:茶叶罐也采用简约的设计,外观以不锈钢为主,表面经过拉丝处理,呈现出自然的质感。

盖子采用磁性设计,密封性良好。

罐身设计有小凹槽,方便手握,而且避免手指直接接触茶叶,保持茶叶的干燥和新鲜。

6. 茶匙设计:茶匙也采用不锈钢材质,呈抛光处理,光滑而有质感。

手柄部分加宽,握感更好,方便取茶叶和搅拌。

7. 茶盘设计:茶盘采用木质材料,保持了整套茶具的自然感。

盘面设计成中央稍微凹陷,避免茶水外溢。

边缘设计有小凹槽,方便放置茶具,避免滑动。

8. 细节处理:整套茶具的各个部分都采用倒角处理,增加整体设计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同时,每个部分的大小和比例都经过精心计算,保持整体视觉平衡。

以上是茶具简约整套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绿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绿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绿茶适合用什么茶具?
绿茶适合用什么茶具?饮茶是我国的传统式特色文化之一。

自古以来,大家就有喝茶的习惯,在其中最多的人饮用绿茶。

你知道绿茶合适用哪种茶具吗?
1、瓷杯
瓷杯茶具合适冲泡高级绿茶,观察茶的色调、香气、样子后。

这类泡沫饮料方式对顾客饮茶、工作时间饮茶都很便捷。

2、玻璃杯泡
玻璃杯合适冲泡名贵绿茶,有利于享受绿茶冲泡的身姿。

3、盖碗泡茶
用碗泡茶更非常容易泡出理想化的汤色。

想出汤快一些,可以将缝隙张大些。

4、紫砂壶
紫砂壶的双气孔构造,保障了紫砂壶透气不透水的特点。

这一特点保证了绿茶在紫砂壶中保持鲜爽的时间相对较长,但不适合不适合泡饮鲜嫩名绿茶茶。

泡茶时,先洗干净壶具,取绿茶入壶,用100℃初开开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就可以酌入杯中品饮。

总而言之,冲泡绿茶,最好选择玻璃茶杯。

一是提升清晰度,使茶非常容易显出姿势;二是使鲜嫩的茶泡熟,丧失水灵灵的色泽和清鲜滋味。

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鲜嫩绿茶,用透明玻璃杯可观察到茶在水中徐徐伸展、游动、变换,这个过程被茶客们称其“茶舞”,
极其美妙。

小编的分享就到这边了,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欢迎访问我们华祥苑哦!。

茶具基本知识

茶具基本知识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 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 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 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 杯底之残水。
4、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 竹、木、金属、搪瓷等均 可制作。
5、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 茶碗、茶具、茶食等,恭 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 净而高雅。
6、茶匙:从贮茶器中取 干茶之工具,或在饮 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 用,常与茶荷搭配使 用。
二、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中最常见的是紫 砂茶具,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紫 砂茶具最好。
●紫砂茶具,烧结密致, 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具有 透气性能,既利于保持茶的原 香、原味,又不会产生熟汤气, 即使在盛夏,壶中茶汤也不会 变质发馊。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 工艺精湛超俗,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紫砂茶具使用年代越久, 色泽越光亮照人、古雅润滑, 常年久用,茶香愈浓,所以有: “饮后空杯,留香不绝”之说。
●茶海与茶壶形状和 色彩应搭配得当。
●容量与壶相同,也 可扩大到壶的1.5-2倍, 可将泡2-3次的茶汤混 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茶海的断水功能要 好。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 汤并饮用的器具。
●杯口、杯身需平整。
●大小、容量要与壶匹 配,小壶配20-50ml的 小杯,大壶配100150ml的大杯。
●杯外侧色泽与壶的一 致,内壁一般用白色。
4、彩瓷茶具
是在白瓷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彩瓷茶具的品种花 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 具最引人注目。
四、漆器、竹木茶具 1、漆器茶具 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
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 的器件。
漆器茶具表面晶莹光洁, 嵌金填银,描龙画凤,光彩 照人;其质轻且坚,散热缓 慢。虽具有实用价值,但这 些制品红如宝石,绿似翡翠, 犹如明镜,光亮照人,人们 多将其作为工艺品陈设于客 厅、书房。

茶室设计方案

茶室设计方案

茶室设计方案一、概述茶室是一个提供茶文化体验的场所,因此茶室的设计方案必须能够创造出舒适、放松和平静的氛围。

本文将介绍一个理想的茶室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布局、装饰风格、家具选配和灯光设计等方面。

二、空间布局在茶室的设计中,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茶室应该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接待区、品茗区和茶艺表演区。

接待区应该设有舒适的座椅和一个接待台,以便迎接来访者并提供一对一服务。

品茗区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为客人提供舒适的座位,并配备茶具、茶杯和茶叶存放区。

茶艺表演区是茶室的亮点之一,要设计成开放的空间,以便来访者可以近距离观赏茶艺表演。

三、装饰风格茶室的装饰风格应该与茶文化相契合,充分展现出古朴、典雅和自然的特点。

选择自然色调的材料和家具,例如木质地板、木制家具和天然纤维的窗帘,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墙面可以采用浅色调的壁纸或喷涂纹理,以带给人们一种轻松的感觉。

此外,适量的植物装饰和传统的茶具摆设也是茶室装饰的重要元素。

四、家具选配茶室的家具选配应以舒适性和实用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品茗区的座椅宜选择柔软舒适的沙发或垫子,以提供合适的座椅高度和坐姿。

茶具、茶叶和其他相关物品的存放需要专门的储藏室或展示柜来保持整洁和有序。

另外,必要时可以添加一些储物家具,例如茶几或书架,以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

五、灯光设计茶室的灯光设计应该凸显出温暖和舒适的氛围。

选择柔和且温暖的灯光,可以使用壁灯或台灯来创造出柔和而迷人的光线。

茶艺表演区可以使用聚光灯或投影灯来烘托氛围,让观众更好地欣赏茶艺师的表演。

六、总结一个理想的茶室设计方案应该能够为顾客提供舒适、放松和平静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享受到茶文化的真正魅力。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古朴典雅的装饰风格、舒适实用的家具选配和温暖柔和的灯光设计,茶室将成为人们品茶、交流和放松的理想场所。

茶具都有哪些材料

茶具都有哪些材料

茶具都有哪些材料茶具的制作材料一般有:瓷胚、紫砂泥、木鱼石、玻璃、竹木、石头等等;按照材料分类,茶具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木鱼石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冰裂茶具、能量茶具、金属茶具、石茶具、活瓷茶具等等。

1、瓷器茶具瓷器茶具是由瓷胎烧至而成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

瓷器类茶具,造型各异,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2、紫砂茶具紫砂茶具是用特殊陶土紫金泥烧制而成的,此类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极受广大茶友们的热爱。

3、木鱼石茶具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做出来的茶具,防腐和通透性极好。

用此茶具泡茶,不易变质,且具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

4、玻璃茶具玻璃茶具的材料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用途非常广泛。

使用玻璃茶具泡茶,能够观赏到茶叶的各种优美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5、竹木茶具6、冰裂茶具冰裂茶具均选用天然的陶瓷泥料,经过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

这类茶具外观造型漂亮,色彩丰富美观,且杯壁厚、不烫手、散热快。

7、能量茶具能量茶具是以远红外线精细瓷土和多种具有能量的天然矿物、微量金属调配烧制而成的,这种茶具在常温下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频波,有助于优化水质。

8、金属茶具9、石茶具10、活瓷茶具活瓷茶具,以二十多种矿物元素和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研磨成微粒状,再根据比例调配加入陶瓷釉浆和坯体烧至而成。

用活瓷茶具泡茶,具有去除杂质、优化水质的作用。

普洱茶非常耐泡,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

而紫砂壶透气性和保温性好,且具有保持茶汤原味的功能,还能提升洱茶的香气,滋味也更醇厚。

因此,泡普洱茶,选用紫砂壶最佳。

各种茶具普洱茶特点1、盖碗使用盖碗冲泡普洱茶,能够直接表现出普洱茶香气和滋味,同时可以很好的观看其茶汤和叶底,且容易清洗。

但盖碗冲泡普洱茶,不易保温,也很难把普洱茶的茶气茶香完全冲泡出来。

2、玻璃杯玻璃杯冲泡普洱茶,除了方便嗅闻普洱茶香气和品尝滋味,还能透彻地观赏到茶汤和茶叶在冲泡过程中慢慢舒展的优美姿态。

学习情景二任务二茶具的选择

学习情景二任务二茶具的选择

七仙之二
唐代: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称。
白瓷茶具
北宋-江西景德镇:质地光润,白里泛青,雅致 悦目而异军突起,技压群雄——中国瓷都。 明、清两代: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 如磬” 。
3、黑瓷茶具
• 宋代,茶色贵白,所以宜用黑瓷茶具
陪衬。 • 黑瓷以建安窑(今在福建省建阳市)所
产的最为著名。所生产的兔毫盏,釉
三才杯
• 碗(盏) • 杯托 • 天、地、人共同化育甘露之美。

7、盖置:
•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 • 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 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 支撑式:圆柱状,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二)泡茶辅助用品
•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 感,方便操作。
4、玻璃茶具 古称之为“琉璃”,我国起步较早,但至唐代, 随西方琉璃器的传入,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至近 代玻璃茶具才大量出现。 特点:质地透明,光泽夺目,造型多样,价格 低廉。但传热快,易碎。 它的性能特别适合冲泡细嫩名优绿茶,以及高 档黄茶、白茶,极富观赏性。
竹 木 茶 具
竹木质地朴素无华且不导热,用于制作茶具有保温不烫 手等优点。 竹木还有天然纹理,做出的茶具别具一格,很耐观赏。
经管系旅游管理教研室 陈彦吉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有好茶,须要:妙器 + 真水。
“宜砂景瓷”
紫砂壶以宜兴产的较好,瓷器以景德镇产的最好。
茶具的定义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狭义的 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盏, 茶托,茶盘等饮茶用具。广义的茶具泛 指与饮茶相关的各种器具。它是融造型 艺术、文学、书法、绘画等于一体的一 门综合艺术。

冲泡金骏眉用什么茶具?最佳茶具是什么?

冲泡金骏眉用什么茶具?最佳茶具是什么?

冲泡金骏眉用什么茶具?最佳茶具是什么?
金骏眉是红茶中的后起之秀,确实,后起并没有影响大伙儿对金骏眉的喜爱,由于金骏眉无论是口感滋味还是功效作用,都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因此针对冲泡的茶具也很讲究,大伙儿清楚冲泡金骏眉用哪种茶具吗?详细如下!
金骏眉适宜茶具
1、白瓷壶杯具
白瓷壶或是是玻璃杯,懂泡金骏眉的茶友都清楚泡金骏眉最佳的就当属白瓷壶、一壶好的金骏眉能养出一盏好的茶壶。

白瓷具备耐高温,有助于充分发挥出金骏眉的茶香,不吸味,导热性快等长处。

白瓷壶杯具能突显盖香显著特点。

可以观赏金骏眉,在茶水中妙曼身姿。

2、紫砂壶
紫砂壶和茶汤色相相近,融洽,这是一种沈郁稳重,不事张扬,平稳而不凝重,朴实庄重。

金骏眉的茶香就从茶壶里面浸透出来,是茶更香!使用过许久的紫砂壶,就算只倒白开水进来,也可以有茶的香味,这就是紫砂壶的价格昂贵的地方!
3、玻璃茶具
泡金骏眉通常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看得见杯里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

对于搪瓷、塑料茶具,尽管有轻巧、耐用之长处,但通常为了止渴而临时性使用。

总的来说,金骏眉是红茶中的极品,针对冲泡的茶具有着严苛的规定,华祥苑茗茶小编觉得冲泡金骏眉最佳的茶具是玻璃茶具,由于玻璃茶具看得见杯里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欢迎访问华祥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具选配 2009-12-17 9:20:20(一)茶艺器具的名称及用途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 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3)茶盅 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 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茶盅(4)品饮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其种类有: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 直口高杯,用来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此杯容积和品茗杯一样,但杯身较高,容易聚香。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

其种类有: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

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⑤复托形:高脚托的托碟中心再有一个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盏或茶碗。

杯托(7)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器具。

其形状有: ①圆底形: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形: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8)盖碗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

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冲泡盅、冲泡器 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拉出一斜口为出水口。

冲泡器是指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2.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铺垫 是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各种铺垫、衬托、装饰物的统称,常用棉、麻、化纤、竹、草杆织编而成。

铺垫的形状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和不确定形。

铺垫的类型有: ①织品类:棉布、麻布、化纤、蜡染、印花、毛织、织锦、绸缎、手工编织等。

②非织品类:竹编、草杆编、树叶铺、纸铺、石铺、瓷砖铺等。

(2)茶盘 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

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双层茶盘(3)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来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或用来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或在注水、续水时托垫壶流底部,也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

 (4)茶巾盘 放置茶巾的用具。

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5)奉茶盘 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时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属制作而成。

(6)茶荷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

同时可作观赏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茶荷(7)茶则 则者,准则也,可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准确。

用它从茶叶罐中取茶入壶或杯,多为竹木制品。

(8)茶匙 取茶或搅拌茶汤用具。

常与茶荷搭配使用,从贮茶器中取干茶。

(9)茶夹 用来清洁杯具或夹取杯具,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10)茶针 由壶嘴伸入流中疏通茶叶阻塞,使之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1)茶箸 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2)渣匙 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3)茶漏 圆环形小漏斗,当用小茶壶泡茶时,投茶时将其置壶口,使茶叶从中漏进壶中,以防茶叶洒到壶外。

(14)箸匙筒 插放茶箸、茶匙、茶夹、茶针等的有底筒状器物。

箸匙筒及茶则、茶匙、渣匙、茶夹、茶漏(15)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6)盖置 承托壶盖、盅盖、杯盖的器具,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其种类有: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17)壶垫 圆形垫壶织品,保护茶壶。

(18)滤斗(滤网) 过滤茶汤碎末用。

网为金属丝制,缘边金属或瓷质。

(19)滤斗架 承托滤斗用。

有金属螺旋状,有瓷质双手合掌状、单手伸指状。

滤斗架及滤斗(滤网)(20)计时器 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21)茶食盘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22)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23)餐巾纸 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24)消毒柜 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3.备水器 (1)煮水器 由汤壶和茗炉两部分组成,炉以热源分有电炉、酒精炉、炭炉、燃气炉等。

常见的“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

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随手泡”,用电烧水,方便实用。

(2)暖水瓶 贮放开水用。

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3)水方 贮放清洁用水的器皿。

(4)水注 盛水的壶形容器。

功用是将冷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

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多为陶瓷制品。

  (5)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以及尝点心时废弃的果壳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称“滓盂”。

水盂 4.备茶器 (1)茶样罐(筒) 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以陶器为佳,也有用纸或金属制作。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

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

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5.盛运器 (1)提柜 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 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 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 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6.泡茶席 (1)茶车 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

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椅)凳 泡茶时的坐具,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4)坐垫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

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7.茶室用品 (1)屏风 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 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二)主茶具的功能要求主茶具,一定要符合泡饮茶的功能要求,如果只有玲珑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亮丽的色彩,而在其功能上有所欠缺,则只能作为摆设,失去了茶具的真正作用。

不同茶具的功能要求尽管不同,但终究以实用、便利为第一要旨。

现分述如下:  1.茶壶 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

首先,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 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度,易于掌握重心; 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壁外流滴落。

其次,细察各处,分别有以下标准: (1)壶口 为便于置放茶叶及夹取茶渣,壶口直径不宜小于3.5厘米,即可伸入并拢的双指。

若是嵌盖式壶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壶口内侧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则不利于去渣、涮壶。

为避免倒茶时水从壶口先出,可将壶嘴方的壶口上扬。

(2)水孔 茶壶的水孔有单孔、网状孔和蜂窝孔三种。

一般小壶为单孔,易被浸泡后的叶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畅,尤以喇叭状小孔为甚,冲泡时需常用茶针疏通,故其“流”为直形。

网状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单孔外加金属网,避免叶底入“流”堵塞,但仍易为单片叶底粘住,出现水流不畅。

最佳水孔为蜂窝状,即将水孔处制成一半球状,向壶身内凸起,凸面上布满蜂窝状小孔,即使被单片叶粘着,也只是盖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会滑落,不易堵塞,但制作难度较大。

(3)壶嘴 要求出水顺畅、流速适中、水注成线,特别是“断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后,壶嘴的水能马上回落,不会沿“流”的外壁滴于杯外。

“断水”功能与壶盖是否密封有关,选购时应注水试用。

(4)壶把 作为壶的提握部位,壶把的重心十分关键。

冲满水的茶壶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对则未斟茶时已洒出茶水。

前文已述,侧提壶之“三平”等原则应牢牢记住。

从把的形状来看,固定的提梁壶把,必须加大梁的高度和宽度,使掀盖、置茶、去渣方便,但斟茶时又显笨拙,可改用活动壶把,则可扬长避短。

一般多用侧提壶,泡茶时操作方便,姿态优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